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魏赵亦自知国力不足与大汉抗衡,故意定下了在官渡抵挡北伐大军,无疑怕也有着借助地利减缓后勤压力的考量。
与之相比,官渡距离豫州或许不算远,但沿途粮草补给都只能行陆路。
若是以荆扬交州等地来算,距离官渡可就远上太多了。
就算刘备治下的水网以及官道都提前经过了大量整备修缮,但在粮草补给上的压力,北伐大军无疑是处于相对的劣势。
同时,这也是魏赵联军自信在官渡耗下去的底气之一。
而面临着眼前的局面,李基纵有七十余万大军,自然也不是让他们都团团地挤在官渡这一处地方,如此根本毫无意义。
在结合着地势后,李基在这几天里做出了一应安排布置,沿着官渡周边设下了大小营寨一十三个,扼守各处险要之势的同时。
李基同样做好了在官渡跟魏赵联军对峙一段时间的长久准备,如此一来,如何保障后勤粮草无疑就是关乎成败的重中之重。
对于深入敌后的李基而言,可以选择作为囤放粮草的粮仓地点选择本就不多,一番比较后,最为合适的无疑还是中牟县。
只是坐镇粮仓之人,却是令李基犹豫了好一阵。
如张飞这般嗜酒之人,魏延这般急功之人,甚至如甘宁这般不太安分的人,都不适合。
谨慎,稳重,再谨慎稳重……
这才是坐镇粮仓之人最为重要的品质。
这一点,赵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赵云作为卫将军的高位以及白马义从的主将,李基都不可能让赵云去后方坐镇粮仓。
最终,李基派人将文聘唤到了自己的大帐之内。
“拜见丞相。”
“仲业无须多礼,此次唤仲业前来,乃是有一重任欲交给仲业。”李基开门见山地说道。
文聘不问内容,径直单膝行礼开口道。
“愿遵丞相军令!”
以能力而论,文聘算不上当世一流名将,但文聘的作风却是最像李基印象中的军人做派,这也是李基最为欣赏文聘的地方。
“本侯欲将中牟县定为粮仓所在,存放我军粮草,但仍缺一稳重可靠之人前去坐镇,不知仲业可愿意?”李基温声地问道。
坐镇粮仓,无疑是重任。
可若换做是张飞、魏延、甘宁等人,纵使迫于李基的威信,不敢拒绝,但心中必然会是不愿。
无他,一旦前去坐镇粮仓,那几乎就可以跟前线的所有战功说再见了。
且坐镇粮仓也是相当的无聊枯燥之事,张飞等人有所不情愿是再正常不过的。
文聘听罢,却是没有丝毫犹豫地应了下来,道。
“末将领命,定不敢让粮草有失分毫。”
“好!”
李基抚掌轻笑,道。“无论敌军是否有袭取粮仓之举,只需教粮仓无恙,战后本侯都算仲业大功一件。”
旋即,李基为确保粮仓不失,不仅仅调拨了两万精锐随文聘前往中牟县驻扎,更是派遣了沙摩柯作为文聘的副将。
有文聘与沙摩柯两人一文一武,足可保中牟不失,粮仓无恙。
第900章 未虑胜,先虑败
领命的文聘几乎没有一刻耽搁,在领了军令后,即刻就点了两万精锐往着中牟县而去。
当然,说是两万精锐,实则文聘与沙摩柯也都有着自己的部曲。
尤其是沙摩柯,麾下就有着直属的三千精锐蛮兵。
作为主将的文聘底子反倒远不如沙摩柯,直属部曲仅仅是由一千荆北良家子所组成。
等文聘抵达了中牟县时,却是发现这一座归属于司隶的县城再无昔日的繁华。
历经了董卓入洛,讨董之战以及多年的乱世,处于司隶通往兖州通道之上的中牟县无疑遭到了极大的波及。
中牟县百姓死的死,逃的逃,以至于就算是城池内说不上是十室九空,那也是过半的房屋空无一人。
雕零破败……
这便是中牟县给予文聘的第一印象,甚至让习惯了日益繁华的荆州的文聘,一时感慨万千。
吕布那无父无君的篡立武夫,焉懂得什么是治国安邦?
二陈或是多智之士,但陈宫不擅治政,心心念念都是家族利益的陈群又岂会对地方百姓施以什么仁政?
这一刻,文聘骤然进一步理解了丞相全力北伐的根本原因之一,那便是为了汉民皆能早日安居乐业。
当然,文聘仅仅暗自感慨片刻,也便雷厉风行地做出了种种安排。
对于中牟县这个小县城的城池规模而言,两万四千之数的兵力进行驻守,无疑是有所溢出的程度。
且中牟县就位于丞相所布置的北伐大军营寨的后方不足三十里,丞相更是已然在前线做出了大量布置。
魏赵联军就算是背插双翅,也不可能让数以万计的步卒,轻松无视丞相所布置的防线穿插到后方的中牟县。
不过,出于谨慎的文聘,仍然打算让沙摩柯率兵八千在城池相邻处立上一处营寨。
这营寨不仅能与城池互成犄角之势,相互拱卫,更重要的是能够将那营寨作为一处转运粮草的要点。
无论粮草是进或出中牟县,都需在营寨中进行一番详尽的检查,杜绝了潜在风险直接进入中牟县的可能。
而中牟县一旦初步容纳了大量粮草后,接下来也只会在白天固定时辰里打开城门,在城门与营寨间进行粮草搬运。
除非与城池近在咫尺的营寨中的八千兵马,能够悄无声息地被全部解决,否则就杜绝了中牟县会被敌军奇袭成功的可能。
至于强攻,有万余精锐时刻严防死守,就算是十余二十万大军都不可能顷刻间就攻破一座城池。
如此一番安排过后,文聘又去巡察了中牟县的粮库。
不出所料,如武库粮库等要地,在中牟县被攻破前就被烧得残破不堪。
如今,已有着一群青壮在卖力修缮着粮库。
“不够!”
