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44节

  相比于王允长于理政,蔡邕的本事则全在文学上。

  蔡邕曾经续写《东观汉记》并刻印“熹平石经”,被太常马日磾评价为“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今世人,论经学,或许还有郑玄、孔融等大儒能够与蔡邕不分伯仲,但若论及文学、史学,乃至音律、辞赋、书法,那蔡邕当真是一骑绝尘,冠绝大汉。

  而且蔡邕为人正直、家风甚严,有这样的人教导董白。哪怕平日里严厉了些,那董卓也能够安心。

  可即便这样,董卓还是对董白方才的哭声颇为担心,便是甘甜的酪饮灌入口中也犹如白水,没有半点滋味。

  待到几个时辰过去,天色都阴沉下去几分后,董卓才看到自家董白气呼呼的身影。

  董卓费力的弯下腰背,将双手摊开,想要和董白亲昵。

  谁料董白根本没有搭理董卓,气鼓鼓的别过头去,对着董卓撒气。

  董卓无奈,只得亲自走了过去,缓缓弯下自己多年没有弯过的膝盖,半蹲在地上:“怎么了?是谁惹我家宝贝了?”

  董白举起自己的拳头往董卓身上锤了一拳:“祖父明知故问!”

  见到董白愿意和自己说话,董卓立刻喜笑颜开:“是,是,是祖父的错。但你那位夫子可是位有本事的人,就算放眼整个天下都难以找到能在学识上超过他的人,你要好好跟着他学习。”

  董白嘟着嘴:“就是个凶巴巴的老头,算什么有本事的人?他教我的那些东西都蠢笨的很,我才没心思学呢?”

  董卓揉着董白的头顶:“这天下哪有蠢笨的学识?必然是你没有学透。”

  听到祖父质疑自己,董白立刻不开心了,奋力辩驳道:“本来就是!”

  董卓害怕董白再朝着自己发火,连忙哄道:“好,好,就是些蠢笨的学识。”

  不过董白也听出董卓的敷衍,便据理力争:“今日,蔡夫子教我的是《女诫》!”

  “《女诫》是班大家创作的家训,如何来的蠢笨的道理?”

  “当然有!”

  董白眼中又有泪花翻动,显然方才她与蔡邕也辩驳过这家训中的道理,只不过怕是被蔡邕教训的极惨——

  “祖父,《女诫》中说——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主继祭祀也!”

  “这样做,难道真的对吗?至少祖父可从未这样待过我!”

  女孩子出生多月后,就让她躺在床下,将织布用的纺锤作为玩具,并将生女之事斋告宗庙。睡在床下,是要表明她的卑弱,地位低下。给她瓦砖,是要表明女子应当亲自劳作不辞辛苦。斋告先祖,是要表明她要准备酒食帮夫君祭祀。

  但董白是什么人?

  董卓子嗣早亡,董白就是董卓在世上唯一的血脉,谁敢让她睡地板、玩垃圾、干杂役?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贵为天子的刘协,在吃穿用度上可能都不如董卓的这颗掌上明珠……

  所以要让董白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实在是太难为她了。

  董卓此时面露尴尬。

  如果是礼法或者兵法,他还能和董白说道说道。

  可《女诫》……这玩意他是真的没学过啊!

  董卓只要摸着董白的发髻:“无事,书上的道理,听听就行了。要是真的照做,那可就真的成蠢货了!”

  “咳咳!”

  就在董卓蛐蛐经典时,蔡邕的咳嗽声自后方响起。

  见到蔡邕过来,董白立刻躲到了董卓身后朝蔡邕做起了鬼脸。

  而董卓也知道自己方才那番话怕是被对方听了过去,亦有些不好意思。

  “渭阳君,方才应当与你解释过了。班大家之言,是为了让女子嫁入夫家后能搏得一个好名声。这名声并不是女子为自己搏的,而是为其子嗣搏的。正所谓为子忧,则计深远,母亲倘若有了一个好名声,那便是对子嗣最大的助力!若母亲声名狼藉,那子嗣又该如何堂堂正正的生存呢?”

  “况且,班大家自己也是女子,怎么会自己贬低自己呢?她的这番言论,都是长辈为了子孙的牺牲啊!”

  教训完董白,蔡邕又对着董卓正色道:“这番话,也是下官对太师的谏言。”

  “若有名声,事半功倍。若无名声,事倍功半。”

  “一个人如果只追求利益而枉顾名声,那留给子孙后代的,必然是无穷的祸患啊!”

  董卓表情肃然:“伯喈此言,必会铭记于心。”

第59章 蔡文姬

  班昭的《女诫》,并不是让女子看轻自己,而是为了后代的声望,为了家族的兴荣。

  毕竟,相比于权力和财宝,名声才是真正能够福贻子孙的宝物。

  这样的道理,便是很多男子都没有看清,却被班昭记录了下来,不愧为后人推崇的“女夫子”。

  今天蔡邕,也是借着《女诫》劝谏了一番董卓,让董卓明白名声对子孙后代的重要性。

  董卓现在心中也确实是五味杂陈。

  刚才他与刘协的那番对话,其实就让他模模糊糊的有了一些想法。

  加上蔡邕现在这么一提,更是让天不怕地不怕的董卓心中都开始有了一丝畏惧——

  “若是孤今日就死了,还有谁能保董家的富贵?”

