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家亡:我带着皇嫂去逃荒 第269节

  他们并没有想要伤害这些妇人和孩子。

  而现在,这些人自寻死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

  张横接着往前搜寻。

  楚天和林枫晚他们到的时候,东城门下的残垣断壁已经被清理干净,甚至街上没有一具死尸。

  朱迁和郑三炮、张横,骑马迎了出来。

  “启禀皇上!”

  朱迁和郑三炮、张横,一起跳下战马。

  “末将等已经拿下邺城,前来交旨!”

  三人跪在楚天的马前。

  “嗯!”楚天点头,说道,“不错!邺城之战,快!狠!准!”

  “有效的消灭了邺城的守军!”

  楚天摆摆手,示意三人站起来说话。

  楚天说道,“朱将军,命人贴出告示,安抚邺城的百姓!”

  “另外,命令全体将士,撤出邺城!不可扰民!”

  朱迁和郑三炮、张横几个相互看了一眼,默不作声。

  楚天见几个人这样,问道,“怎么?有什么问题?”

  朱迁慌忙跪在地上,说道,“启禀皇上,现在的邺城,可说是一座空城!”

  朱迁的头垂得很低,说道,“邺城的守军并不多,邺城所有的百姓,上到八十岁老者,下到能拿得动刀枪的孩童,全都拿起了刀枪。”

  郑三炮也说道,“是啊,皇上,末将从来未曾见过如此场景,几次差点被那些妇人和老者给伤到!”

  张横接着说道,“末将几个,不得不对这些人下手,不然的话,死的就是我们大楚的士兵!”

  楚天一边听,一边点头,示意朱迁,“朱将军起来说话!”

  楚天也没想到,邺城的战斗能是如此的惨烈。

  如果接下来占领的城池,都是一座空城,那他征战西凉还有什么意义?

  西凉的百姓,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好战的民族。

  原本西凉只是和大楚交界的一个小国。

  在范金凤做了女皇之后,带着西凉的军队,东征西讨,剿灭了周边的几个小国,才成为可以和大楚,南疆,以及匈奴相抗衡的国家。

  西凉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百姓渴望安居乐业。

  楚天觉得,把西凉拿下来,和大楚的版图合在一起,让西凉再不用承受战争的苦难。

  没想到,西凉的百姓,居然如此决绝。

  朱迁站起来,说道,“这些人,都是范金凤的忠实信徒,临死还要保护他们的女皇陛下!”

  楚天点点头。

  以前的西凉,饱受外族的侵扰,范金凤的出现,给这些人带来了曙光。

  这些人崇拜范金凤,也在情理之中。

  可接下来,他要要走的路,就很艰难了。

  楚天觉得,西凉人的本质,还是追求和平的,和好战的匈奴人不同。

  匈奴人的存在,就是战争和掠夺,没有了匈奴人,这个世界上,就少了掠夺的根源。

  所以,范金凤杀光匈奴人,楚天并没有干涉,更没有阻拦。

  而西凉人,却不应该死绝。

  西凉人和大楚人,乃至南疆人,骨子里都是向往和平的,不能因为一个人就死绝。

  楚天说道,“既然邺城已经没有百姓,那就让将士们把邺城收拾出来,暂时在邺城居住!”

  接下来,他要好好打算,如何才能在不伤害西凉百姓的前提下,拿下西凉。

  ……………………

  没有多久,邺城破城,全城将士和百姓,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西凉都城凉州。

  西凉左丞相窦孟德站在金銮殿的台阶下,面对群臣。

  窦孟德说道,“我们西凉现在面临着灭国的惨状,各位大人,可有什么抗敌决策?”

  窦孟德抓狂。

  女皇陛下把西凉交到他的手上,自己去西域搬兵,一去不回头。

  他都怀疑,女皇陛下是不是已经躲在西域的城堡中,不敢回来了。

第356章 为大楚的皇帝做嫁衣

  “丞相大人!”户部尚书肖大年站出来,说道,“为今之计,赶紧给女皇陛下飞鸽传书才是!”

  窦孟德看了一眼肖大年,“肖大人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本官不知道吗?”

