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家亡:我带着皇嫂去逃荒 第311节

  李偲连忙施礼,“臣李偲,拜谢皇上!”

  楚天点头,说道,“李大人走马上任,祝李大人一路高升!”

  这才是一个小小的郡守。

  楚天希望像李偲这样,一心为了天下太平和百姓的官员,能一路做到朝堂上去。

  李偲慌得一批。

  皇上居然看好他。

  那他更要为皇上死而后已了。

  “臣这就去安排襄阳城的事务!”

  虽然襄阳城的官员都在,这几天却都像是散了班子似的。

  他要尽快的让襄阳城恢复正常,在皇上离开之前,恢复原本的面貌。

  不,是要比从前好得多才是。

  毕竟现在不用担心两国交战,不用担心流血牺牲。

  也不用时刻准备着为了女皇陛下,抛头颅洒热血,全家人尽忠了。

  从此之后,他们只需要过好他们的小日子即可。

  李偲站起来,退后几步,踌躇满志的离开。

  安排好襄阳的事,等练兵场上的士兵全部领到军饷和路费,就可以赶奔汉阳了。

  李偲离开,向孤舟和高岚走了进来。

  向孤舟和高岚施礼。

  “向孤舟!”

  “高岚!”

  “拜见皇上!”

  楚天见到向孤舟和高岚,知道一定是收到了千机阁的消息。

  说道,“二位请坐!”

  两人重新施礼,说道,“多谢皇上。”

  向孤舟手上拿着纸条,说道,“皇上,收到消息,凉州已经在集结兵马,准备和我们决一死战!”

  向孤舟顾不上坐下,把手上的纸条呈上来。

  楚天身后的士兵连忙接过来,双手呈给楚天。

  楚天拿过来看了一眼,说道,“郑三炮听令!”

  郑三炮因为没有和襄阳的守军决一死战,眼看着襄阳的守军正拿了军饷和路费离开,早就手痒了。

  他连忙站起来,说道,“末将在!”

  “郑将军派人协助张横将军,尽快把练兵场上,襄阳原来的士兵全部打发出去,然后带领部下,开赴汉阳城!”

  楚天想到西凉朝廷的人,不会坐着看范金凤把西凉交到他的手上,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他只是没想到,居然把小葫芦谷的守军也调动回来。

  小葫芦谷是西凉和南疆的必经之路,小葫芦谷没有人防守,南疆的守军未必会闲着。

  要是南疆趁机占领小葫芦谷,然后和西凉的贵族联手,恐怕又是一场血战。

  楚天不怕打仗。

  为了百姓的生死,能不打的时候,他还是选择和平解决。

  郑三炮连忙应声。

  “是!”

  “末将遵令!”

  郑三炮转身走了出去。

  朱迁站起来,说道,“皇上!”

  “末将愿意带领部下,前去小葫芦谷驻守!”

  楚天正有此意。

  楚天说道,“朱将军马上启程,占领小葫芦谷之后,要谨防腹背受敌!”

  前面是南疆的驻军,后面要是被西凉给偷袭了,可能全军覆没。

  紧接着,楚天说道,“带上大号弩弓,不管是南疆和西凉,只要有人敢在小葫芦谷闹事,直接用弓弩伺候。”

  昨天晚上,楚天已经用复制机,复制出五千弩弓,和五十万弩箭。

  这足以摆平二十万的敌军了。

  朱迁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弄来了弩弓,连忙说道,“是!”

  楚天朝着身后的士兵挥挥手,“带朱将军去存放弩弓的房间!”

  楚天已经把弩弓和弩箭放在两廊之间的花厅里,原本准备大军开拔的时候发放下去。

  现在,朱迁动身,把弩弓带在身边,到了小葫芦谷,就能用得上。

  士兵连忙应声,“是!”带着朱迁离开。

  大厅里,只剩下向孤舟和高岚,楚天说道,“朕多亏了二位相助,将士们才不至于处于被动的局面。”

第409章 拿什么和大楚的皇帝拼命

  “二位和千机阁,对平定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天下的百姓,不会忘掉你们!”

