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法门?”
“出自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是一种以吐纳为主要手段的养生功法,
宫中的人打小就练,源自龙虎山。”那太监笑着回答。
陆云逸脸色却有几分古怪,又是龙虎山?
如果没记错,全宁侯孙恪也从龙虎山得了一本硬气功功法。
“这位公公,与我详细说说,
本官觉得最近浑身软绵无力,整日不想起床,
若是有用的话,本官也练练。”
小太监笑了起来,一边走一边说:
“京中最近有些传闻,宫中也有所耳闻,
太子殿下曾经说过,要让宫中的几位老祖宗帮陆大人调理身体,但奈何一直抽不出空。
今日,既然陆大人发问,那咱家就说上一二。”
“多谢公公.”
“大致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发音口型,配合呼吸,调节肺腑。
发‘嘘’字时,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时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
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从皇城的正门口穿过了内廷,
走了将近一刻钟,那太监才缓缓说完。
“陆大人,每个字都有相应的口型、动作和呼吸节奏,
按顺序练习,早中晚各一次,
可以调节气息、平衡阴阳、调理脏腑。”
陆云逸过目不忘,记下了太监所说的内容,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了,本官明日就试一试。”
那太监笑了起来:
“陆大人,莫要怪咱家多嘴,
在各家典籍之中,对身体最有益的事情就是多睡觉,多休息。
您和朝堂上的诸位大人一样,整日忙于政事,
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这身体呀,若是不出毛病才是怪事儿。”
这话说得,倒是让陆云逸无法反驳:
“公公所言极是,只是,陛下勤于政务,我等作为朝臣,也不能懈怠。”
那公公轻轻笑了起来:
“陛下乃真龙天子,有国运庇护,不可与之相较啊。”
“的确如此。”
关于这一点,陆云逸深有感触,
他曾听都督府的官员说过,陛下与太子都是精力旺盛之人,
真要忙起来,几天几夜不睡是常事,一般人真没有这个本事。
“陆大人,快要到了,若是身上有什么忌讳物件,还是要提早拿出来,到时候要搜身。”
“嗯?搜身?”
“所去之地是农政院在皇宫中的耕地,
平日里任何人不得靠近,外臣若是进去,要里三层外三层地搜身。”
说到这,陆云逸才有些恍然,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提醒,本官身上并无忌讳之物。”
那小太监笑了起来:“陆大人虽是军伍中人,
但行事要比朝中大臣还要礼貌客气,咱家侯显,陆大人直呼名讳即可。”
“侯显?”
陆云逸听着这个名字,眉头微皱,突然觉得有些耳熟
“说起来,咱家还与陆大人有几分渊源。”
“哦?是何渊源?”
“咱家出自西番十八族,洪武十一年被西平侯以及凉国公俘虏,送入宫中。”
陆云逸挑了挑眉,合着是仇家。
见陆云逸如此表情,侯显笑了起来,喃喃说道:
“来了大明才知道,这世上居然有这么高大的城池,
有这么宽的道路,还有吃不完的饭。
说来惭愧,咱家十岁从军,到十五岁被俘,一次饱饭都没吃过。
吃的第一顿饱饭,还是在战俘营中吃的掺了糠米的米,
也是在那里,咱家第一次知道饭是白色的。”
陆云逸表情有些诧异,不知道他为何说起此事,便没有说话。
侯显却没有停止,继续说了下去:
“您前日在商行中所说的一番话,让宫中不少人都感慨万千。
在我的家乡,有千千万万百姓都被困在大山中,不知外界繁华。
若是有朝一日,商行真能如陆大人所说的那样,
将大明的旗帜插遍各方,让百姓们从大山中走出,这是多么大的功绩呀。
侯显在这先代朵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多谢大人了,
多谢大人还记得诸多边民。”
说到这儿,陆云逸算是明白了,
为什么眼前这个太监对他如此和善,原来问题出在这儿。
陆云逸面露和善之色,笑了起来:
“公公不必如此,本官也是边民,做这些理所应当。”
侯显面露感慨,将声音压低了一些:
“陆大人,商行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您要小心一些,出了皇城要多带些侍卫。”
此话一出,陆云逸的眼睛眯了起来,眼中闪过阵阵危险的光芒。
“此言何意?”
“咱家也是听几位老祖宗所说,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这京城内外都不太平。
宫中有些人生乱子,被发现。
外面要更乱,最近又因为大人您抓了许多帮派之人,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难免出几个疯癫之人。
若是被人加以利用,那就是大罪过了。”
话已至此,侯显没有再说下去,
但陆云逸已经听懂了,轻轻点了点头:
“多谢公公。”
第511章 亩产惊人,天恩浩荡
农政院的实验田位于皇宫最北端的一座大殿之后。
经过至少两道严格的搜身与检查,陆云逸终于来到此地。
乍看之下,这里不过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空地,
地面并未铺设青石板,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开垦整齐的农田,一块一块排列得极为规整。
此刻,几辆自行车堆放在墙角,为首的正是陛下那辆明晃晃的自行车。
然而,陆云逸在场中寻觅许久,却不见陛下的身影。
最终,在大太监的引领下,他在一个瓜棚下找到了陛下。
只见陛下身着汗衫,头戴斗笠,手脚干瘦,肤色黝黑,
与寻常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毫无二致。
“来了?”
朱元璋见他前来,略显费劲地从瓜藤下钻了出来,
手中还握着两根带刺的黄瓜,顶端还顶着两朵鲜艳的小黄花。
朱元璋拿着黄瓜在一旁的水缸中涮了涮,
粗糙的手掌轻轻一抹,上面的尖刺便消失不见,随后递向陆云逸:
“尝尝,这是最后一茬夏黄瓜,朕亲自种的。”
陆云逸接过黄瓜,也不客套,干脆利落地咬了一口。
刹那间,清新的气息在齿间弥漫开来,汁水在舌尖肆意流淌,清甜的味道恰到好处,仿佛连夏日的闷热都减轻了几分。
“陛下,这味不错。”
“哈哈哈哈,朕种地那可是一把好手。”
见有人夸他种地好,朱元璋顿时纠高兴起来。
一边喋喋不休的说着种地心得,一边带着陆云逸来到田间阴凉处坐下。
他一边啃着黄瓜,一边指着东西两侧的田地说道:
“看看,东边和西边种的都是甘薯。
西边那块地整日晒不到太阳,东边那块地则整日阳光充足。
农政院的那几个老家伙最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