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车一骑,一追一逃,看得不少豫州军犯懵。
尤其是豫州军的大纛是被固定在袁术的战车之上,以至于无数豫州兵都远远地看着大纛在军阵中左冲右突的。
时而往左,时而往右……
可即便不时有着豫州军尝试阻拦张飞,但袁术驾车狂奔了好一阵,却也是始终难以彻底摆脱张飞,急得袁术肾上腺素飙升不止。
张飞有何等武勇,袁术还不清楚吗?
真让张飞近了身,那可就万事俱休了。
就在袁术眼看张飞似乎还在逼近之时,纪灵甩掉了周泰的纠缠,率领部曲自斜里杀出,再度将张飞给拦了下来。
“休伤吾主!”
“滚开!!!”
后方的那一阵渐渐变远的兵器碰撞声,让袁术不禁生出一种死里逃生之感。
直至此时,袁术方分出几分精力去观察战局。
结果,无疑是让袁术为之绝望的。
就在张飞撵着袁术狼狈奔逃之际,扬州军已经彻底在豫州军前军撕开了三个大口子。
此前纪灵不得不放弃稳固前军局势,而后撤护卫袁术……
再加上袁术带着大纛一路狂奔,本就陷入混乱边缘的豫州军更是士气大跌,已然开始出现大范围的溃败。
败局已定!
袁术脑海里浮现这个念头的同时,整个人都不禁精神有些恍惚了起来。
本是大优势的战局,怎么会在短短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彻底逆转?
接下来的战局发展,便是袁术也清楚在前军大溃的情况下,彻底失了阵型与指挥的中军、后军也只能跟着大溃。
“李子坤!!”
袁术不甘地怒吼了一声,猛地回头,发现张飞似乎已经摆脱了纪灵再度开始追上来。
除此之外,在战场外围,田豫所率领的白马义从也似乎想要从外围堵截袁术。
这让袁术猛地清醒了过来,顾不得咒骂李基,连忙拔剑将固定在战车上的大纛砍断,又抬脚将战车上碍事的物件都踹了下去。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高高竖起的大纛持续吸引追兵,一方面袁术也是为了给战车减负,提高战车的速度。
至于大纛如此一倒,是否会导致本就处于崩溃边缘的豫州军彻底崩溃,袁术已然顾不得去考虑这种事情了。
下一刻,袁术手中马鞭一甩,将三匹狂暴的战马稳稳地控制着,驾驭着战车以着惊人的速度朝着后方逃去。
远远地看着袁术的战车有如一道残影似的,转瞬间就彻底消失在了视线尽头,这让李基不禁有些感慨。
“怕是高祖御用驭手夏侯婴再世,也未必能稳压袁术一头……”
对于李基的赞叹,袁术一无所知。
不过,这并不妨碍袁术一路驾驭战车狂奔不止,不敢有丝毫停歇。
在一路狂奔穿过襄阳后,袁术又不知跑了多少里,直至三匹战马都活生生累死在地,袁术估摸着怕是已经有百里余,这才心中略安。
而如此狂奔许久,袁术早已是饥肠辘辘,稍微辨别了一下方向。
袁术这才舍了战车,徒步继续往北而去。
荆州之战已败,但南阳郡还在袁术手中,袁术大概猜测了一下位置,感觉自己距离新野城恐怕都不远了。
所以,袁术便准备先进入新野,然后返回豫州再图后计。
然而,就在袁术一路摸索着走到新野之时,却远远看到新野城城门大开,城内亦隐隐有喊杀之声传出。
这让袁术顿感浑身发冷……
若不是豫州军败得太快,且自己见形势不妙一路驾着战车狂奔百里不止,正好撞破了这一幕。
怕是以正常的撤退速度,等豫州军战败后的溃兵一路撤回新野城休整,就将中了埋伏。
且即便荆州之战自己未曾落败,而是与李基成了僵持之势,后方新野城一破,自己想要同时绕过新野城与宛城维持后勤粮草,难度将提高数倍不止。
袁术如此远远地站着看新野内的喊杀声渐弱,城墙上换上了一个“魏”字旗帜,脑海中却是不自觉地复盘着整个战局。
“原来,败局早早便定了下来……”
袁术喃喃地道了一句。
在李基在宜城按兵不动,看似畏缩不前,诱使进退两难的袁术主动朝李基进军之际,战局走向便几乎确定了下来。
越过襄阳城作战,豫州军的战线再度拉长,后勤粮草负担进一步加剧……
一旦新野城被攻占,那么豫州军的补给就会成为一个大难题。
除非豫州军一战而定彻底击溃扬州军,否则豫州军或小胜或平,最终也都唯有退兵一途。
甚至,若不是袁术孤身御车百余里,而是一无所知地率领败兵退回新野城,新野城很可能便是袁术的葬身之所。
“李子坤……原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袁术心中复杂之极。
而这一支偏军是如何瞒过自己袭击新野城的,时机如此恰当地袭取新野城。
袁术隐约猜到了这是自己此前迟疑缓慢的行军速度,给了对方足够的绕行时间。
步步为营的谨慎,却是顾此失彼,还是中了李基的奸计!
“有此人相助刘大耳,吾该如何南取荆扬之地?”
