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令袁术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在荆州兵败前后,关羽佯势绕过汝阴深入汝南郡腹地,逼迫袁术退兵。
为了避免内部兵力空虚的汝南郡被关羽这一支偏军搅得天翻地覆,继而迫使袁术不得不退兵。
桥蕤只得放弃固守,而选择亲自领兵出城试图断了关羽粮道。
只是,桥蕤没想到的是关羽试图深入汝南郡腹地所假,绕道提前设下埋伏是真。
以至于出城的桥蕤中了埋伏,一万大军当场覆灭,就连桥蕤本人也被关羽阵斩。
而后,关羽通过缴获的豫州军甲胄旗帜诈开汝阴城门,占领了汝阴城。
这一消息,听得袁术脸色发黑,恨不得将桥蕤拉出来重新鞭尸。
就算是一头猪,领着两万大军死守汝阴城,也不可能让关羽领着两万士卒攻破城门。
结果,非但汝阴城丢了,就连两万大军也跟着桥蕤那个蠢货一起葬送。
“蠢货!愚不可及的蠢货!!!”
袁术忍不住破口大骂了起来,骂得下方一众文武无人敢吭声。
若是说荆州之战的败北,是让袁术短时间内无力扩张。
那汝阴城落入到了刘备手中,那可就代表着汝南郡临近寿春周边的百里之地都归刘备所有,甚至关羽随时都能沿着颖水深入汝南郡腹地,整个汝南郡都随时面临扬州的兵锋威胁。
换而言之,汝阴城一丢,所代表的是袁术对刘备之间的攻守易形。
此前是刘备需时刻在寿春布置重兵警惕袁术,如今却是袁术要设法封锁颖水,且在汝阴周边布置重兵警戒。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桥蕤敢违抗我的命令擅自出城?”
“不是命令桥蕤死守汝阴城的吗?谁给他的胆子?”
“蠢货,死不足惜的蠢货!”
袁术不断破口大骂着,就仿佛要将自己败北的不满也从中发泄出来似的。
而当杨弘被袁术再一次点名,质问为何桥蕤有这个胆子之时。
杨弘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地答道。
“或……或许是主公增兵汝阴后,桥将军自恃兵力与关羽相当,固守有余……所以又心急为主公分忧,才……才出兵?”
袁术怒极而笑,道。“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为了小心戒备关羽给汝阴城增兵防守的错?”
杨弘不敢再吭声,连忙低下头。
只是依据着杨弘对于桥蕤的了解,这还当真是主要诱因。
又或者说,便是将桥蕤换成其余将领,恐怕也不敢不出兵。
在汝阴城守军与关羽所率领的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倘若桥蕤一味死守不出城,任由关羽领兵深入汝南郡腹地破坏。
一旦影响到了当时荆州那边的战局走向,迫使袁术不得不考虑分兵回援,桥蕤恐怕也一样逃不过重罚的下场。
所以,在关羽表面上领军绕过汝阴后,桥蕤看似有很多选择,实则最好的选择只有分兵出城设法阻挠关羽。
且,桥蕤还留了一万兵马在汝阴城内,显然已经非常谨慎。
只是,汝阴城送回的军报并不详细。
桥蕤中伏被关羽阵斩的细节也好,汝阴城如何被诈开城门的过程也罢,俱是语焉不详。
可纵使杨弘觉得或许从一开始给汝阴城增兵就已经中了心理战,但以结果而论,这毋庸置疑是桥蕤无能导致的大败。
------
PS:卡文,今天写得慢了点,
第579章 袁氏双子
而等袁术发泄完毕后,一拍桌案,沉声道。
“出兵!我要夺回汝阴城。”
荆州一战,败也就败了,袁术纵使不甘,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袁氏出身汝南郡,大半根基都在汝南郡当中,且汝南郡还是当世可数的人口大郡,是袁术真正的根基所在。
所以,袁术能勉强接受占领荆州失败,但却完全接受不了汝南郡随时都在刘备的兵锋威胁之中。
然而,如今荆州以及汝阴城两面俱是大败,袁术治下的兵力早就严重亏空,就连防守都异常勉强,哪里还有余力组织兵力夺回汝阴城?
更重要的是接连的大败,损失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从上到下的军心。
此刻再继续用兵,谁人都知道于事无补不说,只会继续扩大损失。
因此,袁术此言一出,一众文武几乎是纷纷出言劝阻袁术三思。
而就在袁术忍不住再度大发雷霆之时,作为袁绍使者而来的陈琳提前遣人送来了拜帖。
只是袁术在看到拜帖的瞬间,猛然将这拜帖怒掷于地,道。
“妾生子安敢辱我?”
袁术这忽如其来的反应,令下方众人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众人乐于见得袁术被转移注意力,不再执着于即刻出兵夺回汝阴城,阎象连忙出列问道。
“主公何故动怒?”
“汝一看便知。”袁术指着被丢了出去的拜帖,怒道。
阎象捡起拜帖看了一遍后,更是不解地问道。
“袁本初遣使拜访主公,此为好事也。”
“好事?”