  “这个时候,女皇陛下恐怕早就收到了飞鸽传书!”

  他们西凉一多半的将士,全都折在匈奴战场上。

  将士们牺牲,能换来漠北大草原,也就算了。

  漠北大草原尚未拿到手上,就被大楚给拿走了。

  现在,大楚兵临城下,他们西凉无兵可派。

  更加可怕的是,西凉没有统兵的将领。

  他们的女皇陛下再不回来,恐怕西凉要灭国了。

  肖大年说道,“据说,邺城的百姓,无一生还!”

  “大楚的皇帝,未免太狠毒了,连我们的孩童都不放过!”

  站在旁边的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肖大人所说,并不是真实的情况。”

  “应该说,邺城的百姓,是为了保护邺城而亡!”

  肖大年翻了翻眼皮,说道,“都是死在大楚皇帝的手上,这有什么区别吗?”

  那位官员刚要解释,窦孟德说道,“区别大了!”

  “被大楚皇帝杀死,只能说明,我们邺城的百姓太倒霉了,遇到大楚狠毒的皇帝。”

  “为了守护邺城而死,就是我们西凉的英雄!”

  “不管是妇人还是孩童,都应该得到我们西凉所有人的敬仰!”

  下面的官员,一片附和之声。

  “是啊!”

  “邺城的百姓,就是我们整个西凉的榜样!”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窦孟德见大家关注的重点,并没有在如何对付大楚的进攻上,往前走了一步。

  “咳咳!”

  窦孟德说道,“各位大人静一静!”

  “对邺城百姓的认可,等我们女皇陛下归来,我们重新定义不迟!”

  “现如今,我们迫在眉睫的,是如何应对大楚的进攻!”

  话音刚落,下面一个武将站了出来。

  “丞相大人!”

  窦孟德看了过去。

  武将,在朝堂上已经不多见了。

  此人是小葫芦谷的守将郭宇,驻扎在小葫芦谷五里处的瀚城,因粮草一直没到瀚城,特来凉州找户部讨要粮草的。

  可现在,凉州除了范金凤从草原上缴获的牛羊和马匹,粮草真的拿不出来。

  肖大年让郭宇在凉州再等等,说不定女皇陛下归来,粮草就有了。

  窦孟德觉得,即便是女皇陛下归来,也拿不出粮草。

  既然郭宇愿意等下去,他也就随郭宇而去。

  他倒是没想到,郭宇能来上朝。

  “郭将军,有话请讲。”

  郭宇往前走了几步,站在众位官员的中间,说道,“末将驻扎的地方,和南疆相毗邻。”

  “大楚的军队正在和南疆交战,而拿下的南疆的城池樊城,并没有杀害百姓,甚至还给樊城的百姓,每家一袋白花花的大米!”

  这并不是郭宇空穴来风,而是派到南疆的斥候,刺探回来的真实情报。

  这个情报,他早就报给了女皇陛下。

  按说,朝中的官员应该对大楚的政策有个基本的了解才是。

  而不是煽动百姓,和大楚的军队想抵抗,最后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

  郭宇觉得,两国交兵,是军人的事,不要牵连无辜的百姓。

  他不觉得邺城百姓的死,有任何的意义。

  实际上来说,百姓的抵抗,只能给自己招致灾祸,而对占领军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伤害。

  “郭将军这是何意?”有人站出来,厉声厉色。

  郭宇一看,是礼部尚书魏佐。

  郭宇看来,礼部的存在,可有可无,白白的拿着朝廷的俸禄,从来就没有办过一点事实。

  而现在,魏佐站出来,质问郭宇,“难道郭将军还想我们西凉的百姓,为了一袋大米,对大楚的皇帝感恩戴的吗?”

  郭宇冷笑一声。

  你作为礼部尚书,坐在府上,领着朝廷的俸禄,当然想象不到那些边关的百姓,是如何面临外来之敌的。

  “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为那些平白无故而死去的百姓感到不值得!”

  特别是那些尚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尚未看到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就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值得吗?

  “你!……”魏佐感觉自己无话可说。

首节 上一节 269/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