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腾,终究不愿做汉贼。”
这是底线,也是回答。
马腾没有回应迷当。
或者说,马腾本身的行动,就是最好的回应!
一勒马缰,马腾催动着战马,率领着身后的骑兵,朝着迷当的方向冲锋。
马腾难得的强硬让法正身侧的马超也是欢呼起来。
“孝直、子敬!看!吾父也是英雄!”
法正、孟达见到马腾没有答应迷当的条件,也各自松了一口气。
结束了!
骚扰了凉州几十年的羌患,随着马腾的这一冲锋,已经彻底被平定!
“马凉州凭借今天的功绩,当得以青史留名,自然称得上英雄!”
法正、孟达也催动战马上前,开始配合马腾将这支最后的羌人部落撞成灰烬!
待身后的吕布等人追上来时,马腾已经打扫完战场。
斩首三千余人,俘获两千羌兵!
若是与吕布等人的战绩相加,便是斩首六千余人,俘获近两万敌军!
如此战果,便是放在汉匈对峙的那些时日,也都算是一场酣畅大胜了吧!
金城当地的豪强、世家,纷纷为朝廷大军献上礼物,主动奉上酒肉犒赏士卒。
一些在凉州隐居多年的关中名士也纷纷出山,来到金城为将士吟诗作赋,称赞大汉的强盛。
河西四郡的郡守、县令,也是纷纷赶来金城,向朝廷表达了忠心。
就连距离凉州最近的鄯善国,也就是楼兰国改名而来的那个西域小国也是第一时间往金城派遣了使者,缠着韦康、荀攸,请求将他们带回长安去继续服侍大汉天子……
相比于金城之战引发的四方鼎沸,反倒是处于正中心的几人陷入了迷茫。
“朝廷……到底是什么意思?”
战胜羌人的消息传往长安后,长安非但没有及时发来褒奖,反而是愈发的沉默。
荀攸还以私人身份给贾诩和荀彧都写了一封信件,询问长安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这二人也是语焉不详,给荀攸的答复都只有一个字——
“等!”
等?
等什么?
荀攸不要理解究竟是太师那边出了什么状况,还是天子那边产生了什么奇思妙想。
眼下好不容易战胜大敌,为何仅仅是一个“等”字?
如何论功行赏,不说。
如何安排职务,不说。
就连如何处置这群被俘虏的羌人,朝廷依旧没个信!
……
“这么耗着不是个办法。”
荀攸最为清楚朝廷如今面对的窘境。
“这两万羌人俘虏也是人!将他们困在此处,说不得就会造成变故!”
“更别说他们每日也是要吃粮食的!两万人的粮食!哪怕每日仅仅是让他们果腹,也依旧是一笔极大的消耗!”
“朝廷若是不尽快决定,难道要一直养着这两万羌人吗?”
吕布、马腾的意思也是如此。
杀!
虽然杀俘之事不祥。
但朝廷此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将羌人一网打尽,令其不在骚扰汉境吗?
而且两汉四百年的经验无不验证了只有死去的异族才是好异族。
与其继续耗费粮食养着他们,倒不如立刻将他们杀掉,一劳永逸!
倒是韦康毕竟是士人,认为此举太过残忍,与几人争论不休。
又过了几日,就在韦康也迫于压力放弃了继续供养这些羌人俘虏的时候,终于有消息自长安方向姗姗来迟。
荀攸查看消息后面色一阵古怪。
其他人拿过朝廷的回复,亦是有些咂舌。
“天子……当真胆大包天啊!”
……
“呼——”
荀攸内心挣扎片刻后,还是遣人将一名羌人的小头目带来问话。
那羌人小头目极为紧张,显然也知道了如今正是决定他们一族命运的关键时候!
荀攸再三确认了手上消息的准确后,这才对那羌人头目问话——
“汝去过汉中吗?”
“回汉朝大人,我们都是武都、阴平一带的氐人,自然去过汉中!”
“那你们……可走过汉中子午道?”
