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刘备便与不知情的关羽、张飞细细说起了此前的谋画,听得关羽、张飞也是兴致大起,直呼也要参与进去,甚至从旁出谋划策地补充一些内容。
一旁的顾维至此才堪堪反应了过来,低声地问道。
“丞相,那我平日里该如何对待那蒋干?”
“该如何便如何就是了。”
顿了顿,李基接着说道。
“如若我料得不错,那蒋干察觉到维儿的地位不低后,定会设法尽快向维儿请罪,以求原谅,是否接受都凭维儿之意即可。”
“不接受也可?”顾维有些不确定。
“便是维儿对其屡加针对,暗怀目的的蒋干也定然只会笑脸相迎。”
李基有意无意地引导着顾维,免得蒋干平日里还能过得太舒坦。
第840章 待秋,北伐!
当然,这不是李基的恶趣味,而是为了配合蒋干用间所特意花的心思。
既然蒋干本就是过来充当间谍的,想要让间谍以及背后之人相信所窃的机密,那必须要让蒋干生出忍辱负重之感,小小的“职场欺凌”不过是其中一环罢了。
蒋干想要的是将大局逆转的功绩,蒋干背后之人想必也是需要一位改变局势的英雄。
可若无相应的苦难磨炼,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英雄?
须给蒋干设些魔难,设些考验,设些险阻,令蒋干费尽心思地排除万难所得的答案,如此才能让蒋干以及其身后之人深信这就是他们需要的内容。
不过就算要特意为难一下蒋干,李基也不能亲自出面,免得惊走了蒋干,或是让蒋干生疑。
顾维是一个选择,一个高位者左右的书童,在世人固有的印象下与一些宦官何异?
睚眦必报下,顾维会屡屡为难蒋干,再正常不过了。
且,这还是蒋干率先得罪的顾维,这就让顾维对于蒋干的为难显得更像是合理的报复了。
而顾维也是渐渐地明白了过来,意识到自己这算是奉诏报复,但令顾维有些好奇的却是……
“丞相莫非特意让我留下,乃是早有预料那蒋干就是细作且会出言不逊?”
对此,李基笑而不语,也不好说出在听闻蒋干之名时,便已然生疑。
在与蒋干交谈一番后,李基对于蒋干的细作身份更是断定了大半。
不是蒋干的能力不足,属实是在另一张模拟卷上印着答案,这题目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考试,谁不会照抄呢?
或许就连蒋干本人,都不敢相信如此就直接暴露了身份。
毕竟,自刘备称王后,在大汉的威望名声无疑是再上一层楼,这段时间南下投刘者,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冀州兖州司隶等地方的世家子。
无他,分开押注是绝大多数世家豪强们的生存之道。
如今北方的世家豪强对“摊丁入亩”恨之入骨,全力支持着曹操吕布之流不假,但也知刘备已渐有重振大汉的声势,自然也会同时派出家中优秀的子嗣南下投刘,以保后路。
相比之下,蒋干在这兴起的投刘浪潮中并不扎眼,甚至在能力与出身上,蒋干与其余世家子相比还有着极大的优势。
且派遣蒋干用间,也已经是相当大的手笔了。
以蒋干之才,用间也多少有些可惜了。
毕竟,当世比蒋干更厉害的谋士不是没有,但就如刘备就算发心疯,也不可能把李基派出去当细作是同样的道理。
不管在蒋干背后的人是曹操还是吕布,也舍不得将真正的心腹谋士派去用间。
名士往往也是极度爱惜名声,轻易不愿损伤羽毛,如蒋干这般已是罕有,轻易没有名士愿意如此为之。
而在刘关张对蒋干一应的计划商讨了大概的雏形后,在不断飘落的细雪中,众人也渐渐酒足饭饱后。
刘备挥手屏退了包括顾维在内的所有闲杂人等,然后开口问道。
“子坤,出兵良机在明年,亦或是后年?”
“大王可是已心急?”李基笑问。
“天下一日不定,备便一日不曾安寝。”刘备沉声地回答着。
进位称王,并没有让刘备迷失在权力之中,反倒是刘备日益感到责任重大,心系于早日平定乱世。
关羽附和着开口道。“大哥所言极是,为大汉故,亦早日起兵北伐,还万民一个乾坤盛世。”
“大哥二哥说得对。”张飞深以为然地点头应是。
且刘关张三人的目光,不自觉地同时聚集在了李基的身上。
这一幕,令李基骤然有种梦回黄巾之乱的感觉,此时此刻恍若彼时彼刻。
“嘭!”
下一刻,李基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盏重重地放在了桌案上,沉声道。
“云长,翼德,还有主公……”
此刻心中激昂,李基不自觉地喊出了那个更为习惯的称呼,道。
“基原本所计划的北伐之日,早则明年秋季,迟则是后年初春,但既然主公如此迫切早日平定乱世,为臣者自当夙兴夜寐,于明年秋季前完成北伐所需筹备的一切。”
从李基口中得了如此确切的时间,刘备当场兴奋得豁然起身,双手撑着桌案,整个身子都往着李基的方向靠,脱口而出地急问。
“当真?!”
不过,在道出这句话后,不等李基回答,刘备便是笑了,道。“既然是子坤所断,料定不假!”
