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458节

  隋军如水银泄地般穿透了吐蕃军的大阵,将他们一一分割包围,尽管吐蕃军负隅顽抗,但步兵和骑兵的战斗力过于悬殊,吐蕃军坚持不到一刻钟便全线崩溃了。

第858章 勇士回归

  吐蕃入侵河源郡是一场豪赌,如果赌赢了,吐蕃将获得大量优质土地,内部严峻矛盾也会得到缓解,吐蕃人的生存空间也会大大增强,同时还能得到先进技术和各种紧缺物资。

  但如果赌输了,后果也将不堪设想,可惜吐蕃偏偏还是赌输了,三万精锐被全歼,只剩鱼泽布率领一百多人逃回吐蕃,其余三万大军全部被隋军斩杀。

  消息传来,吐蕃举国恸哭,妻子哭丈夫,父母哭儿子,三万个家庭破碎,吐蕃王国的天都仿佛塌了。

  吐蕃赞普论赞索也一病不起,三个月后病逝,考虑到儿子弃宗弄赞年仅四岁,无法面对吐蕃严峻局面,论赞索便将赞普之位传给兄弟论科耳,而儿子弃宗弄赞便是历史上的松赞干布,他没有成为赞普,历史由此走上岔道。

  一年后,苏毗王子回到藏博复国,他与苏毗旧贵族联手,起兵驱逐琼波邦色的官吏和驻军,重建苏毗王国,各地贵族也效仿苏毗王国,纷纷自建王国,吐蕃王国又重新回到了诸侯割据时代,再也无法和中原王朝对抗。

  时间转眼到了年底,一个重大的消息传来,赴殷州探险的船队回来了,抵达了出发地江都,带回来大量农作物。

  天子萧夏大喜,当即命令三千骑兵前往江都迎接船队回归洛阳。

  次日,《京都早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万里归来,发现一个全新大陆’。

  不过有点尴尬的是,这条原本应该轰动天下的消息却只成了街头巷尾的趣闻,不过想想也能理解,大隋的普通百姓连西伯利亚、亚洲中西部、欧洲、非洲都不知道,发现一个新大陆又会有什么激动人心?

  就算朝廷高官也只是期待船队带回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农作物种子。

  十天后,由上千辆大车组成车队在三千骑兵护卫下缓缓驶入洛阳城,由于北方结冰,船队走不了,只能用大车装着上千大箱物品进京,只能带农作物进京,黄金白银只能暂时留在江都。

  官府组织百姓载歌载舞欢迎勇士们回归,这是天子的要求,不能寒了勇士们的心。

  萧夏亲自带领百官在应天门迎接队伍到来,船员和士兵都留在江夏休息,何蛮和沈光带着十几人进京,一起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辛苦,从年初到年尾,朕终于把你们盼回来了!”

  何蛮激动道:“我们不负圣物,陛下期待的各种农作物都找到了,陛下最心心念念的棉花也找到了。”

  萧夏大喜,连忙命令司农寺卿张维接管各种农作物种子,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司农寺,另一份存放在农学院,司农寺和农学院都有专门储藏种子仓库,低温、干燥,通风良好,还有专人照管。

  现在是十二月,再过两个月就可以试种了,像红薯、土豆这样的根茎作物,现在就可以放在玻璃暖房内试种了,尤其农学院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冬天在暖棚内种植山药、萝卜都获得成功,因为带回来足有几千斤,所以可以试一试,还有花生也可以尝试。

  政事堂内,何蛮和沈光向天子和数十名高官回报了他们南北殷州之行,他们详细描述了所见所闻。

  “刚开始时白雪皑皑世界,然后向南便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十几丈高、二十几丈的参天松树高比比皆是,我们看见一棵松树,需要三十人才能合抱,至少有几千年了。

  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成群的野牛和鹿群,还有骆驼一般高大的鹿,还有波光浩渺的湖泊和大河,没有人看见任何人的踪迹。

  我们一直到南面气候稍微炎热之处才发现了一个几千人的大部落,半耕种半渔猎,能织布,制陶,不会冶炼,用的都是木质工具和骨制工具……..”

