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64节

  向太后认为赵佶仁义孝悌,具备治国之相,因此极力主张立他为帝。

  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众大臣也认为赵佶是最佳的人选。”

  “可事实上,有才华,不等于懂治国。”

  “宋徽宗在位期间,重用了蔡京等一批官员。

  仗着皇帝的宠信,蔡京等人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为了私利无恶不作。

  权臣当道、朝政腐败,百姓受尽欺压,生存日益艰难。

  大宋的政治形势急转直下,内部各种农民起义频发。

  内有忧患,外有强敌,北宋如何不灭?”

  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这六人看到这儿,不由得脸色大变。

  而这六个人在历史中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

  那便是——北宋六贼!

第71章 赵桓:父皇,你真的狗

  “赵佶继位时,宋朝尚处于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

  然而,他本人对政治毫无兴趣,而且一窍不通。

  他甚至常常凭直觉和喜好来制定政令,导致政事一度混乱。”

  “有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就是大奸臣高俅!

  高俅此人毫无既无政治才华,又无带兵打仗之能,

  仅仅只是因为擅长蹴鞠,迎合了赵佶的爱好,便被提拔至高位,甚至官居太尉。

  高俅无功而受禄,

  恃宠营私,侵夺军营,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

  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竟然一哄而散,完全没有半分抵抗的意志。”

  百姓们忍不住议论道:

  “这皇帝可真是太随性了,用人全凭个人喜好啊!”

  “这样的皇帝,确实也离亡国也不远了吧。”

  “如果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生在宋徽宗的年代,肯定可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吧?!”

  “天不生我李太白,万古诗道如长夜!真想与徽宗赵佶一起切磋切磋诗词啊!”

  “……”

  视频继续播放,

  “赵佶还重新推行了‘稻田务’。

  ‘稻田务’是官营农场机构,靠招募农民耕作,并设置团长管理。

  然而官营农场经济效益低下,远不如让农民自由耕种并征收赋税划算。

  因此旧的‘稻田务’早在宋仁宗时代便已被取消。

  但赵佶却不顾这些历史教训,重建稻田务并强行征收百姓土地。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

  既然旧的稻田务已经取消,其管理的田地也早已分配给了百姓。

  那么重建‘稻田务’所需要的官营土地,又从哪里来呢?

  答案毫无疑问,自然是——百姓!”

  “百姓被强夺了耕地,还如何生存的下去?

  他们便只能在被充公的公田里种粮食,而且还要先要缴纳赋税。

  更糟糕的是,

【厌世尒詤φ 车专詀1 ㈦ 玖 ⑨ ④ 3 一 6 ⒋】

  底层官吏和恶霸也趁机剥削民众,

  强迫他们缴纳更多赋税。”

  “百姓活不下去了,便只有农民起义一条路可选。

  镇压这次起义,耗费了宋朝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然而赵佶却并没有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任何教训,或者进行任何反省;

  相反,他没有的丝毫的后悔,而且一转头又扑向了宫殿装饰和书画收藏的爱好中去了。”

  汉光武帝刘秀终于忍不住叹息道:

  “这赵佶啊,压根儿就没有作为一国之君的觉悟。

  把国家交给这种人,是百姓的不幸。”

  赵匡胤恨铁不成钢的骂道:“混账玩意儿,你要不会做皇帝,就干脆让给其他人来做!”

  可能让老赵想不到的是,赵佶后来确实一门心思想把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不过这不是出于自我醒悟,而是不想面对大敌……

  “朕乃圣明之君!”

  此时的赵佶,披头散发,眼神涣散。

  他似乎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有嘴里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几句话,

  “朕的大宋远超汉唐!”

  “蔡京、童贯、高俅都这么说的!”

  “朕乃圣明之君!”

  “朕的大宋……”

  可怜的孩子,突然被人从象牙塔里拖了出来,精神遭到了严重的刺激。

  然而,视频却并没有理会赵佶的崩溃,继续无情的揭露着他罪行和过失!

  “二、不顾国库空虚,生活奢侈无度”

  “在奢侈生活方面,宋徽宗的表现堪称极致。

  他极度追求享乐,对宫廷的生活有极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需求,他不惜花费巨资修建宫殿、园林,并采办各种奇珍异宝。

  例如著名的艮岳,

  它是一座人造假山,用的是从南方采办的花石纲。

  假山上遍布奇花异草,山间有流水瀑布,耗费了无数的人力和财力。”

  “众所周知,赵佶对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情有独钟。

  于是,他经常在宫廷中举行各种文艺活动,而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做支持。

  在宋徽宗的奢侈生活影响下,北宋朝廷的开支急剧增加。

  为了满足皇帝的奢华需求,朝廷便不得不加重对百姓的赋税征收。

  同时,由于宋徽宗对道教的崇拜,他还大量封赐道士官职,使得朝廷的官员数量激增,这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负担。

  此外,他还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困境。”

  “三、军事白痴还爱瞎指挥”

  “宋重和元年左右,一向沉浸于文化艺术的宋徽宗,突然对军事来了兴趣。”

  “他不顾自澶渊之盟以来与辽国维持的百年和平,

  轻率地撕毁了条约,并与辽国的敌人金国,缔结了海上之盟,共同伐辽。

  这一决策虽然最终成功灭了辽国,

  但却也打破了地区的战略平衡,使得北宋直接暴露在金国的威胁之下。”

  “‘唇亡齿寒’的道理,宋徽宗赵佶和崇祯帝朱由检似乎都不懂。

  朱由检灭了魏忠贤,结果让东林党成功上位。

  赵佶和金人联手灭了辽国,结果金人转身就欺负到了宋朝的头上。”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开始大举南下攻打北宋。

  金兵的铁蹄很快越过中山,向着京城疾驰而来。

  十日之内,他们便可抵达京畿之地,这一消息让整个朝廷陷入了恐慌。”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宋徽宗赵佶做出了一个决定——内禅。

  他召集了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枢密院的蔡攸、童贯,以及执政张邦昌等人商议此事。

  可能是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宋徽宗‘忽气塞不省,坠御床下’。

  这可吓坏了一众大臣。

  ‘宰执亟呼左右扶举,仅得就宣和殿之东阁,群臣共议,一再进汤药,俄少甦。’

  一场手忙脚乱之后,终于是把宋徽宗给重新弄醒了。”

  “然而宋徽宗虽然醒了,可他却也瘫了……

  他张口欲言,却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几个含糊不清的音节。

  群臣见状只能递来纸笔,

  然后宋徽宗用左手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一行小字‘朕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

  宰执大臣们无言以对,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没办法,宋徽宗最后只能又写到,

  ‘皇太子其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看到这儿,

  一些观众与视频里那些“宰执大臣们”一样,已经反应过来了——这特娘的就是赵佶演的一场戏!

  为了推卸责任,赵佶装作突发怪病,

  然后他才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桓,

  让赵桓去面对来势汹汹的金人!

  不得不说,

  赵佶是真的狗。

首节 上一节 64/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