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市场,本来就已经站在经济危机的门槛上。
大量的工人只有工作,几乎没有盈余工钱可以消费,大量的工厂依赖朝廷订单,强行维持着高速运转。
大量的原材料和产生品堆积在工厂的仓库里面,等着朝廷将它们带走用于建设。
现在朝廷的大订单突然断绝,经济危机就直接爆发了。
冲击南直隶巡抚衙门的事情,相当于经济危机的导火索把危机引爆了。
在这之后,各地陆续发生了一些规模不同的暴乱。
即将破产的商人,本能的做了最后的垂死挣扎,收买失业工人和地痞流氓,收买地方驻军的军官,发动各种形式的暴乱。
幻想着自己的对抗,能够换来朝廷的妥协。
但是他们等来的只有镇压。
吴国主力师和在北方训练的辅助师,在年后开始陆续南下,迅速剿灭各地的暴乱。
所有参与的军官和商人,被当即枭首示众,所有参与的士兵和工人,也被拉去当苦力河工,而且没有工钱。
正常失业的工人,只要愿意工作的,都可以去南方投资公司干活,在各地修建水库、水渠。
这是最为简单的劳动,不需要额外的特殊工具,用铁铲和手推车就能干。
如果算收入的话,相比以前不但不低,反而还增加了一截。
朝廷真的在执行五个银元的最低工钱。
这种以工代赈的出路,避免了工人自发的大规模聚集,避免了正常工人的大规模叛乱。
而商人的垂死挣扎,很难形成足够的规模。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现在认命还能继续活着,不老实的结果就是死。
“应天府的民变激怒了圣上和太子,也让他们意识到商人的力量增长过快,需要予以遏制了……”
大部分人分析来,分析去,都只能得到这样的结果。
危机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很快就超过了南直隶的范围,扩散到了浙江、江西等地区。
杭州的商人似乎无法接受现实。
杭州府一大群商人反反复复的开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
“咱们浙江其实也可以算是吴王……太子殿下的封地啊。”
“咱们浙江的商税,一直在支援澳洲建设啊,咱们生产的东西也一直供应澳洲……”
“关键是,应天府的刁民暴乱,与我们杭州百姓何干?”
“直隶的事情也不应该影响到我们浙江啊!”
“咱们得去京师请愿,请圣上和太子救救我们浙江工商行业全体……”
经过几天的抱怨之后,浙江商会会长陈伟志作为代表,乘船北上去顺天府求见皇太子。
福建的闽国公郑海康,看着各方面的报纸和情报,忍不住自言自语的感慨:
“吴王殿下的削藩……这样对民间的大工厂和商行出手,其实也算是某种形式的削藩?
“这要是完全办成了,吴王殿下的权威会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啊?
“全天下的人力、资源、工厂、财富全都集于一身……”
闽国公觉得,如果所有的藩镇和商人联合起来,也许有机会与中央朝廷扳一扳手腕。
但是闽国公摸了摸儿子给自己的吴国枪械,最终还是安耐住了做任何操作的想法。
“也许有一点点机会,成功了能保住封地,还能得到一些商人的支持。
“但是失败了的话,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能抓住机会,让儿子在吴王殿下帐下当一员大将,而不是直接被削藩,我应该知足了。
“还是坐观潮起潮落吧……”
时间来到五月份的时候,经济危机的范围扩展到了广州府,危机的规模基本到达了极限。
广州府本来就是地方性质的产业较多,商品主要是供应南洋地区的民间市场。
南洋地区更是以农业为主,已经基本不受工商业危机影响了。
不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这种规模的经济危机,已经可以算是非常庞大了。
如果没有外力干涉,大明核心区的工商业,会以半死不活的状态存在很久,形成类似大萧条的状态。
不幸而又幸运的是,这次的危机就是有人主动引爆的,所以也会有人主动托底。
咸宁四十三年六月初,南方投资公司终于出手抄底了。
从应天府开始,以真正的绝对地板价,收购本土主要的大型工厂和商行的股权。
所有被收购来的工厂、商行,都能立刻得到北方建设的订单,同时也会执行三金票或者五银元的最低工钱。
南方投资公司的出手,让市场看到了希望和信心,于是股票市场出现了一丝起色。
但是这种起色像是回光返照,很快就再次落下去了。
只有南方投资公司能收购倒闭的工厂,收购之后还能通过通过官方订单救活工厂。
民间商人如果想要插手,买下那些积累了大量欠款,堆积了大量原料和商品的工厂,会彻底亏光最后一丝资本。
随着南方投资公司控制的工厂和商行连续发工钱,工人手中有了一些积蓄,开始采购私人的生活物资。
民间小工厂和商行的状态才真正开始恢复,整个市场也才真正开始缓慢的回暖。
已经没多少家产的曾经的东家们,听着曾经的同行和合作伙伴的消息,终于明白了朝廷到底干了什么。
“太狠了,朝廷真的太狠了,这是朝廷坐庄全盘通吃,一点活路都不给民间啊。”
“我现在也终于明白,前人所说的与民争利是什么了。”
“以前那算什么,现在这才是真正的与民争利,只剩下一点点残渣留给民间……”
“吴王……现在这位太子真的是太厉害了,原来我们这些年的投资和经营,都是在为这位在世鲁班做嫁衣。”
“我们以前怎么会相信他——相信他是活圣人?”
