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简烜对这种事情无所谓,既然老皇帝有想法那就按照老皇帝的想法来。
按照老皇帝的安排,皇城范围自然是皇帝专用的。
皇城周围也要留出足够的土地。
一是给现在和未来的宗室居住,二是给皇帝未来设置的直辖新机构使用。
就比如吴王实验室那种机构,以及朱简烜规划的皇子集中居住区,再比如大明参议院。
所以崇文门以西,宣武门以东,皇城两侧和北部,一直到北城墙之间的区域,全部留作皇室专用地。
朝廷的中央衙署所在地,本来就在皇城的南门外,跟皇城就隔着一个长安街。所以整个长安街以南的区域,中间部分给中央朝廷衙署办公使用,两侧区域给所有文武官员家庭居住使用。
宣武门里街以西,长安街以北,也就是西城的大部分地区,分给科研机构人员使用和居住。
崇文门里街以东,长安街以北,一部分作为朝廷府库,一部分给勋贵和退休人员居住,一部分留给未来的新朝廷设施。
朝廷的新设施和皇帝直接设立的新设施是不同的。
所有与中央衙署无关的机构,包括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宛平县的相应机构,全部放在外城。
吴国官员和科研机构的人员和设备,在顺天府城内全部安顿下来后,朱简烜陪着老皇帝一起,接受了所有官员们的朝拜。
老皇帝朱仲林坐在御座上面,看着下面这一大批颇为年轻的吴国官员,在自己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然后正式下旨,说自己现在年过古稀,身体也不太好,要好好颐养天年了。
命皇太子朱简烜监国摄政,代自己处理朝廷事务。
朝堂上的官员基本都是吴国来的,本来就是朱简烜的臣子,对这种圣旨当然一体遵从。
所有官员跟在朱简烜后面,齐刷刷的向老皇帝躬身行礼:
“臣等遵旨。”
这道圣旨下来,朱简烜就算是正式接过了大明的行政权了。
在这种礼仪性质的大朝会上,朱简烜也没有做任何额外的要求和命令,礼仪完成之后就直接结束了朝会。
老皇帝去西苑休息,普通官员回部门去办事。
朱简烜则是去了文华殿,召集在京的枢密、秘书、郎中们开会。
朱简烜已经调整了文华殿的格局,朱简烜专门要求制作了一张大长桌子,纵向摆在坐北朝南的御案的下方。
朱简烜坐在御案下面,长桌的上方主位,其他主要官员坐在长桌两侧。
格局有点类似后世常见的会议室。
朱简烜先坐下,其他的官员对朱简烜拱手行礼,然后再依次落座。
朱简烜也不跟这些老下属废话,直接开口安排具体的事儿:
“我们现在必须尽快争夺大明上下的行政体系。
“将大明朝廷机构、吴国朝廷机构、原清国地方机构,三个体系的机构和人员,整合到统一的行政体系中来。
“完成中央到地方在机构层面的真正统一。
“同时趁着这次全面整编的机会,顺带着调整不合理的中央部门的权责,不合适的地方机构的等级和辖区。
“这件事情分中央衙署和地方两个方面讨论。”
大明中央朝廷机构,是在崇祯以前的内阁六部都督府的体系之上扩展来的。
中央朝廷方面,一是稍微拆分原有的大部门,设立了税部、民部等几个新部门。
二是对原始职能有交叉和重复的机构,重新划分厘清了权责。
比如说将所有涉外事务全部交给了鸿胪寺,礼部专门负责文化和考试相关的事务。
审判职责全部交给了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不再参与判案,刑部负责刑律修订,都察院负责监督。
三是提升了鸿胪寺等机构的品级和地位,使之获得了与传统部门相同的地位。
四是重塑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的职能,东西厂变成了分别负责对神州内外的情报机构,锦衣卫变成了治安机构。
地方上,首先有大明的传统的省、府、州、县,都司、卫所,藩国三套体系。
另外加上了皇帝直接管理的皇庄和皇商体系。
吴国中央机构有秘书府、枢密院,文武两班共三十多个司,几十个朝廷直属的王有工厂。
吴国原有地方机构,还有都司、卫所,州县,藩属,共君联盟四种类型。
人口虽然比大明本土少得多,机构却更加复杂。
清国原有中央朝廷机构,以及所有省级的衙门和人员,都在北伐的时候被彻底废掉了。
现在地方上有省、府、州、县,将军辖区,盟旗三种体系。
对于大部分欧洲的君主而言,如果另外继承了一份领地的管理权,他大部分时候不需要做任何额外的调整。
欧洲的君主也做不了调整,因为欧洲地方是高度封建化自治的。
但是对于神州君主而言,行政体系却是必须统一的,否则如何证明自己真正统一了天下呢?
