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十月。
辽军势如破竹的攻占了祁州后,开始继续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
途经贝州后,辽军直逼澶州城下。
辽军的这一连串行动,
不仅让宋朝河北大片领土的沦陷,
而且都城汴京也与辽军仅有一河相隔,
完全的暴露在了敌军的铁蹄之下。
面对辽军骑兵的凌厉攻势,
宋真宗如果选择逃跑的话,
那么他的命运很可能会像宋徽宗和宋钦宗一样悲惨。”
经过这么几分钟的盘点视频后,
金光柱里的寇准,也逐渐搞清楚了自己现在处境。
他确实是死了,
可却因为苏治(其实是万界直播平台)的神奇力量,竟然让他魂魄不散。
“宋徽宗和宋钦宗?”
寇准低声自语,他对这两位宋朝皇帝毫无印象,
“后世的皇帝?从视频中看,他们的结局似乎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
宋徽宗赵佶却颇为豪气的说道:
“苏先生,岂不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你看我汴京周围有二十多万将士,还有李纲、岳飞等数十位大将!
女真人若真敢南下,朕定保他们有来无回!!”
视频继续播放,
“面对近在咫尺的敌军,只有坚决抵抗,才是唯一的生路。
在寇准的督促下,
原本怯弱的宋真宗终于鼓起勇气,决定亲征。
但在朝堂之上,却仍有许多大臣对抗敌缺乏信心。
就连当时的宰相毕士安,
也以自己身体不适,和太白星白天出现对大臣不祥为借口,
拒绝随同真宗北征。
他甚至还责难寇准,指责他怂恿真宗亲征,将皇帝置于险境。
尽管如此,寇准也并未妥协。
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战略,
让宋真宗勉强维持住了北上的决心。”
“在寇准的监督和不断催促下,
宋真宗虽心有不甘,
但还是命令雍王留守京师,自己则起驾北上。
当车驾缓慢行至韦城时,辽军日益迫近的消息,也雪片似地从前方传了回来。
朝堂中的大臣们,
再次开始劝说真宗前往金陵以躲避敌锋,
这使得真宗原本就不太坚定的决心,又开始出现了动摇。”
“寇准深知军心民心的重要性,以及‘取威决胜’这一法则的精髓。
他提醒宋真宗,
在大敌当前、四方告急的严峻形势下,只可尺进,不可寸退!
还说:‘进则士气备增,退则万众瓦解!’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
也成功让宋真宗再次深刻认识到局势的严峻性。
在寇准的劝谏下,
再加上殿前都指挥使高琼等人的支持,
宋真宗终于下定决心,继续北行,
最终最终成功抵达澶州。”
看到大怂皇帝,罕有的鼓起了勇气和血性,
百姓们不由得开始热议起来,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种时候要是退后半步,很可能就会成为全军崩溃的开始!”
“这么说,檀渊之盟要出现了吗?”
“话说,打赢了还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不应该是赤裸裸的耻辱条约吗?为何还有人觉得这是功绩???”
“是啊!这不跟晚清时期差不多吗?”
“老秦人向死而生,汉人以一敌五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宋人丢掉了这些可贵的本事?”
“敌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奴颜婢膝或许能换来短暂的和平,但终究会招致灭顶之灾!糊涂啊!”
苏治继续解说道:
“北宋时期,黄河还是从澶州流过的,并将澶州城一分为二。
时辽军逼近北城,真宗惧而不愿渡河,欲驻南城。
寇准力劝真宗渡河,但真宗仍一直犹豫未决。
寇准见状,便对高琼说:‘太尉受国重恩,今日何以报之?’
高琼回答说:‘身为武人,唯死以报国。’
于是寇准与高琼商议了一番,便一同去见真宗,并对真宗说道:
‘陛下如果认为我的话不足凭信,可以再问问高琼。’
没等真宗开口,高琼便说道:‘寇准所言甚是。将士家小皆在京师,岂肯舍之而随陛下南迁?’
接着,高琼便请真宗立即动身渡河。
可枢密院事冯拯,此刻又跳了出来。
他指着高琼,呵责他对真宗太过鲁莽。
高琼则愤怒地驳斥道:
‘汝冯拯以辞章进至两府大臣,顾独以此耶!
今敌兵挑衅于前,我劝陛下出征以御侮,汝反责我以无礼。
汝果有才,何不作一诗以退敌乎?’
冯拯被骂的面红耳赤,敢怒却不敢言。”
第174章 还是刘娥技高一筹
“冯拯确实很擅长写文章,
但要是让他用文章来退敌,他恐怕还没那个能力。
既然没这个本事,那就低调点吧。
障碍扫除,
高琼于是便立即下令,
令卫士将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
“当宋真宗的黄龙旗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时,
城下的北宋将士与百姓们,
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士气瞬间拉满,
仿佛每个人都获得了最顶级的buff加持。
其实宋真宗到达澶州北城后,就把指挥作战的重任交给了寇凖。
他只是象征性的巡视了一番,然后便匆匆返回了南城的行宫。
但他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个吉祥物、工具人而已,
所以当他完成露面的工作后,他还在不在城北,其实影响已经不大。
只要皇帝不逃跑,
他的精神力量,就能够持续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不过宋真宗对寇凖能否成功应对契丹人的进攻,
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于是他多次派人暗中去观察寇凖的动态。
探子回报,
说寇凖这兄弟正在与知制诰杨亿于城楼上对弈品酒,
神态十分镇定,看起来成竹在胸。
而寇凖的镇定自若与成竹在胸,
也确实感染了宋真宗,使真宗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恐慌。
最后,真宗终于勉强留了下来,并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
“自从契丹大军南下,攻入中原腹地后,
宋朝各地的百姓和军民,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
反而是朝堂之上,到处充斥着逃跑、避战的声音。
老百姓和普通士卒,
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有血性、有骨气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