“确实是活圣人,在商业上也是……”
“自从这位太子回到本土以来,天下这两年确实风调雨顺了。”
“朝廷现在开始给所有工人至少五个银元的工钱,对于工人而言也确实是活圣人。”
今天上午状态基本恢复了,但是一吹凉风就肚子疼,就想要拉肚子,但是还想吃西瓜,冰箱还有一个十斤左右的西瓜没吃,可是怕肚子疼,空调也只敢开三十度了……
第210章 紫禁城的新安排和吴国的情分
朱简烜和父母、大哥一家人,在咸宁四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抵达了顺天府。
由于应天府的民变,导致突发性的还都,大量的人员突然来到顺天府,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
只能先暂时住进原来的顺天府城了。
不过城中暂时安置中央朝廷衙门机构、军事指挥系统、皇室宗亲和勋贵、文武官员和卫戍士兵居住。
仍然不往城中迁徙普通居民。
城中所有人员的生活所需的物资和服务,由一个专门成立的顺天府供应公司负责。
等到城外专门的房屋修建好之后迁出去。
现在城内也比城外稍微暖和一点,老皇帝现在年纪大了,住在城里也好一点。
朱简烜陪着老皇帝住在西苑。
梁王和其他宗室,被安排在了城内的其他宅院里面。
一行人安顿下来之后,先休息了几天适应环境,然后朱简烜带着父母和大哥一起,去参观了旧日的紫禁城。
一家人裹在皮裘里面,在紫禁城内慢慢的转了一圈,最后站在奉天殿里面坐着聊天。
老皇帝朱仲林看着周围的装饰和家族,颇为感慨的向朱简烜念叨和提醒说:
“你小子就算把整个顺天府城当做一个博物馆,也没有必要完全保持原样的保存下来。
“清虏在这里生活了一百多年,很多东西都重修过了,包括这这三大殿。
“他们以前不知道避雷针的逻辑,所以修过好几次。
“这里面已经留下了很多清虏的痕迹,很多莫名其妙的老土风格。
“还有慈庆宫也没了,被改成南三所。
“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一个紫禁城保留下来,这本来就不是我们大明的紫禁城的样子。
“不如整体重建之后再保存。
“现在以前的老工匠都还在,可以完全按照以前的老方法给你修建。
“而且,我们有了澳洲、北美、东北、南洋的土地,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我们还有了六千吨的大船。
“可以运输简单的运输大木材回来,修建更大规模的宫殿。
“至少要恢复永乐时期的规模吧?”
朱简烜的母亲,皇后也忍不住跟着说:
“清虏的装饰是真的不行,看着跟乡下老财主似的,不能把这套东西留下去,当成是我大明的装饰……”
朱简烜呵呵笑着说:
“整体拆了重建,那得多少钱,劳民伤财啊……”
老皇帝马上说:
“你还缺钱吗?这一波对民间厂商的收割,不知道赚多少钱……
“而且,这些年朝廷推广混凝土建筑,以前的老木匠越来越不受用了。
“现在把他们召集起来,应该不用花太多的钱,还能让他们发挥一下余热。
“而且你还有了蒸汽机和电机工具,木工活儿比以前好干太多了,花费也低多了。
“大明的商船出海,在回来的路上本来没有什么东西好拉的,现在正好多捎点木头回来。
“再说了,未来大明在顺天府,也需要一个举行各种朝会仪式的地方。
“重新修整一下紫禁城,还是有必要的……”
朱简烜想了想说:
“父皇,未来举行朝会仪式的地方,我准备在城外专门修建,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造的更大、更牢固。”
老皇帝却说:
“你不如把这笔钱省下来,用来翻修和重建紫禁城。
“以后直接在紫禁城里举行典礼和仪式,也能够为此而持续修缮和养护紫禁城。
“房子要长久保存,还是要有人长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