向来自信的袁术,此刻却是涌出浓浓的自我怀疑。
旋即,眼看着新野城内的动静渐渐平息,袁术不敢逗留,连忙绕行往东,甚至已经打定主意尽快离开南阳,回到豫州再说。
第570章 荣誉亦归于尔等
这一场决定荆州归属的大战,也自此彻底落下了帷幕。
近十二万豫州军伤亡近三万,被扬州军衔尾追杀近十里之地,俘虏两万余,缴获无数。
只可惜身处平原地区,李基手中可用骑兵也不多,根本就拦不住数以万计往着四面八方溃败的逃兵。
这也是李基在此战中最引以为憾之事。
这数以万计的溃兵就此散开,不知要在荆北之地滋生多少土匪山贼,又要给百姓造成多少的威胁。
后续或许需要一两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才能一点点将这些藏于各处的溃兵揪出来,完全恢复荆州的治安。
且,魏延传信回来在新野城蹲了两天,除了俘虏了一小部分袁术麾下自投罗网的文臣武将外,并未发现袁术。
仅在距离新野三十里的官道外,发现了疑似袁术所乘战车。
对此,李基在军议中随口感慨了一句“荆襄车神”,引得不少共鸣。
就连胯下有着踏雪乌骓的张飞,非但没能追上袁术,反倒还吃了不少袁术驾车之时所引发的烟尘。
这更是让“荆襄车神”这个名号的含金量大幅度提升,以至于渐渐流传了开来。
不过,这一战扬州军的损失同样也是相当的惨重。
当场阵亡的扬州军八千六百九十三,断肢程度的重伤员也有七千一百三十五,这些重伤员便是痊愈了也不再具备继续上阵的条件。
这还是李基已经在吴郡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医疗体系,且还有大量军医随军,在战后紧急对伤员进行了救治的结果。
尽管此战在无数人眼中所毋庸置疑的大胜,打出了这个战损比更是堪称奇迹一般,但李基的眼眸深处还是忍不住升起几分悲切。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外如是。
李基或许已经不会再抱有无意义的妇人之仁,但依然感受到了某种沉甸甸的重量压在肩膀上。
由于天气炎热,纵使李基有心多耗些人力物力,让战死的将士们尽可能落叶归根,可气候条件明显不允许。
因此,李基也只能就地选取了一块风水极佳之处,作为战死的将士们容身之所。
且当李基下令让豫州军俘虏去挖坑之时,吓得一众俘虏的哭声几乎不曾停歇,生怕所挖的大坑将由他们入住。
而当大坑挖好后,李基率领着全军上下共同送了战死将士们的最后一程,举行了相当庄重正式的祭祀仪式,言及战死的将士都是为复兴大汉而死。
最后,李基还留下了一块石碑,记录了荆州之战的始末。
这既是为了煊赫武功,也是在为参与此战的将士们缔造荣誉。
过往,战争功成与否,往往只有主将可留名史书。
莫说是麾下士卒,便是副将之流,也未必能够留下名字,更别说分润到多少荣誉了。
而李基在此地留下这块石碑,无疑是将荣誉归于每个将士身上。
后续,李基更是准备将战死者的姓名籍贯都刻录下来,在此处另立石碑进行补充。
一时间,前所未有的强烈荣耀感在目睹了这一幕的扬州将士们心中萌发,且也将会如种子一般最终在每个扬州将士身上缓缓生根发芽。
“荣誉归于吾,亦是归于尔等,与大汉同在,永载于青史!”
当李基最后道出此言之时,引得无数将士激昂,甚至就连张飞、甘宁、蒋钦等将领也是兴奋得面红耳赤。
感受着无数将士们的回应,双手背在身后站于石碑之前的李基,眼眸微垂,心中不禁暗自立下一誓。
【吾今生不容败绩,所谋图非是虚名,实不愿将士们性命所托非人。】
这一幕,同样也是看得大量为了讨好李基,而特意前来参与祭祀的荆州世家中人们震撼无比。
如此军心,可当天下雄军矣!
这也让这些到场的荆州世家中人对于李基,对于那传闻中仁德待人的刘皇叔更添了浓浓敬畏。
而待祭祀结束后,众多荆州世家几乎是热情万分地聚拢上前,道。
“诸事已定,不知侯爷何时入襄阳?也好让我等早早准备一番。”
“今荆州大乱,各地人心浮动,盗贼横生,民不聊生,先州牧刘景升不幸命陨巴郡,还请侯爷速速领兵入襄阳稳定时局。”
“侯爷出兵退袁贼,救荆州于水火之中,老夫感激涕零,不知该如何报答,唯有在府中备薄酒二两,礼品些许……”
“侯爷,侯爷,吾神往皇叔多年,还请侯爷引荐。”
面对着一个个荆州世家几近谄媚的讨好,李基依然保持着那淡然之色,带着几分犹豫地说道。
“襄阳乃是荆州治所所在,乃是宗亲刘荆州经营多年之处,今刘荆州初亡,基若是领兵入襄阳,岂非有趁机谋取他人基业之嫌?不可不可。”
蔡中听罢,整个人就仿佛听到了什么有悖常理之言,大喊道。
“侯爷此言差矣!荆州非一人之荆州,而是大汉之荆州,如何能算是刘景升之基业?”
“再者,袁公路狼子野心,今或被侯爷大败,但说不得来年便会再领兵来攻,荆州又该以何为屏障护佑万民?”
“届时,必是生灵涂炭,百姓争相逃离的惨状。”
说到这里之时,蔡中一副悲切之容,泪水说来就来,哽咽得似乎说不出话来。
蔡和则是趁机接话,高呼道。
“族兄所言极是啊,今唯有侯爷领兵入襄阳,方内能稳定荆州民心,外能威慑贼人袁术,护佑荆州长治久安。”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