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27节

  校场高台上,王颁一眼便见到那位英武不凡的李大将军正身着明光铠站在那里,手持一柄刀芒闪烁的长刀似要斩下,而那刀锋所指赫然正是王固。

  眼见这一幕,王颁心内顿时一寒,忙不迭挥鞭策马冲上前去,同时口中大喊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求大将军刀下留人!”

第650章 武库充盈

  2023-09-17

  随着中外府征令下达,诸军集结也有几日。李泰连日来检点军资,今天终于抽出时间入营检阅一番。

  趁着这机会,他也带上了仍在此间做客的江陵使者王固同行。王固此人奉佛茹素,鸿宾楼多日款待感觉都效果不大,索性便让他看一看荆州总管府兵锋锐否。

  去年淮南之战结束后,总管府辖区内便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即便是有军事行动也多是清剿匪徒、平定作乱的蛮人等等规模不大的零星战斗。

  经过将近一年的休养,诸军也都精力旺盛。当得知再有作战任务下达后,诸将纷纷进言请战。李泰出道以来一系列的战事,早就给部下众将士们种下了一个百战百胜的信念,也都非常渴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今天的演武各个项目中,诸军也都用心表现,重视的程度不亚于真正的沙场交战,表现自然也都非常的亮眼。

  李泰一路观看下来,心中自是豪情勃发,有心想搞上一两首文抄来壮壮士气,但终究不是专业的,临场乏甚发挥,涌上心头的军事题材多是盛唐时期、不甚切合当下。

  倒是作为观礼嘉宾的王固当场写出了一首《燕歌行》,虽然在李泰看来水平也一般,但也总算是描写并歌颂了今日的演武场景,于是他便拿出一柄沔北当地锻造生产的长刀要赠送给王固。

  只是这柄刀还没有送到王固手里,校场外一声“刀下留人”便喊的他有点懵。

  不多久,王颁这个乱闯校场、冒犯禁令的家伙便被擒拿下来,一路扭送到了点兵台前。

  在一脸尴尬的王固解释之下,李泰才又想起这个被抛在脑后的王僧辩之子。倒不是他对此不够重视,只不过近来每一件事都比这要重要的多,所以一时间便没有顾及。

  “你便是江陵王领军之子?且不说你冲犯营禁之过,方才哗噪之言又是何意?”

  李泰站在高台上,垂眼望着委顿于台下的王颁沉声发问道。

  王颁这会儿已经是一脑门子的冷汗,事到如今王固还完完整整的站在台上、也并没有身首异处,他哪里还不明白刚才是自己误会了。只是在今校场数千将士围观之下,这误会一时之间却不好解释,因此王颁只是默然垂首,不发一言。

  等了片刻不见回答,李泰便冷哼一声,他缓步走下高台,到了校场一旁的帐幕下坐定下来,才又让人将王颁押入进来,望着这仍自不肯开口的少年冷笑道:“你观我镇中厉兵秣马、似在备战,故而心疑我将兵法江陵、今日于此杀使祭旗,是不是?”

  王颁听到这话后,顿时面露惊容,旋即便又忙不迭埋首下去,倒是不再继续保持沉默,而是涩声说道:“小民愚蠢狭计,妄度大将军胸怀。所犯营禁,愿意身领惩罚,只求大将军能够宽大包容,切勿弃逐……”

  “敢于认错受罚,倒还算是孺子可教。只是你知不知冲犯营禁,于我军中应受何种惩罚?”

  李泰听到这话,脸色才稍微一缓,旋即才又发问道。

  “大将军治军严明,入营之前已有观见。诸军令行禁止,刑赏必定用极。冲犯营禁,或许便要加以极刑。小民虽不畏死,但恳请能以不知者求作缓刑,捐身用命、戴罪立功。但有功绩、皆归将主,能杀一敌、不负投效之义!”

  王颁顿首于地,最开始语气还有些迟疑颤抖,但到最后已经变得坚定起来。

  李泰本来也没有刑杀其人的想法,作此戏问只是想威吓一番,但在听到王颁的回答之后,忍不住便心中称奇,抬手吩咐道:“给他松绑。”

  王颁在被松绑之后,便又两手伏地恭候处置。

  “站起来吧。”

  李泰先是示意王颁免礼,然后才又笑语道:“既然至此,你父想必已经将前意告你。此间虽然举目无亲,但男儿丈夫谁又甘心作一栅下守户之犬?当年我走入关西之时,岁龄尚不及你如今,何尝不是举目无亲?但既来之则安之,有此一身志力,何患不能出头!”

