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133节

  “臣谢恩!”

  刘协满脸狐疑,突然有些猜不透李儒的意图。

  “算了,朕懒得猜!走!陪朕去见太师,问问太师对此计怎么看!”

  ………………

  邺城。

  魏国公府。

  名为公府,实为中枢。

  伪朝各项政令,都是自此发出。

  袁绍正与出身清河崔氏的名士崔琰清谈经义。

  崔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有古君子风。

  今日,他与袁绍探讨的,正是《易》。

  汝南袁氏以《孟氏易》传家,所以《易》学,正是袁绍的长处。

  但崔琰毕竟是经学名家,还曾追随大儒郑玄学习,所以即便是和袁绍论道,也丝毫不虚。

  “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此言袁公何解?”

  对面的袁绍脸色有些难看。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龙一样品德的人,便是立身中正的人。其平常所言必然守信,所行必然谨慎,要防止邪恶,保持内心的真诚,惠于民而从不自我夸耀,道德广大而能感化人心。

  崔琰问起这句话的释义,显然是想提醒袁绍,让袁绍注重自己的品德,不要让自己的内心被污染,尤其是不要因为权力的渴望就忘记之前河北士人对于袁绍的帮助……

  袁绍不甘示弱,转问崔琰——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相比于崔琰的旁敲侧击,袁绍无疑要更加直白!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过错能够引发的,而是长久以来的积怨!

  袁绍的话,几乎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对方!

  对河北士人的不敬,难道全部过错都是因为我袁绍吗?难道你们自己就没有过错吗?

  崔琰听到袁绍的话,亦是皱眉,觉得袁绍太过绝情狠辣。

  正要继续劝说,却见袁绍任命的尚书令郭图走了进来。

  “袁公,外面有人求见。”

  袁绍不满:“公则,孤正与季珪探讨经义,不该在此时因为有访客打扰就中断。”

  明面上是在论经,其实还是在与河北士人拉锯。

  这种紧要时候,怎能让什么客人打断?

  郭图也是昏聩了,怎么能够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

  ……

  郭图其实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进来打扰。

  但方才那人,还有其口中的话,都令郭图震撼,觉得此事超越了自己的处理范畴。

  崔琰倒无所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袁公自可先行处之。”

  三言两语间,崔琰又用《易》内涵了一通袁绍……

  袁绍便愈发有些不耐:“来人是谁?”

  郭图小心看了二人一眼,报出其名——

  “是曾经的弘农王郎中令,李儒。”

  “此外,他还有一句话让我带给袁公——”

  “李儒奉当朝天子之命前来袁公处担当细作,还望袁公纳之!”

第138章 公羊春秋

  李儒。

  杀死少帝的李儒!

  光是听到这个名字,袁绍就已经开始茫然。

  在听到李儒说自己是天子派来河北当细作之时,袁绍更是迷茫到了极致。

  “怕不是谁在外面疯言疯语?李儒怎么会来到河北?而且还直接说自己是关中的奸细?”

  袁绍反应过来后,立马便给出判断——

  外面的宾客绝对不是李儒!

  可若是个胡乱说疯话的,郭图又岂会因为这样的事情来叨扰袁绍?

  “袁公,我昔日曾在颍川太守阴修部下为计吏。在担任计吏时,也去过几次雒阳,并且到太学当中学过经义。”

  “当时的李儒,还是一名太学博士,所以下官绝对不可能认错!”

  经学博士,地位崇高。

  就算难为两千石的高官,却也是当时还是计吏的郭图遥不可及的对象,所以郭图哪里会认错?

  袁绍听到郭图竟然这么说,只觉浑身瘙痒。

  “当真是李儒?”

  “是!”

  “那何须禀报于孤?直接杀了便是!”

  袁绍如今毕竟还是“汉室忠臣”的形象。

  无论如何,他都不能放过李儒这个杀害了少帝的罪人!

  “下官本来也是这么想的。”

  郭图欲言又止:“可袁公,他又说自己是天子派来的细作,这又该如何处置?”