文聘仅仅是看了一眼,就明白这一处小城池的粮库就算修缮完毕,也远远不足以承担起北伐大军粮仓的重任。
随后,文聘又召来了随军工匠询问了一番,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将城内零零散散的百姓都迁往一处区域,然后对城内过半区域中大多都无人居住的房屋进行改造,以满足存放粮草的防潮防虫等要求,将那一处处房屋充当为一座座小型临时粮库。
待文聘根据实地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后,又迅速地以文书汇总送往丞相处进行禀报。
当文聘的文书送达之时,关乎粮草大事,李基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打开浏览了一遍。
看罢了一遍后,李基当着诸葛亮等人赞叹了一句,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仲业当真是可造之材。”
或许,由文聘统兵独立作战,文聘创造不了什么奇迹,但与之相对的,文聘如此稳妥谨慎且面面俱到的作风,他也不会成为什么奇迹的背景板。
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一句话,也曾被李基用来点评徐盛。
不过徐盛与文聘两人还是有区别的,徐盛擅攻,文聘则是恰好是擅守。
易地而处,把李基换做是魏赵联盟的统帅,面对着文聘这般安排,就算探得粮仓就在中牟之内,也是拿中牟县没有半点法子。
“有仲业坐镇大军粮仓,我无忧矣!”
或许还没有到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李基如此公开的赞扬,无疑是对文聘的认可,也代表着文聘的功劳已然跑不掉了。
这让中军大帐内的一众文武,不乏流露出几分艳羡之色。
不过,在李基列举了文聘在中牟县做出的种种安排后,却是瞬间将不少人给干沉默了。
这种守法,想要诈开城门或是奇袭破城,近乎是不可能的。
至于强攻下足足有万余精锐防守的紧闭城门的城池,莫不是当真以为李基所率领的七十万北伐大军死绝了不成。
别的不提,对于全速赶路的白马义从而言,三十里的路途不过是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跨越的距离。
一众文武进行了片刻的讨论后,即便清楚知悉了文聘所做的布置,挠头半晌,却也找不到半点能够顺利攻破中牟县的法子。
常言道:未虑胜,先虑败。
对于庞大到这般程度的北伐大军而言,除却害怕水火二计以及天降陨石外,最为致命的弱点也只有后勤粮草这一点了。
因此,即便李基心中颇为满意文聘的安排,还是拿出来让一众文武都各自琢磨一番,以便查漏补缺。
又是好一阵的议论下,还是赵云出列提出了一个可能,道。
“仅有一法,那便是绕过中牟县,直接以骑兵对豫州到中牟县这一段的运粮路线进行持续的扰袭。”
骑兵数量,这是魏赵联军相对于北伐大军为数不多的优势所在。
即便刘备已然控制了幽州,但在骑兵积累上,终究还是不如地处北方的魏赵二国。
“那三姓家奴若还敢孤身率领骑兵侵袭,俺就给他多开几个洞通通气。”张飞脱口而出地道了句,语气甚至还难掩几分兴奋。
“三弟莫要大意,吕布那厮一无是处,唯有武艺上还需多留些心眼,三弟不可与这不忠不义之人讲什么道义进行单骑斗将……”
顿了顿,关羽语气轻飘飘地提醒道。“当围杀之,早日为大汉除了这一汉贼。”
第901章 官渡奏
说人话……
那就是并肩子上。
就如现在已经没有哪个谋士敢言必胜过李基,同样也没有哪个正经人会跟吕布那厮玩什么单骑斗将。
莫看上一次成功重伤了吕布,实则陷于绝地的吕布之勇却是给了关羽留了莫大震撼。
换做是关羽陷入四名一流猛将的围攻,怕是不出十合就得被剁成肉泥,但吕布愣是支撑了三十合不死。
张飞嘴很硬,但在这方面也挑不出吕布的毛病,干脆顺着说道。
“我等五虎上将齐出,三姓家奴不足为惧,顷刻间就能取他狗命。”
此言一出,除了赵云有些不好意思外,其余将领几无一人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个不是对手,那就两个,三个……
就算面对四个还能支撑三十回合,那便五虎上将齐上,吕布断难抵挡。
“咚咚”
李基见似乎一众将领的话题不知不觉又放到了吕布之勇,轻敲了一下桌案,开口道。
“吕布之勇,不足为惧。”
“且也正因担忧魏赵联军会行侵扰之事,本侯才会以中牟县为囤粮所在,避免粮草会一时不继的问题。”
“更何况,吕布也断然不会亲自率兵去侵扰粮道,即便二陈同意,曹操也会设法阻止的。”
不管吕布的名声再如何恶臭,又或者吕布的武力再高,只要吕布挂着的是赵王这一名头,曹操就绝对不会允许吕布做这等冒险且无谋之事。
一旦吕布身死,魏赵联军必然会顷刻间就分崩离析。
旋即,见一众文武对于中牟囤粮的安排无有异议,李基也便跳过这一话题,重新商讨起进攻魏赵联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