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74节

  离开军帐的鄂尔泰,浑身充斥着死寂,兜兜转转回到家中,

  一脸泪痕与神情之中的黯淡,无法瞒过雅蓉。

  见到儿子如此模样,雅蓉面露诧异,

  将手从面盆中抽出,走到一侧清洗手掌,连忙跑到鄂尔泰身前查看。

  “怎么了,我的儿?”

  声音和煦,带着一丝温情,

  雅蓉在鄂尔泰身旁轻轻坐了下来,用饱含关爱的眸子看向他。

  鄂尔泰没来由地凭空生出一阵委屈,眼神中有泪光弥漫,与他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判若两人。

  雅蓉微微一笑,轻轻伸出手掌抹去了他眼眶的泪痕,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看着他。

  终于,鄂尔泰深吸了一口气,有些委屈地说道:

  “今日二殿下将我叫去说了很多事,

  他让我去试探阿日斯楞殿下愿不愿意为王庭殿后,阻截明军,

  孩儿不想做,但那是二殿下,我还是答应了。”

  “你去问了?”

  雅蓉的眼眉弯成了两条月牙,脸上带着恬静笑容,让鄂尔泰的心绪平静了少许。

  鄂尔泰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我去问了.阿日斯楞殿下答应了,

  并且他所表现的气魄,与我们的那些大人都不一样。

  大人们忙着收整钱财,忙着逃命,没有一人想要反身抵抗,

  但.阿日斯楞殿下甚至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

  而且十分坦然,像是平日里操练那般,

  没有忐忑,只有顺其自然。

  他与赛博黑鹰大人,是真正的勇士,而我只是懦夫。”

  雅蓉眸子一亮,轻轻探出手,抚摸着鄂尔泰的脑袋,柔声说道:

  “鄂尔泰,任何敢于直面内心的人,都是自己的勇士。

  你..不是懦夫,而是草原的勇士。

  若是现在让你去与那明人厮杀,你害怕吗?”

  鄂尔泰愣了愣,轻轻点了点头:“怕。”

  “那你会去与明人厮杀吗?”

  “会。”

  雅蓉嘴角轻轻上扬,形成一个温柔的弧度时,双眼闪烁着愉悦的光芒,如同两颗璀璨星星。

  “王妃常说,虽惧犹战,亦不失为王庭勇士,鄂尔泰,你同样是勇敢的。”

  鄂尔泰抽了抽鼻子,眼神一点点坚定,看着愈发空旷的军帐,

  想着十余年来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他心中只想便愈发不敢说出口。

  但雅蓉却早已知晓,轻轻帮他理顺垂下来的头发:

  “若你想跟随阿日斯楞殿下与明人交战,那你便去吧。”

  “可是.娘.我.我若死在战场上,您怎么办。”

  鄂尔泰脸上充满愕然,结结巴巴开口.

  雅蓉轻轻一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危难之际,若是我草原勇士不挺身而出,阻拦外敌,

  到时王庭被攻破,流血千里,你我又能在哪里苟活?

  还不如就拼死一搏,图个尽心尽力。”

  雅蓉的声音娓娓道来,一点点钻入鄂尔泰耳中,让他的眸子来回摇晃,视线愈发坚定。

  当雅蓉嘴唇勾起,轻轻点了点头后,鄂尔泰猛地站起身:

  “母亲,我要将此事告知二殿下,就不在家中用饭了。”

  “去吧,孩子不要怕。”

  鄂尔泰快步走出军帐,身形一点点消失在昏暗的烛火中,

  雅蓉就那么怔怔看着,烛火倒映的光芒一点点在她眼中浮现

  眼中的泪水将要浸满,一点一点流了下来。

  这时,军帐前出现一道身影,让她原本平静的心湖一点点掀起波澜.

