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2节

  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个君王能打仗是本事,但一个君王可不能只会打仗,那只会自取灭亡。

  想到这里,画面上的楚世昭攻势依旧,而他的兵锋几乎是要击穿桓盛布下的数道防线。

  楚世昭和他麾下的晋阳军对于桓盛而言,实在是太猛了。

第18章 天府上将,节制天下兵马!

  楚世昭这一次最大受益点,就在于得到了李瑾的晋阳军,这一股势力的巨大助力。

  这毋庸置疑是改变局势的一次决断。

  就连楚世昭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离开京城后,他能获得如此机遇,甚至一度楚世昭以为大周王朝是怎么也逃脱不开被人摁死的结局。

  然而局势逆转就逆转在.本该在北方割据,成为威胁长安朝廷重要的军事集团,这一次却坚定地站在了楚世昭这一边。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

  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关头,如果他还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那么他选择出来的两条岔道,不同的选择也将带来不同的结局走势。

  而李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晋阳军这么一股军事势力,他本人作为一张金色品质的将卡以外,还带了三张同样能力出众的将卡。

  分别是李凤宁、李晟明、李晟权。

  楚世昭的这位正妻,是货真价实的,与李瑾同级别的金色臣卡,而楚世昭的两位小舅子,李晟明为一张紫色的战将卡、李晟权则是略逊一筹的蓝色将卡。

  两金一紫一篮。

  李瑾还具备大战略级别的军团作战能力,可以驾驭十万兵众的大规模战役。

  这娶了一个正妻,带来的嫁妆,根本不是明面上的价值可以估算的。

  不过前面几次模拟推演,李瑾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第一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楚世昭记得那一次是匈奴人南下成功,他为了给长安的百姓拖延足够的逃亡时间,带着为数不多的中央军坚守了大概二十多天,没守住崩了。

  后面匈奴人在长安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立刻扩展到了北方的其他地区。

  李瑾在北方有根据地又有足够的根基,和匈奴人鏖战了大概有六年之久,最终是劳累过虑病故,在李瑾病故之后,李晟明继承了晋阳李氏的遗产,随后一年内就被匈奴人灭掉。

  第二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李瑾所在的晋阳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加固了对匈奴人的防范,在起义军大势起来以后,不断和北方其他藩镇对抗,一度统一了大半个的北方,可最后由于李瑾的两个儿子李晟明和李晟权争夺家业的过程中,内耗严重。

  李瑾亡故了以后,晋阳李氏又崩了。

  这一次,楚世昭和李瑾可以说是高度结合,双方直接创造了模拟推演以来,最好的局势。

  而且,楚世昭现在是完全信得过自己的岳丈。

  因为他和李凤宁有了一个世子,一旦楚世昭的位置越做越高,他和李凤宁的这个世子,位置同样不会低,李瑾与其说是为楚世昭办事,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外孙办事,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至于李瑾为什么没有君主形态的意识,是之前统一北方的情况,并不是李瑾主观上想要统一,完全是被局势所迫,他不干别人,别人就要弄他,李瑾更多的是大周将领的心态,毕竟给大周当了十几年的将领,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思维,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诸侯’。

  前面三次的模拟推演中,也是在后面统一了北方后,李瑾才慢慢有了‘君王’的风范,从将卡转变为了一张君主卡。

  可是这一次模拟,李瑾是没有以单独政权的身份统一北方,他是拥立晋王,拥立楚世昭的身份上位的。

  整个北方,不仅是李瑾的晋阳势力打下来的,还有楚世昭自己掌控的北平势力,拉拢的大同势力,一步一步蚕食掉整个北方。

  李瑾是有功,但楚世昭的功更高于李瑾。

  只不过李瑾是提供了楚世昭一个原始积累的起步,这才显得李瑾在楚世昭麾下的重要性,可楚世昭要是当初不敢玩命,向大同节度使借兵奔袭范阳,后面也就根本没有楚世昭整合北方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这次模拟推演的转折点,就在于楚世昭把马溯安控制的范阳干了下来,具备了和李家坐在谈判桌上的资本,不然的话,楚世昭还真就是一个臭赘婿来的。