  董卓以武立身,可如今他却发现,偌大的董氏,却无人能够接替他的衣钵。

  像是董旻这样的董氏本家,董卓教导他们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可他们却依旧不堪大用。

  牛辅,则是太过软弱,不足以当做中流砥柱。

  吕布……毕竟是并州人,很难令凉州派系的将领真正信服。

  内心这么细细一盘算,董卓只觉遍体通寒。

  明明权势滔天,却连个衣钵传人都没有……

  董卓宽厚的手掌放在董白头顶,拇指轻轻掠过她的发梢。

  “无论怎样,至少要将白好好托付给可信之人,以保她一生富贵。”

  可天下能保董白一生富贵的有几人?

  换句话说,这天下有几人能入董卓的眼?

  董卓轻轻叹气,可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身形顿在原地。

  董白却不知道自家祖父已经在为她的后半生考虑,她只知道董卓现在和蔡邕貌似是一伙的!

  于是董白当即从董卓手下钻出,郁闷的一路小跑到了别处。

  “我这孙女实在太过顽劣,还望伯喈不要放在心上。”

  蔡邕又怎会和一个小娃娃计较?

  “渭阳君哪怕放在男子中,也算是聪慧的。就是诚如太师所言,对她太过宠溺了。惯子如杀子,还望太师对渭阳君严厉一些,这样对她日后利大于弊。”

  董卓点头,也不知是真听进去了还是顺承着蔡邕说话。

  “另外,下官还有一件私事,想请太师相助。”

  嗯?

  董卓眉开眼笑:“伯喈,孤与你相识这么久,你可是第一次开口要孤帮忙处理私事的。你且放心直言,这天下,还没有孤做不到的事情!”

  讲私事好啊!

  讲私事,那就代表了对方将你当做了自己人。

  大公无私、公事公办虽然令人钦佩,但是终究不如私下相托这样来的亲密。

  蔡邕脸上升起一抹红晕,不过很快就被他压了下来。

  “太师想必也知道。数年前,小女琰嫁予河东卫氏仲道。但小女德薄,卫氏仲道早亡,二人也未留下子嗣,加上如今河东纷乱。下官便想着将小女接回身边,护她周全。”

  河东之前就是贼窝。

  加上现在董卓要对河东用兵,不用想都知道,河东在不久后彻底陷入兵荒马乱。

  到时候,没有夫家保护的蔡琰很有可能遭遇不测。

  身为父亲,蔡邕实在不忍心看到女儿遭逢此难,所以才摒弃了自己的原则,前来寻求董卓的帮助。

  “可怜天下父母啊。”

  董卓一听是此事,那更没有不帮的理由了。

  “伯喈放心好了,此事孤会以最快速度办成,保证令你父女尽快团聚……”

  董卓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道惊喜的声音打断:“文姬姐姐要来了?”

  敢打断董卓说话的,除了渭阳君董白还有谁?

  刚才还一气之下气了一下的董白不知何时又蹿了回来,一蹦一跳的来到董卓身边,两只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状:“文姬姐姐要回来了?太好了!她出嫁时还说与我将是永别,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了!”

  “咳咳咳咳咳!”

  就是董卓再宠溺董白,现在也是忍不住咳嗽,打断董白的话语。

  什么叫这么快就能见到了?

  虽说童言无忌,但这也太无忌了些!

  蔡邕此刻虽然还能保持风度,但眼角的落寞已然暴露了他对于女婿早亡的悲痛。

  董卓见状只好劝道:“伯喈放心。天下好男儿多了去了,何愁找不到贤婿?何况是你蔡伯喈的女儿,即便是嫠妇,也必然会有大把男儿提亲!”

  ……

  董卓和董白在不懂事这方面,不说是半斤八两吧,那也是旗鼓相当,真不愧是隔代亲。

  被连扎了两刀的蔡邕强颜欢笑:“那就托太师吉言了。”

  蔡邕不敢在董卓面前继续待下去,生怕坏破了自己修身养气的功夫。在托付完后就直接离开,将董卓出征前最后的时间留给了他与董白。

  三日后,中郎将吕布为中军先锋,率三千步骑渡过渭水前往临晋县(今陕西大荔),设置营寨。

  五日后,大都护胡轸担任运粮官,构建从长安到大荔(蒲坂方向)、龙门(龙门渡方向)、华阴(风陵渡方向)的三路粮道。

  十日后,董卓亲率一万西凉精锐自灞桥出长安,前往大荔,坐镇前线。

  此战,龙门方向的李傕、郭汜部共有一万五千余众,风陵渡方向的徐荣、段煨合计一万兵力,外加董卓、吕布的中军,已是投入了将近四万大军。

  董卓现如今的兵力其实也仅有五万,剩下的一万多人中,驻守函谷、武关方向各自五千人,还有三千士卒驻留长安……也就是说,河东之战,董卓几乎是将全部兵力都给堆积上去,势必要打成一场大胜,以此震慑关东诸侯,使其不敢造次。

  长安城墙上。

  刘协虽没有去灞桥上送行,但还是将自己的天子龙纛打出来,立在这长安上空。

  看着董卓大军的旗帜不断远去,刘协突然询问起身旁的贾诩——

  “文和,太师打出来的旗帜是【汉】,你猜那帮关东联军打出来的旗帜是什么?”

  贾诩停歇了几息,便回应道:“陛下,应当也是【汉】吧?”

  刘协愣了一阵,但随即有些释然。

  “没错,这天下,终究还是大汉的!”

第60章 徐晃,徐公明!

首节 上一节 44/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