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175节

  因为大明在济州岛南方,大明船队要进攻清国,肯定要从南方过来。

  所以济州岛守军将主力放在了南方。

  北方巡逻的其他船队,根本没有得到南方的通报,因为南方主力船队直接被全灭了。

  但他们还是非常“幸运的”,遇到了终于赶上来的吴国主力船队。

  清国济州岛船队被整体歼灭,没有一艘逃走。

  然后,在主力舰队火炮的支援下,吴国陆军发动了对济州岛的登陆战。

  济州岛守军统帅名叫章佳·阿迪斯,是清国一等诚谋英勇公、武英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章佳·阿桂的长子。

  阿迪斯因为檄文的消息,知道了大明一个吴王将发动北伐,所以这些天也在重新整训部队。

  阿迪斯算是做好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但是战斗还是突然爆发了。

  关键还是清国水师船队全灭,根本没有机会回到岛上报告,阿迪斯看到的靠近岛屿的船,全都挂着大明的旗帜。

  这个世界的清国,远不如历史上的清国那样富裕,周围始终都有战争威胁。

  清国历代皇帝都一直在努力,让八旗坚持吃苦耐劳的传统,戒除和压制骄奢淫逸的腐化倾向。

  再加上始终向周围积极开拓,八旗群体的战斗力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严重下滑,反而在对外作战和交流中不断升级。

  清国陆军的作战能力在全世界也是比较高的。

  现在已经全面列装燧发枪,还有大量的陆军炮兵和骑马步兵。

  清国军队会修星形要塞(棱堡),会骑兵集中冲锋,会使用线列步兵,还有成建制的线膛散兵。

  单论士兵个体素质可能比大明方面还要高。

  阿迪斯确认海上来的都是敌人,首先就换本来就在整备的骑兵做好战斗准备,守在济州岛南部海岸城堡的侧面。

  看大明的船队靠近哪里的海岸线,就迅速调动到那片海岸线两公里之外。

  准备等大明陆军开始东路,但是还没有组织起兵线,立足未稳的时候发起几波骑兵冲击。

  现在整个岛屿周围,都有骑兵警戒传递消息,大明不可能无声无息的登陆。

  朱简烜也确实不准备偷偷摸摸的登陆,而是准备直接冲码头。

  济州岛周围的水域水深比较大,但靠近岛屿的地方终究会变得越来越浅。

  海船很难靠近海岸线一公里之内,否则就有可能会搁浅。

  现在也没有办法仔细勘察,具体哪部分的海岸线附近水更深,战船可以靠的尽可能近。

  但是有一个地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为修建的海船码头。

  可以靠近的无限近。

  码头肯定有专门的防御炮台,有修建了防御设施的守军,登陆直接从码头本来是找死行为。

  但朱简烜有线膛炮和狙击步枪啊。

  所以在清国军官异常错愕的目光中,大明的船队直接冲向了他们在岛屿南部的军用码头。

  码头旁边的炮台守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等着大明靠过来挨打。

  但是事实上是他们先挨打了。

  双方距离还有两公里以上的时候,大明船队侧舷的一百多门火炮,接二连三的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苦味酸炮弹,落在炮台和防御阵地周围,立刻掀翻了无数的砂石和泥土。

  命中率不是特别高,但是耐不住火炮数量多,威力也足够大,就算是没有直接打中炮台,也有可能把炮台墙壁震塌。

  大量清国炮兵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直接被炸上天然后失去了意识。

  还有一群专门筛选出来的射击兵,使用专门挑选校准过的十二毫米步枪,搭配专门制作的瞄准镜,负责消灭漏网之鱼。比如码头上躲避和逃跑的清国士兵,以及火炮没有直接杀死的清国炮兵。

  射击兵的大口径步枪,配合瞄准镜的有效射程将近两公里,比战船上的火炮差不了太多。

  现在战船与码头的距离已经只有一公里出头了,有天赋的射手甚至不需要专门仔细瞄准就能直接射击。

  吴国的这种射击兵,与视影视剧中的现代职业狙击手不同,他们不需要追求自身的隐蔽,自然也不特别追求一枪毙敌。

  他们只是利用自己的武器射程优势,在敌人的有效射程外持续点杀敌人而已。

  与此同时,运输士兵的武装商船,直接靠上了济州岛的清军码头,士兵直接从船舱走上码头。

  这种形式的登陆部队投放的速度,自然是远超任何形式的冲滩作战。

  吴国远征军在北非的时候,就打过几次直接从码头的战斗,已经有了实施这种战术的经验。

  现在有了更多的火炮,更好用的步兵武器,执行起来也更加的稳当了。

  吴国北伐军团就这样强行攻占了济州岛南码头。

  码头后面就是济州岛南部的核心,一座修筑的颇为完善的菱形城堡。

  看着码头失守的骑兵,以及原本镇守码头的步兵,只能带着惊愕和不解逃回城堡之中。

  守军主帅阿迪斯和身边的下属,用望远镜观看了整个战斗过程。

  此时他们的心情也是充满了惊愕和不解: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战斗就这么失败了吗?”

  “听说南明的火器强大,但也不可能强大到这种程度吧?”

  “开花弹?射程遥远的火炮,发射的威力巨大的开花弹?”

  “问题是,开花弹需要多少火药,才能打到这么大的威力?”