  袁绍正待思索,却发现了不对,当即训斥——

  “什么天子派来的细作?当今只有一个大汉天子!就在邺城!不在长安!汝明白吗?”

  莫名被训斥的郭图内心有些不快:“是下官嘴拙。”

  但郭图还是询问袁绍:“袁公对此人,是见还是不见?”

  ……

  倘若仅仅知道是李儒前来,袁绍虽然也会感到震惊。但却不会留李儒性命。

  可李儒后面的那句话,却让袁绍有了些许好奇,不知道李儒葫芦里究竟卖着什么药。

  此刻身边的崔琰也劝道:“袁公,李儒虽然罪大恶极。但毕竟是从关中来的,说不定会有大用。”

  崔琰这些河北士人,在内部当然会和袁绍继续争夺河北朝廷的权柄,可在面临董卓那个大敌时,依旧会暂时团结到一起。

  现在李儒从关中前来,堂而皇之出现在袁绍面前,所言所行,全都意义不明,属实是怎么看都有些奇怪。

  若是李儒真对河北朝廷有用,只怕不能贸然杀害。

  “那就让李儒进来。”

  不过郭图再次苦笑——

  “袁公,只怕李儒进不来了。”

  “为何?难不成他还端着架子不成?”

  “自然不是。”

  郭图叹气:“他来时风尘仆仆,饿的连站都站不稳。下官就好心让人给他奉上些食物……”

  “可下官属实没有想到,堂堂昔日的经学博士,多少也算一代名儒,却能那般没有吃相。他一人只怕就吃了有五人的分量,现在肚子鼓胀的和个球一般,哎呦声唤的在地上打滚……”

  袁绍再次纳闷。

  这样的作为,能是一代经学博士,能是鸩杀了天子的李儒?

  怕不是郭图眼神不好,认错人了吧?

  “既然如此,那孤就亲自出去见他!”

  袁绍对李儒的状态愈发好奇,不知这名震天下的狠人为何成了这幅样子。

  “呕!!!”

  当袁绍见到李儒时,李儒正抱着一个陶盆狂吐!

  正如郭图所说,李儒吃的太多,腹部承受不住,现在只能将吃下去的又吐出来。

  一时间,整个堂室都弥漫着一股鸡蛋味的恶臭,让袁绍、崔琰,都不自觉的捂住鼻子。

  “呕!呕!”

  李儒还在狂吐。

  直到快将那陶盆吐满后,他才转身看着袁绍狂笑:“袁本初!想不到有生之年,你我还能相见!”

  袁绍、曹操、袁术等人,昔日都是雒阳城中风头正盛的少年,在太学这种地方肯定也厮混过,所以自然认识李儒这个博士。

  可正因如此,才让袁绍愈发不想相认!

  “李文优!你怎么成了今天这幅样子?这莫不是你助纣为虑,鸩杀天子的报应?”

  李儒随手将嘴边因为呕吐垂下来的发丝重新捻回头顶:“报应?袁本初,你莫非忘了?昔日我在太学授课,授的可是《公羊春秋》!”

  “若是真的相信这世间有报应,那我修的是什么学问?活的是什么人生?”

  袁绍方才与崔琰谈论经学已经足够郁闷,不想再和李儒这个正派博士辩经。

  “李文优,你犯下滔天大罪,却还敢来孤面前。难道就不怕孤斩了你吗?”

  谁料。

  李儒突然发笑,而且笑的前仰后合,坐倒在地上——

  “不过数年不见,你袁绍竟然也开始称孤道寡了?”

  “袁绍,汝是想做第二个董卓啊,还是做第二个王莽呢?”

  咬牙!

  早已不想理会李儒的袁绍直接唤来左右侍卫,命他们将李儒拿住——

  “压下去,待孤让陈琳写一篇揭露其恶性的檄文后,便立刻将其斩首!”

  听得烦躁!袁绍还有一堆烦心事去处理,实在没心思理会李儒。

首节 上一节 133/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