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528节

  而随着曹操往前走了一步,刘夫人几乎是下意识地往后退,双手挡在胸前,再也难以维持适才的表面冷静,惊慌地说道。

  “孟德欲何为?”

  曹操的脚步微顿,脸上浮现出笑意地说道。

  “嫂嫂勿慌,操与本初兄乃手足兄弟,如挚爱亲朋一般,岂会对嫂嫂无礼?”

  顿了顿,曹操的目光从刘夫人的身上一扫而过,看向着被刘夫人拉到身后,眼神依然难掩高傲的袁尚,道。

  “只是吾与袁尚侄儿多年未见,故欲与袁尚侄儿多亲近亲近罢了。”

  “不可!”

  刘夫人几乎是脱口而出。

  袁尚不仅仅是袁绍与刘夫人最为宠爱的儿子,刘夫人更清楚这个儿子是自己在袁氏之中的地位保证。

  若是袁尚出了什么意外,即便刘夫人能重新回到袁绍左右,也必然会被袁绍所迁怒而失宠。

  刘夫人咬着牙地开口道。

  “孟德有何要求,与妾身但说无妨,何必为难一稚子乎?”

  曹操故作沉吟之色,细长的眼眸忍不住上下打量着刘夫人的身段样貌,无疑是让曹操心动不已。

  只是正事在前,曹操强行按纳下心中躁动,更不敢对刘夫人逼迫过甚,转而微微拱手道。

  “嫂嫂说笑了,操岂敢有什么无礼要求?只是操与本初兄多年未见,思念过甚,这才特意寻到了南皮欲与本初兄相见。”

  这话,便是刘夫人这等妇人也明白是不可能的。

  哪家好人朋友会在主人离家的时候,一脚踹开房屋大门提着刀就冲进来了?

  不过曹操也不理会刘夫人信或不信,如今握着刀把子的是他,整个南皮都已经完全被曹操所掌控,袁氏一家大小生命系于曹操一念之间。

  莫说是这般客套之言,就算是曹操让刘夫人转身背对自己,然后曹操自称是袁绍,刘夫人也不敢回头否认不是。

  而曹操目光中难掩贪婪地享受着刘夫人过去那高傲的脸庞上所浮现的恭顺小心神色,继续开口道。

  “只是令操难免深感遗憾的,却是本初兄不在城中。故欲请嫂嫂书信一封言明操的一番热切之心,请本初兄回来南皮一叙旧情。”

  “可。”

  刘夫人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曹操则是微微抬手,身后一甲士将提前准备好的笔墨纸砚送到了刘夫人的面前,刘夫人则是提笔依据曹操所说的书信了一封交到了曹操的手中。

  “如此孟德可满意了?不知能否让这些甲士退至府外,也免得深夜惊吓住了家中妇孺。”

  曹操接过书信浏览了一番,没有急着理会刘夫人,而是目光一转,大踏步就冲着袁尚走了过去。

  “不要!”

  刘夫人顿时大为色变,连连呼喊了起来。“孟德尚有何要求,妾身都愿奉承,勿伤吾儿,勿伤吾儿。”

  直至,曹操仅仅是上前将袁尚腰间的玉佩一把扯了下来,并没有其余伤害袁尚的举措,刘夫人这才浑身后怕得站立不稳地停了下来。

  玉佩,无疑是能代表个人身份的信物之一。

  袁尚腰间所系玉佩,更是一块难得的好玉,价值连城。

  对此,曹操相当的满意,有了刘夫人的手书,再加上袁尚的玉佩,容不得袁绍不相信一些事情。

  随即,曹操看着勉强扶着石桌才能站稳的刘夫人,那惹人心生怜爱的模样,令曹操心中一热,勉强把持之余,道。

  “夜已深,今晚就不再叨扰嫂嫂了,操改日再来关心嫂嫂。”

  旋即,曹操拿着书信玉佩便朝着府外离去,一应甲士也跟着退出了袁府,转而选择在府外团团包围起来,将袁绍家眷软禁在其中。

第697章 城中可有舞女否?

  待曹操拿着书信玉佩走出袁府之时,等待在府外的荀攸还略有些意外。

  以曹操一向好人妻的性子,荀攸还以为曹操会在其中操劳一番,多费些精力才会出来。

  也正是因此,荀攸为了避嫌才借故没有与曹操一并进入袁府之内。

  当即,荀攸迎了上去,有些担忧地问道。

  “主公可取得书信?”

  此刻,荀攸倒是有些担心刘夫人是个贞洁烈女,曹操一时难耐私欲逼迫过甚,反倒是让刘夫人不堪受辱自尽而死。

  如此一来,没有刘夫人的手书倒会显得有些麻烦。

  “书信在此,且这是袁本初三子袁尚随身玉佩,可证身份耳。”

  曹操应了一句,将书信玉佩都递给了荀攸。

  荀攸粗略看了一眼书信内容,随之放心了下来之余,道。

  “主公,宜速派人将书信玉佩送往袁绍处。”

  “善。”

  曹操当即便安排了下去。

  虽说凭借着朱灵的身份诈开了南皮城门,让曹操轻而易举地将整个南皮掌握在了手中。

  但夜深混乱间,必然会有人趁机逃离城池前往给袁绍报信。

  对曹操而言,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时间。

  不管是尽快掌控冀州渤海郡以及相邻郡县城池的时间,还是拖延到冬季的时间,对曹操而言都相当的紧要。

  而这书信玉佩,无疑能让包括袁绍在内,一众将家眷都安置在南皮的冀州文武们投鼠忌器,争取到大量时间的利器所在。

  尤其是南皮城陷落后,袁绍的钱粮也会随之紧缺,越是拖下去,便越是对曹操有利。

  也正是因此,曹操即便心中燥热,却也不愿对刘夫人以及城内其余冀州文武的女眷无礼,免得消息泄露惹得袁绍恼羞成怒反倒是坏了大事。

  不过在荀攸辞别去处理城内其余事宜后,曹操即便是如此安慰自己,告知自己刘夫人那不过是已关入笼中的金丝雀。

  只待与袁绍分出胜负后,届时想要如何为所欲为,也不过是一念之间。

  可曹操依然难耐燥热,转而对身边亲卫低声询问道。

  “南皮城中可有舞女否?”

