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772节

  “好。”

  僧哥看着春三十娘,有些走神。

  老板娘扭着屁股回厨房,

  小酒馆里一群汉子就盯着笑,还有人吹口哨。

  有个熟客,大家都叫他欧阳公,不过这老头其实也很穷酸,读过书,但没读出名堂,如今都快五十了,却还在码头上给店里抄书记账为生,衣袖衫襟上常见墨渍,

  爱喝酒却酒量小,喝不了多少就醉。

  “僧哥,我听说你也不信佛,怎么却叫这名?”

  “贱名好养活,如猪狗牛马之类。”

  有旁人喊道,“僧怎么成贱名,那可是高高在上接受供养的,活的好不快哉。”

  就算当今天子汰佛,整肃佛门,但在百姓印象中,沙门释教里的人,还是比他们这些人过的强百倍的。

  人家就算现在不能放贷开质铺,不能经营碾硙磨坊油坊车行,不能再接受土地赠送,可再怎么不济,也是不他们能比的了的。

  僧哥解释道,“我阿耶在我三月大时,取的这名,乃是因为僧是出家人,听说出了家,小鬼判官以及妖魔鬼怪都不敢奈何。”

  僧哥姓刘,大名灵宝,据他爹跟他说,他家祖上乃是那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宋开国皇帝,

  但僧哥打小就不信,毕竟天子之后,怎么可能混的跟他家一样落魄,看不出半点祖上辉煌的痕迹,连个家都没有。

  不过长大后的僧哥倒是跟那位刘宋武帝年轻时一样,喜欢赌钱。

  反正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光靠揽工扛活也出不了头,不如偶尔去搏一把,

  可惜他运气向来一般,赌博从来没发过财,倒是经常还要欠一点赌债。

  一盘卤的红通通的卤头肉切的很薄透,老板娘还送了一碟卤香干,自酿的老冬酒过筛很澄净,

  “我没点香干。”

  “送你的,”春三十娘帮他倒满酒。

  “陪我喝一杯吧。”僧哥道,

  “不得空呢,”老板娘道。

  “也许以后我就不会来了,喝一杯吧。”僧哥请求。

  春三十娘听了这话突然愣住,

  然后仔细的瞧着他,高大健壮的一男人,长的浓眉大眼的,对他也很熟悉了,在码头干活,人挺讲义气,打架很凶,光棍一个,

  唯一不好的是喜欢赌,虽然跟那些烂赌的人有些不同,他只是每个月去搏一两回,而且不会烂赌,要是输了就走,不会借赌场的高利贷一心翻本。

  可春三十娘讨厌赌博的男人,

  “怎么了,不是说搏赢钱了?”

  “输了,昨天发了工钱,我去搏了一把,输光了。”僧哥如实道。

  “那你这是?”

  僧哥给老板娘倒了杯酒,“坐,喝一杯吧,我要走了。”

  春三十娘坐下,突然听说他要走,她心里莫名空落落的,舍不得,

  其实这男人挺好的,她一个年轻寡妇在这里开酒馆,其实免不得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麻烦,有很多人会打她主意,甚至想着人财两得。

  那次遇到麻烦,僧哥出手相助,之后还在码头放出了话,说这酒馆是他相好开的,谁敢来找麻烦,他就弄死谁。

  从那以后,酒馆还真没那么多麻烦了,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不开眼的,僧哥也都来摆平。

  春三十娘对他很感激,

  但是僧哥却从没有当面表达过什么,如果他真有那胆气,春三十娘觉得自己不会拒绝,

  他照样经常来,但从没有更进一步的意思,

  春三十娘也渐渐冷了心,觉得他是怕她的那些拖累,婆婆躺病床上,还有年幼的小叔子小姑子,加上自己两孩子,一般人谁敢接。

  心里不免自卑,不敢主动,于是一直这样。

  没想到,他突然要走了。

  “要去哪?是欠了赌债要逃吗,欠了多少,我把酒馆卖了帮你还。”春三十娘端起酒杯,粗陶酒杯,半斤的杯子,琥珀色的冬酒,入嘴有些甜,微苦。

  一口把半斤冬酒喝完,老板娘霞飞双颊,眼睛直视着僧哥。

  僧哥低头,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没欠赌债,昨天手气不好输光了,但没欠债,你知道我的从不借钱赌,不欠赌债。”

  “你什么时候手气好过,你每次去赌不都是输光出来,我早就劝过你,不能赌,十赌九输。”

  僧哥自嘲的笑笑,“我在江州浔阳码头这些年,一直都只是胡闹着,婆娘都讨不到一个,房子都建不起一间,一年又一年,一无所有,每月去赌场一二回,其实也没带几个钱进去,”

  “不过是一点白日梦罢了,如今梦醒了。我要离开江州了,在这里永无出头之日,现在我还年轻,可总有一天会老,到时只怕连口吃食都挣不到了,”

  春三十娘鼓起勇气,“我们一起开这酒馆吧,赚的钱分你一半。”

  僧哥看了看老板娘再看着这小酒馆,其实这小酒馆根本也赚不到什么钱,能养活春三十娘这一家老小都极不易了,这不是有他帮忙罩着,

  “要走了,最放心不下,最舍不得的还是你,”

  他终于也是鼓起了勇气,“三十娘,樊楼招募人去漳州,晋国公要派人去夷洲开拓,开出的条件很不错,有一笔安家费,”

  “等在夷洲筑堡建屯,到时不仅工钱丰厚,而且还能圈地授田,世为永业。我想去闯一闯,三十娘,你愿意跟我走吗,”

  “你放心,只要你愿意跟我走,你婆婆,还有小叔小姑,以及你的孩子,我来养,可以带着一起去漳州,将来去夷洲落户,你也可以先留他们在江州,我有安家费,可以留给他们吃用生活,等我们那边安稳了,再来接······”

  僧哥一口气说了许多,

  他本想悄悄离去,但终究心中不舍,

  春三十娘很意外,

  “去漳州,夷洲?”