袁术冷笑出声,道。“那妾生子此刻遣使而来,定是为嘲笑我兵败而来……”
越说越气的袁术大袖一挥,高声道。
“来人,将那使者给砍了,把头颅送回去给袁本初。”
阎象大惊失色,连忙说道。
“万万不可啊,主公!且不说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何况主公与袁本初乃兄弟也。”
“再者,那使者陈琳也是海内名士,冒然斩之,对主公名声大不利。”
袁术略微一顿,反问了一句。“陈琳?”
袁绍、袁术、陈琳等人,曾经俱在大将军何进帐下共事,相互间有些交际,且袁术对于陈琳的文章才气也是颇为欣赏,双方也算有几分交情。
旋即,袁术挥了挥手,有些不耐地说道。
“既然是陈琳,那且饶了他的性命,将他们通通赶走就是了,不见不见。”
阎象见状,只得小心翼翼地劝说道。
“主公,袁本初今亦与公孙瓒在冀州苦战,料想不会为些许琐碎之事遣使而来,说不准是有要事相商,不妨见一见?”
说到最后,阎象不忘朝着杨弘也打了个眼色。
且不说袁绍遣使而来是好是坏,但让袁术见一见陈琳,起码能转移一下袁术的注意力,让袁术不用执着设法夺回汝阴城。
如今的豫州,短时间内当真是无力出兵了。
素来与阎象不怎么融洽的杨弘犹豫一下,也跟着出列,讨好道。
“主公,那袁绍素来傲慢,今千里迢迢遣使而来可见其诚意,主公百忙中抽空见一见也是无妨。”
“且主公若是一味避而不见,说不得旁人还以为主公怕了对方。”
这一番话下来,无疑是彻底说动了袁术。
旋即,袁术看着有些杂乱的议事厅,直入后室整理衣冠,又换了一个厅堂接待陈琳。
而陈琳依礼拜见袁术后,直接将袁绍的亲笔手书拿了出来。
袁术拿过书信,眼中闪过厌恶之色打开的同时,心里已然做好找个由头发飙的准备了。
然而,袁术越看表情越缓,最后甚至喜笑颜开。
这一异常,看得阎象、杨弘等人面面相觑。
袁绍、袁术二者之间的不和由来已久,名为兄弟,实则几与仇敌无疑,这还是袁术第一次看袁绍的书信露出喜笑颜开的模样。
而袁术看了一遍后,又重新笑着看了一遍,这才将书信小心地放下,冲着下方的陈琳开口道。
“好好好,那妾生子倒有几分自知之明,自知不敌公孙瓒,主动向我求援来了。”
自有几分名士风流气度的陈琳开口道。
“那白马将军公孙瓒自恃威风,步步紧逼,主公不得已死守界桥已有半年之久,但却是无力反击,只得向本家求援,还请袁府君北进相助我主。”
向本家……求援?
这五字一出,袁术只觉得身心一阵酥麻似的爽感。
袁术看不起袁绍这个同父异母的妾生子出身,更不爽其无论气度、样貌、做派、风评都一直稳稳压了自己一头。
二人相争多年,袁术胜于袁绍的次数可谓屈指可数,这让袁术对于压过袁绍一头的想法几乎成了执念。
如今袁绍主动低头,如何能不让袁术有种得偿所望的感觉?
“好说好说,袁本初有难,于情于理,我作为袁氏嫡子也该帮一把。说吧,袁本初是少钱还是缺粮了?”袁术豪爽地开口说道。
旋即,陈琳便道出了希望袁术能够放弃南阳郡,转而北进兖州与袁绍会合的战略。
这一番话下来,听得原本喜笑颜开的袁术脸色不自觉地再度沉了下去,问了一句。
“陈孔璋,汝可知南阳郡有多少百姓?又是何等关键之地,仅凭妾生子的一句话就轻言放弃?”
“袁府君纵使不弃南阳郡,能否守住南阳?”陈琳问道。
袁术几乎是脱口而出就想要答守得住,但脑海里不自觉地闪过李基的影子,话到了嘴边,却又有些说不出来。
过去在讨董盟军与李基为友时,仅觉得有此人出谋划策甚是省心;
可当战场与李基为敌而大败后,袁术所萌生的感觉却是每一步都似乎在对方的算计当中。
守得住吗?
李基当真用兵北上攻取南阳郡之时,守得住吗?
且新野城也落入李基的手中,这无异于提前往南阳郡扎了一根钉子,再加上宛城也还在黄祖手中。
这种如鲠在噎的感觉,一如被关羽夺了汝阴城的汝南郡一般,让袁术甚是难受。
就在袁术沉默之际,陈琳继续开口道。
“且袁府君北进兖州之时,我主不仅会全力相助,还承诺不取兖州一寸土地,兖州将尽归袁府君所有。”
“袁本初有如此大方?”袁术眯着眼地问道。
袁术看不起且厌恶袁绍,可并不代表袁术就不了解袁绍。
袁绍有如此魄力与决心?
这让袁术颇为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