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77节

  都指挥使司衙门,陆云逸坐在衙房中,

  看着手中一份厚厚文书,眼中闪过疑惑。

  这份文书是巴雅尔交上来的、野人女真需要的物资。

  小到锅碗瓢盆,大到军械甲胄,应有尽有,

  甚至,陆云逸都有些怀疑,

  巴雅尔是不是把所有物资都列了一遍,然后让他来看。

  有枣没枣打一棒子,少了再求,多了稳赚。

  对此,陆云逸并不打算驳回太多,

  只将一些看管严密的铁器以及农具划掉,

  对于一些生活所需,则一个不落,照单提供。

  第一次合作,要有足够多的诚意。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自门外响起,

  冯云方还不等进来,就已经听到了他的喊声:

  “大人,京城八百里加急!”

  陆云逸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怎么又有?

  他快步走出衙房,看向迎面而来的冯云方。

  “大人,人是从应天来的,带着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的调令。”

  “去看看。”

  很快,陆云逸就在都司偏厅见到了三人。

  这三人相比于前些日子的三人要正规许多,

  穿的是驿站的服饰,戴着头甲,腰间还有令旗,就连肤色都要比寻常人黝黑粗糙许多。

  “我是陆云逸,文书。”

  三人也不犹豫,迅速将文书递了过来,

  其中一人沉声道:

  “启禀陆大人,我等在路过北平之时,

  燕王殿下吩咐,要陆大人做好一路的补给调配工作,切勿委屈了行军。”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快速将文书打开:

  [五军都督府、兵部为调遣事:

  迩者,野人女真犯境辽东,边烽骤起,战云密布。

  彼等狼子野心,肆行劫掠,屠戮边民,辽东军民受其荼毒久矣。

  烽燧告警,急若星火,此诚社稷安危存亡之秋也。

  天津三卫,夙称雄镇,甲士精强,器械犀利,向为朝廷倚重之劲旅。

  今特命尔卫指挥使即刻点选精锐一万三千人,

  克日北上,驰援辽东。

  务须整肃部伍,严明纪律,沿途秋毫无犯。

  凡行军所至,一应粮秣、器械、舟车,皆由所过州县依例供给,不得迟误。

  至辽东后,听候辽东总兵官调遣,

  协同各路官军,痛剿丑类,以靖边疆。

  尔等当念朝廷厚恩,效命疆场,奋勇杀敌。

  有功者,必按功行赏,荣及子孙,

  怯懦退缩、贻误军机者,军法从事,决不宽贷!

  此令一出,刻不容缓。

  尔其凛遵毋忽!

  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陆云逸看到文书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辽东扣边,怎么还要从天津三卫调兵?

  不过很快,陆云逸心神一凛,知道了朝廷的意思,呼吸粗重了几分。

  “本官知道了,一应粮草军械,都司不会推诿,

  只是不知,天津三卫什么时候到?

  现在到哪了?

  为什么提前没有消息送过来?”

  其中一人脸色有些凝重:

  “回禀陆大人,天津三卫此刻已经从喜峰口出发,正在前往大宁的路上。

  而消息.据喜峰口的大人说,

  已经有至少三拨人马前来,陆大人没有收到文书?”

  陆云逸瞳孔骤然收缩,死死地盯着那名送信之人:

  “三拨人马?”

  “回禀大人,天津、北平、山海关都曾发放文书。”

  陆云逸脸色严肃,冯云方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都发过文书,那文书呢?

  “下去歇着吧。”

  “既然大人已经知晓军务,我等要快马加鞭赶往辽东,

  还请大人安排一应补给,并且与我等换马。”

  陆云逸摆了摆手:

  “云方,安排一下。”

  “是!”

  冯云方带着三人离开了,

  陆云逸则回想着刚刚所看到的文书,坐在偏厅

  辽东出现寇边之事,千里迢迢从天津卫调兵.

  若说大宁在暗处,不调兵也可以理解,

  但为什么不从北平调兵?

  难不成朝廷担心北征一开,

  再调留守的精锐离开,北平会出乱子?

  陆云逸有些想不明白,不过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天津三卫与大宁所属,一明一暗,都要赶赴辽东。

  甚至,说得更极端一些,

  天津三卫就是在为大宁所属打掩护,是明面上的鱼饵以及幌子。

  那么他为什么没有收到信件文书呢?是谁在从中作梗?

  陆云逸眼中闪过疑惑,

  是有人不想天津三卫到辽东?

  又或者要在路上给他使一些绊子?

  眼下有两种情况,

  若是辽东真的出现寇边之事,损失惨重,

  必然是希望新军来到此处,予以支持,

  这样一来.

  阻挠之人或许就变成了朝廷,以及一些与梅义、唐胜宗敌对之人。

  若辽东没有寇边之事,阻挠之人就变成了梅义、唐胜宗等辽东之人,因为不想被朝廷安插进眼线。

  两种情况,陆云逸更倾向于第二种。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更严重,信件是哪里被断的?

  北平有他们的人,还是山海关有他们的人?

  能如此轻松地截断八百里加急,那是不是能截断一些消息往来?

  又或者是圣旨、北平传来的密令。

  陆云逸心绪沉重,在争斗愈发明显的情况下,原本一些隐藏手段也会一一浮现。

  至少眼前这一手段就让他有了很大麻烦。

  想到这,陆云逸猛地站起身,对站在门口的亲卫吩咐:

  “召集都司府衙一众大人,两刻钟之后在都司正堂议事。”

  “是!”

  两刻钟之后,府衙的大人们纷纷前来,

  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凝重。

  正堂很快人满为患,他们有些人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

  陆云逸坐在上首,看着手中的一份份文书,

  这是经历司整理的目前所有军资调动文书。

  等到一众大人纷纷落座之后,

  陆云逸挥了挥手,文书姚同辰将文书一份份地发下去。

  “诸位大人看看,这是京中都督府以及兵部的调令文书,

  我等要为即将到来的天津三卫提供粮草、军械以及所需补给,

  如今天津三卫已经出喜峰口了。”

  “哗——”

首节 上一节 1477/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