“明年秋季,便是北伐之时,秋季北伐!!!”
刘备忍不住激动地重复着,目光激动地看着关羽、张飞,道。
“云长、翼德,距离我等实现于桃园所立匡扶汉室之誓言不远矣。”
关羽亦是激动万分,跟着起身朝着刘备拱手道。
“弟,定当为大哥,为大汉,为万民全力助丞相北伐,一统天下,平定乱世,匡扶汉室!”
整张脸兴奋得又红又黑的张飞,连忙也跟着抱拳道。
“俺也一样。”
刘备连连点头,双手分别搭在了关羽、张飞的肩膀,道。
“好好好,合我们兄弟三人之力,兼有丞相之智,何愁天下不定,何愁桃园之誓没有实现之日?”
“北伐!”
“北伐!!!”
……
翌日。
蒋干沐浴更衣过后,早早便前往了官署。
虽说对丞相史一职不甚满意,但终究是能够直接接触到李基的职位之一,这对蒋干而言已然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便需要设法取信于李基小儿,以才略折服李基小儿,使其对吾重用有加……’
蒋干一边想着,一边踏入官署的同时,已经想到了不少处理公务之时能够适时提出的高见,让李基小儿能够明白区区丞相史一职无疑不足与吾相匹配。
然而,等蒋干抵达了官署中丞相一应属官处理公务所在的区域进行点卯,却是没有见到了李基的身影,主持着丞相一职运转的,乃是担任丞相长史的鲁肃。
在蒋干一番暗中打探下,却是听闻了兼任大都督的李基昨夜已随着汉王刘备以及骠骑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前往巡视各地军户去了。
第841章 天赐良机
蒋干这一等,便足足等了半个月的时间,迟迟都没有等到李基的出现,这让蒋干的心几乎冷了半截。
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蒋干每日勤勤勉勉地点卯当值,大量繁琐公务压得蒋干有些喘不过气来,让蒋干都渐渐麻木了。
而如此冷落蒋干,确实是反间谋画的一环,但却是顺带的。
既然已初步定下了秋季北伐之期,那么许多安排就变得紧迫了起来。
其中关于巡视各地军户,检验军户士卒的战力也就成了重中之重的要务。
因而,当夜在李基的安排下,刘备、关羽、张飞以及李基三人都开始趁着大雪未降之前,巡视慰问各地军户,为来年的北伐做准备。
纵使刘备担忧李基的身子骨弱,仅仅让李基巡视寿春周边的军户,李基再度回到寿春也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当蒋干得知了李基归来后,原本麻木的状态再度充满了生气,不但迅速处理完自己的公务,还主动地协助同僚们处理其余繁琐的公务。
这段时间来,呆在官署中的蒋干自然不是毫无所获的。
起码打听到了不少关于李基的喜好,知悉李基尤为喜欢重用勤勉之人。
如现在代李基处理大量丞相公务的丞相长史鲁肃,便是因为勤勉有加,这才被迅速提拔到了丞相长史一职,可谓是大权在握。
莫看丞相史与丞相长史仅仅是一字之差,但丞相长史乃是丞相属官之首,甚至能代行不少丞相职权,维系丞相一职的运转。
至于丞相史,则是丞相属官中最低等的群体,处理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碎公务,完全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可言。
可在蒋干如此积极地表现了两天后,等来的却不是返回官署的李基的赞许,而是一张颇为熟悉的面孔——顾维。
顾维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正披在案牍上处理公务的蒋干,道。
“蒋干先生,多日不见,可尙安好?”
“顾郎……”
“可当不起蒋干先生的礼遇。”
顾维连忙侧身避让过了蒋干的行礼。
这一幕,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也让蒋干的心随之咯噔了一下,万万没想到以为此事已经过去,没想到顾维却是如此当众发作。
能成为丞相属官的,无一不是聪明人。
作为丞相的贴身书童,顾维当众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刻意地迫使蒋干被孤立。
蒋干环视四周,感受着周遭这半个月来刻意交好的同僚们迅速躲闪开的目光,心中一紧,见顾维挥袖直接转身离去,连忙追了上去,道。
“顾郎请留步,留步……半月前确是我出言不逊,欲向顾郎赔礼请罪,请顾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顾维冷冷地道了一句,语气中尽是厌恶,完全不给蒋干开口的机会,前往鲁肃处为李基取走了大量文书进行校验后,便直接上了马车离开。
趋利避害,乃是人之常情。
更遑论蒋干与一众同僚的交情也说不得有多深,反倒是人人皆知顾维的身份之重。
不到半天的功夫,蒋干与顾维的不和之事就迅速在官署中彻底传开,在官署中办公的三公九卿诸多属官就无有不知的。
这也让蒋干所过之处,可谓是人人避之不及,生怕与蒋干扯上什么干系。
这让蒋干对于顾维这一黄口小儿心中暗恨不止,又是大受打击,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对于蒋干而言,首要任务便是取信李基,得到李基的重用,以实现魏王之大计……
‘如此嫉贤妒能,那李基小儿不过如此,早晚必败于魏王之手……’
心中苦闷的蒋干只能如坐针毡地在官署中艰难度日之余,暗暗地咒骂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