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最前方,是一位身着华丽官服的传旨太监。
他手持明黄色圣旨,端坐在高头大马上,神色庄重肃穆,目光坚定沉稳。
在他身后,是一列列身披铠甲、手持兵器的护卫,
他们身姿挺拔,气势威严。
随着传旨队伍逐渐靠近,浦子口城墙上随即响起了阵阵号角声。
城门守将鲁谌望着队伍缓缓进城,眼中满是羡慕,看得出了神。
一同如此的,还有聚集在城门处的各个京军将领。
他们心里清楚,
从今日起,昔日的一些同僚就要成为上官了。
他们心中嫉妒万分,为何受赏的不是自己!
浦子口城军营大门前,一队队身披各色战袍的将士列阵而出,
他们身上甲胄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光芒。
走在最前面的是龙虎卫指挥使邓志忠,
他身材魁梧壮硕,面容刚毅冷峻,手持长刀,威风凛凛地立于阵前。
紧随其后的是和阳卫指挥佥事孔向秋,
他外表文质彬彬,却丝毫不减武将的飒爽英姿,此刻神色庄重,尽显沉稳。
横海卫指挥使茅有林也赫然在列,
他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枪,整个人气势磅礴,宛如一座巍峨山峰。
江淮卫的赵安峰同样不甘示弱,他眼神锐利如鹰,背负着弓箭,脸上洋溢着激动。
最后,前军斥候部副将刘黑鹰一身黑色甲胄,面容冷峻。
进入军营的传旨队伍四散开来,朝着各处军营分别而去,
五名将领在各自营寨中静静等候。
“恭请圣旨入营!”
一声洪亮的呼喊如雷贯耳,在军营上空久久回荡。
在前军斥候部营寨内,所有军卒都换上了战时的甲胄,
同样布满了战斗留下的痕迹,久违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传旨太监侯显手持圣旨,
看着眼前场景,眼中不禁流露出赞叹之色。
“跪!”
随着一声高呼,营寨校场上聚集的众人纷纷跪地,
一时间,甲胄相互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侯显深吸一口气,朗声宣读圣旨,
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在整个营寨上空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景命,统御万邦,以仁孝治天下,恩泽四海。
兹有前军斥候部副将刘黑鹰,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屡建奇功,朕心甚慰。
今特旨擢升刘黑鹰为北平行都指挥佥事,加授昭武将军,以彰其勋。
望卿不负朕望,再立新功。
武福六,勇猛果敢,战功卓著,
特授北平行都司会州卫指挥使,世袭副千户。
愿卿继续奋勇杀敌,捍卫疆土。
张玉,忠肝义胆,武艺超群,朕甚倚重。
今任燕山左护卫指挥使,授昭勇将军,世袭副千户。
望卿如虎添翼,再展雄风。
钱宏,治军有方,功绩昭昭,特命为山东都司登州卫指挥使,授昭勇将军,世袭副千户。
郭铨,才德兼备,深得朕心,着即任北平行都司全宁卫指挥使。
陈景义,英勇善战,屡立战功,特授庆州中卫指挥使。
徐增寿才略兼备,忠勇可嘉,着即任应天卫指挥使。
马大可,忠勇双全,战功赫赫,今任河南都司宣武卫指挥佥事。
方广南,智勇兼备,才华出众,特命为山西都司太原左卫指挥佥事。
此外,朕念及众多将士功勋卓著,特晋升以下将士:
殷克雄,晋升为沁州卫千户,以奖其功。
纪湖,擢升为宁化卫千户。
廖心远擢升为青州左卫千户。
望尔等将士,铭记朕恩,忠心耿耿,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朕将不吝赏赐,以表尔等之功。
钦此!]
侯显的声音洪亮而清晰,
足足宣读了一刻钟,才将圣旨上的几十个名字念完。
尽管他此时已觉得口干舌燥,但声音却极为振奋人心!
当他的话音落下,原本寂静无声的前军斥候部营寨几乎在瞬间变得热闹非凡,嘈杂声此起彼伏。
无数军卒和将领们惊喜地看向四周,分享着心中喜悦。
侯显站在上首,看着他们欢呼雀跃的模样,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欣慰笑容。
随后,他将圣旨递给了上前迎接的刘黑鹰:
“刘将军,赏赐的财物都在咱家身后的马车上,
上面附有一份清单,咱家就不一一念了。”
“多谢公公。”
刘黑鹰双手接过圣旨,恭敬地行了一礼。
与此同时,在龙虎卫所在的营寨内,传旨太监宣读着圣旨:
[卿自执掌龙虎卫以来,治军严谨,训练有素,使得龙虎卫将士如虎添翼,威震四方。
且邓卿身先士卒,屡建奇功,朕心甚慰。
今朕特旨,擢升邓志忠为湖广都指挥佥事,升授昭毅将军,以彰其功!
望卿能继续秉持忠心,为朕守湖广之地,保境安民,再立新功。]
听闻此言,邓志忠嘴唇微微颤动,
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不禁潸然泪下。
多年来在京等待,等的就是这一天能够外放任职!
前路从此不再黯淡无光,终于迎来了转机!
“臣邓志忠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浦子口城一声声高呼万岁,四方城墙礼炮齐鸣!
巨大的声响引得应天府和两岸百姓纷纷循声望去,脸上满是诧异。
在京城内,封赏的内容被应天府张贴在了入城以及出城的显眼位置,
吸引了无数百姓驻足围观。
而在原本的告示处,杨士奇等一众读书人正手持封赏抄本,
对着铜喇叭大声吆喝。
周围的许多百姓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既有诧异,又有振奋!
杨士奇的目光扫过四周,
他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周围许多百姓眼中燃烧着的熊熊火焰。
不用多想,那是对从军建功立业的热切渴望!
结合这几日在军营中授课的经历,杨士奇不禁心生感慨。
军中的年轻军卒渴望建立功勋,民间的百姓同样希望通过从军来建功立业。
作为暹罗的副将军,阿琚苗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封赏内容,不由得面露惊骇。
与以往相比,这次封赏的力度堪称巨大,
尤其是提拔了许多军中的年轻军卒。
随着随从汇报,他也了解到了在城门处以及告示处,各方百姓的反应。
这里的百姓并没有像暹罗国内那样,对战事产生畏惧和厌恶。
相反阿琚苗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大明军中以及民间都期盼着再掀起一场大战,好让他们有机会建功立业。
而一直苦苦压制这种热情的,反而是大明朝廷。
这一发现让他嘴唇紧闭,面露苦涩。
在西南诸国中,各国朝廷都希望通过打仗来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抢夺钱财,或者争夺地盘。
但每次征兵都要在国内先打上一仗。
他曾主持过征兵工作,过程几乎可以用抓壮丁来形容!
想到两国参差,阿琚苗第一次由衷地感慨,自己为何不是一个大明人。
陆府之内,陆云逸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捧着圣旨反复观看,
而是将其妥善封存起来后,
便去查看此次赏赐的银钱以及丝绢布匹。
尤其是那一大箱珠宝,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璀璨,令人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