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29节

  “士元,战事一起,何处没有丝毫风险?”

  “可风险我与文长一并向丞相担了,余事如何?”庞统反问道。

  “莫非士元觉得我有独吞功劳之心?”魏延诧异地问道。

  庞统正色沉声道。

  “我所虑者,乃是文长走了东线后不听我言,以致大败,坏了丞相的北伐大略。若是如此,我宁不要了三分功劳,也免得让北伐大略徒添一分风险。”

  明白了过来的魏延,脸上大喜,指天立誓道。

  “魏延可对天起誓,行了东线凡涉及用兵之事,无有士元赞同,绝不一意孤行。”

  庞统所等的,同样也是这句话。

  北伐大业,正是立功之际。

  及冠未久,受老师重视予以“凤雏”之名的庞统,也渴望着这个名号能够名扬大汉,证明自家老师在教育上也是当世有数的名师。

  当即,庞统即刻手书一份,与魏延分别在其上用印,加急送往了距离约七十里外邳亭驻军的李基。

  待这密信送了出去后,魏延一方面做好了被否的准备整军随时出发西线之余,一方面却也是焦虑万分地等待着丞相的回复。

  若不是魏延如今身为一军主将,无要事不得擅离,魏延都想亲往邳亭求见丞相,恳请丞相准予了。

  在大半天后,魏延终于等回了回复。

  当魏延有几分紧张地打开密函之时,上面却赫然写了一个大字“准”。

  这令魏延顿生出了浓浓的被信任之感,心中对于李基的赏识信任生出万分感激,高举着密函朝着邳亭的方向行礼,道。

  “末将,必不负丞相信任,誓取下临淄献于北伐大业。”

  庞统见状,也是跟着朝邳亭的方向行了行礼,然后正色道。

  “文长,事不宜迟,既已得丞相应允,当速定东线之略。”

  “士元莫非已有想法?”魏延问道。

  “不敢言成竹在胸,但自然是有着七分把握,方才赞同东线行军。”

  庞统笑了笑,那丑脸一时竟隐隐多了几分李基的智珠在握气度,道。

  “只是与文长打算迟上数日再行军的想法不同,以我之见,应即刻行军北上直取朱虚城。”

  “这是为何?曹仁一旦得知朱虚遇袭,必然会往朱虚调拨援军,甚至会在与朱虚相邻的齐国境内加强防备,岂非打草惊蛇?”魏延大为不解地追问道。

  “老师曾言:用兵之道的奥秘在于调动敌军。”

  顿了顿,庞统脸上露出了几分自得地开口道。

  “想必文长也该听闻‘四渡红水’沙盘推演之名,这也是真正的破局诀窍所在。”

  魏延听闻,也是来了精神。

  刘备麾下的一众谋臣武将,几乎人人都尝试过破解“四渡红水”,魏延也不例外,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魏延脱口而出地问道。“士元莫非已真正破解了‘四渡红水’?”

  庞统的脸色一僵,浮现了几分尴尬之色,答道。

  “还差一点点。”

  魏延随之了然,那就是没有,也没有继续追问这一点点到底是多大的一点。

  “咳咳。”

  庞统轻咳了两声后,道。“欲走东线奇袭临淄,同样亦是此理,须得调动曹军为我等所用,否则希望渺茫。”

第863章 反其道而行之

  “请士元细说。”魏延心中一凛,正色求教了起来。

  庞统起身与魏延走到了帐中所悬挂的地形图,抬手划出了一条从现下驻军的邳乡到临淄的路线。

  这路线无论如何划,都须北上攻取朱虚城,然后方能觅机往西进发穿插进入齐国境内,袭取临淄城。

  从朱虚到临淄城,尙还有好几条线路可选。

  朱虚城,却是走东线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曹仁多次进行了修缮的城池之一。

  “文长须知,建武将军已率领大军攻入北海郡,势必会迫使曹仁召集青州各地守军齐聚北海郡。”

  “曹仁长于防御,且生性谨慎,即便我等隐于邳乡暂且按兵不动,朱虚的兵力怕也不会减少半点,甚至曹仁还会在朱虚周边增兵也不一定。”

  “将东线进军容易与否,尽数寄托于曹仁的大意,又或是建武将军所给与的压力,实属下策。”

  细细分析了一通过后,庞统方才接着说道。

  “因此,当反其道而行之。”

  “我军宜营造出大军五六万之势进发朱虚,但抵达朱虚安营后,兵马每次只出现三五千之数,攻城之事也只需造势试探。”

  “如此一来,曹仁必然以为我军是在侧翼响应的虚兵,为的便是吸引曹仁在朱虚多派援军,以削减调派往安丘、昌安方向的兵力。”

  “耐心等待个五天到十天的时间,便足够在朱虚方向轻视的曹仁完成调兵遣将,我军则是养精蓄锐,觅机以雷霆之势攻下朱虚,破开门户,趁曹仁来不及回援之际,长驱直入进发齐国。”

  “文长以为如何?”

