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39节

  张飞大咧咧地说道。

  “俺已经有了踏雪乌骓马,用不上这赤兔马,且二哥作为军中主帅,岂能无有千里马为坐骑?”

  黄忠听罢,也是跟着出言道。“老夫已有心意相通的坐骑,并无更换坐骑之心。”

  说罢,黄忠暗中以手肘顶了顶沙摩柯。

  反应过来的沙摩柯以着不太标准利索的汉话,连忙答道。“我不会骑马,只擅步战,就更用不上这赤兔马了。”

  关羽神色大动,但还是有几分犹豫。

  “这……”

  张飞连声劝道。“二哥就别这了那了的,所谓宝马赠英雄,那三姓家奴德行不足,这赤兔马合该为二哥所乘。”

  “张将军所言极是,这赤兔马由关将军所乘正是合适。”黄忠跟着劝道。

  在场的其余将领闻言,那也是跟着纷纷附和开口了起来。

  关羽一捋颌下长髯,稍加思索后,道。

  “既然如此,那关某可就不客气了。”

第880章 出兵南阳

  不过赤兔马这等难得的宝驹对于猛将而言,乃是无价之宝,但终究只是一个小插曲。

  在定下了赤兔马的去向后,关羽便让周仓将赤兔马先带下去好生喂养,等自己闲暇之时再去慢慢降服调教,直至心意相通。

  当下,随着战场完全打扫完毕,一应损失缴获也都计算清楚,关羽当即便正式召开军议商讨吕布之事。

  经此一役,吕布所率领的大军折损相当不轻,更重要的是吕布的伤势之重,纵使医治及时,怕也得休养好几个月不可。

  再兼之天气渐冷,所讨论的重点便是吕布军是否会退兵,汉军又该如何布置以及应对。

  其中,吕布军必会退兵之事,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赵国的主心骨唯有一个,那便是武勇之名冠天下的吕布。

  如今吕布负伤,这对于吕布军的打击之重是难以想象的,退兵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当下关羽所面临的抉择便是乘胜追击,攻入陈留郡;还是稳妥为上,固守边境。

  对此,军中诸将的态度不一,各有各的理由。

  稳妥为上,这是符合丞相所定的北伐大略的。

  在丞相率领主力速速吞掉青州之前,面对赵国的态度该是防守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确保疆域不失,治下百姓不受兵灾影响为重。

  可吕布遭受重创,这更是十载难逢的良机。

  若能趁机进军陈留郡,攻下几处桥头堡,那么待来日丞相鲸吞青州,集中兵力先灭吕布之时,那几处桥头堡所能发挥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关羽一时也是有些拿捏不定,犹豫不决,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老神自在地喝着茶的贾诩身上。