第171章 卷三 奇思妙想的天子
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魏略》
……
该怎么拿下汉中?
刘协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拿下汉中,无非就三条路线。
其一,走骆谷道、褒斜道、陈仓道,或者干脆就走祁山道攻打汉中。
可无论走哪条道,都有一个绝对的硬骨头在等着朝廷大军去啃,那就是易守难攻的阳平关。
其二,便是从长安出武关,过南阳,自上庸攻入关中。
这条路线崎岖难行,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这条路线。
况且无论从东走还是从西走,都要耗费巨量的粮食,这对于目前的朝廷来说显然都是无法接受的。
如此,便只有第三条路线——
子午道!
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能被冠以“子午”之名,恰恰说明了这条道路其实是秦岭山道中最为笔直的一条道路。
但这也是一个陷阱。
子午道虽然最为笔直,但通过其中要耗费的时间反而更多。
褒斜道、陈仓道,之所以曲折,是因为其道路特意避开了秦岭中大的山脉,尽可能在平坦的地方开辟出能够通人的小径。
但子午道却要狂野的多,很多地方必须要翻山越岭才能通行,故此一般不会选择从这条道路行军。
史书上,蜀汉镇北将军魏延就向丞相诸葛亮献策,想要从子午道偷袭长安,以取关中!
只出于种种因素考虑,这条奇策还是被诸葛亮给否决,转而走祁山道开始了蜀汉未来的北伐之旅。
刘协此刻盯着子午道,越看越觉得这玩意诱人!
“道路短,就意味着耗粮少。”
“至于山路难行……奉先这一次前往凉州,总会俘获大批的羌人吧?”
刘协摸着下巴,喃喃自语。
“而走山路最怕的下雨,现在其实也不用忧虑。”
关中大旱,天上哪还有雨水能够降落下来?
也就是说……自子午谷谋夺汉中之策,貌似可行?
刘协将想法告知了贾诩,贾诩也诧异的看向天子。
“子午谷奇谋?以羌人为主,翻山越岭前往汉中?”
听上去,好像还真的很靠谱!
刘协兴奋的指着舆图:“还不止如此!”
“就算真有士卒翻阅子午道,抵达了汉中。可若是汉中士卒太多,只怕也难以夺下此地。”
“故此,想要让这支奇兵轻松得手,还要去做一个准备!”
刘协手指西侧:“可传出假消息,说是朝廷准备自祁山大道征讨汉中,逼得张鲁将兵员布置在西侧。”
“哪怕不将士卒调出汉中,只要移至阳平关一带,使其后方空虚,便算是达成了目的。”
“此外,还可以让刘表也一并跟着虚张声势,让他作势要去攻打上庸,再吸引走一部分张鲁的兵马,让汉中更加空虚!”
“如此,将张鲁的兵力调动到两侧,将中间的弱点完全暴露,才有可能一击得胜!”
……
贾诩已经无话可说。
他很难相信,当今天子难道真的不是高祖转世吗?
不对,不是高祖,怕是孙武、韩信转世到了天子身上吧?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常人们称赞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前后不相连续,大部队与小部队无法相依恃,官与兵无法相救援,上下级无法相统属,士卒离散而不能集合,即使集合也无法统一行动。符合自己的利益就立即行动,不符合自己利益就停止行动。
如韩信那样的善战者,不仅仅是能够将自己麾下的士卒如臂使指,更可以通过计策和布置,去调动敌人的军队,这样才是能够百战百胜的关键。
而眼下的天子,显然也是做到了这一点。
不单单是在调动自己的军队,更是在令敌人的军队前往自己想让它去的地方,然后暴露出自己的弱点,一击得胜。
之前贾诩听太师称赞陛下在兵法一道上已然“出师”,贾诩以为不过是太师的谦辞,或者是太师和自己一样想要偷懒……
但现在看来,恐怕太师的话当真是肺腑之言。如今在兵法一道上,便是太师,恐怕也教不了天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