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家眷全部送到天子手中,确实是一步臭棋。
但这步臭棋,却是孙策当初不得不答应的条件。
若是孙策不将家眷交到天子手中,朝廷怎么可能放任孙策前去夺取江东?
若是不走这步臭棋,孙策如何能够成为现在的江东之主?
“唉。”
天下之事,一饮一啄。
得到什么,便总是要放弃什么。
周瑜看到孙策这般为难,也是有些难受。
不过周瑜还是劝道:“伯符,就算对荆州用兵,也不见得天子一定会对令堂动手。”
“那位天子其实还算仁德,应当不至于迁怒伯符的家眷……”
周瑜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其实也有些没底。
但孙策好像是抓到什么救命稻草,眼前一亮:“公瑾是说,就算我们对荆州用兵,吾母也会平安无事?”
周瑜硬着头皮:“应该如此……只要我们上书朝廷,就说文聘有谋反之嫌,我等是为国讨贼,速战速决,不落他人口舌,说不定能够达成所愿。”
“一旦在北面战事结束之前我们就平定荆州,便可以迅速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册封伯符你为荆州牧。到时候朝廷必然会顾忌两面开战……如此,自然能够保全令堂性命。”
“之后,便是继续静观其变,坐视北方二虎相争。”
“若是袁绍胜利,朝廷无功而返,朝廷必然不敢追究,说不定还会放还伯符家眷,与我们讲和。”
孙策越听越开心,但还是问了一句:“若是朝廷胜了呢?”
周瑜:……
若是朝廷胜利,必然会彻底消灭袁绍和曹操,迅速完成北方一统!
到了那个时候,江东一隅之地,就算有着长江天险,怕也只能是回天乏术了。
但孙策只听到周瑜似乎是又有夺下荆州,又有不伤母亲性命的法子,一时有些欣喜。
意气风发的率领一万水军从吴县出发。
路上,一些荆州的情报也陆续被镇守江夏的太史慈送来,汇聚到孙策手中。
荆州北部。
刘备、关羽等人已经离开了襄阳,正逐渐朝着曹操许昌的方向而去。
现在驻守在荆州的,不过是文聘手下的五千步卒和甘宁的三千水军。
但同时,太史慈也提醒孙策不可大意。
有不确切的情报称,益州刺史吴懿已经率领张任、王平、黄权、严颜等将,统水陆大军两万驻扎在了永安。
可以料到,一旦孙策朝着荆州发起进攻,益州大军也会立刻顺流而下,迅速抵达荆州,帮助文聘守卫江陵。
“朝廷果真有防备我们的后手。”
荆州北面的刘备、关羽大军已经被调往中原与曹操对峙。
如此,便将益州大军调来,随时准备支援荆州。
“可区区一些无名之辈,又如何能抵御我孙伯符?”
孙策对益州之兵满不在乎。
尽是些无名之辈罢了。
而且荆州之战,注定是要以水军为主。
若论水军的实力,孙策自信,即便是朝廷和袁绍,也绝对比不上江东!
一路来到鄂县,就在孙策筹备试探进攻江陵的时候,从后方急急忙忙送来一封信件。
是留守后方的孙权送来的。
但信件的主人却并非孙权,而是远在长安的吴夫人。
吴夫人在信中的开头一如既往的温和,关切着孙策和孙权的衣食住行。
但在后半段却是一反常态,严厉斥责了孙策欺骗朝廷,欺骗天子的行为。
尤其是那句“伯符若敢进攻荆州,我必自刎归天,从此不认你为子嗣”更是吓坏了孙权,所以孙权才急急忙忙将信件送到了孙策跟前。
孙策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要进攻江陵。
但一看到信件,孙策的脸色顿时极为精彩。
急忙唤来周瑜,周瑜在看完信件后脸色也是变的极为难看!
“伯符,这可是令堂字迹?”
“公瑾,我怎么可能连家母的字迹都不认识?这确实是家母亲笔。”
……
得了!
进攻个屁的荆州!
要是吴夫人真的因为孙策进攻荆州而自刎,那孙策就等着被一辈子戳脊梁骨吧!
到时候,江东的世家、士子说不定会群情激奋,以孙策“无道不孝”开始讨伐叛乱,真到了那时,只怕万事休矣!
“本以为天子仁德,没想到竟然逼迫家母写出这样的信来,当真可耻!”
孙策只当是刘协逼着吴夫人写出这样的信件,故此颇为愤恨。
“伯符,现在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只能退兵!不然真的要坐视母亲归天吗?”
