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52节

  与此同时。

  李基同样也在翻阅着今日各部汇总而来的军报,面露满意之色。

  在官渡北岸西侧短短的二十余里,有着吕布约莫十七万的大军分成了四个营寨进行防守,分别由吕布、张绣、张辽、魏续各自坐镇一处营寨,防备汉军强渡鸿沟水。

  而鸿沟水乃是联接黄河至淮水的人工运河。

  不过由于未至黄河丰水期,鸿沟水的水面倒也不算宽,让汉军想要强行渡河实则并不算艰难,水流也是相当的平缓。

  这对于北伐大军之中绝大多数本就擅水的南人而言,无疑是相当有利的。

  当然,这在等动辄就是数以十万计的大兵团作战中,李基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去要求每一部的进攻路线往东,还是要往西多偏移十丈更佳。

  这等大兵团作战,为帅者所需紧抓的乃是战略的推行,至于各部的具体战术布置,更多的时候无疑是不得不由大将们自行制定。

  而被李基安排进攻西侧吕布所布置营寨的十员大将,各有所长,皆是能征善战之辈。

  并且除了诸葛亮被留在身边协助处理军务外,余下的随军参谋贾诩、庞统、司马懿、张松等,皆被派去协助各部制定或协调进攻吕布的计划。

  吕布善战,麾下也有着张辽、张绣、魏续等也是不容小觑的战将,二陈亦是足智多谋,但双方文武的配置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巨大。

  并且如今十员大将各领一部,李基也给予了各部在这二十余里长的战线中,足够发挥所长的舞台,又有一众参谋在背后协调各部进行出谋划策……

  不是李基看不起吕布以及他麾下的一众文武,属实是在汉军兵力本身就占优的情况下,这与降维打击并无太大区别。

  吕布若没有陷入疲于奔命之中,反倒会是出乎李基预料的状况。

  当然,吕布手中还捏着的那一张王牌——五万并州狼骑。

  正因忌惮于那五万并州狼骑在平原地带所能发挥的惊人战力,李基只能一点点地消磨蚕食吕布的兵力,而不能贸然地大规模渡河对吕布发起总攻。

  否则,一个不小心,借着鸿沟水这一地利,会栽个大跟斗都不一定……

  就在李基捏着一叠军报,站在沙盘面前微调着代表各部的小旗子,细细地思考推演着战况之时。

  诸葛亮走到了大帐门口,恭敬地开口道。

  “老师,寿春来信。”

  李基的神色微微一动,从深思的状态回过神来,接过火漆完好的密信打开看了起来。

  熟悉的刘备字迹,至于内容……

  李基浏览了一遍,脸上忍不住流露出了一抹笑容。

  诸葛亮见状,问道。“老师,莫非是大王手书?”

  毕竟以诸葛亮的了解,会让老师露出这般颜色的,除却家书外,也唯有大王手书了。

  李基顺手将这书信收了起来之余,答道。“是大王来信。”

  “莫不是询问前线战况?”

  诸葛亮一边问了一句,一边顺势上前为李基磨墨,这让慢了一拍的顾维脚步刚动,又放了回去。

  “大王并未催促我等或是施加压力,而是关心前线可有什么紧缺之物,以便后方早日筹备……”

  李基随口回答之余,也是提笔就给刘备开始回信。

  毕竟,此刻不回,说不准等李基迟些忙碌起来后,一不小心就会忘了这事。

  刘备若是迟迟收不到回信,说不准会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寿春方面紧张起来,误会北伐大军出了什么异变不可。

  而对于回信的内容,李基则是如惯例地简略汇报前线战事之余,表明北伐之事一切顺利之类的……

  虽说李基倒也不担忧后方能冒出个秦桧样式的人物,能够动摇得了刘备的北伐心志,甚至强行将李基给召了回去。

  但是给“领导”画画饼什么的,增加一下刘备的信心,这还是要有的,更何况李基这都不能算是画饼,而是在展望即将实现的未来罢了。

  等洋洋洒洒数百字的书信写完,李基便随手交给顾维,让顾维安排人手送回寿春后,李基重新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眼前的沙盘上。

  随着双方试探与交战,沙盘上关于魏赵联军的标注自然也就越发的清晰明了。

  在以着官渡为中心的战场上,总计超过百万的大军陈列两岸。

  底蕴相对深厚些的曹魏大军,李基或许一时还没能彻底摸到曹操的底,但吕布显然也就是一对炸的牌。

  只要设法限制了吕布的并州狼骑,那么吕布几乎能算是没牌了。

  且李基也清楚这么明晃晃的攻吕阳谋,曹操不可能猜不到李基的心思,但曹操还是配合着李基演出了六天。

  显然,曹操依照惯例还在继续出卖盟友……

  正如曹操懂李基,李基何尝也不是猜透了曹操的心思。

  曹操或许不会看着吕布当真被彻底给灭了,但是一个过于强势的吕布也不是曹操所想看到的。

  在曹操的设想里,最理想的战况无疑是吕布与汉军双双消耗到一定程度,然后曹操就能顺势一定程度控制住实力大减的赵国,让赵国成为汉魏之间的缓冲区甚至是交战区。

  片刻后,李基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问题。

  “孔明觉得本侯与曹操的默契还能维持多久?”

  作为如今当真被李基时刻带在身边的关门弟子,诸葛亮无疑是最为清楚所有战略设想的,也明白曹操与李基正合力地演着吕布。

  思索片刻后,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时间,道。

  “七到十天。”

  “为何?”

