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83节

  巴尔罕按捺住心中激动,连连点头:

  “牛羊毛皮这些,我们是不缺,

  但都司一些商行不收这个,只收现银,

  您也知道,白松部是半路而来,家底不厚,银子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有时候我们就算是想加大采买,也没有钱。”

  “原来如此,我就说为何都司工坊一直保持在这个规模没有增长,原来是你们缺钱了。

  那既然如此,若是能开采矿石互通有无,你我算得上是双赢啊。”

  “双赢?”

  巴尔罕虽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也不是傻子,

  若是能够通过卖矿石来赚银子,

  再通过银子来买物件,那毫无疑问将继续壮大族群实力。

  “陆大人,若是都司愿意采买矿石,

  那我白松部愿意联合其他大部,共同开采。”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

  “要足够便宜才行,否则都司还不如去辽东买。”

  巴尔罕连连点头:

  “大人放心,回去后小人就与台吉商量。”

  “嗯,在这之前,你们可要将这些盗匪、流寇都清剿干净。

  还是那句话,都司三百里之内尔等不能放牧,其中盗匪流寇我等负责清缴。

  三百里到一千里范围之内,你们白松部负责,

  若是因为这些盗匪影响生意,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你说是不是?”

  听着话中若有若无的寒意,

  巴尔罕心中一紧,连连点头:

  “大人说的是,这次前来也是小人代台吉赔礼道歉,

  有些人擅作主张,动了歪心思,

  以后我等保证,不会再有盗匪流寇去打搅商队。”

  陆云逸放下茶杯,轻轻点了点头:

  “那就看你们的诚意了,一月之内解决盗匪、流寇之事,

  我等再商讨矿石、商贸往来一事,退下吧。”

  巴尔罕深吸了一口气,站起身躬身一拜:

  “多谢陆大人,小人这就返程告知台吉。”

  “嗯。”

  陆云逸挥了挥手,巴尔罕快步离开,

  屋中一众大人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不要钱的矿石不要,非要买,这是什么道理?

  众人看向陆云逸,发现他笑呵呵的,显然心情不错,

  段正则率先发问:

  “大人,这.与北方大族的事就这般了?”

  陆云逸疑惑地看向他:

  “既然白松部已经开始清剿流寇、盗匪,这不就行了?

  若是他们还继续坑蒙拐骗,藏匿盗匪,到时候算账就是。”

  “这”

  段正则愣住了,有些不明白这位大人的真正意图,

  难不成真的是为了清剿盗匪?

  不是为了对付北方草原找一个借口?

  李贤顿了顿,笑着发问:

  “陆大人,下关有一事不明,可否解惑?”

  “李大人直言无妨。”

  “大人,白松部下官也有所耳闻,是一个狠辣的新兴大族,

  如今他们倒是很怕陆大人,如此有诚意地送上十三座矿,

  这些矿,为何都司不自己开采?”

  陆云逸将手中文书递给冯云方,

  示意他给一众大人传阅,同时他说道:

  “挖矿一事费心费力,要占用极多人力,

  现在大宁人手紧缺,修路都不够用,哪能分出心去挖矿,

  这等辛苦活,还是交给白松部吧,反正他们的人命不值钱。

  再者,草原人有了钱,对都司是一桩好事,

  都司能开更多的工坊,卖更多的东西,

  反正花出去的钱都要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见众人都有些懵懂,陆云逸笑呵呵地站了起来,爽朗说道:

  “盗匪一事已经告一段落,诸位大人要用心操持甘薯丰收一事,临到关口,可别出什么岔子,

  谁负责之事出了问题,本官就找谁的麻烦!”

  “是!”一众大人怀着满心疑惑,站起身点头答应

第854章 丰收之时,京城地价

  临近十月中旬,大宁城变得愈发热闹。

  四方城门因为要忙活甘薯收获一事,车马进进出出,往来不绝。

  这使得不少商贾车马都有了一些停滞,

  只能在城门外老老实实等着,焦急万分。

  按照大宁城律令,一旦到了丰收之时,城中一切都要为粮食收获让步。

  莫说是商贾车马,

  就算是运送军械的车马也要老老实实等着。

  城北五里处,陆云逸带着一些亲卫走在田间地头。

  大地上开垦的沟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浓郁的葱绿色。

  甘薯秧根茎狭长,只有在末端位置会有一些叶子,

  随意一扒拉,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根茎,错综复杂地遍布纠缠在一起,一股青菜独有的香味弥漫。

  一旁,农政院的孙菱一副老农打扮,

  穿着深褐色、布满泥灰的麻布衣衫,头上戴着褐色的脏污斗笠,脚下踩着布鞋。

  脸颊黝黑,沟壑纵横,

  与田间劳作的老农没有丝毫差别,

  若说差别,可能只有咧嘴一笑时那整齐的白皙牙齿。

  他与陆云逸并肩而行,双手背负在身后,笑呵呵地说道:

  “陆小子,你弄的这个东西,真是个好宝贝。

  看看被虫子啃成了独苗都还没死,真是能活。”

  孙菱指了指左右边一块有些特别的地块,

  上面的甘薯叶大多被虫子咬得坑坑洼洼,十不存一。

  即便如此,这些甘薯的根茎叶依旧葱绿,一股勃勃生机涌了上来。

  “孙老先生,这是专门设置的试验田吗?”

  孙菱点了点头:

  “大宁地界的田很少种,土力十足,相应的虫子也多。

  若是不看看这甘薯能在大宁地界有多大的承受力道,日后种起来也麻烦,这叫以小见大。”

  陆云逸脸色凝重,对于这种实验毫不吝啬,甚至觉得应该加大力度。

  种地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麻烦的复杂学科,

  几千年的发展才让百姓、官府堪堪掌控了活苗手段,其中未知还有许多。

  他看向孙菱,问道:

  “孙老先生,这几个月研究下来,甘薯可以连作吗?”

  孙菱有些诧异地看了陆云逸一眼,笑道:

  “你小子,知道的还不少,不像北平的粗鄙军伍,以为一个东西种得好就可以使劲种。”

  他脸色凝重,继续补充:

  “以老夫的推测来看,甘薯长得这么好,这么好种,恰恰不能连作,

  这东西太能活,吸收了地里太多养分。

  可云南那边已经连作两年,

  从他们的消息来看,效果还不错,

  没有出现田土破坏以及其他粮食减产的状况。

  所以,能不能连作还得再看,

  一个物件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长势以及产量。”

  “云南来信了?”

首节 上一节 1883/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