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35节

  更不用说,李广还曾在汉匈之中的国战中迷路走失。

  与李广一样迷路的公孙敖,那可是直接被汉武帝废为庶人!

  所以,刘氏天子虽然凉薄,但在对待李广的事情上,可谓足够的宽容。

  而且,在惜字如金的《史记》中,司马迁却将李广射虎这么一件小事写了出来。

  反观卫青、霍去病,是为帝国双臂,痛击匈奴、封狼居胥,却只在史书上留下寥寥数语。

  这般的区别对待,若以前不注意倒也罢了,可自从注意到,当真如同食了一只麻蝇般令人恶心!

  黄琬听到董卓的话,却突然狂笑:“那又如何?”

  “是非曲直,只要落笔在青史上,便不容后人质疑!”

  “你董卓,将来必定为万世唾弃,为世人所憎!”

  董卓身躯微微发抖,右手已经不自觉的去摸腰间的佩剑。

  “不会的。”

  一直沉默,没有开口的刘协此刻突然说话。

  “君子论迹,史书论果。”

  刘协双眼不带丝毫感情的看着黄琬:“太史公春秋笔法,可依旧不能抹杀卫、霍的功绩。”

  “他再怎么夸耀李广。大破龙城、封狼居胥的功劳都不可能记在他的头上。”

  “太师倘若能够辅佐朕中兴汉室,成为当世周公,使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那想必,便是史书记载,也会被当做荒谬之言!”

  ……

  黄琬愣了片刻后,突然狂笑起来。

  “世人皆传当今天子聪慧,却没想到竟然这般愚蠢!”

  “董卓不过一介匹夫,他如何能够使得汉室中兴?如何能做的了周公?”

  “天子愚昧,奸臣当道,这是将要亡国的征兆啊!”

  刘协眯起眼睛。

  “按照你的说法,这天下换个天子,换个太师便能太平了?”

  “正是!”

  黄琬现在已然心存死志,索性将心中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只有诛了董卓,这天下才有救!”

  诛杀董卓,天下真的就有救吗?

  三国纷争多年,使天下不得安息。

  世家专权,惹出晋代曹魏之事。

  强干弱支,废除边军。

  边防空虚,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生灵涂炭!

  这,就是没了杀了董卓后的天下!

  这样的天下,何谈太平之言?

  刘协摇头,面露失望。

  “之前太师居于郿坞,并没有过多干涉政事,而是将其全权交予王允与你们,可那个时候你们究竟在做什么?”

  “便是朕都知道,关中今年这雨下的不正常,会酿成灾祸,影响收成,使得关中赤地千里,难道你们就不知道吗?”

  “难道关中百万百姓的生死,在你们眼中就那么的无关紧要吗?”

  面对刘协的质问,黄琬却是吼道:“天有灾祸,正是因为朝堂之中有妖孽祸政!”

  “若是除去妖孽邪祟,自可使天下大治,汉室中兴!”

  刘协已经无话可说。

  如果说之前刘协是在痛恨黄琬等人,那现在却只觉得他可怜。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以刘协并不打算心慈手软。

  “黄琬,念在你以往的功绩,只要说出王允、士孙瑞的踪迹,朕可以保证饶你家眷一命。”

  “昏君!”

  黄琬将刘协的仁慈撕烂,并且狠狠丢在地上。

  “也罢。”

  刘协看了董卓一眼,让他自做处置。

  严刑逼供,想必董卓对此绝对不会陌生。

  但是经过刘协这么一打断,刚才还暴怒,眼看着就要抽刀成一快的董卓情绪忽的平静了几分。

  “子琰。”

  唤出黄琬的表字后,董卓终于问出了一个他从知晓王允等人想要谋刺他时就想询问的问题——

  “为何你们能容的下霍光、何进这样的人,却容不下孤呢?”

  霍光也曾废立过天子,也曾把持过朝政!

  可当时的士人对待霍光的仇视,却远不如当今士人对董卓的仇视!

  还有何进。

  外戚,与士人,本该就是天然的盟友。

  何进担任大将军时,袁绍、袁术,这种名满天下的士人都在其麾下出谋划策,没有丝毫的不和。

  便是袁术那样野心极大的名门子弟,都从来没有过刺杀何进的想法,甚至还在何进死后闯入皇宫,想要帮助何进完成诛杀十常侍的愿望。

  可为何,到了董卓这里,他亲手提拔扶持的王允等人就要联手谋刺他?

