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24节

  李基的脸庞微微抽动了一下,怒声道。

  “反复卖主之辈,也配归降?凌迟之!”

第690章 青州异动

  此言一出,令昌豨的脸色瞬间为之大变。

  不……

  不对啊!

  这与昌豨设想之中的完全不一样。

  眼看许褚提着刀地朝着自己开始走了过来,昌豨连忙提醒了起来。

  “侯爷今日不允我归降,他日必激起他人死战之心!”

  在昌豨看来,李基没有理由会拒绝自己的归降。

  且只要昌豨成功归降,那么昌豨此前所做的种种举动,也能够向外界解释为早早就归顺刘备,只不过是诈降到袁术军中为内应。

  然而对于昌豨的提醒,李基依然是冷眼旁观。

  或许昌豨所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这也是为何往往需要接纳俘虏以及优待俘虏的原因,这能够大大瓦解敌军的死战之心。

  以长远来看,对于战事更为有利。

  只是,此刻的情况又与寻常的接纳俘虏有所不同。

  昌豨反复狡诈之徒,一连两次背主,先叛了臧霸,又从背后袭杀纪灵,极尽无耻之事。

  而纪灵所率领的大军覆灭,也就代表着豫州即将纳入彀中,刘备将初具一统天下,称霸中原之势。

  在这个时候,接纳昌豨这等反复狡诈之徒所带来的些许战事上的优势,远远弥补不了对刘备所形成的根基上的影响。

  李基可不希望刘备复兴大汉之后,同样也惟有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可说。

  “忠义”二字,也同样会是刘备的立国根基。

  可接纳了昌豨这般反复之徒,只会给世人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号。

  这个时代,反复狡诈之徒不少,但推崇忠义之士的人更多。

  在李基看来,狡诈之徒不是不可用,但明面上却一定要保持对忠义的推崇。

  而昌豨此人无疑就是沾屎的鸡肋,吃了惹得一身臭,丢了最多被认为有一点浪费。

  而李基没有开口,许褚的动作就不会停下来。

  眼见许褚步步逼近到了十步的距离,昌豨彻底地慌了,完全不明白自己明明已经斩杀了纪灵充当投名状,李基为何会不接受自己的归降。

  “侯爷,昌豨乃是真心归降,绝无二心……”

  “吾对刘皇叔早就崇仰已久,愿在刘皇叔麾下效死力!”

  “我投入到纪灵军中,实乃诈降也,意愿觅机相助刘皇叔,用心良善,用心良善……”

  许褚离得越近,昌豨说得就越慌,直至许褚离得仅有三步之遥,李基依然是在冷眼旁观,昌豨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连忙起身便欲往后逃去。

  然而,下一刻昌豨的后颈就被许褚有如蒲扇似的大手钳住。

  昌豨下意识地提刀往身后砍去,喝道。

  “撒手!”

  可许褚随意抬刀一磕,昌豨只觉得右手一阵发麻,兵器就瞬间倒飞了出去。

  然后,许褚捏着昌豨的后颈,以着一个“提干”的姿势将昌豨直接从地面提了起来,再抬膝往着昌豨的腹部一撞。

  即便昌豨还披着甲,但许褚这一个膝撞,却是瞬间让昌豨的腹部肉眼可见地凹陷了一大块。

  “哇!”

  昌豨口中的鲜血大口大口地喷出,原本不断挣扎的动作瞬间弓成了一个大虾。

  随即,昌豨就似是失去了所有反抗的力气与手段,整个人软了下来。

  显然,昌豨的武力与许褚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被许褚近身的下场,昌豨的反抗显得不比一个弱女子来得有效。

  旋即,许褚徒手硬生生将昌豨身上的甲胄给扒了下来后,这才交给虎卫拉下去安排“凌迟”。

  随着昌豨的哀嚎求饶声响起,原本跟随着纪灵突围至此的近九百残兵,脸上大多都露出了快意之色。

  面对着屡屡出现的伏兵,依然愿意追随在纪灵左右的,无一不是对纪灵颇为尊崇忠心之辈。

  也就是这些残兵已无再战之力,不说甲胄兵器不全,就连站都快要站不稳了,不然说不准刚刚昌豨袭杀纪灵后,他们就随之暴起将昌豨砍成肉泥了。

  如今,昌豨被李基处于凌迟,这反倒是让不少残兵生出了感激之心。

  李基转而看向着那近九百残兵,开口道。

  “尔等,可愿降?”

