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440节

  再加上乌桓一族眼下算是彻底跪了,完全成了公孙瓒眼中专门产奶的奶牛,为幽州牧马。

  否则,公孙瓒凭什么在相对贫瘠的幽州组建起了一支六万之众的骑兵。

  因此,即便公孙瓒对于政务与贸易之类的并不精通,但听闻扩大贸易,那绝对是举双手赞同。

  “那刘伯安没反对吧?”

  公孙瓒先是有些紧迫地问了一句,然后又开口说道。

  “若是刘伯安有什么异议,奉孝尽管来跟某说,由某亲自去跟刘伯安说道说道。”

  这让郭嘉反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起来,连忙解释道。

  “刘公已有答应的意向,只是此番扩大贸易的内容细则甚多,进一步还需刘公与老师亲自细细商讨方能实行。”

  “嗯。”

  公孙瓒应了一下,看向郭嘉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善意,就仿佛在看着送财童子似的。

  毕竟,公孙瓒可是很清楚组建大军的钱粮大头都是从何而来,那不就是多年来通过津门港的贸易所得。

  仁慈地接受乌桓为大汉所养的战马耕牛,然后再以市价通过津门港进行贩卖,中间的差价让公孙瓒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

  也就是每年刘虞都强行要抠走相当一部分,否则公孙瓒自觉大军或许还能再扩大三分规模。

  而公孙瓒特意拉着大军过来,自然也不是单纯为了随行保护。

  在相邀赵云与郭嘉往着广宗城而去的同时,公孙瓒意得志满地指着那漫山遍野的骑兵,问道。“子龙,奉孝,我这骑兵雄壮否?”

  “雄!”

  赵云言简意赅地答了一句后,继续补充道。“又雄又壮!”

  郭嘉倒是多了几分感慨地说道。

  “雄冠于天下矣!”

  “哈哈哈哈哈!”

  公孙瓒大为欣喜,手中马鞭遥指南面,道。“正是此理,岂不知某之骑兵便是以马鞭投入黄河,也可教黄河一时断流。”

  “可笑那袁绍小儿依仗出身,竟敢占了某的渤海郡,某这便教他在铁骑下化做齑粉,正好子龙与奉孝到此,能为某做个见证。”

  赵云对此不置可否,郭嘉的眉头则是不自觉地拧了一下。

  这既是为公孙瓒的膨胀傲慢而拧,六万骑兵确实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什么投鞭可断黄河,实在是让人不敢苟同。

  可同时,公孙瓒这一支骑兵大军的雄壮精锐程度,也确实是让郭嘉心惊。

  尤其是在冀州这个多是平原的地带,更是能将骑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袁绍真的会是公孙瓒的对手?

  郭嘉心中浮现着种种疑惑,陪同着赵云应付了公孙瓒在广宗城内所设晚宴,然后便开始从方方面面去了解当前广宗的局势如何。

  越是了解,郭嘉就越是对袁绍不抱希望。

  眼下,广宗所汇聚的兵力除了公孙瓒所率领的六万幽州骑兵外,还有韩馥所派遣的四万冀州步卒所组成的联军。

  与之相对的,沿着清河固守界桥的袁绍,兵力不过四万,其中骑兵仅仅寥寥六千。

  凭心而论,袁绍能够凭借着三个郡组建出这么一支大军,足可见钱粮充足,底蕴深厚。

  可想要凭借着这么一股兵力与公孙瓒进行野战,双方的战力无疑是失衡的。

  只是,袁绍所面临的困境却又是不得不战,否则一旦让公孙瓒通过界桥通过清河,进入到清河国内,那么就会从中拦腰斩断袁绍的地盘。

  从清河国被拦截斩断,渤海郡与魏郡便无法相连,袁绍无疑便是等死一途。

  所以,袁绍只能死守界桥,可野战又完全不是公孙瓒的对手。

  “难!”

  本是来相助公孙瓒的郭嘉,如今反倒一时想不到袁绍该从何处破局。

  只是,在郭嘉抵达广宗城四五日了,令郭嘉颇有些疑惑的却是公孙瓒迟迟没有用兵。

  疑惑之下,郭嘉旁敲侧击地询问了询问了一番。

  而公孙瓒倒也没有刻意隐瞒的意思,答道。“不急,某还在在等袁本初召集兵力。”

  郭嘉微微发楞,一时甚至理解不了公孙瓒的脑回路,询问道。

  “为何?趁袁绍立足未稳,直接攻破界桥进入清河国内岂不是更好?”

  “浅了!”

  公孙瓒一手举起酒樽,答道。“看来奉孝虽为子坤的得意门生,但终究是经验不足,眼界也是浅了。”

  被公孙瓒反过来装了一脸的郭嘉,脸色泛绿,拱手道。

  “还请公孙将军指教。”

  “他日,某与子坤并肩作战之时悟得了一个道理,那边用兵不可局限于一胜一负,而该放眼全局。”

  公孙瓒一边说着,一边满饮美酒,大笑着说道。

  “故以,方有某率领骑兵纵横大漠,扫荡千里,焚烧乌桓定居点无数,继而大败乌桓。”

  “而今,我部骑兵擅于野战,而不便攻城。”

  “即便趁袁本初不备之际冲破界桥,进入到清河国内,届时袁本初必然会死守城池,将会使战局陷入到漫长的攻城拉锯战中。”

  听到这里,郭嘉努力地让自己的眼眸从美酒上挪开,渐渐明白了公孙瓒的打算。

  而公孙瓒的语气也是越发高昂地继续说道。

  “广宗距离幽州有近千里之遥,运输粮草何等艰难,如今粮草供给也全靠韩馥提供,一旦陷入漫长的拉锯战中于某而言大为不利,更要受制于韩馥那草包。”

  “更何况,攻城之时步卒方是主力,若是用韩馥的步卒攻下城池,那城池又该归何人所有?”

