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186节

  主力率领旧鄂国公府军整编的三个师,走汉水出襄阳北伐。

  ——

  黄河北岸的吴国主力第七师,配合南岸的第九师和朝廷扬州部队,打完了淮安战役。

  然后调头北上与第八师汇合,一起进攻淮北地区的重镇徐州。

  之所以要汇聚两个师的主力,主要原因不是清国在徐州有一万驻军,而是这里有一个满城和数万八旗子弟。

  清军的徐州将军,已经得知南方前线正式开战的消息,自然也已经提前有了警惕。

  只是警惕还不够高,没有意识到己方已经绝对劣势,应该采用死守策略了,反而还考虑着等调令就上前线呢。

  己方强势的心态还在,当然不会利用用石头和泥袋封闭城门的门洞,结果就被北伐军直接炸开了。

  徐州外城被北伐军迅速攻占,然后就开始了针对内城,也就是满城的攻坚战。

  内城的战斗持续了五天,北伐军两个师损失损失了三百多人。

  前后总共消灭了满城士兵和武装移民一万余人,差不多是满城内所有八旗子弟的三分之一。

  清军的徐州将军始终坚持战斗,最后还是和济州岛的情况类似,汉军旗造反杀了徐州将军投降,才终于结束了战斗。

  徐州战役结束后,第七师、第八师稍作休息,开始接管徐州以北的兖州、济宁、曹州等地。

  说是接管,因为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府、州、县的官员,看到打着大明旗号的军队开过来,就直接望风而降了。

  大明北伐军现在现在出现在这里,恰好符合这个时代的普通传统官员的认知和判断了。

  这些官员开年后就得知了北伐檄文,差不多两个月后又得到了海州、淮安等地开战的消息,最近又得到了徐州陷落的消息。

  现在他们看到大明军队挺进到本地,理所当然的判断南方已经大明军队占领了。

  在他们看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淮北就已经没了,黄河天险也已经没了,徐州等重镇的军队也被攻克了。

  这说明大清国已经大势已去了,天下正统的大明朝要回来了。

  那还不赶紧投诚。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京师已经被围的消息,但是对整体局势的评估却还是颇为准确的。

  其实山东西部,徐州以北地区,本来就是四战之地。

  关键是,这些地方在过去几年的灾害中损失惨重,地方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防御力量了。

  大清朝廷不专门派军队镇守,谁来他们都会投降的。

  虽然有少数地方发生了战斗,但是在大量本地人的配合下,战斗也迅速结束了。

  到了四月份中旬,第七师和第八师基本接管了泰山以西地区。

  然后两个师暂时停在了这里,没有继续进攻。

  因为弹药和补给品基本用光了,要在这里等待新一批的补给品送达。

  也正好趁着这个时间,让军队休息整顿一下,也顺便整合吸纳一些地方上的力量。

  利用缴获和俘虏的士兵的武器,整编辅助部队。

  因为第七师和第八师有大量本地人,正好直接在这里扩军。

  崔二本身是曹州府菏泽县人,也分到了占领和维持菏泽县秩序的任务。

  进城三天,基本掌控了局势后,崔二才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找到了自己姐夫铺子。

  崔二再次来到这个阔别三年多的地方,本能的担心自己姐姐和姐夫一家已经没了。

  自己父母早就没了,自己本人也没有成家,就只有姐姐一家四亲人了。

  自己三年前离开的时候,菏泽当地的局势可以说是严峻到了极点,他们若是有个三长两短……

  不过来到门口的时候,崔二就在铺子的门口看到了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影,自己的姐夫正在招呼客人。

  虽然比三年前明显瘦了一大圈,整个人也明显衰老了很多,但那确实就是自己的姐夫柯大。

  崔二把推着自行车来到店门口,等着几个客人离开了,才笑呵呵的上去招呼:

  “大哥!忙呢!”

  柯大听到声音就是一愣,然后猛地抬头:

  “小二!你回来了!你小子还活着,太好了,这真的太好了!快进来!我把店关了,今天不干活了。”

  崔二把自行车搬进店里面:

  “大哥,我姐和孩子们都还好吧?”

  柯大倒是见过自行车,这种在民间销售的商品,总会流落到北方城市来的。

  柯大一边把店铺关门上锁,一边解释着过去的情况:

  “还好,幸亏……只能说幸亏我们当时算了账,幸亏你带着你大外甥走了,我们勉强撑过了那个冬天……”

  柯大关好门,带着崔二往后院走,同时问起了崔二的情况:

  “你这是怎么回事?你这是给大明当兵了?还赚到钱了?竟然搞到了自行车?你这些年都去了哪儿?你大外甥呢?”