  【康兴五年三月,你率领亲军入主长安,攻破了大周的京都,而大周的丞相桓盛裹挟着新继位的楚世仁逃往了凉州。】

  【你站在长安的高墙之上,意气风发地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康兴五年四月,你在朝堂之中,亲自烧毁了大周群臣们与桓盛之间各种密谋的信件,以及这些大臣们愿意向桓盛亲好的证物。】【你选择对这些事情既往不咎。】

  【康兴五年五月,李瑾亲自上表,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君王北狩,被桓盛带走的情况下,应当由您来继承大周的皇位。】

  【你摆摆手,选择辞让。】

  【你觉得自己德薄,没有能力担当君主之位,又认为自己并不是正统继承的皇位,现在只是代替自己的兄长管理国家。】

  【你选择了以监国的身份治理当下的大周王朝。】

  【康兴五年六月,李瑾再次上奏,觉得您平定叛乱的功绩足以获得更高的身份地位,如今只是监国,不足以显示身份之权威。】

  【李瑾认为,应该特设一个职务,在群臣之上,天子之下,且拥有开府、铸币的权力。】

  【康兴五年七月,在群臣的拥立下,你设立了一个名为——天府上将的职务,并将这个职务任命给了自己。】

  【天府上将,可节制天下兵马,而你又在北平开府,招纳属于自己的臣属。】

  【康兴五年八月,一些不认可您的群臣们颇有微词,有一些忠于职守的大臣向你请辞,他们大多没有和桓盛苟合,却也不愿意看着你‘谋权篡位’。】

  【你没有任何异议,放任这些不支持你的大臣离开,而你也意识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你仍然需要更高的声望来震慑群臣。】

  【康兴五年九月,你调遣李瑾率领七万大军南征宋吴,完成先帝的未竟之业。】

  【康兴五年十月,李瑾立刻调拨大军朝着宋吴所在的地方开战,他按照大周的国力,决定缓战取胜,徐徐图之。】

  【康兴五年十二月,李瑾南征之战缓慢,不得捷报,群臣弹劾李瑾疏忽职守,拥兵自重,你留中不发。】

  【康兴六年一月,你的二皇兄楚世仁在凉州郁郁而终,桓盛犹豫再三后,向你请罪,想要再度归附朝廷。】

  【许多大臣都不愿意桓盛归来,但唯独你力排众议,接纳了桓盛的投降。】

  【在你看来,桓盛此时的投降,只能证明他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现如今李瑾所率的主力正在攻打宋吴,控制凉州的桓盛时时刻刻都有奇袭长安的能力,这是他投降的价值和资本,等到李瑾攻克宋吴的时候,大周就不再需要桓盛的投降了。】

  【最重要的是,你接纳了桓盛的投降,才能有四海归心的情况,整个大周之地,还存有很多割据势力。】

  【康兴六年二月,桓盛单骑来到长安,入长安后,发现楚世昭没有兵甲相加,也没有加害他的意思,诚惶诚恐地表示出自己是受‘伪帝’的号令,这才做出了与朝廷相背之事。】

  【康兴六年三月,凤阳守将陈西之率领部众归顺了李瑾的先锋部队,他们在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后,在不能保证获得宋吴给予的粮食补给,选择了投降。】

  【康兴六年四月,匈奴人忽然席卷十万之众南下,并且直接打下了大宁府。】

  【康兴六年五月,杨柱庭在突袭战之中,死战不退,在拖延了一个月时间后,兵败战死。】

  【康兴六年六月,大同被匈奴人所拿下。】

  【朝廷兵力陷入了极度空缺的状态。】

  地图上,大同守军接近三万的兵马,在杨柱庭的带领下全军覆没。

  一下子黑掉的画面,让楚世昭好不容易涌上的喜悦之情再度消退。

  因为在地图北边出现的匈奴人.真的很能打。

第19章 渭水之盟

  楚世昭其实很想骂人。

  他爹永晋帝真的是大周唯一战犯,没有之一。

  纯头号战犯。

  他不驾崩,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因为永晋帝的手下还有一支中央军,这支中央军是永晋帝可以制衡那么多藩镇,让藩镇们永远陈兵戍卫边塞的重要筹码。

  二十万之众的中央军啊!