第216章 中央衙署机构调整原则
朱简烜起了个原则上的头,瞥了一眼周围官员们的反应:
“诸位考虑过这个问题吗?都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秘书沈初最先开口说:
“启禀殿下,臣以为最简便的机构合并方案,就是直接将吴国的清吏司改为大明朝廷的部。
“因为吴国原有衙署的职能是齐全的,能够直接接管大明中央朝廷的所有职能,直接对接和管理地方事务。
“为了方便本土地方机构适应,可以走一个对原有大明朝廷机构拆分、改名的手续,作为诏令下发。
“让地方上认为,朝廷只是将原有的部门组成和名称,都改成了吴国现有的这些形式而已。”
段玉裁还没有出发去欧洲,所以现在也参与了讨论:
“这样‘改名’和‘拆分’的部门数量就太多了,这样一大批诏令发下去会显得非常的突兀。
“所以臣以为,还是将吴国清吏司与朝廷部门对应起来,将职责相同的人员调入朝廷对应部门任职。
“比如税务师官吏直接转入税部,审理司人员直接转入大理寺,都水司、工商司、建设司人员转入工部。
“对于吴国有,而朝廷没有的部门,再走新设部门的流程。
“其实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各个清吏司已经根据职能接管了朝廷的对应部门,只是实际的官职和品级还没调整。
“这样相当于吴国地方的官员,升迁到了大明中央朝廷,对大明其他地方的影响是最小的。”
姚鼐听到这里插了一句嘴:
“这样调动任职,对地方上的影响当然小。
“但是,都水司、工商司、建设司的人员转入工部的话,实际上是这三个清吏司直接合并了。
“这三个司的人员未来的官职和品级怎么安排?”
姚鼐说到这里,就有很多官员忍不住抬头,侧着脸偷看上面坐着的朱简烜,想要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才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吴国的文官官职和品级压得非常低,最高级别的郎中和秘书都只有正五品。
如果现在他们本人直接调入和接管朝廷各部,他们这些正五品的郎中和秘书,能不能直接升级到正二品的尚书啊?
这也导致了另外的问题,一个吴国清吏司有一个郎中,如果对应接管一个大明朝廷部门,郎中理所当然的直接对应尚书。
但是多个吴国清吏司并入一个大明朝廷部门,那哪个清吏司的郎中去当尚书?哪个郎中去当侍郎啊?
这样官职向下顺延,本来应该当侍郎的只能当郎中,能当郎中的只能当主事了。
所以其实清吏司的人员都并不想合并进朝廷的部门。
与此同时,大部分人也觉得,如果全都不合并,全部郎中直接升尚书,就一下子就有二十多个,甚至有三十多个尚书。
是不是显得冗官滥封?这是很多君主比较忌讳的。
特别是吴国文官的品级本来就压得很低,这是否能说明太子殿下就是比较忌讳滥封冗官的呢?
建议直接把吴国的清吏司直接变成部,不会会让太子殿下反感和厌恶?
朱简烜没有什么表情的考虑了一会儿,现场的官员们也继续思考酝酿了一会儿,然后又有人出来说话了。
秘书府秘书姚鼐对着朱简烜拱手说:
“殿下,臣以为,可以在两位同僚的设想基础上,做一个中庸形式的方案。
“臣觉得可以称为‘虚部实司’。
“以工部为例,保留原朝廷的工部名称,但不用原有的统一固定的工部衙门。
“名义上工部下设都水司、工商司、建设司,但是三个司各在一个独立衙门办公,各设一个侍郎分管这个司的事务。
“三个司的文件都以工部名义下发,分头处理名义上属于工部的政务。
“如果殿下觉得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另外任命一位工部尚书,负责总管这三个司的事务。”
姚鼐的话说完,周围的官员都认真琢磨了起来。
这个‘虚部实司’方案真的是折中啊,将吴国原有的清吏司和朝廷部门都保留,但是朝廷部门变成了一个虚构的机构。
只是用朝廷部门的名义,用吴国清吏司的智能。同时还事实上提了建议,清吏司的正五品郎中直接升正二品尚书太夸张,关键是数量太多,那就升到正三品的侍郎。
正五品到正三品,仍然能连跳四级的,而且仍然是实际上的最高级官员,上面并没有其他人压着。
朱简烜也认真的琢磨了一会儿:
“虚部实司的想法是好的,思路也是不错的,但是仍然有点问题。
“保留工部的名义和职责,但是官吏分在三个地方办公的话,工部的大印应该放哪儿?
“为了用印的顺序,三个部门的人员纠缠起来的话,肯定会拖慢行政效率。
“如果制作三份工部大印,三个工部掌印官员,用印的管理上必然会出现混乱。
“所以还是直接用实际的部吧。
“都水司、工商司、建设司并入工部,再拆分出水部、建部这两个部门,新工部承担原工商司的职责。
“其他吴国清吏司和朝廷部门,如果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情况下,双方的职责能够基本吻合,都按照这种方式去整合。
“以中央朝廷原有的机构为框架和基础,将吴国承担对应职责的人员调入朝廷机构,再拆分设立对应吴国清吏司的新部门。
“其实大部分人员已经对应好了,现在只是在文件上走一遍流程。
“向地方下发的诏令,按照我们对朝廷原有机构的调整来通告,让地方知道我们是在原机构基础上拆分设立了一批新部门。
“不过吴国的司全都换成朝廷的部,以后朝廷上部的数量就实在太多了。
“这种部实际上负责的事情,就是以往侍郎分管的那些事情。
“所以部的主官用正三品的侍郎,不用正二品的尚书。
“文化司,未来的礼部,另外选择一个官职称谓,作为侍郎和部的佐贰官,品级定为正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