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430节

  待到登船之时,他们就会将其贴在肚脐,据说防止晕船,是上官所准备之物。

  同时,军需官还给他们下发了一个巨大皮囊,用作呕吐之用

  见到这一幕,不仅是李景隆面露感慨,

  就连刚刚行至此处的申国公邓镇都有些出乎意料。

  他就这么走至最前方,

  陆云逸见到他前来,身形一肃:

  “卑职陆云逸,拜见申国公!”

  李景隆也同样躬身:“邓大哥”

  邓镇笑了起来,脸色有几分黝黑,长长的胡须随着微风摆动,他拿着手指点了点陆云逸:

  “昨日你去拜访了不少人,为何不来本公府上一叙?害本公命人准备的饭食都落空了。”

  陆云逸脸色一僵,他昨日不仅去拜见了刘三吾,

  还去拜别了大将军,定远侯武定侯等人.

  此番一去就是相隔天南海北,

  军候们都有军务,下次见面说不得要一两年之后。

  陆云逸抿了抿嘴,不好意思地笑了:

  “申国公,卑职是觉得今日便能相见,

  若是故作姿态,前去拜别,难免有些矫情。”

  申国公邓镇发出大笑,声音尤为畅快,

  引得不少军卒将眸子投了过来,心中暗暗吃味儿。

  邓镇抬起手点了点陆云逸:

  “本公最喜欢的就是你这坦诚模样。”

  邓镇指了指后方军卒问道:

  “本公看你有诸多准备,你有心了,

  咱们大明北方军卒大多没有水战经验,坐船可能亦是生平头一遭,

  难免上吐下泻,有些准备,军卒们也能少遭些罪。

  若不是此行西去,紧急万分,本公打死也不会坐这大船。”

  一旁的李景隆眼睛一亮,笑着打趣:

  “邓大哥还晕船?”

  申国公邓镇轻叹一声,有些无奈地点了点头:

  “打小就晕,至今未有改善,

  所以这船啊本公是能避就避,如今是避不了了。”

  他看向陆云逸,朝着他抬了抬下巴:

  “你给军卒准备的那药包,能否给本公一个?”

  陆云逸连忙看向身后军需官挥了挥手,

  那军需官意会,从身后的背包中掏出了几个药包,恭敬递了上去。

  邓镇接过后对着那军需官背后的背包来回打量,几个药包拿出来,

  那背包还是鼓鼓囊囊,邓镇不由得面露赞叹:

  “此等好物件,也怪不得能在京城掀起风浪。”

  陆云逸与李景隆悄无声息对视一眼,无奈一笑,皆是发出一声轻叹。

  京城昨日的风波他们早有耳闻,

  听说京城大大小小的工坊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就算平日里隐藏极好的一些蝇营狗苟也被找了出来。

  一下子就让前军斥候部处在众矢之的,

  毕竟此事是由前军斥候部而起,这下将诸多兵器工坊都得罪了,日后前军斥候部的军械还是一个难题。

  申国公见他们二人垂头丧气,不由得暗暗发笑,提醒道:

  “昨日,陈广松在家中自缢了。”

  “什么?”陆云逸面露震惊,眼睛瞪大。

  一部侍郎乃真正的朝堂大员,是位列大明顶端之人,

  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死了?就因为一些军械?

  陆云逸觉得事情可能不止这么简单。

  而李景隆更是如此,他为曹国公,居然不知道此事?

  申国公邓镇脸色也有几分严肃:

  “消息被锦衣卫封锁了,本公也是在早晨才得知,

  他写了一封认罪疏,对贪墨军械钱财一事供认不讳,将所有事都扛下了。”

  如此,陆云逸更是觉得浑身冰冷!

  他几乎可以确定,这个陈广松也是棋子。

  曹国公李景隆神情晦暗,眸光不停闪烁,

  他虽然年轻,但对朝堂政事已经有了几分了解,也猜出了一些事情。

  他转而看向邓镇,压低了一些声音问道:

  “邓大哥,事情就这般结束了?”

  邓镇脸色凝重了几分,缓缓摇头:

  “陛下是什么性子你比我清楚,锦衣卫刑部大理寺依旧在继续追查,可惜,你我看不到结果了。”

  邓镇叹了口气,转而看向陆云逸:

  “今日来找你,是大将军命我向你转告一句话?”

  陆云逸顿时神情严肃:“逸洗耳恭听。”

  “好好打仗,保住性命,莫要逞强,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就牢牢记下,待到返回京中,本将替你做主。”

  陆云逸眼神有些恍惚,怔怔地定在那里,

  邓镇的身形如水波般摇晃,一点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大将军一脸严肃地站在那里。

  临近午时,此行西去的三万余军卒尽数登船,

  沉重低沉的号角声自两岸响起,船舶缓缓开动.

  两岸汇聚的百姓越来越多,怔怔看着那一艘艘运兵船远去,

  他们脸上没有高兴,也没有悲伤,有的只是一些不知道的心绪弥漫。

  他们大多是直隶之人,一生所行不过百里,无法想象一去万里只为打仗是何等情景。

  陆云逸站在了甲板上,感受着船舶轻轻滑动,迎着扑面而来的微风,面容舒适。

  两岸的情景消退得很慢,让陆云逸能够多看一些京城风华,

  忽然,他眼神一凝。

  他看到了立在南岸的一行人,为首之人一身靛蓝色长袍,身材高大,背负双手,静静站在树荫下。

  在其身后还有几名年轻人。

  相隔甚远,陆云逸虽然看不清他们的面貌,

  但他就是知道,那是大将军蓝玉。

  陆云逸向前走了一些,将脑袋探出船舶,用力挥着手,

  想要努力看清那道身影,但浦子口河太宽了,如何也看不清。

  就在这时,站在一侧的刘黑鹰匆匆将千里镜掏了出来,忙不迭地上前:

  “云儿哥,给。”

  陆云逸接过千里镜,

  虽然船舶晃动,但他还是清晰地看到了那道身影。

  至此,他嘴角也终于露出笑容。

  是大将军蓝玉以及定远侯王弼还有鹤庆侯张翼。

  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大将军蓝玉笑着伸了伸手向外摆了摆。

  似是在说:“去吧.”

第222章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大船开动已经,陆云逸所在的甲十五号船处在整个船阵的最中央,

  硕大的风帆已经立了起来,尤为鼓胀,边缘被吹得啪啪作响。

  在船只最下方,还有数百舵手,

  在风力不足或需要近距离操控船只时,船员会使用桨和篙来划动船只调整方向。

  从应天去到湖广,此行虽然走水路,但大多数不能依靠水流,而是依靠风力以及人力。

  等到了洞庭湖,顺着湘江南下,则可以凭借地势水流顺流而下。

  所以在南直隶这一段路程,行驶得尤为缓慢。

  距离开船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

  两旁的河道也越来越宽阔,天上的太阳挥洒下橙红色的光芒,使得略显平坦的水面波光粼粼。

  虽然是河运航道,运兵船尤为平稳,

  但甲十五号船还有许多军卒感受到阵阵不适,不停呕吐,

  只因受不了船舱内封闭环境的古怪气味,以及传来的微微晃荡。

  运兵船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军卒舒适,每个船舱都不似以往那般狭窄,只住四人。

  并且在靠近两侧的船舱还有小窗可以透气,但没有窗户的船舱终究是大多数。

  原本,军卒们不能来到甲板上透气,只能待在船舱中,

  但陆云逸在船舱内巡视一周,仅仅是甲字十五号船就有将近三百名军卒晕船,是此行人数三成。

首节 上一节 430/18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