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帝成长计划】的模拟功能,可以带着楚世昭认识到更多的人。
现在楚世昭遇到过有名有姓的人物里,【郭谦】算一个,【桓盛】也算一个。
可永晋帝拿来维持统治的大臣,又何止这些人,甚至于后起之秀,后来崛起的【桓盛】,在永晋帝一朝也是一个受气包。
这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显然有了更成熟的计划,对于上一次模拟推演也有了新的认知。
外放就藩是真有机会。
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军队,是立足前期的最大关键。
节度使里,人心可用,并非全部都是和大周王朝对着干的,有很多举棋不定的将领,这些人都是可以拉拢的,只要他们没被部众的利益捆绑,被迫当推土机。
南方起义军千万不能给他们发育的时间,一旦发育起来,割据南方会让局势非常难打,很被动。
大周王朝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北有匈奴人,南有起义军。
起义军会给匈奴人拖发育,匈奴人也会给起义军喘息的机会,大周王朝疲于奔命,首尾难顾,就会滋养节度使这样的势力,让他们拥兵自重。
在北方四镇里,能力最强的是李瑾为首的晋阳李家。
马溯安如今来看是必反的,早有反意,异族身份让他对大周的忠诚度非常低。
上一次模拟推演里,楚世昭没有击碎匈奴人,这次模拟推演,他要直接让对面知道什么叫残忍。
前三次模拟推演,楚世昭都是输在没兵权上,在京城憋到能拿到兵权的时候,大周早崩完了。
第四次的联合晋阳李氏。
这一次,楚世昭决定继续联合晋阳李氏。
道理很简单,因为她强!
要强度有强度,要人口有人口,要综合能力有综合能力。
娶个李凤宁,送仨猛男。
金卡岳父,紫卡弟,还有一个蓝卡守门员。
借助李氏吞并北方,我都不知道怎么输。
【永晋二十九年四月,你变卖了全部的家产,换得781两白银,又有郭谦‘借’给你的500两白银,使得你手上有白银2190两。】
【你离开了府邸,前往了长安之外,决定微服私访,体恤民情。】
【你来到了渭城县。】
有着上一次模拟推演,差不多能说是半成功的例子,楚世昭的思路就清晰了不少。
首先是好名望的作用非常高。它最大的特征是聚拢民心。
言简意赅地说,你想要取信于民,想要更好地推行政策,那么你作为官员的好名望必须要高。
记住,必须是好名望。
而不是通过杀人、立威、屠城获得的名望。
这种名望固然高,但没办法聚拢民心。
楚世昭上一次是通过【治安疏】,给自己加了接近200点的好名望。
这个好名望带来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说大同后来的节度使杨柱庭,就是贫民出身的将领,因为楚世昭的名望好,又有【高祖遗风】的词条加成,他和大同其他的中层将领直接兵谏架空了原大同节度使的徐皓。
后来一直效力于楚世昭,为楚世昭稳定大同的局势,还在匈奴人冲击边疆的时候,完全听命于楚世昭之前的指令,死守边塞,跟匈奴人打到底以至于全军覆没。
正是杨柱庭的死守,给楚世昭缓和了很多时间出来,也让匈奴人很是忌惮大周王朝。
主要是正常人谁不怕这种啊?
而【治安疏】最厉害的一点是,它是无条件增加200点好声望。
声望值是越高越难提高。
这就让楚世昭没必要起手就放这种杀招,他先通过微服私访等等方式,不断地蓄养名望就好。
特别是楚世昭现在意识到了【大帝成长计划】里的模拟推演和现实息息相关。
再加上模拟记忆,楚世昭很难不对这些身处于水生火热的百姓产生同理心。
【一进入渭城县,你就听到了断断续续的啼哭声。】
【“你要拿半个月的粮去葬咱们的娘,你是疯了吧,那可是我们半个月的命啊,你不要禾儿的命了?”一妇人的哭腔。】
【“那可是咱妈啊,咱不能让她死了以后当个孤魂野鬼,至少得给她备个家啊。”汉子略带急促的声音响起,“你给咱生了三个累赘,全是女儿家的,给她们吃饭又有什么用,能下地干活吗?”】
【说到这里,汉子也知道一时失语,说了不该说的重话,却也不肯认错地沉声道:“粮的办法.我去想办法.我会去找人去借,肯定饿不着禾儿她们的。”】
【然而话音刚刚落地。】
【“喂,交粮交粮了。”】
【踉跄声,提刀声,衣袖摩擦声,声声作响。】
【屋里的汉子语气闻讯立刻低声下气了起来,“官老爷,前些日子不是把今年的粮交了吗?”】
【“去年、前年,渭城县遭灾了,咱们官府老爷厚道,准你们灾年不交粮,延期三年,到了丰年再补,今年日子到了,就得补交。”】
【“可咱们前年不在这渭城县啊?”汉子听后.立刻是着急地解释道:“我是刚从其他地方过来的。”】
【“我不管,你们种的地,之前是顾家的,他们跑了,那欠了朝廷粮税的就是你们,你们就要给他们补上。”】
【“哪有那么多的话要讲,你只管交粮便是,再这样拖拖拉拉,可别怪官爷不讲道理了。”】
【请进行你的选择。】
【1:静观其变,暗中紧随。】
【2:出言阻止,表露身份。】
【3:了解情况,再做打算。】
【恭喜你——触发《高祖遗风》的词条效果。】
【“是谁让你们动手的?”】
【你沉声开口,踱步走来,右手搭在了左腰间上的剑鞘,旋即森冷的目光顿留在身前几员耀武扬威的军士身上。】
第28章 迟来的正义从来都不是正义