对此,周瑜的叹息声也是更为沉重。
他知道,此次不取荆州,以后孙策就更没有机会沾染荆州了。
随着将来朝廷和袁绍的战事结束,无非就两种结果。
要么朝廷一举获胜,效仿世祖光武皇帝那样中兴汉室,彻底光复故土。
到时候,朝廷势力大增,孙策若是还想打荆州主意,那毫无疑问是找死。
要么袁绍成功抵御朝廷,让整个天下的局势陷入僵持的阶段。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必然会更加慎重,不会过分损耗力量,孙策同样也将没有机会谋取荆州。
荆州,怕是与江东彻底无缘了!
周瑜异常的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伯符终究还是重情重义,不同与袁绍那样的无情啊。”
袁绍早年丧父,便被叔父袁傀收养,受尽了关爱。
但袁绍在叛逃出雒阳后,第一时间便是召集关东诸侯进攻董卓。丝毫不在乎待他如亲生子嗣的袁傀,还有汝南袁氏真正的嫡长子,也就是袁术的亲大哥袁基还留在雒阳,导致他们被董卓处死。(注1)
与袁绍的不择手段相比,孙策毫无疑问还是稚嫩了太多。
但周瑜无奈之中却也有着几分欣喜。
若是孙策真的效仿袁绍,不顾养育自己的长辈死活执意进攻朝廷,那才是真的令人无法理解。
眼下的孙策,反倒才是他周瑜认识的那个重情重义的孙策。
“既然如此,退兵吧。”
“顺便,也派遣使者前往朝廷进貢礼物,让天子和令堂安心才是!”
——————
注1:
袁绍生而孤。绍生而父死,二公爱之。——《英雄记》王粲著。
第325章 卷五 李儒泄密
“还要派使者向朝廷进贡?”
孙策顿感郁闷。
“派谁去?子敬?算了算了,听说之前曹操派遣了其麾下的郭嘉前往朝廷,结果遇上天子后直接就将那郭嘉拐走了,气的那曹操差点领兵前往攻打朝廷!可不敢将子敬这样的大才再派往朝廷!”
孙策不知内情,只以为天子不讲武德,随意扣留使者,便不敢再往朝廷那里派人。
“不如让李儒去!反正他本就是朝廷的间谍,天子总不可能将李儒也一并扣下吧?”
李儒从袁术处投靠而来后,便主动挑明了自己的身份。
可孙策、周瑜偏偏又都无可奈何。
除非他们和朝廷彻底翻脸,不然的话即便知道李儒是间谍,也得养着、供着。
孙策好似想起什么。
他突然询问周瑜:“李儒可曾接触过军事,刺探过什么机密情报?”
“不曾。”
对这点,周瑜倒是异常放心。
“军事从未对李儒泄露过分毫,李儒也没有主动打探军情的意思,应当不至于泄露。”
孙策非但没有减轻疑心,反倒更加怀疑:“他是来当间谍的,竟然不去打探军情?那他究竟是在做什么?”
对李儒,周瑜也是上了一百二十个心眼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防。
听到孙策询问,也是如实将李儒来到江东后做过的事情告知孙策。
“他一不亲近我,讨论军事,二不亲近张昭,商议政务。反倒是与一些江东本地的名士走的颇近,经常探讨学问,好似是个前来隐居的隐士一般,奇怪的很。”
即便是以周瑜之智,也看不出李儒在江东究竟忙活些什么。
但既然没有直接威胁江东,周瑜索性也不再管他。
“既然如此,就让他去朝廷一趟好了,免得留在江东看着眼烦。”
孙策随意决定了这桩小事,便停下了大军,停驻在了丹徒附近,等候李儒。
大军停驻后,孙策闲来无事,又听说附近的山上出现了一只猛虎,顿时心生欢喜,便领了亲信前往。
周瑜也知道孙策有打猎的爱好,也并未在意,独自留下等待李儒,打算朝着李儒安顿一些事情。
比如名分。
眼下孙策虽然占据了江东和半个荆州,但总归是没有名分,使得有些名士不服。
诸如会稽太守王朗、豫章太守华歆这样的名士,虽然因为兵力不足,之前不得已降于孙策。但之后便弃了官位,拒了孙策、周瑜的招揽,陆续赶往荆州投奔朝廷。
现在的江东,实在是有些无人可用。
王朗、华歆这样的大儒都不愿在孙策麾下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