  随着相处日久,关羽也是越发地敬重贾诩,既是敬重贾诩那不争不抢的谦谦君子之风,更是佩服贾诩的谋略百出。

  如这一次给吕布设下的埋伏,看似简单,实则却是精准地拿捏住了吕布的自恃无人能敌的狂傲之心。

  在此前大大小小的十余次激战中,由于黄忠与沙摩柯均不许出手,这令吕布以为汉军中唯二的猛将便是关羽、张飞,方才促成了这一次关键的大胜。

  “文和军师,你以为当是固守疆土,还是乘胜追击?”关羽开口问道。

  贾诩笑吟吟地放下了茶盏,那看似忠厚无害的眼眸观察了一下关羽的神色,心中已然有了结论。

  关羽本人实则就是倾向于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

  只是,贾诩所抱着的态度恰恰相反。

  关羽以二十万步骑与吕布所率领的十五万步骑激战了月余之久,看似各有胜负,实则多有依仗地利以及后勤的优势。

  张飞耗费数年所打造的精锐骑兵不弱也不少,足足有三万之多。

  可吕布麾下的并州狼骑当真是天下有数的强兵,三万汉骑屡屡都被并州狼骑压着打,在汉军各部中的损失最为惨重。

  且汉军如此激战月余之久,即便取得大胜,实则也是疲乏不堪,兼之冬季将至,所剩的作战时间有限……

  更重要的是,吕布身负重伤不假,但其麾下能征善战之将不在少数,并州狼骑可还没有败,甚至没有了沉重的后勤负担。

  在兖州自家地盘上,吕布一声令下能够召集的兵马不在少数。

  如此种种,一旦贸然进军兖州,就算能调来一批棉衣抵御冬季寒风,可自恃携大胜之势的关羽说不得会在兖州招致大败。

  不过,贾诩更深知关羽的性格,明白直言不妥,说不得还会激起关羽的逆反心理。

  稍加思索一番,心中已有定论贾诩骤然双目渐显通红,一番直欲垂泪的模样,让关羽为之一惊,急问道。

  “军师何故落泪?”

  贾诩的食指不经意间沾了沾茶水,以衣袖遮掩着往眼角擦拭了一下,显得更为真实后,开口道。

  “让君侯见笑了,诩一时情绪激动,实乃骤然想到同为荆州百姓,荆州六郡皆可受大王仁政,唯独南阳郡北部沦陷多年,屡易贼手,却始终未能收复,以至于当地百姓身陷水火之中多年。”

  “每每念及此处,诩心中便多有悲痛怜惜之意。”、

  顿了顿,贾诩拱手道。

  “如今吕布重伤,退兵在即。”

  “以诩之见,进军兖州或多有阻碍,但料想吕布已是无暇顾及南阳郡北部,是否当为顺势收复南阳郡,使荆州归一的大好时机。”

  此言一出,军帐之中流露出意动之色的将领不在少数。

  尤其是关羽所率领的将领,相当一部分都是荆州出身。

  关羽此前更是在荆州坐镇多年,对于荆州的感情也是相当深厚,当年未能尽占南阳郡,也是关羽难以释怀的遗憾之一。

  更重要的是,南阳郡北部恰好是夹在颍川郡与南阳郡南部之间,只需遣一信使前往荆州调动兵力,关羽再遣一偏师南下,便能合力南北夹击南阳郡北部。

  而帐中众将大多也是纷纷表明了支持的态势,接连开口道。

  “君侯,此事大有可为,这确是出兵南阳郡的大好时机。”

  “若能使南阳郡重归大汉,亦不失为一大功。”

  “南阳归一,于地势来看,亦能多一处威胁司隶的方向,价值不亚于攻入兖州夺取几处桥头堡。”

  关羽思索半晌后,也是迅速做出了决断,一边做好了联系荆州一并出兵夹击南阳郡北部的准备之余,一边分别传信刘备与李基禀明趁机夺回南阳郡的打算。

  关羽大胜,吕布重伤的大捷战报传至寿春,令刘备大为振奋喜悦,传令需在报纸上进行宣扬,与百姓同乐同喜的同时。

  对于关羽请战出兵夺回南阳郡全境的提议,刘备的态度反倒是相当的慎重,召集留守寿春的一众文武商议了多时确定可行后,这才拍板同意了下来。

  当然,若是可能,刘备最想听听的还是李基的建议。

  只是李基如今已率军深入到青州境内,这信件一来一回的传递就已然会错过战机。

  所以,尽管刘备心中不自觉的有些不踏实,但听取了各方建言后,也是颇有魄力地决定了下来。

第881章 宁死不退

  如今名义上能够随意调动大汉兵马的,仅有两人。

  要么是刘备,要么就是李基。

  因此,关羽想要调动荆州兵马南北夹击南阳郡,纵使关羽身上挂着骠骑将军兼荆州牧的名头,也须取得刘备与李基之一的支持,方能真正用兵。

  ……

  与此同时,与豫州方向的大捷,准备反攻南阳的时势不同。

  在青州临淄城外,设法进攻临淄多时的魏延,却是拿临淄城半点法子没有。

  临淄城本就是曾经的青州治所所在,本就是青州坚城不说,李氏父子三人更是将临淄城守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尤其是随着临淄城的各路援军渐至,算上李氏父子所强征的五千青壮,临淄城内的兵力之数已有两万之多,甚至还有曹休的五千余虎豹骑也已经抵达了临淄。