  王颁本来还有些忐忑,担心李泰或会问责他仍然心向江陵,可在听到这番话后,心情顿时大感振奋,瞬间便找到了自己和李大将军在灵魂上的契合点,旋即便又深深作揖道:“小民怎敢自比于大将军,只是效从于后,但能得于一二风采,便已深感荣幸、足慰平生!”

  李泰听到这话后便笑起来,转又稍作询问这王颁的文武才艺如何,然后便又笑语道:“你父既然将你付我,当然不能闲置不用。你是愿意执笔府下,还是捉刀帐前?”

  “仆多谢大将军赏识!仆少年顽愚,不以学识称著,愿意执戈卫从郎主麾下!但、但究竟作何时任,皆听郎主安排!”

  等候多日,还搞出来一场乌龙,王颁心情自然是跌宕不已,但好在是总算有了一个着落,不至于再继续漫无目的的闲逛下去。

  “我帐前倒是颇多少壮听命,既然想要听用于此,那可要加倍用心了!”

  李泰闻言后便又呵呵一笑,旋即便又向帐幕外喊话道:“达摩,且将此员引入你队之中。”

  “末将领命!”

  之前便到辕门处引领王颁入营的若干凤闻声后连忙出列应答,旋即便又向着王颁一勾手指,示意他到自己队伍中去。

  如今李泰权位越来越高,亲兵规模也越来越大,有五百名精擅骑射的射生手,有三百名重甲陌刀手,还有两百名帐内亲信。

  这其中帐内亲信分为两队,由梁睿和若干凤两个镇兵二代和未来的连襟分别统领,其他少壮门生们也都被安排于此。凭王颁的年龄和身世,被安排在这里面倒也正好。

  经过这一桩插曲之后,接下来演武继续进行。而王颁也被直接发给了一套黑色的袴褶戎装,只是相对于一般将士的穿着,他们的束腰皮带漆以金线并且镶嵌着各类玉质挂钩,显得更加奢华美观,穿戴起来直接让整个人气质都拔高一层。

  王颁刚刚穿戴完毕,尚自新鲜着,旋即便被安排了任务,前往营中军械仓库中拿取奖赏演武将士们的器械物料。一队十名帐内亲信,由一名都督率领。

  途中王颁也在好奇的向同袍打听军中人事编制,同行者倒也很热心,仔细的为其讲解一番。

  李大将军权位极高,其帐内亲信级别也非常的高,入选之后即刻便授子都督衔,什长便是都督,再往上则就是帅都督、大都督。

  这一系列都督号并不只是荆州总管府内部称谓,放在朝廷和中外府都是承认的,像两名亲信队长大都督,那都是有着正正经经的郡公爵位!

  王颁听到这话后也不由得暗自感叹李大将军在西朝地位之高,再想到之前大将军勉励自己所讲的话时,王颁心情便更加的激动,只觉得李大将军真是他这种独自离家进行奋斗的少年们的偶像啊!

  不过王颁还是有点不解,他们那位什长年纪看起来同样不大,骑着高头大马甚至脚尖都够不着马镫,但却居然已经有了都督衔,难道年纪越小在李大将军这里越受重用?

  都督李雅当然不知王颁心中念头,对于这个新加入其小队中的成员印象并不好,之前王颁擅闯校场的举动让他感觉这家伙就是一个刺头,当见到王颁骑术不甚精明的时候,当即便皱起眉头来说道:“某等亲信职在拱卫,大将军安危与否俱在我等刀锋之内,若连区区座驾都驾驭不熟,又怎么拱卫将主?我不管你有什么非凡来历,但既然入我队中,最好是尽快将骑术学精!来日我亲自考校,若仍是此状,即刻将你开革出队!”

  被一个年龄比自己小得多的少年郎训斥,王颁脸上多多少少有些挂不住,但对方的训斥也并非刻意找茬,只能闷声应承下来,心里也在暗暗发狠一定要学好骑术,等以后策马疾冲把这小萝卜头甩的远远的!