  魏延面露狂喜之色,抚掌而赞。

  “妙!妙啊!不愧为丞相座下三贤,被丞相冠以‘凤雏’之名,此计当真是妙极了。”

  在北伐攻势下,曹仁所能动用的兵力本就有些捉襟见肘。

  一些存疑未定的防线,曹仁基于谨慎说不准也会增派援军。

  可一旦曹仁判断朱虚城外的是虚兵,那么迫于其余防线所面临的压力,必然不会再多此一举。

  “士元妙计,定能奏效!”

  当下,魏延没有半分犹豫地定了下来,原本就做好了行军准备的兵马,即刻就往着北面出发。

  且依据着庞统之计,魏延还令军中多设旗帜,大张旗鼓之余,还暗中开始多造稻草人,准备抵达朱虚立营后迷惑曹军探子。

  而也就在李基麾下的四路大军齐发意欲鲸吞青州,南北大战拉开帷幕之时。

  曹仁所送出的八百里加急,也是昼夜兼程地送到了邺城。

  这让刚刚纳了河北豪商甄氏一美妇人为妾,正准备与之畅谈一番骑兵如何穿凿敌阵的曹操听闻后,衣衫不整就冲了出来。

  “青州怎会有八百里加急送来?!”

  曹操几欲噬人的眼神,发出着质问。

  待曹操看罢曹仁送来的密报,脸色随之大变。

  若是说曹仁对于北伐之事还有几分存疑,那么曹操却是几乎就反应过来。

  “刘大耳,操……操……操中尔奸计矣!”

  “什么刘李决裂,什么寿春之乱,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那被刘备所放出的檄文,才会是真的!

  由李子坤所率领的北伐大军,已然犯境,第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青州。

  这一刻,曹操各种念头不断涌来,又迅速被曹操给压了下去,明白当务之急已并非计较其余事情的时候。

  若是李基乃是举国之力而来,仅靠青州守军抵挡不了多久,当速速派遣援军南下驰援青州。

  只是……

  在此这北伐大军来得突然,令曹操根本来不及提前调兵,当下就算是马上整军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曹操急声道。“诏令群臣诸将即刻前来议事。”

  原本守在门外的近侍闻言,体贴地建言道。

  “大王,此刻已是夜深,大王都已经准备就寝,不如待明早再召群臣……”

  不等那近侍说完,曹操猛然拔出腰间宝剑朝着那近侍的脖子一挥,喝道。

  “扰孤决断,该杀。”

  一道明晃晃的口子出现在了那近侍的脖子,鲜血狂涌而出,生机褪去的脸上尤存震惊之色。

  左右的其余近侍见状,大为惶恐,连忙跪下请罪。

  曹操冷声地道了句。

  “尔等还在等什么?”

  当即,一众近侍争先前去传达曹操的命令,生怕慢上一步同样也是小命不保。

  而几乎是当晚,一道道军令便以着邺城为中心不断发出,一名名在邺城之中的曹将也是星夜疾驰奔赴各地。

  同时,还有三名独立的信使带着同样的密信赶赴洛阳,请吕布出兵。

  事实上,还不等曹操的信使赶到洛阳,吕布就先一步看到了陈宫送上去的《兴汉北伐讨贼檄文》,开始做出应对。

  眼下,曹操与吕布之间算不上对付,陈宫与曹操甚至还有未了的私怨。

  可魏国与赵国无疑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其中一家覆灭,另一家也断然不能长存。

  因此,在陈群的极力劝说下,吕布同样也是传令治下各地整军备战之余,吕布还出发亲赴陈留观望局势,做好亲率大军进攻豫州的准备。

  一时间,随着一篇《兴汉北伐讨贼檄文》的传开,各地兵戈可谓是随之而起。

  而就在曹操、吕布两人分别开始做出应对之际,徐盛正与田丰商议着阻拦曹军援军之事。

  安丘、昌安二城,必须攻下才能打开北海郡的大门,且也须尽快攻破安丘、昌安二城,方能给曹仁造成足够的压力。

  在经历了足足两日不论伤亡的强攻下,安丘、昌安已成摇摇欲坠之势,再多一天,徐盛自信无论如何都能攻下来了。

  因此,在收到来自李基对于骑兵的提醒后,徐盛便与田丰商讨起应对之策。

  “若来的只是普通骑兵尚且容易阻拦一时,可倘若是在曹魏之中名声颇盛的虎豹骑,即便仅有三千之数,怕也足以与近万寻常骑兵媲美。”

  徐盛面露忧色地说着。

  “可若是放任这虎豹骑不顾,其就算不入城,也足以让安丘、昌安的守军士气大振,且有如此一支骁骑在侧虎视眈眈,亦不敢全力攻城。”

  人至中年却尽显老态的田丰思索片刻后,拱手而道。

  “吾有一计欲献于将军,请将军纳之。”

第864章 田丰妙计

  徐盛见状,连忙搀扶起田丰,道。

  “先生乃河北智者,便是丞相对先生亦多有称赞之言,何故如此谦逊小心?若有妙计,还请先生直言。”

  田丰微微一怔,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不自觉地问道。

  “老夫的模样甚是谦逊小心?”

  不明所以的徐盛点了点头,道。

  “先生有谦逊君子之风。”

首节 上一节 629/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