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治继续解说,
"除了宋濂之外,
首富沈万三也因马秀英的出手相救,而得以逃过一劫。
明朝刚建都集庆时,
沈万三为了向朱元璋示好,
于是主动组织浙江、江苏的大户人家纳税献金,
以支持新王朝的日常运转。
修筑南京城的时候,沈万三更是慷慨解,自己一人就承担了三分之一的筑城经费。”
“在这两项举措都得到朱元璋的嘉许后,
沈万三又想出了第三招:给军队发饷。
这一举动却,却触犯了老朱的禁忌。
皇帝的军队,哪里是平民百姓有资格发饷的?
‘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
朱元璋一怒之下,下令将沈万三处死。
马秀英再次劝说道:
‘一个普通百姓竟然富可敌国,这对他自己而言并非幸事。
天道有常,自然会对其进行平衡。
陛下何必亲自下令处斩呢?’
在马秀英的力劝下,沈万三得以逃过死罪,被流放到了云南,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除了和朱元璋有共患难的情分,
又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外,
马秀英的清醒通透也是她能够善始善终的原因所在。
马秀英一生共育有五个子女,
她对待每一个孩子都一视同仁,
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慈爱。
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孩子们都成长得十分出色。”
“对朱元璋,马秀英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她坚持亲自为丈夫打理一日三餐,
不求奢华的山珍海味,
只追求简单质朴的家常便饭,
将帝王之家的生活,过得如同普通人家一般温馨。”
“对待自己的族人,
尽管朱元璋多次提出要为她的族人分封官爵,
但她每次都坚决拒绝,
不愿引发外戚干政的风波,
体现了她的深明大义和顾全大局的智慧。”
“洪武十五年(1382年),
年仅五十岁的马皇后生了重病,但她却拒绝让医生诊治。
朱元璋痛苦不安,命令各地为皇后祈福。
马秀英却说:'人的生死,都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又有什么用呢?
你让太医给我看病,但医生能让人长生不死吗?
如果治不好,你是不是还要治他们的罪啊?
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弥留之际,马秀英留下一句:
‘希望陛下求贤纳谏,子孙皆贤能,让百姓有所依靠。’
然后就合上了双眼,
结束了她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看到马皇后离去时的苍白面容,
虽然早就从盘点视频里知晓了这件事,
但老朱双手,还是止不住的颤抖。
然而苏治还在继续讲解,还在继续给老朱伤口上递刀,
“有人说,朱元璋与马皇后爱的深沉。
可在我看来,他们之间又岂止是爱,更可能是一种深深的依赖。
朱元璋,
一个幼年全家差不多死绝的穷鬼,
做过和尚,
要过饭,
所谓人情冷暖对他来说,大概早就已经没感觉了。
年轻时加入义军,
居然走了狗屎运,被一军主帅看中,还下嫁义女。
他入狱了,
主帅女儿来看他,
带给他的大饼藏在胸口,至胸口烫伤,只为给他吃口热的。”
“后来,
他成功了,
登九五至尊,建万世之功。
他坐上了最高的位置,
拥有了无可匹敌的权力,
掌握着大明所有人的生死。
他完成了自唐亡以来,
华夏第一功业,
煌煌功业,彪炳史册。”
“他拥有了一切,
但对他来讲,
马皇后才是他的家,是他人生的全部意义。
他不只是爱马皇后,他更依赖她。
当她死后,
朱元璋便再次变回了皇觉寺中的那个穷和尚,
无依无靠,
孤家寡人,
冰冷麻木。
所谓‘天下于我何加焉’,
这时候,恐怕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谦词了。”
“马皇后,是朱元璋最后的天真无邪。
朱元璋,只是她的朱重八。
她走了,他的心也冷了。
儿子朱标再一死,
他就真的疯了……”
看到这儿,马皇后和朱标的眼睛,已经红了。
老朱更是已经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苏治的话,是真的说到他心坎儿里去了。
妹子走了,他活着的意义就去了大半。
倾注毕生心血的大儿子再一走,
他就只是一个带着传承执念的躯壳罢了。
不过现在好了,
苏治的奖励,已经完全改变了朱元璋的历史人生轨迹。
马皇后的奖励,自然也值得期待!
最后,苏治总结道,
"她生于乱世,有胆有识。
她是朱元璋的忠实伴侣,
是他在政治斗争中的得力助手,
是母仪天下的尊贵皇后,
更是直言不讳的谏臣。
她在逆境时能够不卑不亢,杀伐决断,淡然看待厄运;
顺境时能够不骄不躁,自律自省,不因权势和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平民本色。
这样的品性,历史上实属罕见。
朱元璋评价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
马秀英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