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曹操只能寄希望于凭借着这最后一口气,能够强行将拦路的刀斧夷军冲垮,冲出一条能让大军通行的生路。
一刻钟……
三刻钟……
一个时辰……
随着曹魏大军通过求生之心强行提振起来的动力渐渐消弭,那一支损失惨重的刀斧夷军仍然没有彻底垮掉。
也就在此时,一骑斥候匆匆从后方赶来了过来汇报。
【后方十里处,有汉军正在逼近!】
本就犯着头风症的曹操闻言,脸色稍稍一白,险些当场在马背上栽倒落地。
“大王……”
不等身边那些声音说完,曹操勉强睁着细眸看着眼前出现了重重残影的画面,从喉咙挤出着一句话。
“传令各部绕过汉军退往延津……”
在道出此言后,曹操就明白自己耗费无数心血率领着撤至此处的曹魏大军,即将在汉军的衔尾追杀下演变成大溃败。
击退刀斧夷军再撤,那是保留着秩序;
传令各部自行设法绕过刀斧夷军,必将各自争先恐后的无序撤离,这等情况下真正能够撤回延津的怕是五不存一。
可曹操明白再无选择,再继续拖下去,后方一股股汉军追兵将陆续赶到,将大军在此处进行彻底围杀。
而曹操甚至没能坚持到说完,整个人就彻底的晕厥了过去,对于周遭的变化再不知晓。
即便在不断的颠簸中,曹操偶尔被震得恢复些许意识,也难以完全睁开双眼,模模糊糊中似乎看见后方有着一面面汉旗在飞扬……
……
一份份军报,也如雪花般不断朝着洛阳以及寿春两个方向送去。
也几乎是在李基刚刚抵达洛阳不久,一份份大胜的军报就不断地送达了过来。
李基在洛阳官署中打造了一个囊括了黄河两岸的军事沙盘,不断依据着送达的军报来确认敌我双方的形势变化。
直至一份关羽亲笔所书的军报送达到了洛阳,终是让李基脸上多了不少轻松的笑容。
关羽与刀斧夷军,终是不负李基之望,绕了一大段路瞒过了曹魏斥候,日夜步行奔袭提前半个时辰抵达预定位置,拦截住了被九股追兵追袭下层层削弱的曹魏大军。
关羽阵斩李通、朱灵二将,又以三千兵马阻拦住了曹魏大军一个余时辰,使得曹魏大军大溃,追杀二十里,斩获无数。
曾经总数高达三十余万的曹魏大军,经此一役,能够从延津退回到冀州怕是不足五万。
“大局已定。”
李基将这一份军报传递了下去的同时,走至了沙盘前,将代表着黄河以南曹魏大军的小旗子直接拔了出来,随手丢到了脚边。
而其余轮番看罢了军报的文武,也是脸上难掩喜色。
不过位列其中的马超看罢后,却是脱口而出地说道。
“可惜还是让曹贼在虎豹骑残军的保护下逃回到了延津,怎么不安排一支骑兵在前拦截,简直就是……”
不等马超说完,被吓了一跳的庞德连忙拽了马超,焦急之极地以眼神示意马超,让马超别开口乱说话。
可生于西凉,长于西凉的马超,一时却是没能反应过来,望着庞德,问道。
“令明也有意见要提?”
庞德一愣,看着官署中那一道道投了过来的视线,只觉得头皮发麻,但看着自家少主那清彻又不乏野性的眼眸,只得硬着头皮地小声提醒道。
“少主,这里可不是西凉,有丞相在此,可万万不能失了礼节,也莫要乱说话。”
“西凉马儿也知沙场战事?”
早就有些看不惯马超那大咧咧不知礼节作风的张松,当即就出言讽刺了起来。
“尔可知这刀斧夷军能绕至敌后并非是神兵天降,而是一路强渡了濮水、阴沟两处河流,方才避过了曹贼所布置的眼线……”
“也就是刀斧夷军人人擅长水性,所携甲胄兵器不重,方才做到了这一点。”
“汝且说说,骑兵该怎么带着马匹战甲等等游过这两条河流?”