  沈光犹豫了片刻,还是实话实说,“我们回来时,又受到了这个部落的热情招待,卑职留了几名士兵和一名木匠在那里。”

  “沈将军,你留了士兵和木匠在新大陆?”几名相国都震惊问道。

  沈光点点头,“卑职想明年再去一趟,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卑职希望几名士兵学会他们的语言,留木匠是教他们造房子。”

  萧夏缓缓道:“最好就是这种无人的大陆,不用和别人争夺,也没有敌人,还有充足的资源,能够让我们移民休养生息,繁衍后代。”

  “陛下,航行就要半年时间,太遥远了。”

  萧夏笑道:“各位明白了吧!这就是朕极力要增加人口的原因,大家可能不知道,漠北突厥的北方,还有一望无际的土地全部都是茫茫的森林,面积相当于两个大隋,只是那边太寒冷,半年都是寒冬,不太适合人居住,但新发现的大陆就和大隋差不多了,气候适合人居住。

  所以海外土地很多,但适合人居住的并不多,这么辽阔的土地,如果我们不抢先下手,一旦被西方罗刹人占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会埋怨我们。”

  ………..

  下午,萧夏又单独接见了二人。

  萧夏将他们提供的航海地图放在桌上,在自己绘制的地图进行对照,把他们到过并停泊的一一进行标注,其中加拿大中部,还有应该是温哥华还是西雅图,还一处是旧金山。

  还有南美洲停靠处应该是墨西哥南部以及秘鲁。

  萧夏又缓缓问道:“明年两位还想再去吗?”

  两人对望一眼,一起点头,萧夏笑道:“明年既然还要航行,那就最好把航线和补给站建立起来,以后就可以从遥远北方的海港出发,再在北殷州选择一个合适的定居点,不过我建议你们分开,一个人去北殷州就行,另一个人去南大陆。”

  沈光和何蛮都愣住了,半晌何蛮问道:“请问陛下,是不是南面还有和殷州一样的大陆?”

  萧夏点点头,“据说穿过南洋群岛再走半个月就能看到另一座大陆,面积和大隋差不多,不过这座大陆条件比较恶劣,十分干热,很可能矿藏比较多,朕想招募天竺人在这里开采铁矿,但是,得先把这座大陆找到。”

  何蛮毫不犹豫道:“陛下,微臣愿去寻找南大陆,微臣对南洋群岛比较熟悉。”

  萧夏又道:“你们你们各带其他将领出海,沈将领可以带陈棱去北殷州,南殷州明年就不用去了,何蛮则带朱宽去南大陆探险,出发之前,朕会好好和你们交代。”

  两人一起站起身躬身行礼,“微臣遵令!”

  =====

  【今天上午上传新书,上传后会通知大家!】

新书《虎枭》已经发出

  新书《虎枭》已经发布,可以搜到,恳请各位书友们帮老高把把关,提提意见。

  老高一定虚心听取。

第859章 魏征之忧

  到了年底,发生的大事还有很多,相对于沈光等人远航归来,洛阳百姓明显对另外一件大事更有兴趣。

  大隋第一条轨道交通出现了,贯穿洛阳东西城门的马拉列车。

  一共有八节车厢,三匹马拉拽,每节车厢可以坐二十余人,车厢是木质的,但车轮和车轨以及车盘都铁制。

  十几万百姓上街围观,车速比正常马车要快,别的都好,刹车也比较稳,就是噪声稍微大了一点,但依然乘坐者踊跃。

  更重要是票价便宜,五文钱一张,比起正常二十文的牛车钱要便宜得多。

  轨道交通是来回两条线,一条是东向西,一条是西向东,这很显然是一种公共交通。

  实际上这时试验线,很多新事物光在图纸上不行,必须做成实物,在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必须下一步就要解决噪音问题,然后是有效刹车,一步步地解决各种问题。

  在明年就会在长安也出现轨道交通,运行两年后,积累更多的经验,轨道就会延长,在洛阳和伊阙之间安装跨城际的轨道交通。

  只要掌握了原理和启发,凭借汉人工匠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会在风箱技术上让蒸汽动力出现,也会让橡胶出现在车轮上。

