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汉末紧抱刘备大腿 第83节

  还怕天下人觉得他软弱可欺?

  当初不是你主动去打的曹操么,又不是曹操主动来打你。

  而现在更是捕风捉影,还没影的事,就着急的要去打刘备了。

  就这,还敢说软弱可欺?

  伺候这样的主公,我阎象心里苦啊!

  不过既然认了袁术为主,吃了袁术的俸禄,阎象自然要尽心竭力。

  他总是觉得这里有不对的地方,所以他离开了袁术以后就开始寻找证据,想要阻止这场战争的发生。

  只是可惜,纪灵虽然是袁术的死忠粉,对于袁术的命令都是不打折扣的进行执行,让人觉得他很傻一样。

  但是人家的能力却是不弱的,尤其是袁术也是相当的信任纪灵,手下的大军基本上都是纪灵在管。

  所以纪灵调集大军的速度快的可怕,至于最重要的粮食,都在粮仓里,直接拉出来就行。

  所以阎象这边还没有开始着手调查呢,纪灵已经是拉着大军出发了。

  这完全也是刘备没有想到的,他这边才刚刚打发走了吕布,正准备给袁术写信呢,结果就收到袁术大军已经往徐州而来的消息。

  刘备当时就错愕了,他这才收到要讨伐袁术的诏书,结果袁术的大军都在路上了。

  这也是曹操为了不给刘备反应的机会,先提前把消息通风报信给了袁术。

  然后在晚了那么几天再把诏书送到了刘备的手上。

  所以实际上袁术收到消息的时间比刘备要早,等袁术已经决定要攻打徐州,纪灵都已经领军出征的时候,刘备才收到了曹操的诏书。

  而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吕布和刘备如果闹掰了,那么刘备和吕布大战的时候,袁术的到来会让刘备首尾难顾。

  即使一开始躲过了吕布这一劫,但是当刘备和袁术打起来的时候,就不信吕布不对徐州动心。

  而刘备因为之前已经和吕布说明了情况,必然会放松戒备,更给了吕布可乘之机。

第131 章 御敌于外

  信是写不成了,别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一来是现在把信送过去,等收到回信的时候两方早就打起来了。

  二是别人都打到家门口,这边还想着和平解决,这不显得自己软弱可欺?!

  刘备再次准备把刘晔招来问计,结果到了政务厅才发现刘晔早就已经在等候着了。

  “主公!”刘晔看到刘备来后,行礼道。

  刘备摆摆手,道:“子扬,袁术已经派纪灵出兵徐州,我们如何应对?”

  刘晔道:“敢问主公是战还是守?”

  “战又如何?守又如何?”刘备问道。

  刘晔解释道:“战就是御袁术大军于徐州之外,我们主动出击,在淮南郡和袁术大战。”

  “这样,我们会更加具有主动性,可以按照战斗局势做出灵活的应对,是进是退都由我们。”

  “而守就是我们据徐州城池防御袁术大军,借助城高壕深对袁术进行抵御。”

  “这样,依托了城池的防御,我们的损失会最小,而且因为是本土作战,士卒士气更加高昂,也会为了守卫自己的家园而奋力死战,爆发出极高的战斗欲望。”

  “而且,因为是在徐州之内,我们的后勤补给基本没有什么负担,损耗也少。”

  听完刘晔的解释,刘备毫不犹豫的道:“既然这样,那么我选择战,在淮南郡和袁术大军大战。”

  开玩笑,他的徐州现在稳稳当当的,正在蓬勃发展,把袁术大军放进来算什么事!

  要是袁术的士卒在徐州转一圈,他的徐州百姓怕是就会遭遇无妄之灾了。

  御敌于统治地之外才是正理。

  他又不是没有这个实力。

  训练有素,兵甲齐备说的就是他刘大户。

  至于说后勤补给什么的,别人可能还会抠抠索索,甚至要精打细算到哪一天,或者哪一顿。

  但他刘备是差这点东西的人?

  不差钱!

  更不差粮!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把人放进徐州,直接打过去就是了。

  刘晔点头,接着道:“虽然我们现在和吕布没有撕破脸皮,但是也不得不防,应留一员大将镇守,以防万一。”

  虽然他觉得这个概率很小很小,但是也不能毫无防备,不然这不是在明晃晃的引人犯罪嘛。

  刘备深以为然,然后目光看向太史慈。

  太史慈正要抱拳应诺,张飞先一步开口了:“大哥,小弟来守城。”

  ‘大哥第一时间看的是子义,而不是他,尤其是他想到了叶平之前对他的不信任,现在连带着大哥也被带偏了,张飞很是不服气。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张飞觉得他要为自己正名,不然以后别人拿这事说他,那他还要不要活了。

  刘备皱眉:“三弟,你好饮酒,不适合守城,何况四弟的能力多强你又不是不知道,既然临走的时候对这事早有预料,我们就应该重视,并且听从四弟的,而且我也向四弟保证……”

  “大哥!”张飞诚恳道:“大哥,我虽然偶有犯浑,但是小弟自跟随大哥以来,可有在大事上犯过错?”

  “但是大哥,如果你今天不让我守城,那别人会如何说我?”

  “我承认四弟确实很厉害,但是这不过是四弟的臆测,四弟最厉害的还是在养民之上,军事上可不怎么样!”