  眸子开始微微颤动,将要消失的晶莹重新填满眼眶。

  夜幕低垂,草原的天空渐渐被深邃的蓝黑色笼罩。

  天边最后一抹余晖悄然退去,点点星光开始在天幕上闪烁。

  军帐外,一道高大健壮的身影挺拔站立着,

  他的身影在昏黄火把映照下显得愈发魁梧,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

  他的脸庞半隐与黑暗,但依旧能见到其刚毅和坚定,

  眼中充斥着锋芒锐利,那是久经沙场的勇士,独有的光芒。

  当二人的目光一点点交错时,

  雅蓉的眸子开始微微晃动,那高大人影的眸子也变得温和。

  男子深吸一口气,轻轻感受夜晚的神秘与周遭嘈杂。

  他迈动步子,径直走入军帐,一副年轻又显得坚毅的脸庞一点点浮现

  “将军.”

  雅蓉眼中的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地流淌下来,

  她猛地站起身,扑进了那高大人影怀中,声音微微颤抖,一点一点诉说着心中委屈。

  “将军.鄂尔泰要去与明人厮杀,他是勇士。”

  “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地保奴所在营寨是一片占地庞大的军帐群,此刻已经被收拢大半,

  即便如今已经入夜,但依旧有诸多军卒,忙碌其中。

  鄂尔泰走到中央军帐前,犹豫了许久,才轻轻掀开帷幕,慢慢走了进去。

  地保奴此刻正坐在桌案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地图,并在其中勾勾画画.

  察觉到来人,地保奴抬头查看,

  见是鄂尔泰,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直起身:

  “鄂尔泰,你来得正好我打算将你安排在中军位置,统御军卒,守卫王帐!”

  鄂尔泰脸色一僵,声音有些局促,连忙说道:

  “二殿下,我要去与明人厮杀!!”

  地保奴满脸诧异,一时间呆愣在原地。

  鄂尔泰抿了抿嘴唇,用更加洪亮的声音开口:

  “二殿下,我已经做出决定,要去与明人厮杀。

  阿日斯楞殿下已经答应带领军卒殿后,而我

  泰亦赤兀惕·鄂尔泰,也将随军出征,为我草原奋勇杀敌。”

  鄂尔泰眸子闪闪发亮,浑身充斥坚毅。

  不知为何,在地保奴眼中,

  鄂尔泰那不算高大的身躯,此刻陡然变得高大,

  他以往脸上带着的些许稚气也渐渐消散,变得如真正的草原勇士一般,面露煞气。

第91章 只待东风来

  清晨的微风拂过,带来草原特有的清新与湿润。

  陆云逸站在营寨外不远的高坡,眺望着这片承载着北元的捕鱼儿海。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正在忙碌拆除帐篷和毡房的军卒,

  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充斥着要逃命的紧迫感。

  军卒们分散在营地各个角落,穿梭在人群中,维持着秩序,确保整个迁徙过程的安全。

  太阳一点点升起,营地的帐篷和毡房开始逐一倒下。

  军卒百姓们将绳索和帆布卷起来,整齐地摆放在一旁。

  木桩被拔出,发出“吱嘎”的声响,

  在营寨的东北方向,数之不尽的辎重车已经装载完毕,形成一条长龙,向着东北方向蔓延而去,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其周围,百姓们就那么弓着腰,背着包裹行囊以及破旧家具,一点一点走着,

  孩子们坐在驴车与板车缝隙之间,大大的眼睛中充斥着迷茫惶恐,

  此等场景他们经历了不止一次,

  只是不知这一次又要到什么地方。

  数之不尽的牛羊马匹早早上路,形成另一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长龙,使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牲畜独有的腥臭味。

  马匹的嘶鸣与绵羊的吼叫连绵不绝,

  其中最聪明的当数老牛,他们很乖,大眼睛不停地张望四周,

  一下一下迈动步子。当风沙来临时,他会轻轻地闪躲,紧跟着同伴的步伐,

  向着那未知的远方行去。

  突然,一阵风吹过,带起了一片尘埃,

  陆云逸紧蹙眉头,迅速下令军卒们戴上头巾,遮挡口鼻。

  马儿也在风沙中来回摇晃脑袋,不停地跑动蹄子。

  距离北元朝廷开始迁徙,已经三日了,

首节 上一节 174/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