  ………

  这天上午,萧夏带着几名相国来到位于伊阙县的农学院,一进大门就能看到几座巨大的玻璃房,之前的明瓦暖棚已经拆除,换成了三座占地十几亩的大型玻璃暖棚。

  三座暖棚,一座种上土豆,一座种了红薯,一座种了花生,到明年二月,还会开始种植玉米、棉花、向日葵、番茄、烟草、辣椒、南瓜,还有橡胶树也会在南方热闹种植。

  司农寺卿张维、农学院学正孙少年以及其他官员和教授在大门前迎接天子的到来。

  萧夏摆摆手笑道:“不惊扰师生,朕今天就是看看刚运来的殷州农作物在暖棚内种植如何?”

  “回禀陛下,都已经发芽起苗了,比我们预料得要好,我们有培植山药的经验,基本上方法都一样。”

  “看看去!”

  众人簇拥着天子向第一座暖房而去,走进暖房,气温一下明显上升,外面原本寒冷刺骨,但暖房里温度明显上升,俨如春天一般。

  阳光很高,透过玻璃照射进来,使整个暖房格外明亮。

  第一座暖棚占地约五亩,又分隔成五座小暖房,土豆就在第三座暖房内培养,他们完全按照种植山药蛋的方式进行培植。

  将土地做成一垄一垄,水份、肥力和温度都正好,两名教授带着十几名学生专门负责培植三种农作物。

  土豆果然长出了一寸长的小苗,绿油油一片,他们只用了一分地来进行培植。

  负责培植土豆的教授叫李宽,他向萧夏行一礼,“启禀陛下,这种万里外的土豆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好种,适应性很强,而且微臣能感觉到,这种农作物产量一定很高,和山药相仿,一定会成为百姓的福音,”

  萧夏点点头,“有了种子我们心头就稳了,先不急一时,试验两年后再大规模推广。”

  “请问陛下,烟草是什么?”孙少华不解问道。

  萧夏缓缓道:“烟草和茶一样,是一种嗜好品,会让人上瘾,所以烟草必须由朝廷垄断,作为税源,这个不急,可以种植储存种子,等以后再种植,朕准备把它在海岛上种植,然后成品推销到大食,它一定能推给朝廷带来滚滚财源。”

  萧夏随即又参观了红薯暖棚和花生暖棚,和土豆一样,都已经出苗,长得郁郁葱葱。

  萧夏又对学正孙少华和司农寺卿道:“明年农学院和司农寺的重中之重,就是把殷州带来农作物在我们本土培植起来,需要多少钱都由财政支持,这里面的棉花,一旦培植成功,就可以大规模推广,取代细麻种植,朕已经吩咐了匠作监,棉纺技术一定要衔接上。”

  萧夏提高了声音,对所有人道:“各位,这批新农作物的种植,关系到我们大隋的人口增加,朕希望二十年后,大隋人口突破一万万,我们就可以向海外发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片跨越万里的大洋,终将成为我们的内湖。”

  回到洛阳已是中午,大家各自散去,魏征和房玄龄来到洛神酒楼,两人在靠窗的雅室坐下,外面就是波光粼粼的洛水。

  魏征给房玄龄斟满一杯酒,忧心忡忡道:“圣上有点有点过于痴迷于开疆拓土了,陆地疆域已经扩展到夷播海,北方据说在遥远的一个半岛修建了军城,南方准备在南洋占岛成立宣慰使司,现在又到万里外的海疆寻找新大陆,大隋内部事务他都不怎么关注。”

  房玄龄将酒一饮而尽,笑眯眯道:“寻找到的也是财富吧!这次从日本掠夺了价值两千万贯的财富,相当于我们一年的财政收入,我们的救灾支出不过才一百余万贯,还有从西突厥抢到了上千万只羊,换成财富也难以计数,魏相国,开疆拓土不是亏本生意。我们和南洋以及大食的贸易每年让我们财政获得几百万贯的净收入,这次用丝绸和瓷器以及琉璃居然换回来数十万两白银和黄金。

  天子的本意并非好大喜功,而是想将大隋检建成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强大帝国,人口超过两万万,疆域数万里,这样,我们就能避免王朝末期的种种危机。