  库房很快就到了,李雅入前掏出需要支取的军资名单同军需官接洽,王颁等人则就负责进入库房挑选点收。

  走进库房之后,王颁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觉得自己仿佛进入钢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精良甲具看得人眼花缭乱,单单一座库房中便有上千具全身精甲。而那种长大的斩马刀与精造的马槊同样摆设如林,其他各种刀枪剑戟更是不胜枚举。

  “沔北武库竟然如此充盈……”

  王颁看着满仓的甲刀军械,心中可谓是震惊不已。他之前也曾有随父出征,江陵所配给军士们的武装同沔北此间相比,简直就是拍马难及。

  其他亲信们听到王颁的感慨后也都自豪不已,但又有人指着仓库最内里一个高架上所摆设的马槊叹声道:“武库所藏虽然精良,但若能够得大将军赏赐龙纹槊,那才是能真正称得上是勇冠诸军啊!”

第651章 诸大将军

  2023-09-18

  西魏各方人马集结、整军备战的同时,在新改组的中外府中也正进行着一系列最高级别的会议。

  自从朝廷将宗室广陵王元欣和六位资望深厚的功臣陆续加封为柱国大将军以后,西魏国内军政大势便由诸位柱国共同商讨裁决,起码在表面上是有这样一个流程。

  就比如今次发兵进攻北齐,便是由众位柱国一同商讨之后做出的决定,而非太师宇文泰一人独裁。而此番出征诸位统兵大将的任命问题,同样是由诸位柱国来到中外府进行商讨。

  虽然名为商讨,但讨论的地点并非朝堂,而是由宇文泰所掌控的中外府,也可见宇文泰仍是这会议的主导者。其他柱国的意见也仅仅只是作为参考,拥有最大话语权的仍然是宇文泰。

  在诸位柱国势位崇高、不再负责一线的征战和统率人马的事务后,这些统军的大将军便等于是诸府军士的最高统帅。而在这场征事以前,秦州总管宇文导和荆州总管李伯山名位已授,并且一者负责留守关中,一者率军直赴河洛,自然不在这一系列会议讨论的议题中。

  但接下来每一位大将军的人选任命,对于国中局势变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自然也都需要极为慎重的决定,需要充分采纳每一位柱国的意见。

  除了元氏三位大将军之外,接下来第一位获得诸位柱国共同认可的大将军人选即就是侯莫陈崇之兄侯莫陈顺。

  侯莫陈顺同样也是资望深厚的武川老人,只是差了随同贺拔岳进入关中平叛的履历,是跟随孝武帝一同西迁进入的关中。其后与台府的关系虽然有些疏远,但在大统初期关陇局面的稳定也都颇有贡献。如今其人被提名为大将军,无论个人的才能还是履历也都无可挑剔,几位柱国对此也都没有反对。

  当这一项任命获得通过后,参加会议的侯莫陈崇自然是忍不住笑逐颜开。他在柱国之中本就因为年龄问题而显得资历有些浅,如今兄长被任命为一线的统军大将军,彼此搭配权势顿时便凸显出来。

  紧随侯莫陈顺之后被提名的便是宇文贵,宇文贵虽非武川旧人但却是夏州大豪,而夏州一干人士乃是如今大行台赖以执掌国中军政事务的心腹之众。宇文贵作为其中的核心成员,又被大行台引为同族,如今升任大将军,也是情理应当。

  宇文贵之后受到提名的便就是豆卢宁了,看着李弼提出这个人选,在场众柱国心内也不免暗生吐槽,感情这第一波提名比的就是各自心腹?

  豆卢宁虽然被提名出来,但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其实都没有笃定必选的理由,虽然这两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但也都不够出众。

  虽然说当年作为侯莫陈悦部将,豆卢宁随同李弼归降大行台宇文泰,使得宇文泰得以控制关陇,但是侯莫陈悦部将中已经有一个李弼高居柱国之位。至于豆卢宁,给不给任大将军其实都说得过去。

  李弼掐着这个点提出豆卢宁,当然也是为了向几位柱国要人情。前边讨论侯莫陈顺和宇文贵两人的时候,他可都没有发声拒绝,大行台和侯莫陈崇若是拒绝自己的亲信老部下,这总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其他几名柱国,当然也没有强烈的反对动机。几人当中资历人脉最深厚的独孤信,已经有一个女婿早就提前就位了,如果还要争抢第一轮的名额,那吃相就有点难看了,而且得罪了李弼也直接杜绝了再拿下一个名额的可能。

  于谨、赵贵都是要看大行台的脸色,至于李虎因为久镇长安,本身并没有什么足够资格争夺位置的亲友部将,而且在之前授任元家宗室的时候,大行台已经充分采纳了他的意见,这会儿自然犯不上因为一个自己没有需求的位置而得罪李弼。

  因为李弼提出的时机很巧妙,尽管豆卢宁的资历并不那么硬挺,但在一圈意见征询下来,在场也没有人明确的表示反对,于是这一任命便顺利的获得了通过。

  眼见李弼的提议获得了通过,赵贵顿时也变的活跃起来,张嘴提议道:“旧年清水公遇害,众将皆命悬贼手,赫连达勇而敢当,奔赴夏州告变求救。近年虽然事迹无显,但追述前功对关陇安定居功甚伟,堪居领军大将之职!”