  “因此,与其这般麻烦,不如屯兵广宗,逼迫袁本初也不断在界桥布置重兵防守,于野战决一胜负,岂不美哉?”

  郭嘉听罢,对于眼下冀州内复杂的三角关系更深入了解三分。

  以公孙瓒的立场而言,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与其陷入到不利于骑兵的攻城战,还不如逼迫袁绍野战决一胜负,方能图谋到更大的利益。

第557章 群雄并起

  韩馥与公孙瓒二者之间,也从来不是什么牢不可破的盟友。

  所以公孙瓒同样也在防备着韩馥,免得所做的一切反倒是给韩馥做了嫁衣。

  再加上如今广宗城内的大军所需粮草都是由韩馥所提供,公孙瓒自然是不急,乐见其成地屯兵于此,不断消耗着韩馥与袁绍两方的粮草。

  凭心而论,公孙瓒不愧是纵横边疆多年的宿将,用兵之道绝对不容小觑,看似无谋,实则却也是在同时算计韩馥与袁绍两方。

  眼下主动权尽在公孙瓒的骑兵手中,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只能是被公孙瓒牵着鼻子走。

  只是,公孙瓒此策无疑也是在给袁绍喘息的机会。

  可见,自诩骑兵雄壮之极的公孙瓒完全没有将袁绍视作对等的对手。

  ‘这般疏忽大意,怕是要横生变数……’

  郭嘉默默地想着,然后目光一转,看向着公孙瓒悬挂在一侧的舆图。

  其上关于界桥的地形尽管两侧也是平原,但横跨清河的界桥仅能容纳三五骑并行通过,不可谓不显要。

  不过公孙瓒一时决定按兵不动,继续消磨袁绍、韩馥的粮草,等待适当的决战之日。

  郭嘉即便觉得越是拖延,越是徒增变数,也是完全劝说不了公孙瓒,自然没有白费功夫开口。

  郭嘉干脆每日除了探听各方情报之余,就是不时在广宗四周去观察地形。

  而身处广宗的郭嘉,除了冀州的情报外,更多的也在了解当下中原的时局走向。

  在冀州之战与益荆之战爆发的同时,大汉其余州郡也是频频有战乱爆发。

  青州,耗费了大半年时间的曹操初步平定青州黄巾,顺利占领了大半个青州。

  只是青州经历了青州黄巾多年肆虐,不少地区早已是十室九空,难逃的百姓不计其数。

  为了迅速恢复民生,产出钱粮,曹操在荀彧的提议下,效仿扬州在青州推行“屯田制”,将所有俘虏的黄巾以及大量青州百姓进行屯田。

  除此之外,便是三辅之地的董贼残党举着为相国报仇的名义,与吕布大战了几场。

  只是在陈群与陈宫的辅助下,又有着司隶之地作为支持,率领并州狼骑的吕布尽显当世第一猛将的风姿,打得兵力相当的董贼残党大溃,险些就连函谷关都丢了。

  自此,吕布与董贼残党的冲突告一段落。

  且依据种种情报所见,郭嘉判断董贼残党下一步或是准备先取回凉州,再图进攻司隶。

  而掌握了朝廷大义的吕布在大败董贼残党后,则是开始积蓄力量准备东出虎牢关夺取兖州,占领中原。

  ‘群雄并起的大乱之世……’

  郭嘉心中感慨了一句之余,更关心的却是荆州之战的走向如何了。

  只可惜由于距离的原因,荆扬一带的情报传递到冀州无疑要滞后许多。

  郭嘉所知关于荆州的最新情报,也只是刘表击溃了五万益州大军,开始朝着巴郡进发,坐镇柴桑的老师则还是按兵不动。

  ……

  而也就在郭嘉忍不住忧虑荆扬局势之时,孙乾的书信正好送回到柴桑大营。

  “终于等到了!”

  手拿着这一份有着荆州州牧印信加印的书信,李基脸上忍不住浮现笑容。

  有了这一份书信,扬州便有着光明正大朝着荆州出兵的理由。

  “出兵!”

  在李基的一令之下,蓄势待发已是多日的柴桑大营动了起来,无数士卒即刻动了起来开始登船。

  而在长江江面之上,已是有着浩浩荡荡的数十艘船只在等候着。

  仅仅半日的时间,持续汇聚在柴桑的七万大军便尽数上了船,然后浩浩荡荡地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奔着荆州而去。

  这由李基所率领的七万大军中,水军一万用以操驶船只,真正的可用战兵仅有六万左右。

  其中,张飞所率领骑兵三千,调动田豫所率领的白马义从两千,除此之外的五万五千俱是步卒。

  至于用兵所需粮草,也是早早屯于船只之上,后续粮草补给也将是由水军持续输送往前线。

  数十艘船只所组建的舰队,无疑是长江数百年未曾一见的盛况。

  且不说眼下的荆州已无力封锁,便是荆州尚有余力,也根本没有可以与之一战的水军。

  而这一支舰队所悬挂的旗号“刘”、“李”,则是沿途向整个荆州宣布来者的身份。

  仅仅五日。

  这一支庞大的舰队便是自长江逆流而上,而后入支流汉水,抵达了距离襄阳百里外宜城进行登陆。

  ……

  而当这个消息传入袁术大营之时,袁术口中还来不及咽下的蜜水当场便失态地喷了出来,喝道。

  “你说什么?!”

  “扬州军出现在百里外的宜城。”斥候胆战心惊地回答着。

首节 上一节 440/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