  崔二知道姐夫担心自己他儿子,所以虽然对方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还是选择先给他报个平安:

  “我那大外甥现在远在澳洲,在大明吴王殿下的工厂里当管事,一个月赚好几个银元还管吃管住,现在是又白又胖的。”

  柯大顿时就放心了:

  “好好好,大家都平安就好,都平安就太好了……”

  柯大领着崔二进了后院,见到了自己媳妇、儿子、女儿。柯大媳妇见到自己弟弟,抓着弟弟的胳膊又哭又笑的好一阵,最后也直呼幸运,大家都活着真的太好了。

  然后崔大姐就开始做饭,崔二就在厨房门口,给他们简单说了这些年的经历。

  柯大两夫妻听得啧啧称奇。

  “原来大明还真的管吃饭?原来澳洲远在万里之外,还以为就在外面没多远呢。”

  “你小子也是出息了,竟然当上军官了,那就赶紧成家了吧,你都二十多了。”

  崔二还是颇为得意的:

  “当初那个大明的将军就说我天生就是当军官的料,现在正好赶上了大明吴王殿下扩军北伐。

  “我得建功立业,把清虏彻底赶出中原,收复大明故土旧都,再靠考虑成家的事情。

  “关键是,我最起码得当个团长,再成家才有面子啊,一个连长不算什么。

  “虽然看上去跟县太爷一样的品级,但是武官的低品级不值钱,我一个连长就管一百个人。

  “最起码是管一千个人的团长,才能真的跟县太爷差不多的待遇。”

  崔大姐听了就笑了:

  “你小子还装上了,还跟县太爷一样的品级,还就一百多个人……

  “你现在已经光宗耀祖了,赶紧传宗接代才是正事。”

  柯大这边倒是乐呵呵的说:

  “有你在,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被衙门的差役找麻烦了,大哥以后得托你照顾了。

  “再说这个现在大明是什么情况?大明来了就不会走了吧?

  “大明应该不管咱们家这个生意吧?”

  崔二笑着安抚姐夫:

  “大哥放心就好了,大明不会刁难做生意的,大明做生意人也是可以直接考功名的。

  “等未来局势安稳了,让我大外甥去试试,还是文官好啊,当个县太爷多威风啊。”

  崔二跟自己姐夫和姐姐扯了一会儿,看到自己小外甥和外甥女在旁边探头探脑,就忽然想到了什么。

  打开自己自行车的侧面的筐子,拿出了两盒午餐肉罐头,给小外甥和外甥女尝了个鲜,也给自己姐姐和姐夫看了看。

  柯大也尝了一口,有些疑惑的说:

  “这么香,还有肉味,这是什么肉馅吗?还是铁壳子装的,这东西不便宜吧?”

  崔二颇为得意的显摆说:

  “贵倒是不贵,因为也不全是肉,用肉馅加上面粉和调料做出来的,大概五十个大钱一斤吧。

  “但这是我们大明吴国士兵的行军口粮,所以是免费发下来的。

  “最关键的是不开盖能放三年不坏。”

  柯大倒抽了一口凉气:

  “五十个大钱还不贵?正常年景能买好三斤大米了,三斤大米够你吃一天了。

  “你们当兵的还能敞开了吃这个?关键是三年不坏更是做梦吧!”

  崔二笑着说:

  “相比肉当然是不贵啊,一斤纯猪肉能买三斤这个罐头了。

  “我们当然也不会只吃这个,正常主食还是米面,但是每天至少有一盒。

  “遇到不方便做饭的时候,长时间没有地方得到粮食的时候,就会单纯用罐头当主食了。”

  “我们所有的士兵,都是带着大批这种罐头出来的,不然也没办法打的这么快。”

  崔大姐也来尝了两口罐头,听着就非常意外:

  “你们这个王爷也太有钱了吧?真的给所有当兵的都吃这个?而不是你这种当官的才能吃?”

  崔二顿时又得意了:

  “这才哪到哪儿,在王都训练的时候,大头兵每天都有肉,军官顿顿有肉。

  “在外面行军不方便做饭,才会给我们带上罐头吃。”

  柯大夫妻两个听着都是啧啧称奇,对于这个大明和大明的吴王爷都非常好奇。

  “这王爷给你们当兵的吃的这么好,可不得给他卖命。

  “难怪你们来的这么快,听说过了年才喊着要过来,这才几个月就到山东了。

  “怕不是年底就能到北京了吧?”

  崔二顿时就更加得意了:

  “其实现在……嘿嘿,军事消息不能泄露。

  “你们只要知道,这大清国,已经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就行了。

  “能不能撑过今年都难说。”

  崔二想要显摆,其实吴王殿下可能已经到北京了,但是这话不能对普通人说,最后强行忍住了。

  然后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询问菏泽和曹州地方的情况。

  崔二走了之后,曹州度过了一个最艰难的冬天,到了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出现了超大范围的饥荒。

  不过第二年雨水还算正常,所以曹州当地收了一茬麦子,秋季又收了一茬玉米,粮食价格就慢慢降了下来。

  幸运的是,菏泽县没有出现大疫,柯大一家送走了崔二和柯思迪,花销降低了一大截。

首节 上一节 186/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