  当然,这里面存在着很多吃空饷的阴兵,但楚世昭看来,再虚张声势,实际上应该还是有十万多的中央军能保卫京城。

  还是那种带甲的精锐之师。

  那么问题来了,这支军队去哪了呢?

  怎么就神秘失踪了?

  没错,这支军队在卢恩的带领下,跑去南方打起义军了,而卢恩作为永晋帝的嫡系将领,打了,有胜仗,但没完全打过,给起义军缓冲了很长的一段发育时间。

  换句话说,就是卢恩这菜比,打优势局不会打,搁那来回刷战绩,刷战功,浪了一波又一波,给起义军在南方站稳脚跟了,后面发现对方没那么好打了,准备正儿八经弄掉起义军的时候,永晋帝给他抓回来了,不让他继续‘胡闹’了。

  可巧合的事情就在于这里。

  永晋帝在最不该驾崩的时候,驾崩了。

  最幽默的地方就在于这里。

  就是卢恩刷战功,掉了一次链子,永晋帝驾崩,也掉了一次大的。

  要知道永晋帝在位的时候,非常注重权力的控制,基本上是不给皇子们分权的。

  哪怕是太子,也没有太大的权力,跟大臣们没有直接的联系。

  永晋帝驾崩,中央军群龙无首。

  你不可能说皇帝能直接控制最基层的将士,皇帝只是命令中央军里头的将领干事,而这些将领能直接控制基层的将士。

  于是,永晋帝驾崩之后,这些将领和太子没有事先的接触,也没有很深的联系。

  太子和中央军将领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

  太子指挥这些中央军照旧去打宋吴,可是宋吴那会儿都在应天府,也就是南京有了根据地了。

  中央军没有那种完全权威的将领指挥,根本打不过宋吴,等到太子调遣被下放的卢恩回去,中央军已经全崩掉了。

  跑的跑,散的散。

  没了中央军这股支持皇权的军队,藩镇们上的节度使自然肆无忌惮,不再听命于朝廷驱使。

  马溯安这个异族节度使,是第一个翻脸的,直接在范阳公然造反。

  其他节度使贪慕权力,还有骑墙派,自然是围观为主,看大周皇帝怎么收拾这个局面,无论大周皇帝能不能收拾,这些节度使都是受益的一方。

  自己保存实力就好。

  起义军和藩镇都公然弄出这种声势,你就算是派个稍微有点能力的皇帝,都玩不了。

  因为是真没办法,你没兵权你怎么操作啊。

  恐怖的是,这俩还算小的,等起义军和藩镇都上台瓜分大周王朝的时候,匈奴人又打过来了。

  就差一个小冰河期,给大周王朝直接打散了算了。

  楚世昭这一次模拟推演,他走了一步好棋,这一步棋就是在外放的过程中,意外平定了藩镇的问题,甚至和最强的藩镇达成了联姻关系。

  这连带着可以借助藩镇的力量,再去推起义军。

  说实话,做到这一步,楚世昭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有点超人了,可他妈的局势就是根本不让楚世昭喘口气。

  完全没有享乐的说法,刚喘一口气,这匈奴人打过来了,而且最崩盘的是,杨柱庭是楚世昭放在北方很重要的人手。

  楚世昭的势力结构是——晋阳、大同、北平。

  杨柱庭是大同派系的大哥大,他这波是一口气全送了,三万兵马连带着大同将领一锅被匈奴人送走。北平势力,楚世昭没有招募到可以一用的将领,以至于他现在主要仰仗的力量还是晋阳。

  最能打的岳父被派去打宋吴了。

  完了,没得选了。

  那还能有谁抗局面?

  我亲自上呗!

  【康兴六年七月,匈奴人调遣大军,他们的可汗在思考过后,决定围攻长安朝廷。】

首节 上一节 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