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相互庆贺道:‘戚老虎去,吾又何惧?’
于是福建倭患复起,倭寇大肆攻府掠县。
甚至,
就连福建的政治经济要地兴化府,也被倭寇攻破并洗劫一空。
《皇明驭倭录》记载:‘乡宦士民男妇咸就掳杀,死者约万余。……宝器、金玉、锦绮或传自唐宋者,咸归于贼,否则幻为煨烬’。”
“兴化府城的陷落,震惊了福建和明庭。
明庭对此十分恼火,
一面撤去了游震得的巡抚之职,
一面急调戚继光和名将俞大猷,入闽救援。”
“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
戚继光‘奉诏命入义乌募兵,凡十六日而竣,得壮士万余人’。
三月,
戚继光率扩充后的一万五千戚家军,
急行赴闽,
且一边行军一边练兵。
四月,戚继光成功与谭纶、俞大猷(福建总兵)、刘显(广东总兵)会合。
彼时,俞大猷、刘显两部,
已经与盘踞平海卫的倭寇,对峙了数月之久。”
“经过二十天的准备后,
明军开始对据险许家村的倭寇发起总攻!
战力最猛,名声最盛的戚家军为中军,
刘、俞两军分别为左右两翼。
在明军三路猛烈攻击下,
他们只用了两个多时辰,就迅速荡平了许家村的倭寇。
歼灭倭寇两千余人,解救被掳百姓三千余人。”
“尔后,戚继光等人又克复兴化府、平海卫、峙头、卫城堡。
五月,
连捷马鼻岭、硝石岭等处,克复政和、寿宁二县,
终于使福建恢复了暂时的宁静。
平海卫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
欣喜若狂的明世宗,
为此特地举行告谢郊庙的祭天大礼。”
“六月,戚继光因功‘升署都督同知,荫一子原卫正千户’,但戚继光移荫于其弟戚继美。
十月,戚继光升为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温两府。”
“自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至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
戚继光与谭纶、俞大猷、刘显、汤克宽等配合作战,
戚家军历经水陆大小五十余战,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彻底消灭了侵犯福建、广东的倭寇和勾结倭寇的吴平等部海盗。
至此,倭国各岛的来犯者,
终于承认占不到大明的便宜了,
因而逐渐放弃了继续骚扰的念头,
东南沿海几百年的倭患得以平息。”
“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
戚继光以剿吴平之功升右都督,
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将、抗倭的民族英雄。
戚家军也著名于当时,流芳于百世。
不仅如此,
戚继光还为大明培养出了胡守仁、陈大成、吴惟忠、戚继美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第253章 平倭寇之患,挡北虏之扰
朱元璋在看过这段视频之后,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道:
“原来只靠海禁是行不通的,还是得靠杀才能震慑住那些倭寇……”
原本还有些犹豫的朱棣,此刻也下定了决心。
既然他自己有能力解决倭寇之患,就不应让倭寇继续祸害后世。
“传朕命令,令水师做好出征准备,朕决定亲征倭寇!”
众将士闻令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陛下威武!”
“大明必胜!”
……
视频继续直播,
“东南沿海倭患渐次平息以后,
长期以来高悬在明廷头上的‘南倭北虏’两把利剑,终于被摘除了一把。
明廷便把主要精力放到整饬北方边务,
消除蒙古鞑靼部落的袭扰上。”
“‘北虏’问题,其实也是由来已久。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7年)冬,
朱元璋发布讨元檄文,
喊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并命大将徐达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蒙元,驱除胡虏。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
明军攻破大都,
宣告大元大蒙古国,在中原长达一百多年的统治彻底终结。
北迁的元廷,依旧时刻想着恢复对中原的统治。
明军也曾数次举兵北征,想要彻底消灭北元汗廷,统一漠北,‘永清沙漠’。
“洪武五年(1372年),
大明在岭北战役中以失败告终,
北元摆脱了彻底亡国的命运。
但双方暂时都无力大举进攻对方,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最终形成。
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也曾率大军‘五征漠北,三犁虏廷’,
虽然消灭了不少胡虏,
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蒙元残元势力的威胁。”
“自正统以后,大明国力开始下降。
正统十四年(1449年),
明英宗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之下,
仓促率兵亲征,
结果在土木堡大败,
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部首领也先俘虏。
自此,
明朝对蒙古部落再也无力主动发起进攻,
被迫采取以防守为主的策略。
之前的视频,
咱们对这三位皇帝都有过盘点,
相信大家也已经大致把这些历史串联了起来。”
“到戚继光所在的这段时期,
明朝中后期,
由于朝廷吏治的逐渐腐败,国家的治理效能大大降低。
同时,边防的防御力量也日益衰退。
这使得来自北方的威胁,尤其是来自鞑靼的侵扰日益加剧。
嘉靖年间,
鞑靼各部族频繁侵犯明朝边境,
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
而明朝军队腐败,根本抵挡不住蒙古人骁勇善战的骑兵。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
鞑靼首领俺答率领数万精锐骑兵,猛攻大同和蓟镇。
他们突破古北口,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而明军不仅京营官兵毫无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