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1节

  双臂微微用力,刹那间挽弓如满月,

  天地间似乎出现了第二个月亮。

  云逸屹立于马镫之上,其孤独而挺拔的身姿在飘飞的雪花中更显突出,

  随着战马的奔腾,宛如一幅静止画卷!

  战马踏雪而行,陆云逸手持长弓,弓弦紧绷,眼神坚定深邃,愈发平静。

  呼吸也在这一刻停止,全身力量凝聚在弓弦之上,脑海中似是响起了刘黑鹰的发问。

  “云儿哥,这马镫这么长,还有何用?”

  “骑马射箭。”

  突然!

  陆云逸的瞳孔紧缩如针尖!

  他轻轻松开了紧扣的手指,弓弦随之震颤,如同炸雷,

  清脆悠长蹦然弹出,伴随着箭矢破空,

  风雪在他面前如若无物,那银白的箭矢携带着刺骨的风声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划破夜空的沉寂,撕裂了四周黑暗,

  这一刻,整个世界都仿佛静止了。

  阿敏·博尔术突感背后一阵针刺般的剧痛,

  他急转回头,眼前的景象令他愕然凝固,

  远处那年轻小将站在马上,手拿长弓,

  脸上带着淡淡笑意,在二人之间,有一道银白疾驰而来。

  博尔术的瞳孔猛地扩张,面色瞬间褪为死灰,身体僵硬如同被钉在原地,

  天地寂然!

  咚!

  箭矢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精准地射中了他的眉心,

  扑哧,

  箭矢力道之大,穿透了他的脑袋,又刺破了头甲.露出半截带着白浆的箭头。

  阿敏·博尔术双眼圆睁,

  脸上凝固着不敢置信的表情,似乎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击。

  随着箭矢的命中,博尔术身体猛地一颤,然后从战马上倒飞出去。

  他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凄美的弧线,重重坠地,激起一圈雪白尘埃。

  其身后的军卒还没来得及反应,战马的冲势已经让他们踏了上去,

  骨骼崩碎,血肉碾压之声在马蹄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在陆云逸一侧的刘黑鹰见到这一幕,连忙从一侧掏出铜喇叭,朝着前方大喊:

  “你们的头人死了,跪地不杀,跪地不杀!!”

  陆云逸原本的旧部对这一活计十分熟悉,脸上露出畅快,连忙也跟着大喊起来:

  “跪地不杀!你们的头人死了,看看你们脚下!!!”

  对面,吕宝川目睹此景,双眼猛睁,不禁缩颈,

  长箭太快了,还不等他看清,

  那鞑靼部头人便已坠马,若这长箭是射向他,他自问躲不开。

  不由得,吕宝川眼中出现了浓浓的忌惮。

  战场之上何人最可怕?

  行事冷静,武力超群,战阵指挥有方,

  这等人在战场上如同蛟龙入海,无往不利。

  大明六公二十八侯几乎都是此等人。

  眼前的陆云逸年纪轻轻便已显露峥嵘,战阵一道似乎并无缺点.

  正想着,双方骑兵重重撞在一起,

  激烈的喊杀声随即响起,长刀划破血肉的声音纷纷不停

  很快,前军斥候的兵马从后方重重撞向鞑靼部精锐,

  就如那刺破血肉的长刀,不费吹灰之力便刺入鞑靼部的战阵,

  自此,大局已定。

  陆云逸手握长弓在远处慢慢停了下来,放声高喊:

  “伤者退后休整,莫要冲动。”