  而且,这还不是个例!

  从关东诸侯联手讨伐他,再到伍琼、荀攸等人刺杀他,再到王允、黄琬这些人趁机密谋。

  饶是董卓枭雄心境,此刻心中也难免生出一丝疲惫与委屈。

  他不知道,为何有些事别人做得,他就做不得!

  这世道,为何这般不公!

第47章 郁郁寡欢的太师

  “还能因为什么?自是你逆天无道,天下有志之士人人得而诛之!”

  听到黄琬又是这个答案,董卓无趣的挥挥手,示意吕布将黄琬带到廷尉,关入天牢。

  “昔日周勃曾感叹“吾今日始知狱卒之贵也”。今日,便让汝也知道,狱卒为何为贵!”

  那些狱卒的手段,就连久经沙场,见惯了生死的周勃都敬而远之,何况是一个黄琬?

  只要将黄琬交给他们,董卓自信他们总有法子撬开黄琬的嘴,让黄琬说出王允和士孙瑞的下落。

  黄琬此刻牙齿打颤,显然明白天牢那是什么地方。

  不过此刻,黄琬也算是有几分骨气,硬是没有喊叫一声,便被士卒带了出去。

  刚刚压下黄琬,前往长安各处拿人的张辽也走了进来。

  “陛下,按照之前收购粮食时发现的一些踪迹,以及与那里正关系相近的几家,共抓获二十七户大姓!”

  这二十七户基本都是巨富之家,哪怕最差的家中怕也有良田千亩。若是全都没收,完全称的上是一笔横财。

  不过此刻无论是刘协还是董卓,心中都没有太多兴致。

  刘协焦躁不安,还在思虑王允究竟是跑到了什么地方。

  董卓则是心结依旧没有打开,有些郁郁寡欢。

  贾诩夹在两人中间,左右看看,终于是决定说些什么。

  “陛下,王允走出不过三日。太师如今已经对各处守将下达军令,想必不不久后就能找到王允的踪迹!”

  贾诩看的真切。

  董卓,他是没胆子劝的,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劝。

  现在只有将刘协给劝好了,让刘协去稳住董卓,这才能够你好我好大家好。

  “朕明白。”

  刘协此刻也知晓自己不应当着急,便慢慢平复心情,转而看向一旁的董卓。

  “太师。”

  董卓此刻似乎是想什么东西想到入神,就连刘协唤他都没有听到。

  “太师!”

  这下董卓总算反应过来,只是活力都大不如前,回礼之间都有些有气无力。

  “太师自以为伊尹、霍光,却不解世人为何对太师如此仇视?既然太师心中有此疑问,何不早来问朕?”

  刘协之前也没有注意到,看似粗犷的董卓内心居然还有这么细腻的一面,居然真的在乎天下士人对他的看法。

  这三天两头,三番五次的背叛,或许是让董卓真的乏了,真的倦了,以至于有些踟蹰。

  刘协本想说些什么,却没想到董卓先向刘协告退:“陛下,臣有惑。想前往左中郎将蔡邕处解惑,还望陛下准许。”

  解铃还须系铃人。

  董卓的问题,或许真的只有士人能够给他答案。

  刘协见状,也不好挽留,便点头道:“朕明白了,太师尽管去就是,此处后事就交予朕了。”

  董卓起身作势离开,却又像突然想到什么,侧身看向贾诩。

  贾诩见董卓侧身,顿时慌乱起来,赶紧俯身弯腰。

  “文和,汝母年轻时也是名奇女子,她既然含辛茹苦的将你拉扯大,你自应当恪守孝道,平日里多予陪伴,明白了吗?”

  “太师,下官知晓了。”

  仅安顿了这一句话后,董卓便没有再说些什么,转身出了屋舍。

  董卓一走,贾诩顿时感觉如释重负。

  刚要好好松一口气,却发现背后还有一尊天子在注视着他。

  “陛下。”

  贾诩苦笑。

  若早知今日之事,他怕是打死都不去那村舍,去见那里正了。

首节 上一节 35/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