  这近九百残兵纷纷相顾而视,面露犹豫之色片刻后,方才纷纷表示愿降。

  “甚好。”

  李基对于这些同是汉人的降兵向来都颇为宽容,自然不会没有接纳他们的道理。

  待攻取了豫州后,这些降兵的家乡同样归入到刘备的治下,这些降兵便会是今后扩充兵力的上等苗子,稍加整顿便是可用的战力。

  而对于那人首分离的纪灵,李基略加思索后,开口吩咐道。

  “纪灵亦是忠义之士,收敛尸身,缝合首级后,再派人送回给袁术。”

  至此,这一场彭城之战也算是彻底落下了帷幕。

  纪灵麾下的九万大军在一夜之中连遭埋伏,军心涣散,各部早就不断走散。

  因此,即便还需要将那些溃散的袁军进一步解决,以免他们逃回了豫州重新为袁术所用,但已是芥藓之疾,不足为患。

  只是,在李基先一步返回原本的纪灵大营跟田豫汇合,然后等待着其余各部的好消息进一步传回之时。

  一则来自于青州的情报,让李基的脸色微变,速速就派人去将刘备给请了回来。

  等刘备听闻有要事相商,匆匆也返回到营中之时,却是看见李基正站在中军大帐之中眉头微蹙地看着地图。

  这对于向来智珠在握的李基而言,无疑是相当少有的情况,也说明着必然是出了什么大事。

  “子坤,何处出了变故?”

  刘备脚步匆匆地上前询问道。

  盯着地图的李基回过神来后,先是朝刘备行了一礼,然后将手中来自青州刚刚送达的情报递给刘备的同时,开口道。

  “曹军返回青州后,并未解散大军,反而一路入齐国,进乐安国,有北上平原郡之势。”

  刘备一边听着,一边匆匆扫了一眼情报,内容几乎与李基所说的相差无几。

  这种情况,显然是不正常的。

  曹操本就缺粮,返回青州后依然没有解散大军,只能说明曹操还有用兵的打算。

  再兼之锦衣司所注意到的曹军动向,这令刘备瞬间萌生了一个猜测,脱口而出地说道。

  “莫非是曹操意欲北上冀州相助袁绍,合二家之力攻取幽州,以断了我们的战马来源?”

第691章 刘曹灭袁

  这个可能性,自然不是没有。

  在之前曹操南下徐州,引发了这一轮中原大战的同时,袁绍也同样意识到这是个北上幽州的好时机,匆匆统合兵力就意欲强取幽州。

  即便一时拿不下幽州全境,袁绍也是抱着先在幽州取下一定的立足点,再以此步步蚕食幽州的打算。

  这一策略,无疑是具备可行性的。

  即便刘虞早早就坚壁清野,但在界桥一战中,公孙瓒身负重伤,幽州骑兵也是损失惨重,幽州的可用之兵与可用之将都相当有限,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若是等幽州缓过气来,袁绍再想要跨过坚壁清野的百里地域攻入幽州,难度只会直线上升。

  而在幽冀之战爆发后,相关的情报同样自然也是不断送回到刘备与李基的手中。

  公孙瓒重伤不能掌兵,刘虞又不擅兵事的情况下,刘虞展现出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度。

  在刘虞明面上亲自挂帅领兵,整合了幽州可用之兵后,实则却是将兵权交给了赵云与郭嘉。

  因而,在中原大战期间,幽冀边界也打得狗脑子都快出来了。

  郭嘉一人面对河北群谋,各种计策频出,双方互有胜负,不过就结果而言,却也是辅助赵云始终将袁绍阻拦在了幽州大门之外。

  在这个时候,若是曹操率领六万大军北上驰援袁绍,这无疑是一股足以打破平衡的力量。

  赵云再勇,郭嘉纵有奇谋百出,也不可能挡住曹袁两家合力进入幽州的步伐。

  因此,刘备在道出这个猜测后,脸上也不禁流露出浓浓的忧色。

  幽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却了刘备与刘虞、公孙瓒的私交外,更重要的是幽州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刘备的养马地。

  没了幽州,那么刘备近乎就断了战马的来源。

  没了战马,刘备想要从南到北地一统天下,难度无疑会骤然提升,甚至在中原战场也会陷入到被动之中。

  甚至,在此前关于派遣赵云与郭嘉北上幽州援助公孙瓒之时,李基就曾与刘备言说过一个最坏的设想。

  那就是幽州一失,说不得将要完全调整一统天下的战略。

  从直接北伐中原,转而选择先入益州,联合西凉马氏,统合凉州,重新掌控凉州作为养马地。

  如此一来,对于一统天下的进度无疑会形成极大的阻碍。

  只是,李基却是摇了摇头,道。

  “主公所言甚有道理,但基却觉得曹操并不是相助袁绍而去,反倒是另有图谋。”

  “另有图谋?”

  刘备不解地问道。“青州北上,惟有冀州,那还能是什么?”

  李基沉声道。

  “曹操的目的是冀州,但曹操所欲行之事或不是相助冀州。恰恰相反,曹操怕是盯上了冀州的空虚,意欲袭取冀州。”

  “什么?”

  刘备微微色变。

  这个猜测,无疑是相当的大胆。

  可刘备冷静下来一想后,骤然发现这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袁绍以界桥之胜威震天下,一统冀并二州不假,但袁绍统合冀州的时间未长,人心不定却也是事实。

  尤其是袁绍的根基在渤海郡,渤海则正好在曹操的兵锋威胁之下,且袁绍兵力尽在北面,冀州后方与腹地的兵力空虚至极。

  “主公请看……”

首节 上一节 524/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