  王朝灭亡不就是资源不够吗?而我们商朝也有六百年的历史,周朝更是有八百年历史,为什么这么长寿,就是因为人口少,资源丰富。

  将来大隋也是一样,权贵兼并土地,百姓就去海外生活,而不会活不下去造反,异族入侵,我们有强大的武力将其灭亡,只要内部不乱,我们大隋的国祚也将突破千年。”

  停一下,房玄龄又笑道:“现在大隋需要休养生息,天子只要不折腾大隋内部,他折腾海外边疆,就尽管由他吧!”

  房玄龄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魏征,是啊!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天子把精力放在开疆拓土上也未必是坏事。

  魏征举杯叹息一声,“疆域太广,巡视一圈都要几年啊!明年开春后,天子要去辽东和辽西视察,这一走就要几个月,有什么重要事情,赶紧准备吧!”

  =====

  【新书《虎枭》今天上午已经上传,书号:1045152935,也可以直接搜索,恳请各位衣食父母继续给老高捧捧场,看看老高的三国写得如何?恳请书友们指点啊!】

第860章 御驾亲征

  转眼到了中兴四年,早春二月,河水刚刚解冻,萧夏便率三万大军以及数十名官员乘坐上千艘战船离开洛阳,走永济渠浩浩荡荡向辽西而去。

  由于已将半岛纳入疆域,所以以辽河为界,东北地区分为辽东和辽西,这次萧夏不仅是去巡视辽东新四郡,还要御驾亲征,消灭辽西三虎,契丹、奚族和霫族。

  这里奚族和霫族都好办,关键是契丹,自己刚登基那一年,契丹居然还出兵入侵柳城郡,掳走了数千汉民,虽然后来把汉民都释放了,也派人来请罪。

  但萧夏已经决定灭了契丹,不管契丹有没有请罪,契丹就是一条盘踞在东北的毒蛇,一旦其壮大,必然会成为中原大患。

  还有靺鞨部,其中的黑水靺鞨就是后来的女真,还有室韦部,其中蒙兀部出了个铁木真,几乎占领了整个亚洲,萧夏已经制定计划,必须在五年内全部清理干净。

  萧夏刚登基那年便打算反击契丹,不过听说契丹还有零星瘟疫发生,便暂时忍耐住了,现在瘟疫已经停止,便是他出兵之时。

  不过萧夏还是很小心,这次出征带了大量的药材、石灰和酒精。

  大业九年的那场瘟疫不仅给高句丽带来灭顶之灾,也给东北各部落都带来了沉重打击,契丹、奚族和霫族也损失近一半的人口。

  目前的契丹还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还远远没到耶律部的时代,现在是大贺部掌权,形成了大贺氏联盟,要一百年后,契丹才进入遥辇氏部落联盟,又过一百七八十年,迭剌部的耶律家族才开始兴起。

  但有了萧夏这个熟知历史的大隋君王存在,那就是契丹的不幸了,它们就像一条还远没有长大的小蛇,已经没有机会成年了。

  从永济渠一路北上,从海口镇驶入渤海,浩浩荡荡的船队向辽水驶去。

  这天上午,船队进入辽水,西面是一座新建的县城,叫辽口县,这里属于辽西半岛了,三万匠户便安置在这里,进行粗步冶铁。

  此时,罗士信也在这里等候天子到来。

  船队缓缓靠岸,萧夏走下大船,罗士信连忙上前,率领数十名将领单膝跪下行礼,“微臣罗士信率部参见吾皇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将军免礼平身,各位将军请起!”

  萧夏带着随同大臣和随军将领来到大营,这次随同他一起前来的主要大臣是枢密使张亮以及兵部尚书李靖,李靖刚刚返回洛阳,又跟谁萧夏来辽东,不过这次李靖是以文官的身份跟随前来,还有新任辽西安抚使杨恭仁,杨恭仁目前出任枢密副使,战后处置契丹、奚族和霫族都是他的事情。

  另外还有第一任辽西郡刺史高盛道,高盛道是高颎的长子。

首节 上一节 458/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