  “嗯,晋国公,也就是如今世封江州刺史的前宰相武相公,得了朝廷的开拓令,要招募人手,组建船队去开拓······”

  春三十娘打断他的话,“你真愿意带我走,带我们一家走?你知道,我上有老下有小,有五个老少负担,”

  僧哥抬头,直视着三十娘,“只要你不嫌弃我一无所有,只要你愿意跟我,我便娶你为妻,你的儿女以后也是我的亲儿子亲女儿,你的婆婆我就当丈母娘,你的小叔小姑,我当是自己亲弟弟妹妹,”

  “好,我跟你走,去漳州,去夷洲,你去哪我们去哪。”

  僧哥愣在那,

  几乎傻了,没想到她这么果决。

  (本章完)

第870章 臣夜观天象

  贞观七年,

  九成宫,

  “禀奏陛下,直太史、将仕郎李淳风觐见。”

  杜水河畔,皇帝召见李淳风。

  “有何事急着从长安赶来?”皇帝垂钓柳下,很是休闲打扮,他有意锻炼太子,便干脆把国事交给太子,他专心在岐州离宫陪着皇后。

  经历了贞观初的那桩大案后,如今的李淳风沉寂数年,变的沉稳的多。

  “陛下,臣铸成浑天黄道仪,”

  “置于太极宫凝晖阁吧。”

  浑天黄道仪是测量天体,演示天象的仪器,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犹如一个圆球,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

  这仪器历史悠久,李淳风把两重环改成三重仪,使的更为完备。

  “陛下,臣夜观天象,推算演绎,得出结果,今秋山东、河南必有大水,希望朝廷能够早有预防。”

  “山东大水?多大的水?”

  “黄河下游十三州,可能都会波及。”

  听到这个话,李世民也不由的神色严肃起来。

  李淳风是太史局的人,观星象算历法,是他们本业,天气预报,也是他们的本职之一,这是最神秘的一群人,多是道士,甚至多是祖传的本事。

  皇帝还是相信李淳风的本事的。

  当天,李世民便召集了在九成宫伴驾的一众老臣们,

  秦琼长孙无忌等听说关东十三州会有大水灾,也都很严肃,自贞观以来,风调雨顺,还没有碰到过这么大的灾情。

  黄河下游十三州,这可是涉及无数百姓。

  哪怕隋末以来,中原黄河下游地区遭受摧残最严重,但毕竟是平原地带,恢复的也是较快的,

  一马平川的黄河下游十三州,这要是发大水,可就要无数人受灾了。

  长孙无忌问,“如何能保证李淳风推算的就是对的?”

  杨恭仁道,“这个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如果真有大水灾,其实也是能找到一些佐证的,”

  李世民道,“李淳风说是八月大水,现在也近了,”

  一番讨论,都认为现在要重视起来,一边准备救灾预案,一边也做好调查,。

  此时的黄河还是从渤海湾出海,是河南河北两道的分界。

  渭、濮、济、曹、郓、齐、淄、青,

  卫、魏、博、德、棣,

  郑州以下,黄河两岸十三州,

  一旦真有大洪水,那这十三州大部份县都要被淹没,历史上这种黄河大洪水履有发生,根本原因还是黄河在下游是地上悬河,

  许多河堤修护不够,遇到那种难得一遇的大洪水,往往就会决堤泛滥。

  “陛下,臣请去登州就封,以备水灾。”

  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傅秦琼请求。

  “好,叔宝你即日回登州就封,并巡使山东,观省风俗,一旦有灾情,黄河南岸地界由你调度统筹指挥救灾,右领军大将军驸马窦诞、齐州都督齐王李祐为你副使。”

  “特进杨恭仁巡使河北,观风省俗,相州大都督府长史张亮、幽州大都督府长史程咬金为副使。”

  李世民不仅允了秦琼请求,还另派了观国公杨恭仁这位元老也巡省河北,

  河南河北各派了一位前宰相坐镇,真要大水灾,也可以及时统筹指挥救灾,

  秦琼、杨恭仁赶到长安,传达皇帝旨意,

  这边承乾也是赶紧召大臣商议此事,

  “臣以为不得不防,如果真有大水灾,那黄河南岸应当再增派一位大臣坐镇指挥,否则一千多里,指挥不过来,特别是若发大洪水,必然交通受阻,信息传递不便。”

  右仆射卫国公李靖请求也前往河南,他这个卫国公世封濮州,也愿意此时前往封地就封,

首节 上一节 772/11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