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658节

  “密道?”

  黄映之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他很快就收敛思绪,看向地图,

  通向应天南城门的道路将近十多条,

  最后都会在官道进行汇聚,但他心中一直有个疑问:

  “真有叛军吗?”

  陆云逸想了想,轻轻点头:

  “必然是有的,就看游弋在京畿的侯爷们能拦住多少了,至于剩下的漏网之鱼,就交给咱们了。”

  “这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京城动兵?”

  黄映之呼吸略有急促,在河南都司动兵已经够不可思议了,

  如今居然连京畿都有.

  “都已经到生死危机的关头了,

  动兵也是死,不动兵也是死,不如放手一搏。”

  陆云逸淡淡开口,对于大明立国勋贵的胆子很有了解,

  都是乱世中的枭雄,一辈子最擅长的事就是造反,

  若是有动兵的机会,他们绝对不会犹豫。

  王朝新立,开国皇帝固然威严鼎盛,说一不二,

  但一众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武将同样是国朝最强,

  敢跟皇帝拍桌子叫板的不在少数。

  而一旦度过了立国初期,

  皇帝的权柄会不断削弱、受到限制,

  文臣武将同样如此,二者会慢慢形成一个弱一些的平衡,直到双方都做不成事。

  屋内烛火闪烁,映照出了一张张若有所思的脸庞。

  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从屋外响起,

  冯云方急匆匆跑了进来,脸色凝重:

  “大人,南方五里处发现了一队为数三千的人马,其中大半全甲,少数半甲,打出的旗号是.”

  “是什么?”黄映之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发问。

  冯云方脸色凝重,沉声道:

  “是邓字大旗,应当是申国公邓镇所属。”

  “什么?”

  黄映之呆愣当场.

第754章 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

  官道上,一队人马摇摇晃晃地涌了过来,

  火把组成的长龙在视线中尤为明显,由远及近。

  申国公邓镇走在队伍最前端,

  身穿国公甲胄,手持长刀,听着耳畔传来的甲胄碰撞声,面容肃穆。

  京中的变化无不在说明,

  争斗已经到了最关键之时,宫中也打算动真格的,

  尤其是今日从宫中传来消息,

  汝南侯梅义成功进京,如今就被关在锦衣卫衙门。

  每每想到这,邓镇眼中就闪过一丝阴霾,恨不得杀了北方办事之人。

  如此充裕时间、如此充裕准备,还拦不住一个人,真是废物!

  弄得现在处处被动,不得已来掀桌子。

  邓镇长叹了一口气,手掌抓紧缰绳,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甘,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仓促,太仓促了。

  京畿各地已经开始了争斗,厮杀不绝,

  有些地方甚至明晃晃地动起了刀兵,甚至还有军民反叛,直冲府衙。

  整个京畿之地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而他所带领的三千军卒,则是内外联合,最后的孤注一掷。

  邓镇不知道还有没有别人赶到,

  但他早就有了准备,将自己当成一支孤军。

  忽然,前方官道突兀地出现了一个亮点。

  邓镇的眸子瞬间刺了过去,

  身旁诸多军卒也发现了不对,赶忙握紧长刀。

  马蹄声突兀地变得急促,十余名骑兵就这么冲上去探查,

  很快,他们便匆忙回返,

  领头之人脸色严肃,声音郑重:

  “启禀申国公,前方有百余骑阻拦。”

  邓镇眉头微皱,心中阴霾一闪而过。

  他没有说话,而是扯了扯马缰,带着军卒继续前行,

  很快,邓镇就看到了拦在官道上的一行人。

  当见到为首之人时,邓镇眼中闪过一丝愕然,还有一些荒谬。

  眼前之人他太熟悉了,

  近两年的几次大战,都曾并肩作战过,是他最佩服的一个后辈。

  见到他,邓镇长舒了一口气,有些明白为什么北方之人无法阻拦梅义了,

  若是此人办事,能拦住反而才是荒谬。

  摇了摇头,邓镇闪过一丝无奈,驾着战马上前:

  “云逸,何时进京?”

  来人正是陆云逸,身旁汇聚的都是跟随而来的前军斥候部军卒,

  百余人站在官道上,

  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陆云逸看到来人,心中生出一阵感慨,时局的变化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末将拜见申国公,今日刚刚来到京城。”

  “在这里做甚?”

  “卑职奉太子殿下之命,探查商路,敢问申国公深夜带兵来此,所为何事?”

  邓镇轻轻笑了,看了看他身旁的百余人:

  “太子就给你派百人?”

  “京畿之地乃天子脚下,一片安宁、百姓安康,百人足矣。”陆云逸朗声开口:

  “申国公深夜出营,所为何事?”

  “本公要进京驻防,让开吧。”

  邓镇笑着开口,眼神平淡如常,变冷了少许。

  “还请申国公出示调令以及文书。”

  “怎么?有本公在,还需要这等繁缛文书?”

  “当然。”

  “若是本公没有呢?”

  “那就请申国公回营。”

  二人的对话毫不掩盖声量,

  一下子就将两军气氛凝固到了极点。

  身下战马似是也感受到了这种压抑,不安地刨动蹄子,打着响鼻。

  安静压抑的气氛一点点流逝,

  申国公邓镇看着陆云逸,眼中有几分感慨,发问:

  “灵韵如何了?听闻大宁冬日寒冷无比,也不知她能不能住得惯。”

  陆云逸笑着回答,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重逢:

  “申国公放心,大宁如今已经夏日,城中日子舒坦,

  并且大宁商贸往来愈发繁盛,一些物件也不缺。”

  “那就好,本公听闻你在大宁广开商路,的确是个能折腾的,本公佩服。”

  下一刻,邓镇话锋一转:

  “梅义是你带人送回的京城?”

  原本略有舒缓的气氛一下子凝重,压抑得可怕。

  陆云逸摇了摇头:

  “回禀国公,是卑职的属下带人护送,

  汝南侯离开大宁之时,卑职还在辽东女真的山林里。”

  “哦?”

  邓镇眉头微皱,“你放心?”

  陆云笑着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1658/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