  阿迪斯听着周围的议论,板着脸大吼一声:

  “都给我住口,准备指挥战斗,守住堡垒,消耗掉南明的步兵。

  “他们总不能把船上的火炮都搬到陆地上来!

  “我们有最强大的堡垒,南明没有办法调运足够的士兵过来消耗……”

  这时候一个副将下意识的说了句:

  “大明有蒸汽帆船,现在海面上的都是蒸汽帆船,可以无视风向随时向海外输送人员和物资。”

  阿迪斯立刻大吼一声:

  “祸乱军心,当斩!”

  对方似乎反应过来了,现在是最严肃的战时了,立刻跪下磕头求饶: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啊——”

  但是哈迪斯完全没有理会对方的求饶,直接把自己的家臣卫兵进来,将这个将军拖出去给斩首了。

  其他将军胆战心惊,也只能把所有的想法抛在脑后,专心准备城堡的防御战了。

  大部分人是认可阿迪斯的意见的,现在的城堡建设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攻占这种城堡只能用人命来填。

  所以就算是码头没了,就算是海军战败了,依托一座完善的城堡坚守几个月,还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些将领不是数学家,不是非常熟悉星形要塞城堡的内在设计逻辑。

  知道如何依托要塞布防,抵御同时代的敌人进攻。

  但是不会自己设计要塞,甚至大部分都不懂的如何调整要塞设计。

  他们自然也不知道,如果敌人的火炮射程增加两倍之后,自己的要塞还有什么用。

  俗称棱堡的星形要塞,首先通过伸展出去的三角堡和棱堡炮台,对任何方向来的敌人形成交叉火力。

  然后是棱堡炮台外围的缓坡,能让敌人在冲锋的过程中不断的向上走,让敌人始终都处在己方火炮的最佳打击角度上。

  如果进攻方和防守方使用类似的火炮,也就是传统的滑膛炮,没有合适的地方布设炮兵阵地。

  进攻火炮如果摆的距离太远,自然就打不到堡垒上面的炮台。

  进攻火炮摆的距离太近了,为了让炮弹越过防炮的缓坡,就需要加大火炮仰角,但这样会让炮弹越过堡垒炮台。

  与此同时,进攻炮兵阵地还会暴露在堡垒炮台的射程之内,还在最佳的射击角度上,只会被压着打。

  在攻防双方军事科技水平接近的情况下,进攻方会非常的痛苦,几乎不可能强行攻下来。

  但是,如果进攻方的火炮和步枪,射程和精度都大幅度超过星形要塞上的火炮了,要塞的防御作用就大幅度下滑了,就变成几个普通的炮兵阵地了。

  吴国登陆部队控制码头之后,立刻开始向陆地上搬运陆军火炮。

  八十毫米后装线膛炮,使用最新的无缝钢管制造,已经属于事实上的锻造火炮了。

  重量相比铸造火炮大幅度的降低了,精度和射程进一步的提升了。

  就算是不使用马匹,几个士兵也能勉强拖得动。

  登陆部队在城堡的两公里外,依次排开摆出了十几门火炮,对着城堡的两个炮台持续轰击。

  新火炮有效射程超过三公里,但是两公里的距离更容易瞄准。

  针对一公里射程火炮设计的防御体系,面对两公里甚至三公里有效射程的火炮,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了。

  只要稍微找找角度,调整射击参数,就能跳过去了。

  炮弹直接越过要塞外围的各种防御结构,直接砸在后方的防御炮台上,很快就把一个方向上的防御炮台全部掀飞了。

  吴国的一支仆从军部队,抱着步枪朝着城堡奔跑,准备强行夺城了。

  阿迪斯在城堡里面,发现城堡的炮台也直接被掀飞的时候,心中已经绝望的开始哀嚎了:

  “完了,全完了,面对这种恐怖的火炮,这种城堡已经没有意义了。”

第178章 你们要给大清国陪葬吗!

  大明吴国北伐舰队的舰载火炮,以及投放到地面的陆军火炮,在两公里以外的距离上开火,破坏了济州岛清国城堡的炮台。

  大明吴国日本仆从军随即开始直接冲击堡垒。

  这个堡垒有三层结构,最内层是一个多边形城墙围成的城堡。

  中层是城堡延伸出的炮台、专门修建的独立三角炮台、以及两者之间的护城河。

  外层是利用护城河河岸修建的,给步兵通行的隐蔽通道,以及通道外侧的防炮斜坡。

  如果步兵直接顺着斜坡向上冲,会面对至少两个炮台的交叉火力,冲到河岸的时候还要面对步兵的火枪。

  在这样的基础上,这样的堡垒通常都不是一个。

  在主堡垒的周围,通常还有两到三个小型堡垒,与主堡垒互相支援。

  一个堡垒遭到攻击的时候,其他堡垒会派出部队袭击敌人的后方,进一步增加了堡垒体系的防御能力。

  在平行壕攻城法出现之前,面对这种级别的城堡,通常只能采用围困的方法处理,动辄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

  有了平行壕战法之后,如果整个进攻过程能够一切顺利的话,也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中间如果再出点意外的话,可能就要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攻破了。

  但是现在,最重要的防御炮台,已经被北伐军团的火炮远程被掀掉了,防御力量只有斜坡下方藏着的步兵了。

  于是,参与直接攻城的吴国仆从兵,从己方火炮阵地所在位置开始慢跑。

首节 上一节 175/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