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414节

  下面,光绪年间,每一年发生的一些大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在甲午海战、平壤之战等战斗中失利。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士子公车上书。

  朱明大吃一惊:“甲午中日战争竟然是光绪二十年爆发,岂不是说,就是两人所在的时代。”

  急忙问道:“我问你们两个,老实回答,你们现在与倭国开战了没有!”

  “现在还没有正式宣战,不过想来也快了,倭国第二次发来绝交书。”

  朱明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只要还没开战就好,虽然看不上大清,但是更不能让小鬼子撒野。

  从网上搜索甲午中日战争。

  7月14日,倭国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次绝交书”。

  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倭国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倭国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不列颠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

  至此,倭国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

  “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

  朱明不再废话,手掌对著两人的脖颈一捏,两人昏睡过去。

  接著,手臂一挥,时空通道打开。

  洪武大明。

  一群皇帝还没有离开。

  本来朱明打算今天将各个皇帝送回各个朝代。

  如今看来,倒是省了一些事。

  御书房

  朱明刚刚露面。

  房间中传来哈哈大笑的声音:“哈哈,我就说,不到中午,肯定来不了,你们几个给钱给钱。”

  始皇忍肉疼的拿出一张银票,对著朱明说道:“小朱,年轻人要早起早睡,别天天凌晨四五点才睡觉,容易伤肾!”

  “上次在我大汉皇宫住了三天,我上朝他睡觉,我睡觉他就兽魔争霸,三天愣是没有同时清醒的时候。”

  朱明见到众人吐槽,摆了摆手:“这次有正事,大清来人了。”

  “那个大辫子王朝又来人了,正好咱手痒了。”老朱冷哼一声说道。

  朱明摇摇头:“覆灭大清的事情等会再说,这次大清的皇帝来自光绪二十年,其他你们不知道,这一年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并且再有十天左右,就要开战了。”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就是这次战败之后签的。”

  对于甲午战争,其他人可能不熟悉,但是《马关条约》就非常的熟悉了。

  “朕艹,原来《马光条约》就是因为这一场败仗,我大秦说什么也得出兵!”

  “大汉也不能看著,虽然不爽大清,但是轮不到倭国猴子撒野。”

  “大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场的皇帝义愤填膺,一定要把倭国人再次消灭。

  朱明说道:“这次找你们,主要想借一些战列舰,不光是消灭倭国,连同其他列强,一块收拾了。”

  杨广微微一笑:“没问题,大隋的所有战舰,你可以全部带走,如今在大隋,用处不是很大,其他国家,就算是以前的木船,也能打的他们找不到北。”

  老朱大手一挥:“咱洪武年间的战船,你看上的也可以带走。”

  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几个朝代,毫不犹豫的拿出所有战船。

  像是至正大明,大炎,建国晚,现在水平有限就算了。

  “好,有你们这些战舰,再加上我大龙不弱于一战时期的战列舰,倭国这次挑起战争,但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他们!”

第285章 百万舰队磨刀霍霍向倭国

  各朝皇帝匆匆返回本国之后,立刻向本朝海军下达紧急指令,要求他们迅速进入备战状态。

  朱明则带领著光绪等二人,马不停蹄地赶赴万朝联军的军营。

  要知道,万朝联军不仅拥有所向披靡的陆军,其海军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只是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合适的机会和对手,这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并未得到充分施展。

  “我打算先率领一小部份人前去探查情况、熟悉地形,随后便著手将战舰运往目的地。待我们成功剿灭倭国,并占领大清之后,想必那些西方列强绝不会坐视不管,定然会从中作梗。届时,定要不留余力地将其一网打尽!”朱明一脸严肃地说道。

  万朝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如此甚好,咱这万朝海军自组建以来,还从未遭遇过真正能与之抗衡的敌手。此次总算有机会在实战中大显身手了。”

  “实战固然重要,但切不可掉以轻心,以免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朱明提醒道。

  万朝朱棣却显得胸有成竹,他爽朗大笑起来:“哈哈,不必担忧!在你的大龙王朝,咱们万朝联军海军,那可是横扫全球!虽说每次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之局,但多多少少也积累下了不少宝贵的作战经验呢。”

  这话确实所言不虚!

  自大龙王朝创建伊始,便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海军力量。

  不仅如此,还从后世源源不断地引进众多优秀人才、先进设备以及一些正在服役或者退役的军舰。

  这几年,各种战舰潜艇下饺子似得。

  朱明甚至还在后世国外,订购了一些一战二战时期的军舰。

  正因如此,大龙王朝所处的时代,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不列颠早已被收拾得毫无还手之力,比现在不列颠对米国还要听话。