马超闻言,当即大怒,就要出言反驳之时。
李基却是在沙盘边缘敲了敲折扇,使得自知失礼的马超与张松连忙拱手止言,然后开口道。
“孟起之心也不过是查漏补缺,只是不知官渡地形罢了,子乔所言未免有些苛责了。”
“松自知失言,请丞相降罪。”
旋即,李基又看向被维护了觉得心里暖暖的马超,温声道。
“孟起雄烈过人,勇猛难当,本侯甚是欣赏,然终究是西凉之地限制了孟起,使得孟起所习兵书不多……”
顿了顿,李基稍加思索后,问道。
“本侯闲暇之时编纂得兵书三卷,稍后派人送至孟起府上,平日里可研习一番。”
第959章 鲜卑南下
顿时,不少人看向马超的目光都忍不住多了几分羡慕嫉妒。
得丞相亲授兵书,这不仅仅是荣誉,更说明了丞相的看重。
如马超这般有如烈马一般的性子,更是吃软而不吃硬。
被李基此番厚待,马超心中越发的感激涕零,连忙行礼道谢。
当然,这对于李基而言,不过是个小插曲罢了。
李基早就明白了马超就是头顺毛驴,越是显得看重马超,马超反倒会事事都顾忌小心。
且由于马超还当真有几分野性难驯,身上也染了不少羌人的习性,这也使得李基想要对马超用得顺手,自然也得费些心思。
而即便曹操未能擒获,但也是毋庸置疑的一场大胜,甚至足以奠定了彻底的胜势。
当即,李基即刻遣快马往官渡方向送去了军令,着令各部稍加休整后,即刻率军过河收复汉土,不给曹魏丝毫的喘息之机。
尤其是当张飞送回的军报,也已然渡过孟津进入并州境内。
一时间,天下人尚未从赵国覆灭以及官渡之战中回过神来,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已然掀起了新的一轮浪潮。
【两个月,必将覆灭曹魏!】
这是大汉治下最新报纸的头版内容标题,除了简单陈述了曹魏当下的概况外。
便是指出了合计近五十万的北伐大军在丞相的指挥下,均已渡过黄河,即将横扫河北,取回大汉十三州的最后一块板图。
报纸所过,近乎是人人振奋,欢呼不绝。
天下将定,大汉将兴!
尤其是在寿春城内,那当真张灯结彩,有如过节一般。
这一刻,曹魏境内可谓是烽烟四起,一股股汉军不断地攻城掠地,收伏失地。
有如四面楚歌一般的曹魏既无险可守,更近乎是无兵可用。
两个月,这不过是李基为了避免出了什么差池,而给出足够冗余的时间罢了。
在李基的判断中,半个月……
最多半个月,各路开始势如破竹攻入冀州的汉军,就能兵围邺城。
而仅仅一处邺城,曹魏又能坚守多久?
尤其是李基看着从邺城中送出的最新一封密报,神色更显得轻松,甚至有种距离天下一统的门槛就差最后抬脚这一跨了。
这密报之中的内容,所述的却是曹操被护送回邺城后,头风症日夜发作不止,昏厥之时比清醒时刻更多,曹魏四处找寻神医问诊治疗。
也因如此,如今在邺城主持着摇摇欲坠的曹魏的是曹丕。
曹丕之能,李基倒没有小觑。
只是如今的曹魏根基已毁,就如同是一间四面漏风的茅草屋,如何挡得住这滔滔的北伐之势?
不过,李基心中欣喜之余,还是耐心继续推演着北伐局势,以确认曹魏是否还有什么绝地翻盘的可能。
从一份份情报可知,自知不敌的曹丕已然下令不断收拢兵力,强征青壮,令治下各城池尽力抵挡之余,打算在邺城死守到底。
这死守,怕是就连如今主持大局的曹丕也明白是最后的挣扎罢了。
一番衡量下来,相对于准备死守的邺城,李基反倒觉得曹操原本留在冀州北部那一支原本用以防备幽州的两万精锐,更显得像变数。
而那支精锐,乃是被曹彰所统领。
“曹彰在此局中,可还能有什么惊人之举?”
李基细细地想着。
就是李基自觉地处于曹彰的处境,也是感觉无力回天。
这两万兵马,改不了大势。
不管曹彰是选择回军驰援邺城,还是进攻别处,都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不过,忽然想到了某个盲点的李基眉头微微一皱,对于曹操会留这么一股精锐,甚至让曹彰亲自统兵生出了几分疑惑。
官渡之战都已经分出了胜负,可在幽州的公孙瓒仍在与乌桓各部大战,根本就无暇南下。
‘难不成曹操也不确定能否引乌桓劫掠幽州拖住公孙瓒,所以为了拱卫后方,才会将曹彰放置在冀州北部?’
‘怪哉……’
李基越想越是觉得怪异,甚至心中莫名地感到了几分不安。
想了想,对于这小小的怪异不合理之处越来越重视的李基,干脆派人去将周瑜以及张松都请了过来,与他们商议了起来。
张松稍加思索后,说道。“丞相,或许这也不过是曹贼为求稳妥而为之罢了。”
反倒是周瑜琢磨了好一阵,方才说道。
“丞相所虑,莫非还是觉得乌桓叛乱之事与曹操无关,故以才会让曹彰领兵在北?”
顿了顿,周瑜接着提醒道。“那莫非是吕布所为?”
“吕布私德多有不足不假,但其人出身并州,对于异族却是尤为仇恨,料想不会如此。”李基开口否了这么一个猜测。
张松闻言,也跟着提出了一个假设,道。
“那……或许是荀氏私下所为,借曹魏与草原异族大开互市的机会,暗中引动了乌桓叛乱,以图为曹操分忧。”
这让周瑜微微颔首,认为当真有几分可能。
世家暗通异族,这还当真不是什么稀罕事。
乌桓此次叛乱显得有所预谋,这也不像草原异族一贯的作风,更像是有人泄露了中原的情报,乌桓才敢如此作为。
就算荀彧自尽而死,但荀氏的名声早就已经臭不可闻,张松觉得荀氏如此作为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就在李基、周瑜、张松三人还在此事讨论之时,又有一份急报被顾维送了进来。
李基随手接下放在桌案之时,顾维却是有些忧虑地提醒道。
“丞相,这次的……怕不是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