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661节

  想要从此处入凉州,阳平关就是绕不过的关卡。

  除非顾维放弃出阳平关,原路折返一段,直接北上走箕谷,入斜路,穿过漫漫秦岭抵达司隶,再从司隶入凉州。

  可走这一条路需要耗费的时间太长太长了,且说不得在箕谷至斜路一带,同样也会有汉中士卒设卡搜查。

  顾维清楚身上的密信或会影响北伐大业成败,容不得耽搁太久,久则生变,届时怕是说动马腾出兵夹击司隶,也再无作用。

  因此,顾维从一开始就放弃了走箕谷的想法,转而想要从阳平关通过。

  顾维所还能寄托希望的,一时也就只有找到一条小道之类的能绕过阳平关。

  可一连找了三日,仍是无果。

  这让在夜色下点着篝火围着取暖的一行人,大多护卫都疲惫得沉沉睡了过去之时,顾维仍借着火光在一点点地研究着手中的地图。

  忽然,被安排在外围警戒的护卫大喝了一声。

  “敌袭!”

  原本围着篝火在沉沉睡着的一众护卫,几乎是瞬间就醒了过来,本能拿起武器,并且将顾维保护在了中间。

  下一刻,在外警戒的护卫冲了回来,大呼道。“西侧有大量甲胄齐备的士卒围了过来,快护着顾郎往东撤。”

  当即,有护卫三两下就踢灭了篝火,让环境瞬间就昏暗了下去的同时。

  一行人却没有如那护卫刻意高呼的那般尽数往东侧,而是有五人故意弄出颇大的动静往东行,其余十五人则是小心地护着顾维往北走。

  顾维全程没有吭声,一手提着剑,一手小心地护着胸前所藏的密信文书,努力分辨黑夜中的环境,快步地跟着护卫们的步伐,以免掉队。

  也就是顾维等人匆匆撤离不足三十个呼吸,一群举着火把的甲士将原本的篝火处给包围了起来。

  面容刚毅,身材挺拔的汉中大将杨任走到了被踢散的篝火前,冷哼一声。

  “好一群贼子,行动迅速,撤退果断,还懂得遮掩痕迹,看来断然不止是贼军斥候探子那么简单。”

  尽管尽可能地做了遮掩,但也就能瞒过那些大意无能之辈。

  可篝火处留下的痕迹,在杨任借着火把细细观察之下,不难判断出两股人马分别向西与向北逃窜了。

  “杨昂,你率百人往东追,其余人跟上,万不可让这群贼子走脱。”

  “是。”

  当即,杨任与杨昂分兵两部,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追了上去。

第919章 汉中张鲁

  很快,顾维就察觉到后方有打着火把的追兵在不断靠近。

  这让原本不敢亮火把,只能在昏暗夜色中摸索着小心前进的众人脸色微变,明白这样下去,早晚会被追上。

  顾维的脸色相当凝重之余,不由得思索起这是何处来的追兵。

  片刻后,顾维便幡然醒悟了过来,暗恨自己的经验过于浅薄。

  阳平关的检查如此严格,往往预示着战事将近,一开始顾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带着护卫们在阳平关附近四处寻找小道。

  这种种行径,无疑像极了在查探阳平关地形的斥候探子之流,引来的怕也是察觉到的阳平关守军。

  只是就是顾维思索的片刻时间,更为熟知附近地形的阳平关士卒在杨任的率领下,进一步逼近了过来。

  “砰!”

  一声弓弦声响起,顾维只听到“嗖”的一声,自己身后的一名护卫胸膛就被贯穿,身体软倒在了地上。

  尽管这些护卫是由虎卫所组成,可再如何精锐,身上无甲也难挡箭矢之利。

  在那护卫倒地下,几乎是下一瞬间就有另一个护卫堵上了空缺,以免后方有利箭射来伤到了顾维。

  只是,众人心中微沉,更为清楚的是如此下去双方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近。

  当即,便有护卫开口提议道。

  “许离,你护着顾郎撤离,我等挡住追兵。”

  没人反对,除了许离外,其余护卫瞬间停了脚步转身,本能地进行列阵迎敌。

  顾维见状,脚步也是不由得一顿,却是被许离强拉着继续赶路之余,道。

  “顾郎勿要回首,我等既奉命丞相之命护卫顾郎,就定会保顾郎无恙,但凡我等尚有一息尚存,定不会让贼子伤了顾郎的一分一毫。”

  顾维听闻,双目不禁含泪,有着难言的忿怒升腾而起,忍不住扭头往后看去,却见在黑夜中那列阵而立却依然显得单薄的十三名护卫,隐隐似是被一个个火把所吞没。

  若是有甲在身,十余名虎卫列阵足以阻挡百人一段时间。

  可无甲……覆灭只会是顷刻之间。

  下一刻,顾维的脚步猛然一顿,甩开了许离拉着自己的手。

  许离见状,正欲开口催促劝说之时,顾维正色道。

  “纵是一时苟且偷生,阳平关仍是难过,将士们尙不惧死,我顾维又何惧以命为赌注?”

  当即,顾维大步往回走去,大呼道。

  “何方贼子竟敢袭击汉使?!”

  这一言,让原本已经团团将那十三名护卫围起来的阳平关守军一顿,竟不约而同地下意识停手。

  而见顾维折返,原本已做好死战之心的护卫们连忙冲了过来,团团将顾维保护在身后。

  杨任的脸色也是随之微变,不敢轻举妄动,抬头朝着顾维的方向看了过去。

  昏暗的天色下,杨任看不清顾维的模样,但心中却是信了三分。

  若这些人仅仅是斥候探子之类,就算事败,也不可能会贸然自称“汉使”。

  毕竟如此伪装身份,一般的九族是经不起这样灵机一动的。

  更何况,那些护卫的举止观之也绝非一般的精锐所能相提并论。

  而自刘协死后,大汉朝廷所指的往往是刘备在寿春所建的朝廷……

  说是汉使,也便是刘备派遣而来的使者?