  高岚想说,别弄这些虚的,她留在这里,是想知道女儿什么时候能怀孕。

  她什么时候能做外祖母。

  有时间在这里说闲话,不如趁着此时,办点实事。

  高岚只是想了想,没说出来。

  此时,向孤舟说道,“皇上谬赞了。”

  “皇上为了天下统一大业,鞠躬尽瘁。”

  “属下做的这些,和皇上的大仁大义比起来,连皇上的一根小手指都比不上!”

  “皇上才是名垂千古的伟人!”

  ………………………………

  凉州。

  以左丞相耶律广为首的主战派,掌控了朝堂。

  耶律广站在龙椅的下面,大声和朝堂上的官员说话。

  “我们的女皇陛下,已经被大楚的皇帝囚禁起来!”

  他得到的消息,并不是这样的。

  他清楚的知道,女皇陛下为了缓和西凉境内百姓困苦的局面,跑去和大楚和亲,答应了大楚的皇帝,把整个西凉交给大楚的皇帝。

  他们的女皇为了西凉,做出如此大的牺牲,他们做臣子的,当然也要为女皇陛下做点什么。

  他当然不能说女皇陛下是自己跑去和亲的,那样有失西凉的脸面。

  他说女皇陛下是被大楚的皇帝抓走了,能激起朝堂上下的愤慨,大家齐心协力,说不定就能把大楚的皇帝赶出西凉。

  “我们做臣子的,就该上下一心,把我们的女皇陛下救出来才是!”

  户部尚书肖大年站了出来,说道,“丞相大人,我们的女皇陛下被大楚皇帝抓走,我们做臣子的,就该舍生忘死,拼死也要把陛下救出来才是。”

  “可是,我们拿什么和大楚的皇帝拼命?”

  肖大年心中清楚,国库中,根本没有东西,拿什么去和大楚较量?

  真的有和大楚皇帝较量的资本,恐怕女皇陛下也不会选择和大楚联姻。

  耶律广顿了顿,说道,“我们可以发动凉州的商户,让他们把家产捐出来。”

  肖大年不为所动,心中却是想着,为何是凉州的商户把家产捐出来,而不是凉州的贵族?

  凉州的贵族占了凉州一半的人口。

  在以往征缴粮草军饷的时候,这些贵族,根本就没有缴纳过一粒粮食和一个铜板。

  当兵的战士,也全都是平民家中出来的,贵族家中的子弟,根本没有服兵役的义务。

  他们享受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太平盛世,却对这个国家没有丝毫的贡献。

  而现在国难当头,难道不应该他们捐献出家产吗?

  肖大年出身平民,自然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而耶律广,出身贵族,他当然要为贵族的利益着想。

  耶律广也知道,凉州的商户,已经没有多少家产可以奉献了。

  可要是动贵族的利益,恐怕朝堂上,一多半的人,就会反对。

  耶律广话音刚落,就有人出来附和,“下官觉得丞相大人说得对,那些商户,平常的时候,享受了士兵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到了关键时候,就该他们拿出银子和粮食,支援我们的前方将士。”

  紧接着,又有人站出来。

  “臣附议……”

  朝堂上一多半的人,全都站出来附议。

  这些附议的人,无一不是贵族的代表。

  他们出身贵族,他们要维护贵族的利益。

  他们心知肚明,现在的西凉,平民的手上根本就什么也没有。

  他们除了有不怕死的子弟已经上了战场之外,家中连隔夜粮都没有。

  当然不能让这些平民分担粮草和军饷。

  现在,有点积蓄的,恐怕除了商户,就是贵族了。

  贵族,是他们的根基,他们当然要维护。

  这样一来,矛头直接指向商户。

  耶律广见大家众口一致,心中甚慰。

  接着说道,“我们的女皇陛下,曾经在沐家征调过粮草。”

  “本官以为,我们依然走女皇陛下的道路,首先从沐家开始,征调粮草军饷!”

  下面一片寂静。

首节 上一节 311/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