  ……

  “终于找到了。”

  而在距离南皮城千里之外的黎阳城,满脸风霜的夏侯渊远远地看着黎阳城的方向,神色尽是喜悦。

  黎阳城,临近黄河而建的一处小城,甚至可以说是冀州通往兖州的重要港口。

  袁绍令淳于琼领兵一万屯于此地,本意乃是想让淳于琼威胁兖州,令吕布不敢违背盟约夺取兖州所布置的。

  只是随着曹操袭取冀州,想要夺取整个冀州南部,淳于琼手中所掌握的这一万兵马反倒成了最大的阻碍之一。

  曹操同样也拖不起。

  若是曹操偷袭渤海郡的消息扩散开来,然后淳于琼率领兵马回转至清河国扼守坚城,拖延一段时间。

  等到袁绍率领大军回援,那么曹操的结局便是只能困守渤海一郡之地。

  所以,在曹操渡过黄河后,便令夏侯渊率领两万精锐换上了朱灵一部原本的袁军衣着旗帜,一路急行军穿行过清河国,直奔位于冀州最南面的黎阳而来。

  而夏侯渊在率领大军抵达黎阳城外,发现黎阳城的防备远比自己想象中的来得松散。

  非但没有时时派遣大量斥候散开在周边戒备,就连城门城墙各处都布置的兵卒都是寥寥无几。

  一开始或是此前面对李基生出了几分阴影,夏侯渊还下意识地还以为有诈。

  直至夏侯渊带着随军的戏志才小心地观察好半晌,方才确认黎阳城的防备当真是松散得不可思议。

  “戏军师,如此机会千载难逢,我这就下去整军趁着夜色强攻,或只需两通鼓的时间就能攻下黎阳。”

  夏侯渊难掩兴奋地开口道。

  “妙才将军且慢。”

  戏志才连忙阻止了夏侯渊,说道。“黎阳防备松散至此,我有一计可用之。”

  “计将安出?”夏侯渊追问道。

  “我军士卒多日连续行军,即便妙才将军指挥有方,但士卒们早已疲乏不堪,若是一时强攻不下让袁军反应了过来,反倒不美。”

  戏志才先是低声地解释了一番,以免夏侯渊不悦。

  即便夏侯渊率领着两万士卒假冒袁军,一路上尽可能地远离城池昼夜急行军,奇迹般地穿行清河国而没有被识破。

  但机会只有一次。

  一旦一次不成,淳于琼便会有了防备。

  即便夏侯渊手中有两万精锐,可淳于琼选择死守不出的话,夏侯渊也不可能拿得下淳于琼。

  这一点,夏侯渊明白,同时夏侯渊也不是什么刚愎自用之人,对于戏志才的能力也是相当认可。

  “因而,妙才将军不若先让将士们休息一阵,待到天亮时分,黎阳城的防备必然更加松散。”

  “届时,妙才将军可假冒运粮队靠近城门,如何?”

  夏侯渊原本有些疲乏的双目微微一亮,道。

  “真乃妙计也。”

  至于为何不是夜间冒充运粮队,那自然是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夜间运粮的反常情况。

  反倒是在天亮时分,也是黎阳城刚刚打开城门之际往往是最为麻痹大意的。

  趁机假装运粮队靠近城门,多日未遇任何战事的黎阳城守军未必就能够反应得过来。

  当即,夏侯渊便依戏志才所说的,下令大军原地休整。

  直至将近天亮后,夏侯渊这才亲自在军中挑选了三百精壮猛士,然后假装成运粮队,继续打着袁军的旗号。

  在看着黎阳城城门开始徐徐打开后,夏侯渊这便率领着三百猛士推着粮草缓缓朝着城门靠近。

  局势发展得与戏志才所预料的一般无二。

  在淳于琼疏忽麻痹之下,上行下效,整个黎阳城的防备可谓是松散之极。

  黎阳城守军按惯例打开城门供百姓通行后,便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聊,甚至有某些守军远远看见了运粮队,也就是扫了一眼,完全没有深究。

  直至,夏侯渊一路靠近到城门不足十步之遥的时候,一个缩在城门角落取暖的老卒才注意到运粮队的存在,下意识地嘀咕了一声。

  “运粮队怎么来得这么早?”

  说完后,这老卒略微一怔,脸色随之大变,正欲起身示警时。

  夏侯渊所率领的三百猛士已然不再掩饰,纷纷抽出兵刃就冲着城门狂奔而来,且在远处还有着大量密密麻麻的身影冒出来。

  这老卒见状,吓得一哆唆,也不开腔了。

  老卒当即就转身一边将身上的兵器甲胄丢弃,一边朝着城内狂奔而去,完全不理会身后的喊杀哀嚎声,往着民房的方向就是一钻。

  而此刻在城内府衙中,正搂着一衣衫不整的舞女宿醉未醒的淳于琼,完全没有注意到外面越来越吵闹的声响。

首节 上一节 528/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