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洪武皇帝,经历过故元乱世的抄家灭族,
他太清楚这些商贾权贵家中有多少钱了。
银子放在地库里,箱子都发霉长毛了,他们都不花。
新立大明之后,让这些权贵花钱,那真是比登天还难,
现在看来至少能引诱一些人花钱,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他视线向左一撇,看到了小心翼翼走近的老三和老四,
他们脸上带着疑惑,当目光对上后,二人才面露笃定,加快了步伐。
但朱元璋却不动声色地摆了摆手,便不再看他们。
朱棡与朱棣愣在原地,又悻悻地走回了凉棚.
“爹怎么来了?”朱棡问道。
“我哪知道.”
朱棣摇摇头,猛灌了一大口冰镇可乐
朱元璋带着太子在府东街大概走了一刻钟,才终于走出那蜿蜒曲折的防护栏,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父皇.这防护栏看着不长,走起来可真累人啊,肯定是那陆云逸想出来的歪主意。”
“哈哈哈哈哈。”朱元璋爽朗地笑了起来。
“来来来每人一杯冰镇凉饮,补水补糖,感谢诸位客官对应天商行的支持!!”
一个宽大的桌子后面,一名雇员拿着铜喇叭费力地吆喝着。
走出防护栏的百姓大多都会去拿一杯这黑乎乎的东西,尝一尝。
朱元璋眉头一挑,也去拿了一杯,还招呼身后的人都拿一杯。
身旁的大太监拿着可乐,
没有犹豫就喝了一口,入口冰凉甘甜,还有些奇怪的味道,
但.综合起来却意外好喝。
他见陛下抬手就要喝,连忙上前低声说:
“老爷,奴才刚喝。”
朱元璋却白了他一眼:“这么多人都喝了,能有啥问题。”
说着,就咂巴着嘴抿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看着手中的小竹杯说:
“味道还不错冰冰凉凉的。”
“大儿啊,你也尝尝。”
朱标试探着抿了一口,眼睛同样一亮:
“味道确实不错,样子十分古怪,倒像是药。”
“走,这东西不错,带回去。”朱元璋把凉饮一饮而尽,打量着手中的小竹杯,若有所思:
“这应该就是句容县于家村做的竹杯吧,
还真是空有宝山而不自知啊,有这等手艺,怎么还能挨饿呢,这是朝廷的失职啊。”
太子一边走一边说:
“父亲,昨日陆云逸跟我讲了个鲶鱼效应,我觉得很有意思。
说是有一种叫沙丁鱼的鱼,活着能卖高价,死了就不值钱了。
但人们想尽办法都没法让它活着。
于是有个渔农往鱼槽里放了一条专吃沙丁鱼的鲶鱼。
鲶鱼出于天性会不断追逐沙丁鱼,在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哦?”朱元璋听后面露诧异,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点了点头:
“你是说,有了于家村赚钱的例子,其他村庄也会争先效仿,努力寻找自己村庄值钱的物件和手艺?”
“父亲,正是如此
根据商行的文书记录,
最开始雇员们还要费一番口舌去搜罗,
现在每到一个村庄,村民们就会把村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搬出来,
看看有没有商行看得上的,还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朱标顿了顿,把声音压低了一些:
“父亲,工部新开了两个兵器工坊,做的是竹筒装填火药的活儿,
但分割竹子、制造竹筒太过麻烦,费时费力。
但这次在江浦的春水村,商行发现了一个新办法。
那里的村民有一种手艺,
能让竹子每一节长得差不多大,而且节与节之间挨得很近,
一根竹子上能有几十节。
经过研究,这些竹子只需从中分割,稍作加工就能装填火药,可比费劲打磨快多了,一下子为工坊省了不少事。”
“哦?还有这等手艺?”朱元璋眉头一挑。
大概是进了商行,扑面而来的凉爽让朱标放松了许多,他笑着说:
“春水村最值钱的就是水,他们以往用这种办法储水,
原本没人在意,千百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
好在随行人员里有个当过兵的,一下子就发现了价值。
以后啊.春水村就专门种竹子,供应工坊,也能赚不少钱。”
“好好.太好了,天子脚下都有这么多好东西,那整个大明得有多少好东西?
这些都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就等着朝廷去发掘。
不说让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至少能让他们吃饱饭、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服穿,那就再好不过了。”
朱元璋看着眼前空旷高大的商行,以及密密麻麻的人头后脑勺,感慨道:
“这布置确实别出心裁,
走..推上手推车,咱们逛逛这应天商行。”
一行人东逛西逛,手推车上很快就堆满了物件,由两名太监推着。
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似乎对购物兴致勃勃,这儿看看那儿瞧瞧,
每个摊位都不放过,还时不时和旁人攀谈几句,这可把随行护卫们愁坏了。
终于,转了将近半个时辰后,
一行人来到了一楼的岔道口,继续往前走就是结账的地方,右转则是通往二楼。
朱元璋看着两个满满当当的手推车,正琢磨着怎么把这些东西带上二楼.
这时,他眼眉一挑,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同样推着两个大包小包的手推车。
那人也看到了朱元璋,一下子愣在原地,声音提高了几分:
“李老爷?您怎么在这儿?”
第597章 时过境迁 纵火犯
正当旁人都一脸疑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
朱元璋咧嘴一笑,上下打量着匆匆跑来的李武,频频点头:
“听说应天开了家大商行,特意从江南赶来,顺便逛逛。
看你这模样,是发财了啊,还在拉车吗?”
李武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些手足无措,连忙点头:
“拉还拉呢,李老爷啊,好些年没见了,您身体还好吧?”
“哈哈哈,我这身子骨比你还硬朗,放心吧。”朱元璋爽朗大笑。
李武打心底里感到高兴,不住点头:
“那就好,老天有眼呐,好人有好报。
当年要不是李老爷您好心帮我一把,小人早就灰溜溜地滚回京城了。”
“小事一桩,不过是一辆板车罢了,还在小校场拉车?”朱元璋问道。
“现在主要在聚宝门帮人拉货,这是我两个侄子。
李老爷,我现在有三辆车了。”
李武凑近了些,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得意。
“是吗?那你还挺能干,几年就挣出三辆车了。”
朱元璋挑了挑眉,也十分欣慰。
李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起来也巧,如今小人能在京城吃得饱、穿得暖,全靠贵人相助。”
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微笑道:
“又有贵人帮你了?”
李武眼睛一亮,连忙点头:
“小人本想自己开个车行,可算了算,得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
后来贵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从老家把亲戚们叫来,
一起凑钱买车,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嗯不错,这办法挺好,
路得一步一步走,饭得一口一口吃。
自助者,天助之,
你是个勤劳肯干的,京城车夫这么多,怎么就你有这好运气?
别小瞧自己,好好干。
希望我下次来京城时,你都有五辆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