  杨任的念头急转之余,问道。“可有凭证?”

  “有大汉丞相文书在此。”

  顾维应了一声,然后将李基所留的那份文书交给许离,由许离上前送到了杨任的面前。

  杨任借着火把摊开文书一看,脸色大变……

  那大印,绝非寻常草寇探子之流所能伪造的。

  仅仅是文书上所盖大印,就已然让杨任信了七分,当杨任看清文书上的内容之时,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

  下一刻,回想起了什么的杨任,急忙对着身旁的亲卫开口道。“快去让杨昂勿伤使团护卫性命。”

  见了杨任这一反应,顾维紧绷着的神经这才舒缓了三分。

  有老师所留文书在此,看来起码能让杨任心生忌惮,不敢轻举妄动了。

  事实也正如顾维所料的那般,当这文书出现在了杨任的手中后,杨任感觉自己捧着的就是一块再烫手不过的山芋。

  且这块山芋对于杨任来说,既不敢吞下去,又不敢丢掉,更不能假装没看见……

  一个处理不好,那无疑会给汉中带来灭顶之灾。

  思索得额头冒汗的杨任,不敢有任何的贸然行动,只得一边等待着杨昂那边的消息,一边派人试图救治刚刚被射倒了的那个护卫。

  可惜,杨任的箭术出色,那一箭正中那护卫的心脉已是救无可救。

  等杨昂那边的消息传回,杨昂也已经是斩了两人,伤了三人。

  最终,杨任终究是没有胆子将错就错,一边派人将伤员送回关内救治的同时,一边客客气气地将顾维一行“请”回阳平关内好吃好喝地软禁了起来。

  同时,杨任又派快马将此事速速禀报身处治所南郑的张鲁,让张鲁进行决断是放,是杀,是拿来跟大汉进行交易,还是装糊涂地当做身份不明之人关押到底……

  当杨任的急报送达南郑之时,穿着一身道袍的张鲁正在府邸内做着五斗米教的早课。

  得知有急报送回,被打断了早课的张鲁有些不悦地接过急报,一边喝着茶,一边摊开看了起来……

  下一刻,张鲁一口茶水喷了出来,整个人豁然站了起来,大呼。

  “杨任那厮可害苦我了,捉了谁不好,怎么就捉了个汉使?”

  张鲁恨益州的刘焉父子恨到了极点,对于汉室也无甚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可张鲁也知天下大势在刘,如今大汉丞相李基正率大军北伐魏赵,一旦有所斩获,平定天下,复兴大汉可谓是指日可待。

  在这种情况下,张鲁纵使再如何厌恶汉室与刘备,也是万万不敢得罪刘备,更别说斩了顾维这一位汉使。

  一旦斩了那汉使,不仅先祖所创立的五斗米教必被夷灭,就连张鲁的三族怕都得被竖着劈开不可,这是张鲁压根就不敢去赌的。

  不敢耽搁的张鲁思索了一阵,急忙下令道。

  “快,速速将阎圃、杨松、杨柏请来商议大事。”

第920章 如何处置汉使

  随着阎圃、杨松、杨柏这三位被张鲁所倚重的谋士到来,且看过了杨任送回的急报,脸上几乎都多出了几分凝重。

  这个烫手山芋一个处理不好,或就是个天大的麻烦。

  张鲁也是有些皱眉不展地问道。

  “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顾维?”

  阎圃略加思索后,上前答道。“禀师君,既有汉使途径汉中,于阳平关被擒,其去向必然是凉州。”

  “如今凉州以马腾势大,又隐尊汉室,十有八九便是李基遣使往马腾处请其出兵夹击吕布。”

  (PS:查阅资料,政教合一的张鲁不设官吏,而是自号“师君”,管理地方事务的则是“祭酒”、“治头大祭酒”之类的偏宗教称谓。)

  本有些心烦意乱的张鲁听罢,顿感几分豁然开朗,明白了汉中为何会有汉使途径的原由。

  “这么说来,这是李基派往西凉的求援使者,莫非是北伐战事不利?”张鲁猜测道。

  与那些争霸天下的大诸侯不同,张鲁这种勉强割据一方的小诸侯,自然没有余力时时探查官渡之战的走向。

  “若非受阻,李基又何须如此?”

  顿了顿,下了个定论的阎圃接着说道。

  “如此,实乃师君的一大好时机?”

  “什么时机?”张鲁再问。

  阎圃沉声地分析着,道。

  “若是那汉使前往马腾处说动出兵夹击吕布,守备空虚的洛阳一旦被攻陷,吕布便离败亡不远矣,魏赵联军也将随之瓦解,李基的北伐之势再难阻挡。”

  “因此,若是师君扣下这汉使送给吕布,吕布必受师君之恩,且再无马腾出兵,说不得便是李基的北伐之势受挫,甚至元气大伤。”

  “如此一来,依仗着刘备之势而嚣张跋扈的刘璋小儿,师君也无须再忌惮万分,能够趁机继续攻伐蜀中复仇。”

  张鲁闻言,心中微紧忐忑之余,不免得又有些意动。

  曾经为伪造病危假象,刘焉不惜杀了张鲁之母,舍了汉中断绝北出司隶的通道,这也让张鲁与刘焉结下了大仇。

首节 上一节 661/6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