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15节

  “二殿下,滑板这等物件在应天商行有所售卖,二殿下可以命人去买来。”

  朱允炆听了,眼中闪过一丝黯淡,

  看了看弟弟身旁立着的滑板,能明显看出这滑板是特意定制,上面还有一些金丝花边与龙纹。

  应天商行所售卖的,定然不是这般。

  但他还是收起了心中的不愉快,用力地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跑回吕氏身边,拿起文书认真读了起来。

  陆云逸躬身一拜后,

  便在侍从的引领下前往书房拜见太子。

  书房内,太子朱标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奏疏。

  见是陆云逸进来,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所来何事?”

  陆云逸躬身行礼后,说道:

  “殿下,臣来此是想要告知殿下,

  应天商行准备建设保障住房之事。

  臣已经与商行刘大人商议妥当,下午商行各大掌柜便会进一步商讨细节。”

  说罢,陆云逸从袖中掏出了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太监管事。

  朱标接过文书打开详细查看,过了许久才赞许道:

  “商行作为应天第一大商行,的确要有此担当,做得不错。”

  说罢,朱标摇了摇手中文书,笑道:

  “这点小事不至于你亲自来禀告吧,还有什么事?直说。”

  陆云逸讪讪一笑,话锋一转,问道:

  “殿下,臣想问问,何时能启程回大宁?

  甘薯丰收在即,臣实在不想错过。”

  朱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景色,说道:

  “甘薯的确是大事,但应天的甘薯也将要丰收,不等等看了?”

  陆云逸轻声道:

  “殿下,京城有农政院诸位大人,

  甘薯就算是个死物,也能种出花来,依臣看来,京城甘薯必将丰收。

  反倒是大宁,地方不一样,温度气候都不一样,臣总是在心里挂念着。”

  太子朱标回头看向陆云逸,想了想,说道:

  “如今封赏已经下来了,既然你想回,那便回吧。”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躬身一拜:

  “多谢殿下!臣感激不尽!”

  “你就这么不喜欢京城?”朱标坐回了椅子,诧异地发问。

  “回禀殿下,臣当然喜欢京城,

  但大宁的事还未完成,心有挂念,

  而且臣的家人也在大宁,一别数月,说实话还是怪想的。”

  “年纪轻轻如此顾家,难得,

  太医院最近从江南之地召集了一些名医,

  来给宫中诸多妃嫔皇子诊治,其中尽是医术高超之人,

  等离开后你去太医院,让他们给你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毛病。”

  陆云逸嘴角一僵,脸上喜悦凝固当场:

  “殿下,臣这是老毛病了,不至于此。”

  朱标淡淡道:“去看看吧,总没个孩子也不是事,你与妙音坊合作的商行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陆云逸松了口气,连忙回答:

  “回禀殿下,此事还要看装修的进度,若是快的话可能晚秋就能开。”

  朱标点了点头:

  “妙音坊的名头本宫也时常听,还有什么需要本宫帮忙的,尽管提。”

  “多谢殿下抬爱,拿下铺子殿下已经帮了大忙,剩余的臣能应付得过来。”

  陆云逸犹豫了一下,说道:

  “殿下,臣还有一事不吐不快。”

  “说。”

  “迁都之事,臣自知重要,

  但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时间太过仓促,

  臣恳请殿下等大将军平叛而归,由大将军护送前往。”

  朱标眼窝猛然深邃,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陆云逸:

  “你就这么担心?”

  陆云逸叹息一声,说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啊,仅仅是大宁一地,

  对抗鱼鳞黄册和朝廷政令都无所不用其极,舞刀弄枪时常有之。

  更何况是最为严峻的迁都,

  此事在臣看来,要徐徐图之,殿下如此仓促,臣.有些担心。”

  “仅仅是担心?不是心疼应天商行?”

  “商行?”

  陆云逸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旋即无奈一笑:

  “殿下,您莫要拿臣取乐。

  商行上次分红的一万两,都被臣给了妙音坊救急,臣对钱财一事真的不感兴趣。”

  “呵”朱标嗤笑一声:

  “爱美人不爱钱财,倒是少见啊,那木静荷你要带回家吗?

  若是想带走,本宫可以给你开方便之门,妙音坊也找专门的人打理。”

  此话一出,陆云逸一愣,旋即便想明白了,

  太子这是要帮木静荷挣脱锦衣卫的泥潭,

  陆云逸一时不知该说何是好

  “殿下,木掌柜扎根京城,臣不得强求。”

  “那就这般,你也不得强求本宫,迁都一事刻不容缓。”

  陆云逸一阵无语,

  “殿下,臣恳请与殿下一同前往关中。”

  “回你的大宁吧。”

第824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应天商行一层角落,两名雇员正将从应天府河捞上来的鱼,小心翼翼地从背篓放进鱼缸。

  其中一人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

  “听说了吗,前些日子一众掌柜商议的房子有着落了。”

  “什么房子?”

  另一名雇员有些发愣,诧异地发问。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眼睛瞪大:

  “有着落了?”

  最先开口的雇员连连点头:

  “我有个亲戚是三楼王掌柜的跟班,

  他说商行掌柜们已经同意修房子了,就在府东街不远处的那个新租的库房。

  你别对旁人说哈,别到时候传得沸沸扬扬,掌柜们再不建了。”

  一时间,对面那名三十余岁的雇员呆愣在原地,

  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眼前刺鼻的鱼腥味也变得微不足道。

  “我知道,我不说。”

  他声音哽咽,似是想到了什么委屈事。

  那名稍年轻一些的雇员说道:

  “这次是大大掌柜下的令,商行这才准备修房子,给你们这些外地人住。

  我是看你一人带着俩孩子才对你说的,你别把我卖了。”

  他又强调了一遍。

  “知道知道.放心吧,我不对旁人说。”

  年长雇员连连点头,低下头老老实实地拾掇鱼,

  过了许久,一筐鱼被尽数倒进了鱼缸中,

  他这才稍稍停歇,试探着发问:

  “商行建房子,像我这样的,真能捞着吗?”

  年轻雇员瞥了他一眼,上下打量着,若有所思,而后解释道:

  “若是换作旁的商行,肯定没你份了,定然被诸多管事的亲戚都弄了去。

  但在这就不一定了,掌柜与管事们才看不上这点小利。

  而且,我听说这次修房子就是给京城打个样,

首节 上一节 1815/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