  呕洲其他各国,也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顿。

  海军打不过,陆军能够随时传送,完全不用考虑补给。

  呕洲各国甚至暗中组成反大龙联盟,想要终结大龙的霸主地位。

  朱明知道后冷笑一声,大龙王朝骑脸输出,没收所有战舰,如今都在学说汉语。

  ABCD从此变成啊,播,呲,的。

  为了限制他们发展,提升大龙实力。

  朱明从后世精心搜罗到了一份有关近代史的人才、科技的详尽资料。

  挨个国家去交易。

  得益于这份珍贵资料和不断的努力,现如今,大龙王朝的海军实力已然突飞猛进,其整体水平甚至不弱于不列颠一战时期的海军。

  凭借着某些领先于时代数十年的尖端技术,即便是处在一战时期如日中天的不列颠,面对强大的大龙王朝海军恐怕也难以抗衡。

  此外,大龙王朝海军舰队的总吨位更是突破了惊人的二百万之巨,朝著三百万前进,这还不算那些没收各国的战舰。

  朱明率领著数十名精锐与光绪二人借助时空通道,成功来到大清境内。

  刚一落地,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幽静冷清的景象。

  只见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却不见丝毫繁华热闹的迹象。

  “照目前这般情形来看,此地似乎并非大清的皇宫所在地呀,那这里到底会是什么地方呢?”朱明一边警惕地环视著四周,一边微微皱起眉头,在心中暗暗思忖道。

  深知此次行动责任重大,必须尽快搞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后续计划能够顺利展开。

  翁同和缓缓地将目光扫视而过,惊讶的说道:“想不到是这里,此地便是那闻名遐迩的颐合园!想当初,我等正是在此处,突然间就置身于那漆黑如墨、阴森可怖的房间之中。”声音中还带著一丝令人心悸的余韵。

  朱明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毫不留情地讥讽道:“哼,原来是这个地方。如今倭国人都已经嚣张跋扈到如此地步,骑在头上作威作福,你们二人居然还有闲情逸致在此游山玩水,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听到这番刺耳的话语,翁同和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连忙解释道:“壮士有所不知,我等此次前来并非只为游玩消遣。实则是为了筹备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寿之事,故而才会现身于此。”

  朱明不禁愣住了,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先前查阅资料时所了解到的信息——的确有听闻慈禧太后即将举行盛大的六十大寿庆典。

  举办这样一场规模宏大的祝寿活动必然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而且据说还挪用了大量原本用于发展海军的经费。

  自战争爆发以来,慈禧太后一心只盼著这场战事能尽早平息,她坚定地支持采取避战求和的策略,并为此不择手段地寻找各种借口打压那些主张坚决抵抗外敌的主战派人士,其目的无非就是想要确保自己的六十大寿能够按照原计划在这座美轮美奂的颐和园里顺利举行。

  最后,在一个又一个城市相继沦陷的噩耗声中,慈禧太后翘首以盼的六十大寿终于来临了。

  国难当头之际,颐和园中却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处处洋溢著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

  太后身著华丽的盛装,端坐在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上接受群臣们的朝拜祝贺,珍馐美味摆满了一桌桌宴席。

  然而,与园内的繁华盛景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园外烽火连天、大清节节败退、硝烟弥漫的残酷战场。

  这种强烈的反差实在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莫大讽刺。

  朱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他那冰冷的声音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哼,六十大寿?好啊,这件事你们就不必费心了,待到那时,我定会亲自为她贺寿!而且可不止我一人,其他皇帝也会一同前去,定要让这大寿成为她永生难忘之事!”

  说罢,只见他手臂一挥,时空通道出现,朱明将两人扔回大龙王朝之中。

  随后,朱明转身面向开荒队,神情严肃地吩咐道:“你们速速在这四周仔细探查一番,然后寻找合适的传送地点。两个时辰后,我会在传送一些人手前来帮忙跑图。估计不出几日,沿海的各个城市之间便能成功创建起传送点,届时我们行事将会方便许多。”

  “末将遵命!”

  跟随而来的几十人,都是多次跑图小能手。

  出现在这里,不用吩咐,他们也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任务。

  很快,一行人消失在园林中。

  朱明见状,也离开这里。

  大清皇宫内,气氛却是异常紧张。

  一群大臣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地在宫殿中来回踱步。

  其中一人满脸忧虑地问道:“至今仍未寻得陛下的下落吗?”

  另一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是啊,倭国那边已然是步步紧逼,形势万分危急,偏偏在这关键时刻,陛下却不知所踪。宫中的那些太监,竟然没有一个知晓陛下的去向,当真是急煞人也!”

  “听说一同消失的还有翁大人,难道他们两人被隐藏的倭国人抓走了?”一名官员忧心忡忡的说道。

  又有人提议道:“要不咱们还是赶快将此事禀报给太后娘娘,请她老人家出面拿个主意吧。”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表示赞同。

  光绪虽贵为名义上的皇帝,但在当今这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之中,真正能一锤定音、掌握生杀大权的却是那垂帘听政多年的慈禧太后。

  于是,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大臣们此刻皆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匆匆地朝著太后所居的寝宫狂奔而去……

  面对著来自倭国咄咄逼人的威胁与压迫,大清朝廷内部呈现出两派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派是以光绪帝和翁同和为首的主战派,他们主张坚决抵抗倭国的侵略行径;

  而另一派则是以部分守旧大臣为主的主和派,这些人认为应当通过谈判来平息这场风波。

  然而,由于光绪帝和翁同和二人此刻并不在场,主战派的话语权瞬间大打折扣。

  其实,战争初期,光绪帝主战,而慈禧太后也主战,毕竟,倭国又不是那些洋人。

  同时,她还要大办自己的六十大寿。

  都是花钱的事。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随著战事的扩大,主战的一些大臣开始上书要求压缩庆典的规模,后来户部又要求暂停颐和园的修缮工程。

首节 上一节 414/4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