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12节

  弄成这副样子,丢的是朝廷的脸面。

  传凌汉他们进来!!”

  不多时,凌汉三人走进殿内。

  众人见他们衣冠楚楚、毫发无损的模样,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都督徐司马毫不客气地开口讥讽:

  “三位大人可真是体面,堪称朝廷之典范。”

  三人眼中闪过愕然,有些不明所以。

  朱元璋见他们这般若无其事的样子,怒火更盛,

  一拂袖坐下,默默地盯着他们。

  太子朱标在一旁开口,看向凌汉:

  “凌大人,查案可有收获?命案之事何时能结案?”

  凌汉心里一紧,脸色变得僵硬,在心中思索良久才缓缓开口:

  “回禀太子殿下,案件还在调查中。

  刑部上下正在对商行库房展开大规模搜查,

  同时对商行雇员进行调查,相信很快就能发现线索。”

  “多久?”

  太子朱标声音平静,只问了两个字。

  凌汉眼神闪烁,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气定神闲的赵勉,沉声道:

  “回禀太子殿下,查案之事臣无法给出确切时间。”

  “一年时间够不够?”

  声音传来,凌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身旁两人也有些惊讶地看向太子殿下,只见他脸色凝重。

  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太子已经快要爆发了。

  凌汉老实回答:“陛下,用不了一年。

  只要将该收集的证据都收集齐全,该调查的人都调查完毕,

  就能初步推断出当时的情况…也就可以结案了。”

  “嗯”太子朱标恍然地点了点头:

  “既然要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何不询问当时在场雇员?

  如果孤没记错,锦衣卫呈上来的文书里,有很多雇员的口述。

  你们刑部是信不过锦衣卫吗?”

  这时,赵勉在一旁躬身一拜:

  “回禀太子殿下,

  刑部所查的是其中可能存在的冤假错案。

  被杀的三人中,有一人的家属称其无辜,

  而京府以及锦衣卫的记录都表明这三人是逆党。

  若按照这些文书处理,无辜之人就枉死了。”

  “好一个无辜之人枉死。”太子朱标笑着点了点头:

  “还要查多久?应天商行何时能开门?

  今日已经引发民变,你们还打算关几天?”

  赵勉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寒意,太子殿下虽然在笑,却让他不寒而栗。

  “回禀太子殿下,至少还需五日!”

  “五日?”

  此话一出,太子朱标还没开口,都督府的一众官员就纷纷面露惊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左军都督耿忠看向赵勉,沉声道:

  “赵大人,商行如今关系到千万人的生计。

  为了一个还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冤假错案,就要再关门五日?

  这其中轻重,您掂量过吗?”

  赵勉脸色平静:

  “法理大于人情,既然朝廷设立了律法,就应该严格遵守。

  若出现冤假错案,整个朝廷都要为此蒙羞。”

  “荒谬,为了一个逆贼搞得人心惶惶!你们刑部是昏了头。”耿忠毫不客气地破口大骂。

  “耿大人,您骂下官并不能解决问题。

  刑部作为六部之一,查案是职责所在,其他事情不在刑部的考虑范围内。”

  “赵大人一心为公,本官真是佩服,希望赵大人对其他事情也能一视同仁。”

  耿忠冷哼一声,然后看向上首:

  “陛下、太子殿下,三人既然已被京府和锦衣卫定为逆党,那必然是有理有据。

  刑部却又出来横插一杠,还要再查一遍。

  等刑部查完结案了,是不是大理寺又要来查一遍?

  这种一案多查的事,听着就骇人听闻。

  若事事都这样,

  朝廷就算有再多官员和吏员,也不够用。”

  洪武皇帝朱元璋点了点头,原本冷峻的脸色忽然露出笑容,看向一旁静坐的李善长:

  “老哥啊,你觉得这事该怎么处理?这案子应不应该查?”

  李善长听后面露感慨,摸了摸胡子:

  “陛下,国法不容轻视。

  既然大明刚刚建立,就应该做好表率,把事情查清楚,给百姓一个交代。”

  朱元璋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老哥说得对。

  既然如此…干脆也别让刑部和大理寺单独查了,

  叫上锦衣卫、京府衙门,一起查。

  看看到底谁对谁错。

  就定三天,三天之内要是没有结果,这事就别再耗费精力了。”

  “是”

  赵勉与周志清齐齐一拜,

  一旁站着的毛骧与高守同样躬身一拜。

  做完这些后,朱元璋看向狼狈不堪的刘思礼,沉声道:

  “刘爱卿啊,日后再有这种事,别傻乎乎地冲在前面,

  多跟凌爱卿和周爱卿学学,远远地躲在后面。

  你下去后先收拾收拾,

  朕会派太医去你府上,好好给你医治。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就安心养着。”

  说完,朱元璋挥了挥手:

  “行了,都退下吧,大晚上的弄出这么多事。”

  离开武英殿后,

  刘思礼乘坐马车回到府邸。

  原本还故作镇定的他,

  一进家门,大门刚关上,马上就“哎呦”起来。

  随行的老仆连忙上前,看着他扭曲的胳膊,满脸不忍:

  “老爷啊,就算是做样子,也不用这么狠吧。”

  “少废话,做都做了,赶紧进屋,正骨!”

  很快,刘思礼换上一身素袍常服,静静地坐在房间里。

  他手臂的弯曲已经恢复正常,还绑上了固定用的竹片。

  老仆一边缠麻布,一边担惊受怕地说:

  “老爷啊,都说边疆兵荒马乱,可老爷在庆州五六年都没遭遇什么大灾大难。

  可来了这京城,还没两个月,手就折了。”

  刘思礼脸上露出一丝忌惮:

  “你不懂啊,要是我这手不断一根,

  今日民变之事,老爷我就得被拉出去平息民愤。

  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啊,个个都是道貌岸然之辈。

  好好的事情非得搅黄不可。

  我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只能先明哲保身。”

  “是啊,老爷,这样的商行要是在庆州或者辽东,那都得当成金疙瘩护着。

  在这京城,却好像可有可无,说关就关了。”

  “这是朝堂争斗,跟商行本身没关系。

  争斗一起,商行首当其冲,被卷入了漩涡。”

  刘思礼眼窝深邃,缓缓摇了摇头:

  “我也是第一次见识到,

  一部堂官竟然如此无耻,睁眼说瞎话。

  那锦衣卫和京府也是,

首节 上一节 1312/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