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17节

  “蒋干此人乃曹贼所遣,若能顺利蒙骗住此人,于来年秋季北伐有大用,为早日平定乱世复兴大汉,莫说是相儿小小冒险,就算是基以身入局又有何妨?”

  此话一出,让刘备的怒火瞬间就消散于无形,一时反倒后悔自己适才的话似乎对李基说得太重了。

  可这也怪不得刘备不上火,李基就李相这么一个独子,出了什么意外,说不准李基可就要绝后了。

  平日里刘备对李相的态度那是看得比亲儿子还要亲的多,将许多觉得亏欠了李基的地方都补偿到了李相的身上。

  这让刘备听到李相差点被受惊战马冲撞到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几乎是两眼一黑的,以至于控制不住怒火都来找李基算账来了。

  “罢了罢了……”

  刘备叹息连连,语气彻底缓和了下来,道。“只是子坤须得与我保证,下次断然不能再让相儿置身险地。”

  “绝无下次。”李基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而刘备思索了数息后,补充道。

  “即便下次还需做局取信于人,大可让阿斗去,子坤明白否?以阿斗之身份,比相儿更能让人信服。”

  ……

  李基。

  明白是明白了,但李基这话可就不会接了。

  无奈之下,李基只得再重复了一句。

  “绝无下次。”

  “那我可记住子坤所说的了,还有下次,我定……”

  刘备说到这里之时,原本想说的狠话愣是吐不出来,足足半晌才含胡地说道。

  “我定重罚不饶。”

  李基有些哭笑不得,但为了保全刘备的颜面,只得装出一副惶恐模样。

  看着李基一眼假的惶恐神色,刘备摆了摆手,道。

  “得了得了,那蒋干接下来如何安排?”

  李基答道。“华佗诊断其伤势不轻,其中肋骨都断了两根,起码需要休养一个月的时间,届时以报恩为名,厚赏重用,曹操与蒋干必不生疑。”

  刘备略加沉吟后,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由备亲自出面安抚赏赐蒋干好了,免得子坤演技不佳,还坏了大事。”

  “那就劳烦大王了。”李基笑道。

  随后,耐心地在丞相府上等了一阵的刘备,在知悉了蒋干醒来后,亲自出面去慰问了一番蒋干。

  在这个过程中,刘备的言辞之真诚,神色之感激,让跟着现身的李基看着都深受感染垂泪,有种自己好像真的差点死了儿子被蒋干救回来的感觉。

  为了表明对蒋干的感激,刘备当场便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寿春城中送了一座府邸给蒋干之余,还询问了蒋干官居何职后,又晋其为丞相主薄,要求李基一定要对其多加培养重用。

  李基连连点头,在送走了刘备后,李基同样也私下对蒋干言明了感激之情,又将蒋干留在府中疗养数日。

  直至刘备赏赐给蒋干的府邸收拾出来后,李基这才亲自将蒋干送了过去。

  说是需要疗养一个月的时间,但从半个月后,明明屋外寒风不止,但主动前来拜访蒋干的宾客却是数不胜数,让蒋干一时成了整个寿春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而随着伤势痊愈后,担任起丞相主簿的蒋干更是被李基时刻带在身边。

  主簿一职,本质上就与后世所言的办公室秘书相似。

  这也让蒋干很快接触到了过去不敢想象的重要文书,以及关于李基平时的行踪安排也都被蒋干看在眼里。

  而蒋干也渐渐明白了为何李基久久无暇在官署现身,属实是身兼丞相、都督两职的李基忙碌得很。

  在蒋干正式担任丞相主簿的第三天,李基还带着一应护卫以及一部分随行属官又离开了寿春,蒋干也是其中之一。

  “这降雪都未停,丞相这是准备前去何处?”

  与李基同乘在一辆马车之中的蒋干,不解地问道。

  “丞相之事,莫非要事事告知你不成?”拨弄着小火炉的顾维阴阳怪气地反问。

  蒋干满脸无辜地答道。“顾郎何故这般言语不善,干也是为了能及时辅助丞相,为丞相分忧,方才发问耳。”

  “你……”

  不等顾维再度出声,本来在闭目养神的李基骤然出声呵斥道。

  “不得对子翼无礼。”

  “是,丞相。”

  顾维连忙低头,然后又不得不在李基的注视下向蒋干赔罪,这看得蒋干心中一阵暗爽。

  ‘哼,区区交州土人,竟敢与我作对,这仅是一个开始……’

  而李基接过顾维递过来的温茶后,说道。

  “此番冒雪出行,乃是前往吴郡港口。”

  “吴郡港口有何大事,居然要劳烦丞相亲往。”蒋干越发的不解。

  李基叹息了一声,然后开口道。“实乃主公耗费钱粮无数组建了一支舰队即将出海,故需我前去主持。”

第844章 唯愿大汉不老

  舰队?

  出海?