  旧年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诸将惊疑不定,赵贵首倡拥戴宇文泰为主,而赫连达则亲自奔赴夏州将宇文泰迎到平凉接掌贺拔岳余部。所以在这件事情上,赵贵与赫连达可谓是宇文泰能够成功入主平凉的最大推手。

  然而赵贵此言出口之后,别席中的李虎脸色就变得有些尴尬,不待其他人发声,自己便先开口道:“赫连达不如达奚武!”

  达奚武当然功勋出众,在大统初年几场同东魏之间的大战中全都有非凡的表现,而且去年又有和李伯山一同平定汉中之功。如果单纯按照功劳的话,其实应该是被最前提名之人,只不过因为与在场几位柱国并没有特别亲善的关系,故而并没有被率先提及。

  眼下李虎提名达奚武也并非与之关系多好,主要还是为的否定赵贵的提议。

  正如赵贵所言,赫连达近年有乏出色的表现,甚至至今仍然还只是车骑仪同,并非骠骑开府,若仅仅只是凭着旧年前往统万城通知迎接大行台便授予大将军之位,这显然就有点打脸李虎了。

  因为类似的事情李虎也干了,只是去的并非统万城。

  赵贵也是瞧着李弼目的达成的太轻松,所以才突发奇想试试做一个提名,却不想直接刺激到了李虎的敏感神经,而李虎所提出的人选又是一个让人不好质疑的人选,一时间也让赵贵颇感尴尬,不由得便转头望向大行台,然而大行台却直接避开了他的眼神。

  宇文泰对于每一位大将军的人选都有细致的考量,赫连达完全不在他的考虑之中,如今被赵贵贸然提出,而若由他出口拒绝的话,多少会有凉旧人之心,索性避而不言。

  “达奚武确是一个合适之选,其旧年功勋已经有目共睹。去年的克定汉中虽然非其首功,但伯山淮南转击慕容绍宗之后,控制汉中情势,扑灭诸方贼情,达奚武也功不可没。单凭此节,居任大将军便无可挑剔!”

  独孤信同李虎交情颇深,自然不能看着这个老兄弟发言冷场,但大行台没有直接说话,便自己开口说道。

  于谨、李弼在听完独孤信的发言后,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认可。有了这几人的垫场,宇文泰这才开口表示达奚武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便确定了达奚武的大将军之位。

  至此,在扣除了之前便确定下来的两大将军和元氏三名大将军之后,会议中又决定出了四个名额,十二名大将军之位便只剩下了三个。名额越少,竞争自然就变得更为激烈。

  独孤信在发言力挺达奚武之后也并没有闲着,肯定了达奚武在汉中之战的功绩后旋即便又说道:“去年汉东之战,杨忠同样表现优异,扫荡随陆之间更直接就阵生擒南梁名将柳仲礼……”

  话讲到这一步算是前后呼应了,汉中达奚武只是给李伯山打个下手,已经足够担当大将军之位了,那么杨忠在汉东几乎独当一面,当然也不能厚此薄彼。虽然达奚武前功较杨忠更加辉煌,但就近年功勋而言,并没有明显胜出杨忠。

  众人自知独孤信为何这么热切的为杨忠争取,两人之间的关系便等同于李弼和豆卢宁。也就是之前李伯山已经提前锁定一席,否则独孤信可能坐下之后就要为杨忠表功争取了。

  独孤信说这话的时候,两眼直勾勾望着李弼,显然是用眼神在强调之前豆卢宁事,希望李弼能够投桃报李。

  李弼这里还未开口发声,旁侧的于谨却抢先开口道:“其实若论近年功绩,韦孝宽坐镇河东玉璧城,几却强敌。旧年李伯山所以能够直袭晋阳,也在于东贼大军困顿玉璧城外啊!此功着实可钦可表,韦孝宽当真关西英雄男子,大司马以为然否?”