  “一旦超过十天,曹操还是毫无作为,即便吕布再如何容易被蛊惑,也必然会看清曹操的想法,继而导致魏赵联军破裂。”诸葛亮答道。

  至于为何诸葛亮能精准地判断出十天这个时间,没有直接详细的说明,而是诸葛亮明白老师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无他,这是根据着汉军对吕布所持续发起的攻势进行的考量。

  曹操想要看到的是吕布与汉军一定程度两败俱伤,而不是吕布当真被打得一蹶不振,如此魏赵联军也无存在必要了。

  “孔明的推断没错,但终究对于曹操还是不太了解。”

  李基摆了摆手,道。

  “七到十天,这个时间你知,我知,曹操也知。”

  “可一旦拖到了这个时间,纵使曹操再有所作为,却也会显得有些露骨了,吕布必然会有所生疑,这是曹操所不想看到的。”

  “除此之外,曹操心思狡诈复杂,必然会提前发起攻势,以袭我军之不备。”

  顿了顿,李基的双手撑在沙盘边缘,目光闪烁地沉声道。

  “因此,五到六天内……曹军必有异动!”

第904章 射杀子坤?

  默契只是一时的,也是必然会被打破的。

  就看谁能在默契被打破之时,能够获得更大的好处。

  “五到六天……”

  诸葛亮并不怀疑李基的判断,而是顺着李基的思路将目光投在沙盘上思索了起来,道。

  “就是不知曹操会如何打破与老师的默契。”

  眼下,以官渡为东西分界线,西侧打成了一锅粥,东侧则是平静得不行,宛如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一般。

  单纯的调兵前去支援吕布那一边的防线,显然不会是曹操的作风。

  更大的可能,或是攻敌所必救之处,以图重创汉军……

  一念至此,诸葛亮脱口而出地说道。“莫非曹军会袭击中牟粮仓?”

  “不会。”

  李基摇了摇头,并不认同诸葛亮的猜测。

  且不说曹操能不能准确探查到粮仓所在,关键在于,北伐大军所布置的防线甚是紧密的情况下,想要绕后袭击粮仓可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事情。

  除非有对北伐大军各种军事布置一清二楚的内鬼泄密……

  不过,李基也早就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北伐大军在官渡南岸的巡逻路线一清二楚的,除了李基之外,惟有负责了大量军务的诸葛亮。

  所以,当真有人泄密的话。

  李基盯了盯诸葛亮,感觉诸葛亮泄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内鬼只有……

  在诸葛亮有些不明所以的目光中,李基轻笑了一声,然后问道。“孔明对于这数日来为师所奏曲子,可曾学会了?”

  以琴艺而论,李基、周瑜、蔡邕、蔡昭姬都可谓是当世一流的水准。

  诸葛亮对于琴艺的兴趣并不浓郁,闲暇学过一些,权当陶冶情操,舒缓心绪所用,但也至登堂入室的水准。

  而在李基的要求下,这几日诸葛亮不忘每日抽空练习李基所弹曲目,倒也能模仿得八九不离十。

  当然,诸葛亮不知李基追问之意,习惯性地谦虚道。

  “略懂略懂。”

  李基继续盯着沙盘之余,答道。“略懂可不行,须得学得形神具备,以假乱真。”

  诸葛亮闻弦歌而知雅意,或许李基所言尚且流于表面,但诸葛亮却隐隐抓住了些许脉络,神色微动后,答道。

  “是,老师。”

  “且忙去吧。”

  李基挥了挥手,诸葛亮拱手行礼退下后,也便返回到自己的军帐中继续处理各项文书,将七十余万大军的后勤辎重安排得井井有条。

  直至夜深将寝之时,诸葛亮方才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筋骨,从床榻下抽出七弦琴,准备在睡前浅练一番。

  与之前不同的是,现下诸葛亮将这当成了一个任务对待,态度也是认真了些许,且刻意地回忆着李基弹奏之时的诸多细节进行模仿。

  ……

  翌日。

  李基如常般继续前往着对岸奏曲,曹操一如既往以鼓声和之,就似是一对立场不同而不得不刀兵相向的知己挚友在以乐声交流一般。

  这琴鼓和鸣,依然是持续了半个时辰。

  李基如常离去,曹操也是挥毫写下《官渡奏·其七》。

  此番随行曹操左右在旁侯着的夏侯渊忍不住以手肘撞了撞夏侯惇,嘀咕道。

  “大兄对待李子坤的态度当真是十余年不改,这般求贤若渴的态度,当真是太让人感动,我决定今日给麾下那群兔崽子们加练两回,定要早日给大兄把李子坤擒来。”

  如今已渐渐适应了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视野的夏侯惇,反倒是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大兄再这般一日一篇地写下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出一本与李基有关的诗集了。”

  不过,曹操显然没有注意到夏侯惇与夏侯渊,捧着笔墨未干的新诗甚是满意地念诵了一遍后,赞叹道。

  “甚好甚好……”

  对此,莫说是夏侯惇与夏侯渊,就连周边的士卒都有些见怪不怪的了。

  起了大早,应了约定俗成邀约的曹操,一如既往地离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里,这一幕仍是如常发生,曹操每日一篇的《官渡奏》都已经排序到了“其十”。

  这一日待李基依然一言不发地奏曲完毕便离开后,曹操将这十篇《官渡奏》都整理了一下,然后派遣一亲卫拿着往汉军营寨送去的同时,还不忘递上一句,让李基点评一下。

首节 上一节 652/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