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18节

  所以,尽管李基所分析的局势总体是客观的,但同样也会频频指出其余势力的缺陷所在,潜移默化地暗喻自家势力才是天命所归。

  而黄河以北是什么局势,学子们大多都清楚。

  刘备又与公孙瓒互为师兄弟的好友,那么郭嘉此去幽州是何原故,也就隐隐有了答案。

  “莫非,冀州已起战火?”庞统追问道。

  郭嘉笑眯眯地答道。“个中细节,师兄就不便与师弟们言明了,若是好奇,师弟们追问老师即可。”

  一时间,学堂之中暗骂郭嘉之人不在少数。

  故意吊起胃口,又避而不谈。

  当然,更多的看向郭嘉的眼神还是流露出深深的羡慕。

  作为军师独当一面,这已经是不少人的追求所在了。

  尤其是一些聪慧之人已联想到什么,一想到郭嘉将要亲自去冀州会一会河北群英,心中更是向往羡慕。

  其中,当数年纪最长的徐庶感慨万分,但徐庶却也是迅速平静了下来,甚至开口劝慰道。

  “众师弟们当以此自勉,更加用功,早日学成,方是我辈有用之时。”

  顿时,学堂之内原本升起的几分浮躁之气,还不等郭嘉主动打压一番便迅速消散。

  这反倒是让郭嘉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还以为这一次又能刺激得几个师弟跳出来挑战自己,争取平日可以在老师身边协助的机会。

  而站在学堂的后门处的李基,则是忍不住微微颔首。

  这些弟子们确实是让李基省心,稍微给点肥料就能自行灿烂了,不愧是一个个都能青史留名的人物。

  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这可算是让李基占了个大便宜。

  等这些弟子都出师,一个个都表现出惊人的水准之后,说不准李基还能以“善为人师”的名头在史书再多留下一笔。

  当然,除了孙权……

  孙权的心思全然不在自我提升上,反倒是小小年纪就开始琢磨些内部斗争的事情了。

  天下英雄唯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每逢念及此言,李基都不禁感慨孙权真的只配当儿子辈的。

  不过,李基即便心中有些嫌弃孙权,但看在刘备与孙策的面子上,甚至是看在自家儿子的面子上,也要给孙权留几分薄面。

  毕竟孙权的妹妹孙仁约莫年长李相两岁,时常与李相、阿斗嬉闹玩耍,关系倒是极好。

  旋即,略微分神了一阵的李基,略微再靠近了一点学堂,然后朝着郭嘉招了招手。

  郭嘉顿时会意,让学子们自行歇息一阵后,便是脚步匆匆地走了出来,有些忐忑地向着李基行礼道。

  “老师什么时候来的,也不好提前说一下,也好让我到山门处相迎。”

  “无妨,让你郭奉孝亲自相迎,岂不是影响到你装杯了?”

  李基调侃了一句,让郭嘉脸上忍不住露出讪讪之色。

  在旁人面前,郭嘉自然是最爱装杯,但在李基面前,郭嘉显然还是不敢糊自己老师的脸。

  旋即,李基带着郭嘉走到了一角无人之处,道。

  “子龙已经回来向主公复命了,一切也都提前准备妥当了,明日便起航前往幽州……”

  顿了顿,李基语气略微认真了些许,问道。“奉孝此去,可知该如何行事?”

  郭嘉此刻的神色也严肃了起来,给出了早就提前考量过的答案,道。

  “教那袁本初与公孙伯圭两败俱伤,迟迟无力南下中原,为主公争取先一步占领中原的时间。”

  对于白马将军公孙瓒,郭嘉心中同样也是推崇且佩服的。

  只是,郭嘉或许看起来不着调,但也绝不会因个人偏好而影响谋略决断。

  站在主公一统天下的立场,其余一众诸侯都尽可能削弱,才是最为有利的。

  对此,李基微微颔首,并没有第一时间搭话,而是意味深长地道了一句。

  “你做不到。”

  郭嘉的神色一动,面露不解地答道。“嘉,必尽力而为。”

  李基摇了摇头,解释道。

  “此非是奉孝的能力问题,而是我曾接触过公孙伯圭一段时日,深知其为人刚愎自用,难信良言,早晚必为袁本初所败。”

第520章 大都督

  决定下限的因素很多,但限制上限的主要因素除了时代外,往往与自身性格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公孙瓒可为良将,却非良主。

  就如同关羽、张飞那般,如此性格自立为一方之主,必然也是走不长远的。

  当年的幽州之战,便是连李基都很难指挥得动公孙瓒,所以让公孙瓒率领骑兵出塞扫荡乌桓定居点。

  这既是一个逼迫乌桓分兵的良策,也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内部矛盾激发的选择。

  总而言之,那便是公孙瓒与李基聚在一起,临阵指挥听谁?

  就算李基是正确的,公孙瓒未必就愿意完全听从李基的指挥。

  即便幽州之战取得了大胜,李基自此让公孙瓒心悦诚服,可就是现在李基亲至幽州,也未必能让公孙瓒听进每一句良言。

  郭嘉,就更不用说了。

  看在刘备与李基的面子上,公孙瓒或许会对郭嘉礼遇有加,但想要劝戒或指挥公孙瓒,那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而郭嘉实际与公孙瓒的接触有限,还当真不甚了解公孙瓒的性格,这让郭嘉的神色微微一凝。

  不听良言,便是郭嘉有意与河北群贤斗一斗法,那也是空有良谋而无用武之地。

  旋即,郭嘉便反应了过来,问道。

  “老师,那我该如何是好?”