第59章 凯旋回城,好心办坏事

  北方雪夜,杀气未散,

  银白雪花与暗红血迹互相交织,在地上涂抹作画。

  残存的八百士兵,宛如风暴后的枯枝,

  无力地丢撒在冰冷土地上,铠甲上积满了雪,与夜色融为一体,

  隐约可见铠甲上的刀痕和仍在渗血的伤口。

  黑夜如墨,吞噬了所有的色彩,

  战事已经结束,明火被堂而皇之地点了起来,在寒风中轻轻摇曳。

  将他们的脸上的绝望映照得活灵活现。

  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铁锈的味道,每一次胸口起伏都变得沉重,

  仿佛要将这冰冷空气都吸入肺中,以抵御那从心底涌起的寒意。

  他们眼中没有不甘,只有那浓浓的畏惧。

  尤其是当他们瞥见外围徘徊的年轻身影,更是不敢抬头直视。

  在他们前方,勉强在战场上找寻到的头人就躺在前面,四肢横七竖八地拼凑在一起,

  战马践踏过的半截头颅,眉心嵌着一支羽箭,

  上面的血迹早已冰冻,但保留了那一抹鲜红,让军卒心中寒意加剧。

  先锋军的军卒们有些不敢置信,一边打扫战场,一边偷瞄那破碎头颅,

  军中不乏百步穿杨的射手,但能在夜色中射得如此精准的,却寥寥无几。

  更何况.还能保持如此大的力道。

  军卒们掺杂在一起,先锋军的军卒小声问前军斥候:

  “陆将军开弓几何?”

  那军卒瞥了一眼半截头颅,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轻轻摇了摇头:

  “不知,但小陆大人能拉开军中最硬的弓。”

  周遭一些先锋军眼中闪过惊骇,

  对于百步之外射穿敌将头颅一事,稍稍能接受了些。

  不远处,刘黑鹰见他们在左右嘀咕,顿时破口大骂:

  “别磨蹭了,天寒地冻的,速速收拾军资,准备返回。”

  说着,将插在草原人胸膛的羽箭拔了出来,看了看箭头,满意地收进箭袋。

  庆州缺铁器,军资也不多,所以能省则高官刀战马以及草原人身上的金银珠宝,这些都要通通带走。

  至于草原人身上的皮甲,完好一些的就带走,

  带不走的就在中央聚集,最后一把火烧了,大雪与大雨会将其掩埋。

  陆云逸此刻与吕宝川站在一起,盯着眼前的鞑靼部副将,一脸狐疑。

  “此事为真?”吕宝川眉头拧在一起,盯着那副将,面露杀意。

  那人缓缓抬起头,悄悄瞄了一眼陆云逸,

  察觉到一双冰冷眼睛后,身体一个哆嗦,连忙说道:

  “两位大人,不敢有丝毫隐瞒,但.具体详情,只有阿敏大人知道。”

  陆云逸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挠了挠头,

  那阿敏已经被他射杀,这从何发问?

  不过陆云逸并没有对此事而后悔,只要能快一些结束战阵厮杀,这些小代价可以承受。

  至少已经知道了这鞑靼部来到此地的缘由。

  并不是为了通风报信,而是对北元朝廷的回信。

  吕宝川脸色凝重,看向陆云逸:

  “我们要快些返程,将此事禀告大将军,并且传信宣府大同,鞑靼部可能会行寇边之举。”

  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霾,眉头紧皱,有些懊恼地嘀咕:

  “这北元何时与鞑靼狼狈为奸,

  这鞑靼亦是奇怪,居然为了北元朝廷的安危,答应寇边?真是怪哉。”

  吕宝川先前看到的军报中,无不在说,西北的草原人已经与北元决裂,

  鞑靼与瓦剌已经裂土封王,不听诏令,

  如今却有如此波折,倒是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一旁的陆云逸则表现得极为轻松,手中长刀在这地上的尸身点了点:

  “唇亡齿寒罢了,可如今此事不重要了,

  我等及时将这送信的队伍拦截,北元朝廷不会知道此事了。”

  吕宝川略微一想,脸上顿时露出笑容,点了点头:

  “陆将军所说不错,幸好我等及时赶来此地,行阻滞之举,

  要不然真让北元得知了消息,反倒不妙。”

  话音落下,一侧的陆云逸缓缓摇头,叹息一声:

  “这个消息一定要送到北元朝廷,让他们知道此事。”

首节 上一节 111/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