  刘备越是不让他守城,他就越是要守城,越是要证明自己。

  刘备点头,这倒是,叶平确实在军事上没什么天赋。

  在一起这么多年,他们自然也和叶平进行过军事推演,然后叶平的军事素养怎么说呢。

  太教条式了,不懂的变通,有时候还容易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但是有时候又会出现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招式,让他们都大感吃惊。

  但这东西就好像昙花一现一样,只要叶平使用出来过一次以后,就无法第二次对他们有效了,能很轻易的就被看出来。

  总之,叶平在这方面就是一个矛盾体。

  “大哥,我向你保证,在你回来之前,我绝对不饮酒,好好守城。”张飞继续说道。

  “这……”刘备有些迟疑。

  “大哥!大哥要不信,小弟愿意立军令状!”张飞沉声说道。

  “三弟,不可胡言!”刘备立马阻止,这东西可不兴随便立的。

  “主公,不知在和翼德说的何事?”刘晔问道,他在一旁虽然了解个大概,但是具体的缘由还是不知道,竟然军令状都出来了。

  既然刘晔问起,刘备自然就把叶平走之前的事情说给了刘晔。

  刘晔沉思片刻道:“主公,叶平这是谨慎的做法。”

  “但是翼德乃是勇将,要的就是一往无前的气势,还有士卒对翼德的看法。”

  “如果此事传出去了,对翼德的声望影响很大,而且翼德自己本身内心也会受挫。”

  “大哥,我向你保证,一定好好守城!”张飞此时再次道。

  “好,三弟,此次就留你守城。”刘备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张飞都这么坚持了,要再不同意就伤兄弟感情了。

  “三弟,我留两万兵马给你。”为了以防万一,刘备还是留了足够的兵马张飞。

  有了这两万兵马,即使来个十万大军也能守个十天半个月的。

  有这个时间,不管是他回师还是二弟南下都足够了。

  “大哥,给我五千兵马我都守得住!”张飞还是觉得大哥被四弟荼毒了。

  “三弟,就这样,不然不让你守城了。”刘备沉声道。

  “是,大哥。”刘备脸一沉,张飞乖乖听命。

  刘备随后安排道:“我亲自起大军五万,发兵淮南,刘晔为军师,太史慈为先锋。”

  刘晔/太史慈:“诺!”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刘备就带军出征了。

  因为在过年以后,刘备就将徐州的治所迁到了下邳,因此距离淮南郡还是很近的。

  刚好在淮南的钟离与纪灵的大军相遇,双方当即展开了大战。

  虽然纪灵有十万大军,刘备只有五万,但是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武器甲胄的精良度,刘备大军都是远远超过纪灵大军了。

  再加上有太史慈这员猛将在,与纪灵单挑一次,五十回合大败纪灵,后续混战更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大大的激励了士卒。

  所以虽然兵力弱于袁术大军,但是却隐隐占据了上风。

  不过纪灵统兵也不弱,在被太史慈打败以后,就在中军居中调度,不再出战,凭借着自己优秀的统兵能力一直维持着阵线不溃散。

  “将军,士卒体力消耗严重,快坚持不住了。”一个副将来到纪灵身边汇报着情况。

  这场战斗从早上开始打,而现在已经到了中午了,可以说全靠纪灵统筹才能撑住。

  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士卒的体力消耗可想而知。

  “再坚持一会儿,变局就快要出现了。”纪灵道。

  这个情况纪灵早有所料,但是纪灵知道,刘备军同样消耗不少。

  但是纪灵有人数优势,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刘备军消耗更大,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维持战线,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少的劣势就会显现出来。

  事实也正如纪灵所料,在早上一开始的时候,刘备的攻势极其猛烈,他都差点维持不住阵线导致崩溃。

  但是到了中午,刘备军已经显露出颓势了,相反他却可以偶尔在局部获得一些优势。

  虽然这些优势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相信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现在,就是比拼两军毅力的时候了。

  但纪灵有自信刘备会先扛不住。

  而在刘备这边,刘备问道:“子扬,是否已经到了时候了,再拖下去我们这边会先扛不住的。”

  “确实差不多了,徐州兵装备还是差了点,但是我们刚接手徐州不久,需要和徐州军进行磨合,用袁术大军磨合一下我们与徐州军的默契倒是正合适,估计纪灵等一下会大吃一惊吧!” 刘晔笑道,随后往纪灵所在的方向看去。

  “刚好,纪灵,今天就给你一个教训,以后别再犯了。”

  通过军旗来判断大军人数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太依赖这个方法就不行了。

  当刘烨把五万人的旗帜给到四万人出战而纪灵却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刘烨就知道了纪灵确认人数的方式是通过旗帜和战鼓的数量来的。

  而且除了这个方法以外纪灵并没有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复验。

  那么在斥候确认旗帜数量的时候,刘备实际上是四万人,但是斥候会数出五万人数的旗帜,斥候自然会认为有五万人,从而对纪灵进行上报。

  但实际上刘备只是四万人在正面战斗,剩下的一万人早就埋伏在两侧,伺机而动。

  而随着刘备下达命令以后,战场两侧各出现了五千兵马,直接把纪灵大军拦腰斩断。

  纪灵大惊:“刘备不是只有五万人吗?这些人是哪里来的?”

  变局是出现了,但却不是他所预想的那样......

首节 上一节 83/2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