  这两个词组到了一起,瞬间就让蒋干生出了几分紧张,不禁联想到了此前刘备堵住黄河缺口以及带走孙策所率领大军之事。

  再兼之幽州津门港维系了这么多年,自然也渐渐泄露了出去。

  当世诸侯们几乎都清楚汉军是具备航海能力的,为了防备汉军从海面而来的突袭,曹操不得不耗费了不少钱粮精力在许多重要海岸修建了烽火台。

  而骤然听到这么关键的信息,下意识心虚的蒋干反倒是不敢继续开口询问,生怕惹了李基的怀疑。

  从寿春往吴郡,路途上主要还是以水路为主。

  在提前做出的安排下,孙策已经提前备好了大船以及率领着三千水军沿途护卫。

  随着对荆扬二州源源不断的疏通河道以及修建沟渠,让荆扬二州的水网也是越发的发达,前往吴郡的路上甚至不乏民间百姓的船只在来回穿行着。

  或是运货,或是打渔,又或是载客……

  即便已是冬季,依然有着几分热闹的感觉。

  站在甲板上披着大氅的李基默默注视着这一幕,感到的却是一种油然的满足。

  “丞相在观何物?”蒋干有些好奇地问道。

  “子翼可知蒋钦?”李基反问了一句。

  “荡寇将军蒋公奕,乃大王所倚重的水军大将,吾亦是久闻大名,却是始终未得一见。”蒋干答道。

  “此刻江面的热闹,倒是让本侯不禁想起十年前的往事……”

  李基带着几分追忆地说着,就仿佛是将蒋干当成了心腹知己般聊了起来。

  “想当年,蒋公奕因世道不好活不下去,不得不在冬季时带着许多同乡青壮化身江贼,顺流而下到吴郡劫掠,以求家中老小饱腹。”

  “当时,蒋公奕还盯上了正在吴郡四处巡察的本侯,玩了一手夜袭,被本侯当场擒获,最后主公念其尚有几分勇力,方才将他收到麾下听用……”

  顿了顿,李基扭头看向护在身旁的孙策,手掌比划了一下,道。

  “说起来,伯符当时年不过十二,也参与了那一战,还冲杀在前,斩了几枚头颅,且还经常嚷嚷着早晚要击败子龙,转眼间就连伯符都这么大,甚至与子龙并列五虎上将了。”

  如今眉眼举止间尽显英武豪迈的孙策,听着这么一番话,脸上却是不禁生出了几分不好意思,道。

  “当年桀骜不驯,屡屡出不知天高地厚之言,承蒙老师不弃,用心教导,方有策之今日。”

  李基抬手轻捋着颌下几缕长髯,道。

  “本侯都快老了,大汉的未来还得多赖伯符……”

  蒋干闻言,下意识抬头朝着李基的脸庞看去,原本脱口而出想要安慰李基的话语都随之一顿。

  如今李基虽说年近三十,但却没有丝毫的老态,反倒是一位妥妥的美男子,与身后的周瑜站在一起,除了气质比周瑜略显成熟外,容貌之美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纵使蒋干素有仪容,可与李基相比反倒是显得黯然失色了。

  蒋干心中羡慕之余,奉承道。

  “丞相正值富强之时,何言老迈?”

  李基摇了摇头,往前两步走到了边缘,远远看着江面上的那一艘艘船只,缓缓道。

  “人终有老迈之时,本侯唯愿大汉不老,汉人不老。”

  “且……”

  李基抬手指向江面,道。

  “十年,目睹着这江面的变化,今日再无百姓因不得饱腹而不得不沦为江贼劫掠,本侯便知这十年并未虚度。”

  这一刻,蒋干注视着眼前李基的背影,不禁生出了强烈的悸动,那是钦佩、折服、惭愧、崇敬、震惊等等情绪夹杂在一起的复杂感觉。

  曾经蒋干只觉得未至三十的李基何德何能身居丞相之位,不过是一时气运加身罢了,且刘备作为也是尽显假仁假义。

  可此番听着李基无意间所言的肺腑之言,蒋干顿觉自惭形秽。

  与李基相比,当真是麻雀比鸿鹄,萤火对皓月。

  蒋干一时甚至生出了动摇,背叛如此风骨之人,吾当真要如此作为乎?

  不过,蒋干几乎是瞬间就压下了那一瞬的动摇,明白自己已无退路可言。

  不说家中老小尚在魏国,便是蒋干当真真心投靠刘备,曹操必然主动暴露出蒋干的身份,届时轻则被夺官下狱,重则项上人头不保。

  而船只一路顺流而下,短短两日不到便顺利抵达了吴郡港口所在。

  等真正到了港口后,蒋干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远远看见了那一艘庞大得吓人的海船。

  “那是何等的巨物?”

  纵使蒋干本就是九江人士,对于船只并不陌生,但看着那一艘巨船,仍然惊得一阵头晕。

  同样也在远远看着那一艘船的李基,答道。

  “那艘船是最新打造而成的州级海船,命名为扬州号,也将会是这一次舰队的主舰。”

  这一艘大船,也将是此番李宝远航的保障,助其乘风破浪。

  李基没有理会蒋干的反应,且这些本就是刻意让蒋干看到的。

  在下了船后,李宝早已经等候多时了,且李宝的皮肤也不知黑了多少,身子骨都明显壮了一圈,反倒显得有几分大丈夫的感觉了。

  随即,李宝将李基迎入港口内的官署,又细细地向李基汇报了一遍出航的一系列准备。

  对此李基早就了然于心,但跟着李基的蒋干却是听得心头一跳。

  这一支即将出航不知去向的舰队,大小船只足足两百艘,各种人员加起来两万人有余,光是携带的粮草都足够一支十万大军的一年所需。

  这一个个数字无疑是如今的曹操所不敢想象的奢侈,蒋干都几乎下意识觉得是在吹嘘。

  然而,当蒋干随着李基去巡查了一遍,亲眼目睹着粮食装满了一艘艘运粮船的船舱之时,面容都是麻木。

首节 上一节 617/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