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55节

  将近半人高。

  他呆立在门口,心中涌起一股夺门而逃的冲动

  但终究还是强忍着内心的不适,缓缓走到桌前。

  映入眼帘的是对昨日军卒考核的评级,

  上面有具体人员和成绩,还有他需要给出的评价以及日后培养的优先级。

  他随意扫了一眼,

  很快便在其中找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朱能赫然排在前列。

  他没有坐下,而是直接拿起毛笔,在朱能的名字后面写了一个“甲上”。

  而对于其他人,他则坐了下来,仔细审视。

  朱能是日后军中的佼佼者,

  对他的评价无论好坏,这种人都能崭露头角。

  但对于其他人他们本事不差,可能就差那么一点运气。

  若因自己的疏忽,让他们失去出头的机会,那便是大罪过。

  坐下后,他看了看身前的诸多文书,

  不仅有兵部关于日后练兵的诸多事宜,

  还有工部一些关于军械打造的文书,

  看得他眉心发紧,太阳穴隐隐作痛。

  怎么工部的文书都送到都督府来了!

  不就三天没上衙嘛,何至于此!

第544章 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翌日清晨,天色尚暗。

  前来上衙的都督府吏员与官员们,

  惊愕地发现中军都督府衙房的灯火竟彻夜通明。

  是哪位大人未归?

  几名吏员小心翼翼地经过,

  瞧见门前身披坚甲、手持利刃的守卫,顿时心中有数,原来是陆大人。

  因城外逆党刺杀一事,陆大人身边时刻有带甲护卫相随,

  此事早已在朝廷中传开,令诸多官员心生羡慕。

  这便是殊荣啊。

  衙房内,陆云逸端坐在桌案之后。

  听闻外面的嘈杂声,他有些恍惚地抬起头。

  白皙明亮的眼眸此刻布满血丝,眼眶周围也泛起了浓重的黑眼圈,整个人显得极为憔悴与疲惫。

  身前的三大摞文书已少了两摞,仅剩下一摞工部的文书。

  他放下手中的笔,伸手轻轻揉捏着眉心:

  “云方,几时了?”

  冯云方探进脑袋,恭敬回禀:“大人,已至卯时初刻。”

  陆云逸恍然点头,原来已到五点了。

  他抬手招呼过一名都督府吏员,指着桌上已处理完毕的文书,吩咐道:

  “这些皆是有关练兵练将,以及对麓川后续处置的文书,

  都拿走吧,已处置妥当。”

  吏员神色略显古怪,低声应了一声“是”,

  随后双臂发力,抱起两摞文书离去。

  陆云逸缓缓起身,他双手撑在桌上,许久之后,阵阵眩晕才终于消散。

  他踱步至窗前,透过半掩的窗户向外望去。

  此时,天空已由深邃的蓝色渐变为浅淡的蓝色,

  视线尽头闪烁着些许橘黄,太阳即将升起。

  不算宽敞的大门处,吏员与官员们络绎不绝地涌入。

  他们神情慵懒,步伐拖沓,

  即便交谈也是轻声细语,似乎都想多拖延些上衙的时间。

  看着这一幕,陆云逸不禁心生感慨。

  见惯了战场上的生死厮杀,眼前这份平静显得愈发珍贵。

  人往往如此,身处其中时不知珍惜,待事情过后,才惊觉当时的美好。

  正所谓“当时只道是寻常”。

  卯时三刻,陆云逸向大将军魏国公等人告辞后,

  离开都督府,前往工部衙门。

  今日是月底,依照惯例,工部衙门会召开一场大会,

  用以汇报这段时间各个工事的进展、各种工坊的生产状况,

  并制定下个月的生产计划与工程进度,

  或许还会对八月表现出色的官员和吏员予以嘉奖。

  陆云逸深知其中缘由,

  工部衙门与其他衙门不同,它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单位。

  这里的官员和吏员,看起来并不像朝堂上的官员,

  反倒更似各个工坊或商行的掌柜。

  然而,每月领取的俸禄却清晰地提醒着他们,自己是在为朝廷效力。

  这点俸禄,放在他们所掌管的工坊中,

  或许只需要那么几息或者几盏茶的时间便能赚取。

  巨大的落差感,使得工部衙门成为一些官员主事拼命想要逃离的地方。

  而另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却又千方百计地想挤进来。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总之,工部衙门处处透着古怪。

  陆云逸来到此处,将文书放置在衙房后,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径直前往正堂。

  此时,许多官员已经就座,

  有几位郎中、经历,还有一些大工坊的主事。

  原本宽敞的大堂此刻显得颇为拥挤。

  陆云逸踏入其中,低沉的气氛瞬间为之一滞,

  紧接着便是一阵熙熙攘攘地起身声。

  众人恭敬地站起身,齐声高呼“部堂大人”。

  李至刚也在其中,他此刻的模样比陆云逸更为狼狈。

  浓密的头发稀疏了不少,人也消瘦了许多。

  工部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进度迅猛,风头大出。

  此刻,即便是一些心怀敌意之人,也都不情愿地站起身,恭敬地称呼“大人”。

  李至刚激动地握紧了拳头,心中暗自思忖,

  大丈夫当如此!

  陆云逸走向右侧下首,刚欲落座,

  在场诸多官员脸色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负责安排座位的吏员更是脸色煞白。

  那吏员在众人的注视下,连忙上前,小声嘀咕了几句。

  陆云逸止住身形,轻笑出声,

  而后径直走向左侧下首第一个座位,还略带自嘲地说道:

  “瞧瞧我这记性,都忘了自己升官了。”

  在场众人发出一阵低笑。

  李至刚更是毫不顾忌旁人,站起身来,连忙拱手说道:

  “部堂大人,《诗经》有云‘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大人恰似申伯、仲山甫这般家国栋梁,

  在职期间,屡建奇功,于政务、民生皆有卓越建树。

  此次升迁,正是朝廷对大人贤能的明鉴。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我等工部官员有幸在大人麾下做事,实乃莫大荣幸。

  下官定当以大人为楷模,效犬马之劳,不负大人栽培。”

  此话一出,正堂内的气氛陡然凝固。

  在场一些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忙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前方场景。

  后方众多工坊的主事本就不擅长官场之道,

  此刻听到这番言辞,更是尴尬得脚趾紧扣地面,浑身紧绷,

  甚至不敢再回想刚刚听到的话语。

  他们难以想象,一向严厉苛刻的李大人竟如此谄媚!

  陆云逸听到这番话后,也不禁露出一丝呆滞,

  连忙抬手示意众人坐下:

首节 上一节 1155/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