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06节

  “踏!!”

  “斩!!!”

  陈到的声音冷漠平静,一个个白毦兵更是宛如是无情且整齐的杀戮兵器,不断乱换着将面前的敌军斩成齑粉,所过之处血雾升腾。

  那无可匹敌之势,让李基暗自点头。

  耗费了无数资源的白毦兵,初战的表现让李基颇为满意。

  尽管这种行动迟缓的罐头,李基也明白有的是能够解决他们的方法,但只要将他们放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所能发挥出来的战力是惊人的。

  还行。

  起码已经达到了李基的预期。

  即便此白毦兵不一定就是原轨迹中的白毦兵,但陈到在练兵上的能力确实不凡,心性亦是值得重用。

  只是,李基显然不清楚在他眼中还行的白毦兵,给战场双方带来了多大的震撼。

  重陌刀的初亮相,那前所未有的残暴屠戮方式,对于士气的打击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即便是夏侯渊也是惊得脸庞褪去了血色。

  有如此兵种拱卫李基,想要突破到李基所在的战车位置,无疑是异想天开。

  而也就在这顷刻的功夫里,原本凭借着兵力优势不断突破防线直逼李基所在的曹军,面对着白毦兵的反击,一时甚至呈现着倒卷之势。

  在白毦兵一句句“踏”、“斩”之下,很快就硬生生将曹军逼回到了距离李基五十步开外的位置。

  距离甚远的曹操看不清白毦兵的细节,只能看到似乎擒住李基在即的希望迅速被倒卷了回来。

  “无能朽木!!”

  曹操忍不住怒骂出声。

  也就是夏侯渊,换做是别的将领如此畏战退缩,曹操说不准就下令当场斩了。

  不过顷刻功夫,被逼退了数十步,即便是吕布阻挡在前,也难掩无能。

  曹操目露不甘之色,正想要将典韦也派去前方压阵,设法擒住李基之时。

  远处李基所在的战车,却似有变故横生。

第661章 请借北风三刻

  李基的目光仅仅是关注了片刻的白毦兵,注意力便随之移开了。

  或许夏侯渊会以为白毦兵便是李基站在战车巍然不动的底气,实则在李基的眼中,这不过是个顺带试验白毦兵战力的机会罢了。

  培养一千白毦兵所付出的巨大消耗,让白毦兵用在对付普通步卒上,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浪费。

  毕竟白毦兵看似威势惊人,且通过轮换的方式尽可能长时间保持战力,一定程度缓解了笨重的缺陷。

  可迟缓的行动,让白毦兵面对普通步卒的杀敌效率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高。

  面对白毦重甲兵,普通步卒自然会下意识退缩。

  这一退,白毦兵一追,想要追上去都要耗费不少的功夫。

  白毦兵最适合对付的,终究是一往无前冲阵的骑兵。

  白毦兵不用怎么动,轻骑兵主动上来送。

  因此,李基在确认了白毦兵基本达到预期之余,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其余的地方。

  身处逆风的曹操用兵之谨慎,半渡而击也好,密林设伏也罢,曹操都不可能上套。

  即便是有了一连串的铺垫,再兼之死间的存在,也仅仅是诱使曹操萌生了抓紧时机趁夜行军追击,尽快咬住刘备的念头。

  说到底,李基所布置的伏兵所能借助的惟有夜色的天时。

  结果,也如李基一开始所料的一般,夜色伏兵与以火焚林,足以惊退旁人,对付曹操却还是有所不足,甚至曹操气魄之足还胆敢还击。

  ‘曹孟德啊曹孟德,与你交战确是人间一快事,可惜你我并非是一路人,这一战……是你败了!’

  ‘就此死于林内,莫要再成为吾复兴大汉的阻碍了。’

  李基喃喃地道了一句,然后抬手一扫,冲着站在一侧的书童顾维问道。

  “顾维,惧否?”

  面容稚嫩的顾维略微一怔,高声答道。

  “不惧!”

  “为何不惧?”李基再问。

  “吾乃国士侯书童,为何惧之?”顾维沉稳地反问了一句。

  “哈哈哈……”

  李基对于顾维这小子的胆魄是认可的。

  或许顾维没有什么练武的天赋,甚至不是钻研学问的料子,但胆子却是相当之大。

  敌军都即将杀到了眼前,白毦兵又以着如此残暴之势反推曹军,顾维依然面色如常,心性不可谓不佳。

  不过,李基并没有夸赞顾维,转而却是道了一句。

  “国士侯不过一虚名矣,不足成依仗,顾维当以汉为名,筑胆魄,既有复兴大汉之志,生死当置之度外。”

  说罢,李基双手背在身后,半仰着上空,道。

  “顾维,依吾此前所言行事吧。”

  “是。”

  顾维将李基的教导记在心中之余,连忙指挥着将在战车周围的火把通通点亮。

  一时间,十余把无形中构成某种玄妙且特殊图案的火把,以着李基为中心点亮,将李基原本在曹操眼中显得若隐若现的身形完全照得清晰可见。

  黑夜之中,火光映照之下,李基那有别于战场的一袭白衣显得异常的显眼,几乎瞬间就吸引来了大量的目光。

  李基又低声地朝着许褚道了一句。

  “仲康,传令虎卫,接下来复述我言。”

  许褚闻言,连忙将此命令传递给在战车周围真正时刻拱卫着李基的虎卫。

  旋即,迎着无数道目光,李基从怀中取出了刘备特意为李基所铸的大都督官印,双手捧着朝天所示。

  “嗟夫!”