楚世昭其实并不喜欢这农户欺软怕硬的模样。
但他更清楚,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人,才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
因为种地的农夫不能忍气吞声,他们是真会造反,真拿起武器跟你干的。
这种豁得出去,不要命的,是最可怕的。
而相比起这奴颜婢膝的农户,楚世昭更痛恨的是那些掌握权力却毫无作为甚至是光明正大尸位素餐的官吏。
【那数位收粮税的军士见到你的模样,毫不犹豫地跪拜在了地上。】
【在大周王朝,拥有佩剑的人,势必地位显赫,寻常百姓,甚至是官员都是不能持有佩剑的。】
【“下官拜见大人,我等正奉县官的命令,向渭城县的百姓收粮税,以充填历年的欠税。”】
【“也不知道大人是何来历,为何要掺和我渭城县的公事。”】
画面上,领头的军士在跪拜过后,很快就起身,开口就将事情说得一清二楚。
虽然这帮人对着百姓凶神恶煞,可是这不代表他们真的是一群蠢物。
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将锅甩给了渭城县的县官,第二句话就是询问楚世昭的来历,第三句话就是将事情定性为这是县城的公事,你无权干涉。
这三句话都很有营养。
而楚世昭知道大周王朝的吏治稀碎,几乎到了封建王朝中后叶的处境,官员们大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能做到官官相护的地步,可谁能想到,就连最基层的这些收税的军士,处事都圆滑到了这种程度。
但是显然还不够聪明。
后两句话里,大有咄咄逼人,以势相压的态势。
【“本王乃是泗水郡人,周高祖之后,当今天子正是家父,也不知道此等身份,能不能掺和你渭城县的公事?”】
【你冷哼一声,高昂头颅道:“收税是公事,可有你们这样收税的道理。”】
【收税的军士顿时低头,不敢辩驳,毕竟亲王的身份没人胆敢冒充,何况楚世昭手持佩剑,气度非凡。】
【“殿下,我等也是秉公执法。”领头的军士思虑再三,开口道:“渭城县前年闹了蝗灾,当年的县令准许百姓拖欠三年粮税,待到丰年再收,如今已是丰年,自然是要补上这亏空的。”】
【“殿下,可哪有今年之人,纳前人之税的道理啊。”那汉子连忙叫屈道。】
【他是看出来,你在这是能做主之人,若是免去这粮税,他家的日子会好过一点。】
事实上,楚世昭看到了眼前的信息,立马就悟出来这就是一笔烂账。
只不过是今年的县令是个倒霉蛋,接了前年县令留下来的亏空。
而且,一般情况下,百姓在灾荒之年被迫欠下粮税,官府是会默认这笔账是烂掉的,完全不会强行索取。
这算是一种潜规则。
毕竟古代社会,是更侧重于人情关系。
皇权不下县,地方百姓联合起来,你官员是吃不消的。
特别是要清楚一点,你收不上税仅仅只是小错,但是你官逼民反,那就是大罪。
所以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渭城县的县令是一个死读书、只想着自己仕途的士人,死脑筋,认为这欠下来的帐,百姓就该还上,而且一般能让百姓补上欠帐的县令,在永晋一朝.是能被记作政绩的。
这种官员其实一定程度上比不干人事的官吏还要可怕。
因为他压根就没把百姓当成人,不考虑实际情况,完全当成了自己仕途上的垫脚石。
【“带本王去见你们渭城县的县令。”你冷哼一声,在心里想再多,都不如亲自见一见这位渭城县县令来的实在,你倒是要看看这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管。】【你在这几位军士的带领下,来到了渭城县的衙门。】
【刚一进衙门,你就吩咐这些军士将渭城县里全部的公案、渭城县县令所办的‘政绩’拿出来看看。】
【而很快,一位书生模样的县令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拜见于你。】
【你看着文案上的内容,脸色愈发阴沉。】
【在渭城县的案子里,存有很多地方百姓与豪强大户之间的纠纷,最终的判决几乎全都是有利于豪强大户的。】
【如果只是个别案例,你心里却也能接受,可是这清一色几乎是让百姓获刑的案情,还能不让人怒意横生吗?】
【你已经把渭城县的情况想得很糟糕了,可现在的情况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你意识到.这县令实际上是和地方大户互相勾结,不断地从当地百姓的手里低价换得土地。】
【他一方面以‘欠下的粮税’当做理由,压迫个别的百姓交粮,不断地‘催促’、‘施压’。】
【接连往返数次,等到那些百姓交不出粮,感到害怕的时候,那就会有大户拿出所谓的‘高价’买地,当百姓信以为真,卖地给大户,最终只会拿到很少的粮食就将地契卖出。】
【而百姓们愤愤不平地状告豪强大户的时候,这渭城县的县令就以各种办法来维护豪强大户,如此一来,他就能从大户手上得到粮食、上交给朝廷充为政绩。】
【之所以至今还没有被发现,那是因为这位县令所挑选的百姓,大多在地方上没有过硬的背景,每月只针对一两户的人家,可是积少成多,也是极为骇人的数目了。】
【“来人,给本王拿下此贼。”你怒不可遏地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