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702节

  “我连潘大人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何来私心?

  下官作为北平都指挥使同知,

  只希望辽东能来一个省心些的主官,莫要与梅逆一般来回折腾。

  而潘大人作为禁军,稳重是其最拿手之事,本官又有什么理由不赞同呢?”

  此话一出,正堂内气氛陡然一变,

  不少人面露震惊,尤其是那些新兴小将,

  几乎都要屏住呼吸,心中被惊骇填满。

  那可是崇山侯啊,他怎么有胆子如此直接顶撞。

  崇山侯李新脸色更为阴沉,对陆云逸厌恶到了极点,

  抢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名头不说,

  还在如此关键时候与自己唱反调,真是岂有此理!

  “陆大人,大宁是大宁,辽东是辽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崇山侯李新冷哼一声。

  陆云逸表情依旧平静,淡淡开口:

  “女真三部如今被联军击垮,辽东百废待兴,正是大力发展的好时候。

  北平行都司准备联合辽东修建一条互通往来的宽敞商路,怎么会没有关系?”

  “又要修路?”

  此话一出,还不等朱寿以及李新反应,

  旁听的魏国公徐辉祖直起腰杆,目光灼灼。

  陆云逸越过众人视线,拱了拱手,恭敬开口:

  “回禀魏国公,女真元气大伤,北元逃遁西方,整个东北之外敌人寥寥。

  若这个时候不修路发展,

  等女真恢复元气,再想修路就要困难激增。”

  徐辉祖想了片刻,重重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是该休养生息。”

  左军都督府不少大人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他们大多无法掌控都指挥使的人员,他们也不在乎,

  他们只在乎辽东都司、北平行都司安稳,若是每年能少要一些钱就更好了。

  “陆大人,修一条连通两个都司的宽敞大路,都督府要拨多少钱粮?”

  一直没说话的佥事萧琦发问,很是意动。

  像关外都司这等大工程,往往是文臣武将合力而为,

  都督府要出钱、户部兵部同样要出钱,

  若是还不够,可能还会从陛下的内帑中掏一些。

  陆云逸看了看在座的一些大人,苦笑一声:

  “萧大人,等朝廷银钱就位,

  说不得就已经错过了修路的最佳时机。

  这条路.下官打算趁着女真俘虏还活着不少,联合辽东一起修缮。

  至于钱粮,按照先期的推测,

  若是修到辽阳,可能要二十五万两银子上下,

  但辽东都司的官道尚可,只需要修到广宁,可能只需要二十万两银子。

  若都督府能给,自然是越多越好,

  若是没有下官再想其他办法。”

  正堂内陡然陷入死寂,一个个大人眼皮狂跳,二十万两!

  顶得上寻常一个都指挥使司一年开销,

  现在仅仅要修条路

  萧琦脸色僵硬,他负责左军都督府一众钱粮,

  若是没记错,库里的存银还有不到四万两

  “陆大人,若是本官没有记错,

  大宁与辽东修有官道,为何要白白浪费钱财?如此岂不是暴殄天物?”

  一人从下首站了起来,朝着一众大人躬身一拜。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不认识,便没有理会,

  而是拿起茶杯继续抿着茶,没有回答的意思。

  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那人只觉得尴尬无比,脚趾猛扣地面,再次发问:

  “大宁修筑通向山海关的道路,花费亦是颇多,已经有浪费之举,便不能再继续白费钱财。”

  这一次,陆云逸眼睛都没抬,依旧吸溜着茶水。

  萧琦将目光投了过去,见是自己的下属,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呵斥道:

  “滚出去。”

  没有理会那人,萧琦继续说道:

  “京军和地方卫所都有优秀人才,我等不能厚此薄彼。

  潘敬此人,我也有所耳闻,确实有些本事,

  但辽东局势复杂,我们还需要考量他的应变能力和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我提议,我等可以对名单上的十人进行进一步考察,

  了解他们能力、经验和性格,再做出决定。”

  萧琦作为财神爷,说话极有分量,立马就有很多人附和,

  朱寿也觉得再这么吵下去不是办法,便说道:

  “此言有理,既然如此,

  就由左军都督府对这十人进行详细调查,进行文书总结,

  三日后,再次召开堂议,确定辽东都指挥使的人选。”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陆云逸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

  事情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尽他所能,

  潘敬能不能上任,就看造化了。

第773章 北疆喜讯,应天商行走私

  左军都督府的会议匆匆结束,一众大人相继散去。

  刚刚离开正堂的陆云逸很快就被一众大人包围,将他围得水泄不通。

  都督佥事萧琦对这事很感兴趣,第一个凑了上来。

  他的脸色有些凝重,看向陆云逸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狐疑。

  他试探着发问:

  “陆大人刚刚所说是真是假?”

  陆云逸有些怪异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

  “萧大人,关外想要发展商贸,没有一条稳定可靠的道路是万万不行的。

  等山海关与大宁的道路修缮完成,双方互通有无,必然能带来繁盛。

  但仅凭两地互市还是有些单薄,

  若是能再加上辽东,那就是一个数百万人的生意。

  不论是对于以后的大宁还是辽东来说,都大有裨益,

  甚至是北平也会因此而受益。”

  对于这番话,萧琦没有什么反对,反而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这种道理都督府与一众朝臣都知道,

  路通则生意通,边疆之地,尤其重视此道。

  且看南方的广东与福建,仅凭借海陆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不仅不从朝廷要钱,甚至还能回馈朝廷。

  但想要开通此等道路,耗时耗力,

  而且…若是花费大价钱在关外修缮道路,仅仅是国内都司这一关,都督府就过不去。

  但若是关外都司自行筹备银两,那就是两说,效果截然不同。

  想到这儿,萧琦眼中闪过决断:

  “大宁对于辽东道路有了建筑计划?”

  陆云逸没有任何隐瞒,点了点头:

  “建筑商行的分行早就在大宁城设立,

  如今养着都司至少两千名水泥工匠。

  一旦通往山海关的道路修筑完成,这些工匠以及修路百姓总要有个去处。

  若是不修缮辽东的道路,仅仅是如何养这些人,下官就要头痛无比。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百姓们在修路上吃到甜头,

  若是再让他们过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们自己也不会乐意。”

  萧琦脸色凝重,对于这个说法很是认同。

  若说大宁修建通往山海关的道路是为了开辟商路,

  那修建辽东道路,自保以及安稳民生就占据很大一部分。

首节 上一节 1702/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