  “奉孝本就是以学习的名义而去,且放宽心去看看袁本初麾下群贤之能便是了,公孙伯圭可尽力帮之,能多胜几场也是好的……”

  顿了顿,李基以手中的折扇拍打了一下手心,道。

  “以我们的立场而言,只要幽州不落入袁本初手中,可以持续保障耕牛战马的贸易就足够了,但公孙伯圭与幽州可从来不是等同的。”

  郭嘉闻言,心中一动,渐渐地回过味来。

  帮公孙瓒,更多的是出于刘备的私人情谊;

  保住幽州,才是站在势力的立场上清晰的战略目标。

  二者有所关联,但从来都不是完全划上等号的。

  “弟子明白。”

  郭嘉拱手应道。

  旋即,李基从手中拿出一封已经封了火漆的书函递给郭嘉,郭嘉连忙接过后,问道。

  “老师莫非这是给我准备的锦囊。”

  顿时,李基看向郭嘉的眼神多了几分怪异,道。

  “奉孝有空少去酒馆里听评书,那都是经过了改编美化的,我也不是可以跨越时间长河料事如神的存在。若是我的锦囊还能帮上千里之外的你,反倒是你也就没有出师的必要了。”

  郭嘉闻言,忍不住面露讪讪之色。

  李基禁不住叹息一声郭嘉偶尔的不着调,然后补充道。

  “届时奉孝抵达了幽州后,先去拜访刘幽州,将此信函亲自交给他,再表明身份即可。”

  “是,老师。”

  郭嘉连忙将这封信函贴身保管好之余,应道。

  随即,李基继续开口交代了起来。“还有,关于耕牛、战马之事,奉孝此去幽州与刘伯安再商谈一些细节……”

  这一番叮嘱,足足持续了大半个时辰,李基方才匆匆地离开了仁德书院,甚至来不及等到明天在港口送别赵云、郭嘉。

  益州已经正式……出兵了!

  整个出兵的过程,显得可谓是仓促又匆忙。

  对于刘备而言,冀州之战所做的布置,更多的是为了长远而考量罢了。

  益、荆两州爆发的战事,才是重心所在。

  眼见益州已经出兵,为了避免消息从长江上游传递到下游出海口的吴郡之时,早就已经延误了重要战机。

  所以,刘备便将兵符交付给了李基,且为了便宜李基以文官之身统领军事要务,参考了顾雍的建言,任命李基为“大都督”前往柴桑坐镇。

  当时,在得知这个消息之时,李基整个人都不禁愣神了好一阵。

  大汉丞相还没当上,反倒成了江东大都督了?

  颇有些先入为主的李基,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怪异。

  不过,离开了仁德书院的李基在许褚的护卫下,直奔着港口的方向而去。

  今日的港口除了李基外,还有两人也即将起航离开吴郡,那便是张昭张纮。

  在一系列明里暗里的误导下,聪明过头的陈群终归是上当了,最终建言吕布以朝廷的名义升任张昭为交州牧,张纮为南海郡郡守。

  其用意也是相当明显,便是有意挑起扬州与交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为二张提供掌控交州的便利以及骚扰扬州的能力。

  南海郡为交州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余,又同时与扬州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接壤。

  可以说,交州想要出兵骚扰扬州的话,南海郡便是最好的屯兵地点。

  而等李基抵达港口之时,刘备已经持续散发魅力多时,与二张三人相视,均是两眼泪汪汪的感动莫名。

  甚至,二张脸上还不时流露出浓浓的惭愧悔恨,或是被刘备不计前嫌地如此重用信任他们而如此。

  旋即,李基也出言勉励了二张几句,等二张即将搭乘海船前往交州上任之时。

  二张不约而同地朝着刘备行了个跪拜大礼,立下誓言:交州不兴,誓不回转。

  这一群三四十岁的家伙,倒是把旁观的李基给整得有些热血沸腾了起来。

  只是,在刘备目送着二张所搭乘的海船渐行渐远后,一副深情模样的刘备忽然蹦出了一句话,道。

  “子坤,听说航行艰苦,交州也多瘴气病疾,子布、子纲不会中道病故吧?”

  李基扭头看了一眼刘备,引得刘备不禁笑了笑,道。

  “有备无患嘛,毕竟交州安稳与否相当重要,也就不免多考虑了些。”

  “三四十岁正是拼搏的年纪,子布、子纲近来在府里也时时锻炼身体,再加上张仲景也派了几个得力弟子随行,料想问题不大。”李基答道。

  交州或许是偏僻了一点,但远不至于是什么恐怖地方。

  就连苏东坡被流放岭南都能活得滋润无比,更别说张昭张纮了,对于交州的恶劣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地域偏见了。

  刘备颇有几分感慨地道了一句。

  “那倒也是,希望子布、子纲能以百姓为重,当真能治理好交州,那可就是足以名留青史的大功所在了。”

首节 上一节 418/4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