  独孤信原本是信心满满,可是听到于谨这么说之后,神情顿时一滞,眉头也皱了起来,望向于谨的眼神都带了几分火气。也就是他不似寻常镇兵做派,否则听到于谨这么说,怕是已经要直接拍案骂娘了。

  诚然杨忠是独孤信共事多年、情义深厚的老部下,而他与韦孝宽之间的交情颇深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两人之间除了荆州共事的情义之外,彼此间也是交情莫逆,员佐下属都可共用。

  韦孝宽玉璧之战的防守胜利可谓是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后续一系列影响天下大势的变故都是以高欢攻打玉璧未果、又遭晋阳被偷袭洗劫的双重打击之下羞愤去世而引发的。

  韦孝宽不只是功勋卓著,更兼本身就是关中豪强中的代表人物。如今中外府所统辖的府兵本就是以关陇子弟为主,韦孝宽得居一个大将军之位也是顺理成章。

  独孤信之前便打算在帮助杨忠争取一个位置之后,再为韦孝宽稍作发言助势,便就可以直接锁定两席,达成一个最好的结果。但今于谨却直接发言将此二者对立起来,有点要逼着自己二选一的意思,自然是让独孤信心中倍感不悦。

  这样的情况下鱼与熊掌兼得自然是不可能的,会议进行到这一步,大部分的名额已经被锁定,但国中够资格被提名的人却还不乏。在这种群众共议的氛围下,就算是大行台也不能一意孤行、违背众愿的强行委任人选。

  韦孝宽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勋,都比杨忠要更加适合担任大将军。这也是于谨提名的刁钻之处,独孤信如果不对韦孝宽加以贬低,可能都保不住杨忠的大将军之位。

  可会议进行到这一步,仅仅只剩下三个名额了,韦孝宽估计已经是这些关中豪强们的最后希望,若独孤信发声表示反对,不只是接下来不知该要怎么处理同韦孝宽之间的私交,还可能遭到一众关中豪强们的忌恨,甚至影响到自家女婿李伯山。

  诸如接下来可能就会有人捏造流言,说独孤信因恐韦孝宽势大影响到李伯山在关陇豪强们当中的誉望和影响力,所以才刻意打压韦孝宽,否决其人担任大将军之职。

  独孤信还被于谨挤兑的眉头深皱、不知该要如何回应,旁边侯莫陈崇已经望着于谨不客气的皱眉说道:“于柱国此言欠妥,难道他关西英雄才是男子,别处英雄尽女子?韦孝宽虽然守城有功,但杨忠为国拓疆千里,守成之劳怎与开创之功相等?作此比较,本身就是轻慢战将功勋!”

  讲到这里,侯莫陈崇便递给独孤信一个深有默契的眼神,而独孤信见状后也不知道这家伙的所谓默契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侯莫陈崇算是镇兵中的鹰派代表,对于越来越多的关陇豪强担任领兵将主一直心存不满,此时在听到于谨拿韦孝宽和杨忠做对比的时候,当即便旗帜鲜明的表态站在杨忠这一边,对于韦孝宽则不甚感冒。

  “尚乐此言虽然略显轻躁,但所持论倒也不是不无道理。正如人间论者常言李伯山才是国中少流第一人,余者纵然循规勤劳,但却并没有赫赫之功可称。李伯山为国开疆拓土,不只时流无人可比,更是远迈前人。若以此难易比较,杨揜于的确是更胜一筹。”

  待到侯莫陈崇发言完毕之后,宇文泰便也开口说道,转又望着独孤信颇为体贴的笑语道:“大司马于此两员交情深厚,或许也正困于此,不便于直言孰优孰劣。就此二者该当取谁,大司马便暂请惜声,我是心属杨揜于,不知你等诸位呢?”

  众人听到这话后,也都纷纷点头认可杨忠要比韦孝宽更加适合担任大将军。

  独孤信听到大行台这么说,心中顿时便又滋生闷气,感情我这提名一番结果人情全被你占去了,倒把我自己搞的里外不是人!

  虽然他跟杨忠之间感情深厚,自然不会因此有什么动摇误会。但是酝酿多日的一件事情就这么被大行台和于谨摆了一道,自然也是让他心内愤懑不已。如果运作得好,他这里可以直接掌控三个大将军之位,可谓一枝独秀,但现在看来,大行台也是打定主意不想让韦孝宽过早上位了。

  等到杨忠的位置被敲定,那便只剩下两个位置了。

首节 上一节 327/5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