  李基的嗓门从来都不大,可在三百虎卫模仿着李基说话语调的齐声复述下,这一声感慨瞬间传遍了纷乱的战场。

  “嗟夫!!!”

  “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扬州牧兼安南将军宜亭侯,汉室宗亲,当今天子皇叔刘玄德帐下,荆扬大都督国士侯李子坤,持印信禀明苍天……”

  这一连串的名号砸下来,尤其是在三百虎卫那雄壮的声调中,那一连串的名号更是显得别有威严大义。

  “昔有高祖皇帝秉承天命,平定天下,一统九州,开我大汉而海内蒙恩,四夷臣服……”

  “至王莽川篡位而使神人共怒,光武皇帝眷顾降命,天降陨石助帝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朗铜马于河北,遂中兴大汉。”

  这一句一句的声音,不断回荡在战场之上,表明谁为正统,谁又是大义所在。

  曹操亦是隐约听得见,眉头为之一皱,一时却不知李基到底意欲何为。

  强汉之名深入人心,世间有意匡扶汉室者不计其数……

  可对于两军士卒而言,大汉这个名字深入骨髓的同时,距离他们又是相当之遥远。

  若是李基仅仅是想凭借这显得有些空洞的三言两语说得扬州军士气大振,无数曹军当场临阵倒戈,却是绝无可能。

  莫说是李基做不到,即便是刘备亲临战场也同样不可能做得到。

  ‘李子坤……意欲何为?’

  曹操心中甚是不解,可却影响不了三百虎卫复述的激昂雄壮之声。

  “嗟夫!”

  “今又逢乱世,汉室衰微,群雄乱战而百姓饱受刀兵战乱之苦。”

  “时有枭雄曹操屠戮百姓于徐州使沂水断流,暴虐无道,冤魂四起。”

  “而吾主刘玄德素有匡扶汉室之心,复兴强汉之志,以仁德立身,奉忠义为先,后闻百姓蒙难而泣血,不惜举兵十万入徐州扶正道,除曹贼……”

  这“曹贼”二字一出,曹操的脸色不禁为之一沉。

  刘大耳称呼自己为曹贼也就是罢了,如今听到就连李基都如此蔑称自己,这让曹操在心中顿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

  “然,战局多变,吾主刘玄德为早日使冤魂消弭,亡者入土为安,不惜以身犯险深入后方,却逢曹贼衔尾追杀。”

  “战凶兵危,敌众我寡,吾虽有粉身碎骨阻敌之心,却惧这浅薄之躯累我主仁德之志,使百姓悲歌,冤魂再起。”

  “若上苍再悯我汉民,意在仁德当道,汉室可再兴于世。请借北风三刻,助大汉破贼!!!”

  而最后那一句,李基不断地借着三百虎卫复述传遍两军,且连续重复三遍。

  “请借北风三刻,助大汉破贼!”

  “请借北风三刻,助大汉破贼!”

  “请借北风三刻,助大汉破贼!”

第662章 北风助我

  此声回荡数里,传达两军无数将士的耳中。

  只是,在无数曹军的眼中,这更像是名满天下的国士侯即将战败间的垂死挣扎,异想天开罢了。

  借北风?

  随军出阵,担任着曹操帐下一文书的曹安民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没想到原来被世人所推崇的国士侯,也不过是一庸俗之辈,居然将希望寄托在鬼神之事……”

  顿了顿,曹安民朝着身旁的戏志才问道。“戏先生觉得……”

  只是,不给曹安民继续开口的机会,戏志才就下意识地抬手打断曹安民。

  不识国士侯者,只觉得李基此举甚是可笑;

  可知国士侯者,却明白李基必然不会无的放矢。

  此刻,曹军之中暗暗嘲笑李基的将士数不胜数,但曹操、戏志才、程昱等深知李基之能的,均是脸色纷纷大变,不约而同地以着各种方式观察着风向。

  越是智者,越是不信鬼神之说。

  可在李基如此特意向上苍禀告,纵使心性坚韧如曹操也不免疑神疑鬼,观察着风向是否有所改变。

  就在曹操看着密林边缘依然在升腾的大火还在隐隐朝着北面跳动,这才下意识地放下心来,喃喃道。

  “依然是微弱的南风……”

  不等曹操说完,就在李基向天祷告完毕的第三息。

  风……变了!

首节 上一节 506/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