  以纸面数据来对比,临淄的兵力甚至不在汉军之下。

  足可见曹仁对于临淄的看重,某种意义上更甚于抵挡着李基的淳于城,这是曹仁看来绝对不容有失的重地,事关青州大军的粮草问题。

  尤其是被曹仁派遣而来的五千余虎豹骑的威胁之大,令这支汉军偏师的处境甚至多了几分凶险。

  眼下,莫说是拿下临淄城,想要安然退离齐国,说不准都得好生谋划一番才行。

  可纵使如此,魏延心中仍是不甘,有如一个一子落错满盘皆输的赌徒似的,满脑子想着的还是怎么攻破临淄城。

  着眼于全局的庞统,反倒是相当的乐观。

  未尽全功,确有些遗憾。

  可庞统自觉就算未曾攻破临淄城,但已然大大牵制了青州兵马,缓解了老师在北海郡所面临的压力,再度前来魏延的营帐劝说道。

  “文长,如今既然夺取临淄事不可为,当趁冬季未至,大雪未封路,军中粮草尙足之前,速速退离齐国,以免大军陷入困境。”

  魏延眉头微皱,有些不满地反驳道。

  “士元怎可说这等动摇军心之言,当年丞相以弱胜强之事亦不在少数,今曹军兵力不过与我相当,怎可示弱退走?”

  庞统劝说道。

  “弄险者,终陷于险,这等道理文长怎看不透彻?行东线本就是弄险之计,迟了半步也是无可奈何,万万不可一意孤行。”

  魏延的神色一滞,有些烦躁地在军帐中来回踱步。

  魏延并非是输不起的人。

  急功近利是魏延的性格缺陷不假,但魏延此刻心中更为惶恐的是,撤军后该如何面对丞相?

  一念及丞相或许会流露出失望的眼神,甚至无奈地叹息出声,魏延就感到一阵难以呼吸的窒息感。

  魏延能有今日,全蒙丞相看重,屡屡以重任相托,今因一己私欲而改行东线,却使得丞相谋取临淄之计功败垂成,这如何能让魏延接受得了?

  半晌后,魏延的手掌按在腰间剑柄上,沉声道。

  “某所受军令乃夺取临淄,军令不成,便是死于临淄城下,某也绝不后退半步。”

  与魏延的出身不同,身上还有着丞相门生这一身份的庞统,根本就理解不了魏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此刻只觉得是荒唐之极,气得抬起的手指直颤,道。

  “简……简直是不可理论,你魏文长要寻死,莫要连累三军!”

  “士元休得多言,我魏文长要么夺取临淄,要么死在此地,绝无退兵一说……”

  顿了顿,魏延不再给庞统劝说的机会,转身道。

  “士元乃丞相门生,某自然敬重,且士元才华横溢,与某这等武夫死在此地也是可惜了。”

  “某会给士元留下百骑精锐,一旦事不可为,他们会护着士元离开的。”

  说罢,魏延挥手将亲卫召了进来,强行就将庞统给带了下去。

  此时此刻,庞统终于意识到自己上了魏延的大当,本以为自己已然足够混不吝,没想到魏延更是个混账东西,恨不得冲着魏延这货就破口大骂起来。

  只要率领这支汉军偏师安然撤离,在庞统看来就是有功无过,怎能料到作为主将的魏延竟然不惜跟临淄死磕到底。

  倘若魏延与这支偏师彻底葬送在了临淄城下,作为军师的庞统就算活着回去了,那政治生命也基本等同于膝盖中上一箭,整个人算是半瘫了。

  被亲卫强行送回了营帐之中的庞统,整个人都快要裂开之余,也只能强迫着自己冷静下来寻求破局之策。

  只是如今临淄城那是打定主意就是固守,仗着城内粮草充足跟汉军耗到底。

首节 上一节 639/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